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最优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努力优化教学策略,展现自身魅力,有效地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各纲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
1.创设历史情境法
音乐最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它最能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革命歌曲,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革命歌曲。如讲《难忘九一八》时,我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完全陷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学生进入学习,也就能很快进入状态。通过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并对东北三省的沦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2.模拟辩论探究法
在教到《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中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针对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创作的“课桌文化”问题,利用百家思想的观点进行辩论。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上课进行了分角色的辩论,分别通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发表观点简述对校园课桌文化的态度和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学生不仅喜滋滋地当了一回思想家,而且还在游戏中掌握了各家学派的观点,并且他们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唤起探究的欲望,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资料数据、声音、录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终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的状态。
4.联系生活实际法
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比如我在教八年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的历史时,先是在多媒体上呈现自己以前去北京在纪念碑留影的相片,学生一看到老师把相片展示出来非常激动,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说他们也在此拍过照,有的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讲纪念碑上八幅浮雕的历史故事,看到有学生站起来讲,原来那些比较害羞但又去过北京的学生现在也壮着胆子起来讲他所知道的浮雕的故事了,由于他们在旅游时听导游讲过,现在课堂上又学这些知识,他们讲得很得劲!我想这些故事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因为他们已经深刻地尝到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以后他们去哪里旅游时,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一定会认真地去探知。
二、展现教师魅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教学中语言要生动形象
孔子认为“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语言象磁石一样始终吸引着学生。要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除了通俗易懂的讲述外,还不要忽略那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因为细节往往是具体逼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这样的教学语言,娓娓动听,丝丝入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乐而不倦。
2.教学中情感要丰富真实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学历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来生动的史实浓缩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节中讲到“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拒绝接受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竟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山东是谁的?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整段描述中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加之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寓于言表之中。
3.教学中图片要创新设计
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史料、历史地图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讲红军长征时,就亲自设计了一张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运用的是三层复合式地图,第一层是红军长征路线箭头示意(箭头已挖空)、地点等,第二层是抽拉式纸条,颜色与第一层底色相同,第三层是红色纸张贴于背后。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抽拉纸条,红色箭头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历史教师,还需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从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实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六中学)
一、优化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各纲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
1.创设历史情境法
音乐最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它最能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许多革命歌曲,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革命歌曲。如讲《难忘九一八》时,我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完全陷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中。然后学生进入学习,也就能很快进入状态。通过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并对东北三省的沦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2.模拟辩论探究法
在教到《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中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针对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创作的“课桌文化”问题,利用百家思想的观点进行辩论。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上课进行了分角色的辩论,分别通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发表观点简述对校园课桌文化的态度和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学生不仅喜滋滋地当了一回思想家,而且还在游戏中掌握了各家学派的观点,并且他们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唤起探究的欲望,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资料数据、声音、录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终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的状态。
4.联系生活实际法
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比如我在教八年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的历史时,先是在多媒体上呈现自己以前去北京在纪念碑留影的相片,学生一看到老师把相片展示出来非常激动,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说他们也在此拍过照,有的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讲纪念碑上八幅浮雕的历史故事,看到有学生站起来讲,原来那些比较害羞但又去过北京的学生现在也壮着胆子起来讲他所知道的浮雕的故事了,由于他们在旅游时听导游讲过,现在课堂上又学这些知识,他们讲得很得劲!我想这些故事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因为他们已经深刻地尝到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以后他们去哪里旅游时,与历史有关的知识一定会认真地去探知。
二、展现教师魅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教学中语言要生动形象
孔子认为“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语言象磁石一样始终吸引着学生。要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除了通俗易懂的讲述外,还不要忽略那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因为细节往往是具体逼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这样的教学语言,娓娓动听,丝丝入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乐而不倦。
2.教学中情感要丰富真实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学历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来生动的史实浓缩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节中讲到“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拒绝接受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竟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山东是谁的?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整段描述中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加之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寓于言表之中。
3.教学中图片要创新设计
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史料、历史地图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讲红军长征时,就亲自设计了一张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运用的是三层复合式地图,第一层是红军长征路线箭头示意(箭头已挖空)、地点等,第二层是抽拉式纸条,颜色与第一层底色相同,第三层是红色纸张贴于背后。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抽拉纸条,红色箭头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历史教师,还需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从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实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