阅读,从品味语言美开始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他还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是美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美,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渗透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美、表现语言美和创造语言美的有生命力的课堂,熠熠生辉的语言文字是语文天空中的颗颗繁星,没有品读语言的课堂将黯淡无光,不再璀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要达成这些目标都离不开“品读语言”,悦纳汉语言文字的神韵与精髓,将语文味还给孩子,让孩子们领略真正的语文魅力。在课堂实践中,我尝试引导沉浸在书海中,陶醉在文字中,在无尽的方块字里体味语言,享受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语文魅力;享受阅读
  阅读,从品味语言美开始。浩浩书海之美,带给孩子们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畅游浩瀚书海的好舵手,就要把品味语言美的技法作为船桨送给孩子们。的确,品味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之美,收获一份语言运用的睿智,享受一番人文精神的陶冶呢?语言丰富多样的美,决定了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技法去品味语言美。
  一、在字斟句酌中品美
  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作者炼词炼句的精华,或哲思深刻,或情味隽永,抓住这些词句,并品味这些词句的美,孩子们了解并把握整篇文本的关键。古有王安石遇贾岛“推敲”传佳话,今有良师与学子“斟酌”品美文。如读《清澈的湖水》一课时,“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两句中的动词“攥”和“扔”就很值得我们引导孩子去斟酌,结合文章中对湖水的描写“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我们就能引导孩子们去感受此时小洁“攥”住的不仅仅是面包纸,她还“攥”住了大自然的美,而小孩则“扔”掉了保护环境的美德。孩子们在字斟句酌中感悟了自然美和社会美,心灵得以净化。
  二、在较词比句中品美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叶圣陶先生也告诫我们: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最紧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的确,有比较,才能有甄别。将比较运用在品味语言中,孰俗、孰雅、孰陋、孰美一目了然。引导孩子們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的具体方法有:“添加”比较法、“删减”比较法、“调换”比较法、“前后改动”比较法。有了这些方法的帮助,孩子们在挖掘文本,探索作者用词的匠心时就会更深入,更深刻。如沈葆桢的“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与林则徐的“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虽只一字之差,可品格却有云泥之别,前者自足骄傲,而后者则谦虚进取,思想态度迥异。
  三、在析词补白中品美
  好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的留白往往给读者带来含蓄的美,文本之外的余音,恰似臻微入妙的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笔酣墨饱是美,落笔飞白亦是美。留白中尽显文章余韵的魅力,孩子们在读过文章后,必然有所感悟,再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定会对文章之中的留白之美有独特的体会,若是能透过这有尽之言品出无尽之意,将文章的余意补出来,这是对作者的情感的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我们可以启发孩子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和孩子们一起读《红楼梦》时,黛玉焚诗稿,断痴情,临死时说:“宝玉,你好??”,然后香消玉殒。曹雪芹没将黛玉想说的话写完,这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孩子们沉思片刻,思如泉涌,不少孩子仿着曹雪芹的语言风格,将黛玉用自尊掩饰自卑,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的无奈化作语言创作出来,着实让人惊喜。留白是作者的智慧,补白是读者的境界。
  四、在口诵心惟中品美
  “诵”即“读”。“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我们语言中的音韵美、意境美甚至布局谋篇的结构美,都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吟诵朗读品出来,读,也是一种思考。口诵心惟,读中悟,悟中读,我们引领孩子品着语言的味读,孩子们会发现,这文章的确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中悟到的一样,常读常新,每次诵读都能有新的发现,都能品出新的味道,作者创作的语言像充满灵性的音符,读来或振奋昂扬,或温婉悠长,或凄苦悲凉,欢若平生,或大气磅礴,或灵动隽秀。如:《伯牙绝弦》一课,“峨峨兮若泰山”孩子们品出泰山的峰峦雄伟,读得浑厚有力;“洋洋兮若江河”孩子們品出江河的浩瀚奔腾,读得深沉悠远;最难得,孩子们品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时的悲痛后,竟分三组,分声部接读出“乃破琴绝弦——(弦)乃破琴绝弦——(弦)乃破琴绝弦!”这声浪越来越激昂,将伯牙的痛失知音的苦楚挥洒的淋漓尽致,就在整个课堂上都回荡着悲痛时,“终身不复鼓”一句,又归于平缓悠长,透着凄婉和无奈。孩子们用诵读诠释了这段文字的凄美。这就是诵读的魅力。
  悦读,从品读语言美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做睿智的领路人,激发学生探索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兴趣,在悦读中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幸福,精心设计各种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品读语言的这把钥匙,让学生亲近语言美、感受语言美、欣赏语言美、体验语言美,进而创造出美的语言,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参考文献
  [1] 唐静洁.品味古诗中的语言美[J].小学时代(教师),2011(5):7.
  [2] 张金翠.品味语言美酿造语文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3):361.
其他文献
自从1941年发明了电视机以来,人们就想把节目记录、保存和编集起来。1956年美国制成了第一部实用磁带录像机,随后日本统治了录像机工业。录像机是现代高技术的综合产物,它体
如果把题目当作是一道简答题,答案可能是标准的价值投资路线:抓住牛市形成的原因,然后找到与之最相关的产业及上市公司。因此,应该持续看好国民经济主导型产业、金融行业和资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一书,是关于中国华南地区环境史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作者马立博,在环境视野下,集中考察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气候、人口和经济变迁.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构建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英语课堂有效互动,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课
一提到蟑螂,人们都会觉得很恶心,很讨厌它。不过,蟑螂的顽强也是出了名的,它有很多奇特的本领。不信,请听我一一道来。第一:敏感闪避法有一次,好几只蟑螂在厨房偷吃,被我和老
自然环境与健康自然环境包括了与我们生存密切相关,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
一、积极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去年5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8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会后,
塔文纳爵士的外形令人过目难忘:困扰他终生的马凡氏综合征(俗称“蜘蛛人症”)造成了他超过六英尺的身高,长发飘飘,还有一张仿佛禁欲苦行僧般的脸庞。1977年,他皈依了东正教。东正教修女提克拉(Mother Thekla)不仅是他精神上的向导,还是他多部作品的词作者。  然而早年的塔文纳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二十多岁的塔文纳有着迷人的外表:纤长的体型,垂顺的长发,以及仿佛超然一般的眼神。他曾是个花花公子,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