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条马路叫“马路”
自从通往家门口的这条道路变成了水泥路面,并且沿着路边画上了两条白色的分界线之后,姚贝贝觉得,整个听风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都应该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回家,这一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不过,姚贝贝认为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的横线叫作“斑马线”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整整一座山里,从来没有斑马出现过,这样的横线更像躺下的木头梯子,或者像女孩子们跳的“房子”。
姚贝贝虽然喜欢笑,但是他不愿意随便和别人搭话,所以这些想法是他藏在心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
刚修完路的时候,有一群拿着画夹、画笔的大学生来到村里,他们指着这条路,问正赶羊群的姚四:“老伯伯,请问这条路叫什么路?”
姚四听到这称呼有些没反应过来。这些城里的娃娃都是什么眼神!我姚四有老伯伯那么老吗?不过偶尔当当老伯伯也不错,他马上强忍住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马路。”
“那这条河呢?”
“在马路旁边,当然叫马路河呗。”
后来,村主任姚建雄说,那群大学生把路和小河画进图画里,然后就上了报纸,题目就叫作“听风村叫作‘马路’的马路和马路河”。
就这样,原本没有名字的路,突然有了名字,而且进了画,上了报纸,听风村还没有谁这么风光过呢,村里人就真的把那条从山外伸进来的马路叫作了“马路”,而那条穿过村子,流了几辈子的母猪河,也就从此改名叫了“马路河”。
之后,姚四每次讲到这里,都会咂巴着嘴,露出吃了棉花糖一样的甜笑。
据说,姚建雄把那张报纸藏得严严实实的,除了给姚四走马观花地瞄了几眼之外,再也没给人看过。
虽然姚四比姚贝贝大不了几岁,可按辈分姚贝贝要称呼他“叔叔”。在听风村很多事情可以乱套。可辈分是绝对不能乱套的。
姚四不用上学。因为他的爸爸几年前出去打工,再也没有回来,姚四虽然叫姚四,他在家里却千真万确排行老大,所以当然必须回家帮妈妈照顾稻谷、羊群和弟弟妹妹们。
“现在。姚四的爸爸留在听风村的大概只有比一阵风还轻的名字了。”姚贝贝这样想。
姚四赶着羊群路过枫香树的时候,踹了一脚枫香树干,仰起黝黑的瘦脸冲着树梢喊:“踹一脚,晃三晃,晃下你个小毛头,动不动就上树,你想在鸟窝里生几个鸟蛋不成?!”
姚贝贝才不紧张呢,他知道姚四虽然动作夸张,可是一定不会真用力,居高临下,姚贝贝顺手卷起树叶做标枪,闭起一只眼睛瞄准了姚四抛了出去,只可惜树叶飞出手心没多远。就变得轻飘飘的。歪歪斜斜地在空中打着旋儿,姚贝贝不知道为什么想笑,于是他就笑了,笑着笑着有那么一点点眼泪悄悄地爬在了他的下眼皮上,他当然不会让姚四看到这些,很夸张地用袖子揩了一把鼻子尖。
见姚贝贝不搭腔,姚四百无聊赖地吆喝着他的羊群走了。
山那边飘出的白裙子
那天,姚贝贝照常骑在马路旁的枫香树杈上,使劲儿张望,路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在最高的那处山脊上消失了。整整一个下午,姚贝贝没有看见一辆车或者是一个人从山的那一边“翻”进来,所以他有点失望,心里嘀咕:再看五分钟,如果在五分钟之内,有车进来。他就心服口服地承认它为“超级大黄蜂”(他还是在姚军那里见过那辆“大黄蜂”玩具车,姚军的爸爸在外地打工,经常带给姚军带礼物:“大黄蜂”太神奇了!姚贝贝喜欢用“神奇”这两个字):但是,如果是一个男人走进来的话,那就心服口服地承认他是“无敌大英雄”:但是,万一是一个女的呢(姚贝贝觉得“但是”这两个字也不错,所有的事情,一用“但是”就变得有些“神奇”了)?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那天,姚贝贝正准备溜下枫香树的时候,从山的背面就“翻出”(不,用“飘出”似乎更合适)一团白色来,雪白雪白的白,很显然那是一条白裙子,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人。
姚贝贝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但是”她背后那个巨大的背包却看得一清二楚。
姚贝贝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又可怜又可笑,简直是像蚂蚁一样往前挪。姚贝贝就这么远远地盯着,看风中的白裙子一摇三晃,慢慢靠近听风村。直到奶奶拐着脚出现在树下,喊他回屋吃饭,他才不情愿地下来。
其实,后来姚贝贝终于想好了(也或许是看到那条白裙子后,灵机一动想好的),如果从山那边“翻出”的万一是女的,他就心服口服地承认她是“仙女”,不管长成什么样子。
姚贝贝哪里能想到他称作“仙女”的人,正是即将成为他的语文老师的安安。
安安是从省城出发的,中巴车的终点站只到五只羊镇,下车之后安安只好背着背包一路打听一路前行,七公里的山路,安安觉得自己整整走了大半辈子。
姚贝贝忍无可忍了
如果有人认为姚贝贝是一个女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天,安安拿着花名册站在四年级教室的讲台上,当她点到姚贝贝名字时,随着一阵桌子、板凳乱响,才发现站起来的是一个男孩子,瘦瘦的,腮颊上隐隐地挂着几道汗渍,头发有点长,歪歪斜斜地搭在大大的前额上,一件不太合身的橘黄色绒衣罩住了三分之二的身躯。
男孩涨红了脸,但是嘴角上扬,露出两排白而整齐的牙齿,安安不得不承认,姚贝贝笑起来很好看,眼睛弯弯的,很阳光的样子。
安安打趣:“咦,原来是位帅哥呀!”
小小的教室,立马被十五个孩子的笑声装满了。
“报告!”姚贝贝的脸也立马红得像窗外的枫香叶,他用衣袖拐了一把鼻尖说道,“我是男生!”
“谁知道呢,男生哪有起这样名字的?”姚贝贝的声音还没落地,一个拖着长音的女声迫不及待地接话。
安安顺着声音看去,一张黑红的方脸,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安安马上记起自己第一天进校时,被几位男孩子反剪着手推进办公室的正是这个女孩,一条松垮垮的马尾辫东倒西歪地吊在脑后,安安只看了这女孩一眼,甚至就能想象出十年、二十年后一位站在村边街口、叉着腰指狗骂鸡的女人形象,联系那天女孩的行为。一丝厌恶感悄然升腾,安安对这个女孩的名字可谓过耳不忘——杨梅子。 晃晃悠悠的教室木门,再也关不住孩子们的笑声。
姚贝贝声音因为紧张或者急促有些颤抖:“报告,老师,我要改名,改成‘姚雷雷’,‘姚雷’也行,扒地雷的‘雷’。”
“改名字可是大事情,你最好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安安觉得有必要缓和一下气氛。
“他没有妈妈!”杨梅子继续拖着长音说话。
姚贝贝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他依然站着,大声重复:“报告,老师,我要改名!”
看来,姚贝贝已经忍无可忍了。
安安完全没有想到,来到听风村民族小学的第一节课是这样开始的,她故作轻松地走到姚贝贝身边,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
安安记住了这个叫作姚贝贝(姚雷)的男孩。
愿赌服输
安安的一节课麻烦远不止这些。
那节课,安安带领孩子对课文进行了初步讲解之后,安安开始引导孩子们分组朗读,希望通过朗读了解孩子们的一些基本情况。
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他们显然是早有准备。
听着孩子们拖着长腔、带着浓重方言的朗读声,安安的心渐渐低沉,低到有些措手不及,除了一些常用字发音不够准确之外。课本上明明标注着拼音的生字,竞拼读不出来。
看得出孩子们对自己的朗读很满意,安安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点,她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再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就在安安回过身板书孩子们没有读出的生字时,突然听到背后有孩子提出了抗议:“老师,我们以前的老师不是这样教的!”
“就是,没有写在方格里的字,我们不用学!”
安安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沉稳一些:“不需要认识吗?”
“不需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刚刚还有板有眼的课堂开始嘈杂起来。
安安依然尽量让自己平和:“请哪位同学告诉我,平时你们都学什么内容呢?”
“以前,我们只朗读课文,很多遍,很多遍!”又是那个叫杨梅子的女孩。
“对,我们都是读课文。”
“我们读课文!”
安安不想让孩子们看出自己压不住阵脚的慌乱,她的目光慢慢从每个孩子脸上扫过。
“是的(di)——以前老师都是让我们朗读课文。”杨梅子已经站到了过道上,手舞足蹈。
突然,坐在最前排的男孩覃小小站了起来,厉声喊道:“杨梅子,坐好!”
杨梅子不情愿地转身,正与安安的目光相遇。
“既然大家喜欢朗读,我提议,我们比赛一下吧……”安安心里对自己说:镇静一些,再镇静一些!
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两分钟后提出:必须十五个人一齐读。
安安同意了。
“不过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你们赢了,以后上课你们提条件,我遵守:但是如果我赢了,当然是我提条件,你们必须遵守,你们看这样可以吗?”安安进一步提出意见。
“愿赌服输!”覃小小虽然没有拍胸膛,不过谁都能听得出他底气很足。
十五个孩子开始朗读,声音就那么直愣愣地扑来,课文中几个生字显然难住大部分的孩子,朗读声也就差散零乱起来。
安安感谢大学时期曾做过校广播室的播音员的经历,那些有意无意做过的朗读功课,现在帮了她大忙,安安的朗读应着下课的铃声结束。
教室内鸦雀无声。
安安抱起课本,很干脆地喊:“下课!”
她没指望孩子们立马认可自己。
十五个孩子面面相觑,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就在安安转身准备离开教室时,身后响起了一阵掌声。
走廊上,其他班级的孩子们围拢过来,探着小脑袋趴在窗户上、门口旁向里张望。
安安没有回头,但是她从心里想笑。
“炸”得头晕眼花
安安认为自己数错了,但是真的只有十四张卷子。
窗外,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咕咕地叫,安安想不出没有妈妈的姚雷回到家中是怎样的情景。
安安从十四张练习卷中抽出姚雷的,卷子上,涂满大大小小的墨迹,安安好失望,好失望!
她努力从歪歪斜斜的字迹和大大小小的墨点中辨认着……
最后,头晕眼花的安安拍着胸口自言自语:真不容易啊!好在虽然卷面有点“邋遢”,但是准确率还不赖。
安安禁不住想对姚雷说点什么,她用红笔在这张卷子的中缝处画了一个头晕的表情,但是,她怕姚雷看不明白,干脆在“表情”下面写道:题目做得不错,只是很多字像在跳舞,还有16个“地雷”,真的好多啊,我已经被“炸”得头晕眼花啦,可不可以少埋几个地雷呢?
安安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改完了十四张卷子,并根据卷面情况,画了不同的表情,还决定为每个孩子写一句小小的寄语。
覃小小的卷子上,安安画了一个笑脸,写道:很棒耶!再认真一些,一定会更棒!
姚美的卷子上,安安画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写道:哇,好几个字被弄丢了胳膊、腿呀,它们会很伤心的。
安安把杨梅子的卷子压在最后,即便是这样,面对这张一塌糊涂的卷子和东倒西歪的名字时,内心依然压抑不住生出一丝怪怪的感觉。虽然勉强写上了一句,但安安知道那完全不是自己想说的。
拍拍这些卷子,安安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天,还没等安安喊“上课”,姚雷就“腾”地站起来问:“老师,真的头晕眼花吗?”
安安故意夸张地点头:“现在还晕着呢!”
姚雷笑了。
其实,姚雷第一眼看到安安的时候,就认出:她就是那天从山那边翻出来的白裙子!看来自己心服口服地承认的仙女,果然不一般,竟然轻而易举地认出了地雷!
姚雷觉得自己的心很轻,简直像一根就要飞起来的羽毛……
后来好几天。只要想到安安头晕眼花的样子,他就会忍不住笑。 枫香树女人
在这之前,姚雷认为很多大人们(包括老师),绝对不像看到的那么聪明,他们刚一长大就会忘掉当小孩时的想法,即使偶尔记得一点,也常常会拿来当作笑话讲。
姚雷从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就会把写错、写坏的字一点点描成地雷的样子,随着年级的升高,他描地雷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顺手转几下笔尖就能描出想要的地雷形状,但从来没有人认出它们,大人们(包括老师)看到这些地雷,一定是满脸的不高兴,甚至说:那些黑疙瘩……那些屎壳郎蛋……
姚雷很委屈,又不是有意画的。不就是“一不小心”写错、写坏的字才画成这样子嘛!
为什么自己总会“一不小心”呢?姚雷认为这有可能是从妈妈那里继承下来的“坏毛病”,因为据说妈妈就是“一不小心”忘记了回家的路,然后她一直走,一直走,然后走进了听风村。
姚雷知道,村里人都认为妈妈是个最大的“憨包”。可是,姚雷不这样认为,尤其在见到了陌生又亲切的哥哥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妈妈只是有些事情没有想明白而已,所以她很少说话,很少走动,无时无刻不在发呆。
姚四曾对姚雷说:那一年冬天出奇地冷,冻得山都快发抖,地都快裂开了,你妈妈就是那个冬天从山那边“翻过来”的,当然那时还没有叫作马路的马路,枫香树也比现在小得多,所以,尽管那时,我个头很小,可依然能轻而易举地坐在枫香树的树杈上。你妈妈停下脚步的时候,村里人全出来了,围着你妈妈看。
谈到妈妈,姚雷不想说话,这是他的习惯。
是的,那个冬天,姚雷的妈妈出现在听风村,她仰起头端详了好半天枫香树,然后慢悠悠地坐下,任别人怎么问话,她什么都不说,只是发呆。那天,她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一直到天黑,也一点起身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那时姚雷还没有出生。
直到后来,这个坐在枫香树下的女人去世。村里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所以在姚雷出生前,大家提到她就说“枫香树下女人”,姚雷出生后,大家改口,叫她“姚雷妈妈”。
枫香树下女人出现的那一夜,姚雷的奶奶怎么也睡不着,窗外不停地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叩牙声和低低呻吟声。
实在听不下去的姚雷奶奶拉开灯,开始翻箱倒柜,可是没有找到一件多余的、厚实一点的衣服。
姚雷的奶奶犹豫了半天,开了门,牵着枫香树女人,进了柴棚,那里已经铺了厚厚的稻草:“就在这将就一夜吧,露天地里会冻伤身子的,造孽哟。”
从此,枫香树下女人就住进了姚雷家的柴棚。
一向平静的听风村,突然有些热闹,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谈论着这位来路不明的女人;村长像发现了巨大的宝藏,第一时间翻山越岭出了山,去镇上报案:随后,全村人都竖着耳朵,等待来自七公里以外五只羊镇的消息:甚至有一些人,已经设好了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离开的场景,他们大大咧咧地讨论:
镇里一定不会不管的!
说不准,晚些时候,警车拉着鸣就来了,用警车接走是最地道的。
为什么非要警车呢?我看说不准是救护车,这女人一脸的愁闷,说不准是从医院出来的。
累不累啊你们,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就咱这地方,警车、救护车非得长了翅膀才能进来。
一提到山,听风村的人们兴致明显低落了。
春天里的新娘
五只羊镇迟迟没有传来消息,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的来路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
转眼儿,门前坡底过年放的红爆竹皮褪了色,斑斑驳驳的:而地沿边的蒲公英则露出了嫩绿的叶片,紧接着开始抽出细长细长的花茎。只是一阵微风一吹。鹅黄鹅黄的花儿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耕种时节到了,人们好像一夜之间对枫香树下女人的好奇消失殆尽,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姚雷奶奶不得不一次一次去村部,询问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的处理决定。
鬼机灵的邻居嬢嬢给姚雷的奶奶出主意:反正也找不到来路,你家齐条条的这么多光棍汉,为什么不留下来?虽不说话,爱发呆,可说不准过些日子来就好了:退一万步说,总是个女的,生养小孩总是会的,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
开始,姚雷的奶奶有些不以为然,可是后来就动了心思。
姚雷奶奶盘算着,二儿子是肯定不行的,七岁那年发烧,烧着烧着,就开始抽风,再后来脑子就不灵光了。
大儿子虽然有些木讷,可比起二儿子总算是精灵的,他知道种地,知道放羊,求菩萨保佑,女人虽有点“愚头”,两个人在一起,总还有一半机灵的根基,但愿以后有了孩子,随了机灵的根儿,不痴不傻,不癫不狂!
梳洗过的枫香树下女人,有些恬静,甚至有些楚楚动人,听风村的人都认为:花家捡了个大便宜!经历了那么多严寒的日子,依然有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庞,清瘦而高挑的个子,若是肯说话,若是不爱发呆,简直就是一个美人坯子。
“整个听风村变得沸腾起来,就算你爬到枫香树顶、银杏树顶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迎客歌、祝酒歌。邻居嬢嬢坐在长桌后面,端着米酒一首接一首地唱,嗓音好听得要死!……不过,说起来,那时候的糯米粑真香。”姚四后来跟姚雷描述说,并使劲咽了一下口水。
姚雷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邻居嬢嬢唱了些什么?”
“祝酒歌,当然是最好听的祝酒歌。”姚四捏着嗓子唱了起来:
今天花家娶新娘惊动喜鹊惊动人
惊动喜鹊绕树飞
惊动贵亲到寒村
……
那个春天,枫香树下女人成了花家的新娘:再后来,姚雷出生了,枫香树下女人就成了姚雷的妈妈。
芦笙一直在院坝里唱
姚雷一闭眼就能想起妈妈坐在枫香树下发呆的样子。可是,现在妈妈睡了,睡在后山的一座小小土包坟墓里去了,那里除了长着杉树、青竹、粗大的银杏树,还有一种低低的节节草,一蓬接着一蓬。姚雷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去那里,看看那个小小的土包,看看那些节节草。 妈妈是在去年秋天走的。那时姚雷骑在枫香树杈上,一眼就能看到村口那棵最大的银杏树,金黄金黄的树冠,像一把巨大的太阳伞,轻轻一伸,就把进村那条“马路”的一小节抹成了金黄色,甚至把姚四家的石板屋也抹了一大半。
姚雷向妈妈的房间看去,黑洞洞的窗户里什么都看不到。姚雷知道,妈妈正在生病,还是很重的病,奶奶卖了自己的银手镯、银耳环,凑齐了1000元,让爸爸带妈妈去城里的医院看病,可是很快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从那天起,不爱说话的爸爸话更少了,他时不时提醒姚雷:“看看你妈妈去。”
“刚刚看过。”姚雷有些不耐烦,他不是不想看妈妈,是因为每次看到妈妈肿胀得变了形的脸、身体,他就觉得肚子里所有的肠子正在慢慢地拧成一个大大的疙瘩,这样拧着拧着心就开始被牵扯得痛起来,可是他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这些,他宁愿骑在枫香树上,这样远远地、远远地去想象妈妈各种发呆的样子。
有的时候,姚雷想着想着,就会想到:也许,妈妈会死!
他把身子使劲挨紧树杈,还是觉得不够紧、不够近,于是干脆伸出两只胳膊把粗大的树杈揽在怀里:为什么我不是枫香树生的呢?如果枫香树是我的妈妈,就不会生病、不会死!
以前,他常常觉得妈妈被别人说成“憨包”自己很没有面子,可万一有一天连“憨包”妈妈都没有了,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何况妈妈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憨,每次爸爸赶场带回来好吃的,妈妈总是把自己的那一份藏了再藏,隔三岔五变出来,留给她的儿子,她心里清楚得很,姚雷才是她的儿子,再多的孩子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她的眼神只会追着姚雷,定定的。
很多次,姚雷听到妈妈在喊自己。低低的嗓音就含糊在喉管里。
不管姚雷怎么抱紧枫香树,妈妈还是走了。
人们走进走出,芦笙一直在院坝里唱,有点像唱戏,姚雷想哭,可眼窝里一点眼泪也没有,干干的,甚至有些疼痛。
姚雷相信哥哥是被芦笙引领来的,那天芦笙唱着唱着,一个高高的、俊朗的大男孩,就走进了院坝,扑倒在妈妈的灵堂前。一声悲怆的“妈妈”惊呆了很多人。
姚雷只看了那个大男孩一眼,就不再陌生了,他有着和妈妈一样的白皮肤,有着和自己很相似的弯眼睛,虽然满脸的悲伤,可是从翘起的嘴角,姚雷能够断定:他一定和自己一样喜欢笑。
那个男孩正是姚雷同母异父的哥哥郑雷。
原来姚雷的妈妈在来到听风村之前,有过一个家,男主人很能干,常年在外打工做建筑工人,他们还有一个乖乖的男孩,可是意外发生了。和男主人一起出去打工同村的人带回了噩耗,工地上发生了事故,男主人在事故中失去了生命。
哭过、病过的女主人便不再说话,只会发呆,后来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家里人四处寻找,很多年后。女主人的哥哥听到了消息,来到听风村,他见到坐在枫香树下的妹妹,虽然一脸的茫然,可是眼神却一刻也不曾离开蹦跳着的男孩,明白了一切,他跟姚雷的爸爸谈了一次很长的话,便离开了。
那天,姚雷跟哥哥挤在一张床上,听哥哥讲,妈妈以前做的腊肉、小米鲊有多好吃;妈妈以前有多爱笑,别人只是不小心打个喷嚏,她都要笑半天……
哥哥说,转过年,也要出去打工,因为他要养活他的爷爷、奶奶,现在他知道自己还有个弟弟,所以要更努力。
姚雷拉着哥哥在镜子前。照啊照啊,直到千真万确地确定这个大男孩就是自己的哥哥,才放开手,让他踏上了“马路”。
第一份礼物
安安在宿舍地板上“收到”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一片枫香树叶,上面画着眨眼睛的笑脸。
这张有点萌萌的笑脸,明显是从房门底下的缝隙钻进来的。
安安反复观察这片树叶,没有一点蛛丝马迹能够给她提示。
那天,安安试图混进孩子们的队伍。
下午放学,安安早早换上了运动装,截住了姚雷:“今天,我陪你回家吧!”
没想到刚刚还一脸灿烂的姚雷,马上换了表情。生硬地回答:“不用!”
姚雷抢步绕过了安安,冲了出去,挥舞着书包,大大咧咧地唱着:“走喽,走喽,扒地雷的扒,扒地雷的雷……”
孩子们一哄而散,跑远了。
留在原地的安安,有些落寞。
安安后来在日记上写道:
一扇虚掩的门
可是不能推门进去
门后穿黄色衣服的小孩子不理人
敲敲门
他用眼睛掩埋秘密
再敲门
那个孩子说 我正在扒地雷 很多很多地雷
虽然……但是……
“发语文作业本啦!”覃小小还没走进教室,就喊了一嗓子。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围拢过来,迫不及待地翻找自己的作业本,看安安写在作业本里的“信”,姚雷看完自己的觉得不过瘾,干脆抢过覃小小的来看。
姚小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声不吭,席晶晶突然想跟她开个玩笑,高声说:“要不,大家看看安安老师给姚小丽写的信吧——”
席晶晶的话在吵闹的教室里没有引起什么反应,可恰恰点在了姚小丽的不开心处,姚小丽故意装作什么都没听到,心里却有些记恨席晶晶:不就跟着她妈妈去重庆打工,上过重庆的幼儿园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好像谁的妈妈没在外面打工似的!
看到姚小丽没反应,席晶晶误认为姚小丽真的没有听到,于是提高了嗓门喊道:“大家静静,咱们还是看看安安老师给姚小丽写的信吧!”
这一嗓子喊过,教室里还真安静了下来,听清了席晶晶的话之后,大家一阵哄笑。
姚小丽再也不能假装下去,她翻着白眼回敬:“撇一嘴二半吊子南腔北调就不是听风村的人了吗?有本事你继续跟着你妈妈待在外面,干吗还要回到听风村呢?有本事你把话说得像安安老师那么好听!夹舌夹舌的连话都不会说,偏偏哪里都少不了你……” 教室里又一阵哄笑,这一次姚小丽觉得自己明显占了上风,完全挽回了面子,有些扬扬得意。
谁也没料到,席晶晶先是涨红了脸,紧接着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而且哭得一塌糊涂,没人能劝得住……
姚小丽表面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听着席晶晶一直不停的哭声,禁不住心里发毛起来,喃喃地嘟囔:“我又没说假话!动不动哭鼻子像什么样子!”
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直打鼓:这事要是被班主任李子老师知道了。肯定饶不了自己。罚站是逃不掉的!何况席晶晶的双胞胎哥哥就在隔壁的六年级,如果听到哭声。冲过来……
姚小丽突然觉得一切都很无聊。刚刚的得意劲儿也一下子无影无踪了,她有些想妈妈了,眼泪不听话地从眼窝窝里滚了出来。
这下,教室里乱了套。
姚雷不失时机地唱:“扒地雷的扒,扒地雷的雷……”
李梅子不失时机地拖着长腔朗读:“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宗(崇)山峻岭之间蜿诞(蜒)盘旋……”
覃小小的童音,被淹没在混乱之中。
姚小丽脸昂得更高,任泪水挂在脸上,愤愤地想:“又不是有意不交作业,只是开始一两个字不会写,后来一群字不会写,交了还不是要挨老师的骂!谁不想看安安老师的信和图画谁是小狗,是憨包……”
后来姚小丽想起那件事,暗自庆幸:真要感谢天菩萨、地菩萨、铁观音菩萨,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李子老师恰恰要去(对了,还是要交代一下,因为听风村小学老师少,所以李子老师既是校长又是四年级的班主任)镇上开会,所以根本顾不得处理这场“风波”,而席晶晶的两个双胞胎哥哥,因为上课相互投掷纸团被罚写十五遍:“上课不能搞小动作,要遵守课堂纪律”,根本无暇顾及妹妹的事情。
那天,安安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业题目:请用“虽然……但是……”写一句话。姚小丽破天荒地打算完成作业,她喜欢安安老师写的“请”字,她认为那是安安老师对她说的。
姚小丽计算好了:拿五角钱买那本画着芭芭拉小魔仙的作业本。其实自己喜欢那个本子已经很久了;当然,剩下一元钱就买不了方便面,不过一顿饭不吃肯定饿不死!
有了本子的姚小丽,一笔一画开始写,她希望安安老师能够明白她的意思……
姚小丽追出教室,对安安说:“老师,今天我交作业了。”
安安伸手帮她把凌乱的头发理在耳后,露出一张标准的鹅蛋脸,这是一个不难看的单眼皮女孩:“终于想写啦?为什么不把头发梳起来呢?”
“头绳总是丢,我奶奶说白糟蹋钱。”姚小丽的语速快得像爆豆,“老师,你也会给我写信吗?”
回到办公室,安安迫不及待地找出姚小丽的作业本,整整一页:可是……但是……可是……但是……你是……她是……我是……不是……去(却)是……可是……但是……可是……但是……你是……她是……我是……不是……去(却)是……
安安打定主意:确实应该给姚小丽写封信,长长的,暖暖的。
安安记得第一次发现姚小丽没有交练习卷,在办公室说起时,李子老师摇着头说:叛逆,早早就叛逆,想看她的卷子,大概要先去修行才能得到哦。
听风村没有蜘蛛精
姚小丽和席晶晶闹别扭那一天,李子老师确确实实是到镇里的中心学校开会去了。回来后,李子老师要求各班的班主任认真填写一张表格:在校留守儿童登记表。
去办公室的路上,迎头碰见三年级的班主任姚老师(不过,他还代教一年级的语文),正一手抬着老花镜,一手拿着表格急慌慌地走,大概在做最后核对,嘴里自语:文件就文件嘛,电子文件算是哪样鬼哦。
安安听了,强忍着没有笑出声。
最后汇总,全校共有62个孩子,有33个孩子符合留守儿童条件。
安安第一次弄明白:所谓留守儿童,必须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孩子。
按照要求,填好表格后,应该同时上传一份电子文件,李子老师急得团团转:咱听风村怎的就没有一个网呢?
姚老师听后,打趣地说:那是因为听风村没有蜘蛛精,所以从哪来的什么网?至于网长成什么样子,龟孙才知道呢!
李子老师翻了翻眼皮,和老姚共事了这么多年,最了解这个人:他这是捎带着骂人呢。那天,从镇里回来,自己第一时间就跟大家说了网的种种神奇,老姚也在场;这个老姚,只要不上课,十句话管保有八句是插科打诨的。
老覃老师忍不住笑出了声,习惯性地拿起办公桌上的竹条(平时代替教鞭),敲着桌面不紧不慢地说:“就咱这地方,有蜘蛛精也织不出那玩意,那是高科技,咱这山这么大,蜘蛛精出不了山,咋个知道外面的网是个什么模样?难道一拍脑门主意就来了。”
恰在这时,小覃老师正在拍脑门,这是他的习惯动作。
按照习惯,有一位老覃老师,自然就会有一位小覃老师,听风村小学的老覃老师和小覃老师是堂兄弟:覃姓是听风村的两大姓氏之一,另外一姓就是“姚”姓,姚雷的“姚”,姚老师的“姚”。
因为恰好是星期五,安安自告奋勇:我带回家吧,绘制好电子表格后,按要求上传。
网是很神奇的东西
关于“网络”的各种说法,在听风村已经流传有一些日子了。最初走漏“扯网”消息的是住在学校后院的姚邦柱。
一个阴雨绵绵的大清早,村主任姚建雄的声音,就从村头杉树上的大喇叭里飘了出来。在听风村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喂,喂,姚邦柱,姚邦柱,抓紧时间到村委来,抓紧时间到村委!”
听到大喇叭喊声的时候,姚邦柱刚刚睡醒,正在伸懒腰。昨天他在镇里喝了几碗米酒,刚回到家又被左邻右舍的几个女人抓了“公差”,打了大半夜的麻将,虽然表面上小有盈利,可几个女人抠门,不肯掏钱出来,说是欠着,姚邦柱明白,这只是一个托辞,多半从此黑不提白不提地过去了,好在姚邦柱不在乎这几个小钱,他有一辆五成新的面包车,偶尔跑跑黑出租,再捎带着进点小百货、小零食回来卖,收益还凑合,姚邦柱很知足,看看村里出去打工的那些人,不是男人不想回家了,就是女人跟别人跑了,一年到头就算落下点积蓄,也多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他吃不了那个苦,也不想吃那个苦。 姚邦柱使劲抠了两下眼角,趿拉着一双塑料拖鞋,一边向村委办公地疾走,一边嘀咕:大清早的,会是什么事情呢?
姚邦柱哼着小曲从村委出来,迎面撞见大良的奶奶,或者可以说成是——迎面撞见了大良的奶奶铺天盖地的唠叨加追问:“一大早,大喇叭就叫唤,安安静静的日子,就被该死的喇叭搅了。柱子,他喊你搞哪样?是好事还是孬事?你小子鬼机灵,又请他喝酒?村里就那三分利,有一分半是被你小子捞走了,你说,我看的对不对?”
姚邦柱下意识摸了一下口袋,并没打算停下来,敷衍着回答:“挖渠,扯网。”
“扯什么?”良子奶奶绝对有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精神。
“网,就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可以看着人说话,坐在家里就能赶集买菜的玩意。”其实这些,是他刚从姚建雄那听来的,他再一次摸了摸上衣口袋,那里揣着的正是镇里拨发的网络建设工程款。
这之后,听风村的人们就真的看到姚邦柱从村口的田坝边,开始挖着一条细细的沟。
可第四天的时候,姚邦柱停止了挖沟工程,开着他的面包车,还没出村,车上的扩音喇叭就开始吆喝了:“甜wan(完)嘞橘子,不甜不要钱,好吃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结实wan(完)嘞纯棉棉线……”
大良奶奶从村东头跟到村西头,追着姚邦柱问:“柱子,你说的网扯好了吗?”
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心“网”。
姚邦柱也已经无数次被问到“网”的问题,其中,大良奶奶最顽固,姚邦柱没有了刚开始的耐心,干脆直来直去地倒出实话来:“只给几张红票子,老子从天明挖到天黑,也得整大半年,老子哪有那闲工夫,一家人张着嘴等饭吃呢,大不了把那几张票子退回去……”
“财大了,气就粗得冲天,几张红票子老婆子都没过过手呢。”大良奶奶嘴上这样说,心里实在有些泄气。她就是想不明白,怎么就能“隔了十万八千里可以看着人说话,坐在家里就能赶集买菜的东西”呢?一个人在山前说话,山后都听不到,更不用说十万八千里,若是像村委的电话一样靠了一根线,或者像隔壁三娃时刻捧在手里,扣在耳朵上的手机一样,靠了一个小匣子,那还有什么必要扯满地爬的网呢?“坐在家里买东西”就更是明明白白的胡扯了,就算是镇上的银行,窗口都放着块小牌子“票币当面点清”,不手把手地点钱,谁会给你一毛钱的东西?
关于网,孩子们之间的传说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覃小小煞有介事地说:电视上,天天说有许多小孩迷恋网络游戏,所以网络里肯定有各种游戏,但是在网络那里玩游戏,都叫“打”,“打游戏”,“打电脑”。在城里打工的三娃,就是这样说的……
姚雷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心里有点不服气:网里面有枫香树吗?有叫马路的马路吗?有叫马路河的马路河吗?
覃小小被问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没有枫香树、没有马路、没有马路河,那还有什么好玩的!姚雷更加不以为然了。
很多双眼睛转向了席晶晶,席晶晶很尴尬:盯着我干吗,我在重庆时,才那么小。她夸张地在课桌腿上比画着低低的高度。
那一段时间,网成了孩子们课间必议的话题,可是那个神奇甚至神秘的网始终没有来……
姚小丽的秘密
那根黄麻绳在院坝里荡啊荡啊,荡出大大的弧线和一股小小的尘烟。绳子上三个续接的疙瘩,如同三朵开错了时间、地点的花儿:孩子们排着长队,两人一组,每组只能跳四下,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
在跳绳之前,安安本来想带领大家预习一下接下来的课文,可是刚一进教室,马上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有些涣散,席晶晶正和旁边的姚美嘀咕着什么,安安径直走了过去,问:“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嘛。”
席晶晶扭捏着,用胳膊碰姚美,示意让她说,姚美大大咧咧地站了起来:“老师,以前周五下午我们从来不安排课程。”
“大家直接放学吗?”安安有些疑惑。
安安的话一出口,十五个孩子一阵掌声。
“不准骗老师!”又是覃小小在重要的时候站了起来,“老师,别听他们的,我们只是在学校里自由活动。”
安安放下课本,摸着自己的额头,夸张地说:“原来如此,既然以前不安排课程,那今天我们就再按一次老规矩,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已经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周了,我给每位同学都写过‘信’,现在大家可以单独、也可以按小组进行讨论,给我回一封信,可以写你家的人,父母、兄弟姐妹等,当然也可以写其他的内容,比如,谈谈自己的理想什么的,现在我把书信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孩子们听了前半部分马上来了精神。听完后半部分便响起了一片“嘘”声。
安安笑了:没办法啊,要轻松先付出。
覃小小拍着自己的书本,示意:“大家忘了,愿赌服输!”
这一句话还真管用,孩子们马上不情愿地安静了下来。
安安一边板书一边安排:“大家第一次写,可以只写一段话,哪怕一句话也行,对了,一直忘了问大家,谁来说说自己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想干什么?”
安安的话音没有落,又掀起了一阵嘈杂声,几个孩子使劲扯着嗓子喊道:“找钱!”
这样的回答着实吓了安安一跳,太意外啦!
十几分钟后,安安收到了十五封“信”。
孩子们冲出了教室。
安安和姚小丽分到了一组,遵循着孩子们的规矩:只跳四下。
那天,姚小丽牵着安安的手,冲进荡起的弧线里,低声说:“我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安安一边跳一边询问。
“等一下我悄悄跟你说哈。”
姚小丽拽着安安向院坝里的桂花树下走。
杨梅子冲着她们的背影喊:“姚小丽,这可是你自己不想跳的,一会儿回来别插队!”
姚小丽头也不回:“放心吧,不会耍赖皮的!”
安安觉得自己的手完全被一团异样的东西所掌握。禁不住盯着姚小丽的手看,小小的手背,粗大的指端,每根指头上都翻卷着皮屑,皮屑的根部隐隐地露着褐色的血丝。安安下意识想抽出自己的手,可是没有成功。 姚小丽很郑重地附在安安的耳朵上说:“六年级的覃花要定亲了。”
安安不以为然:“怎么可能?她还上学呢!”
“真的,是昨天她奶奶和我奶奶聊天时说的!”姚小丽急赤白脸地解释,“她都快十六了,上学又怎样,我奶奶说她十六的时候都生我爸爸了!”
“可……”安安依然不太相信。
“现在这是天大的秘密,用不了几天。整个听风村都会知道的。”姚小丽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大人的口气。
安安觉得心里很乱,她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段谈话:“你的手……”
姚小丽双手在衣服上蹭了两下,说:“没什么,奶奶说是湿气,两年了,就是有点痒。”
“看医生了吗?”
“哪有那么娇气哟,这点事也要看医生,春天芨芨草长出了嫩芽,采一些,捣烂敷几天就好多了。”姚小丽一脸的满不在乎,随即又有些落寞,“都会到十六岁的。”
“你也会吗?”安安不知为什么这句话就那么一不小心从嘴里跑出来了。
姚小丽讪笑着:“也许会吧,也许不会,不过奶奶说,我连个毛线缠成团的活计都做不好,怕没人肯要我的。”
安安无话可说,就那么不知所措地立在那。
“我觉得我最应该做的是像妈妈一样出去打工,找钱,找很多钱!”姚小丽像是对安安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然后呢?”
“然后起很大的屋,两层,不,三层,像村长家的屋一样大,一样高!”
“然后呢?”
“还要什么然后啊,就这样呗!”姚小丽突然有些后悔跟安安说这些,因为她现在才发现,安安虽然看着像大人,其实什么都不懂。
“我是说,你长大以后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啊,比如……”安安很想举例说明,可是一时想不出贴近姚小丽的职业。
“我想像电视上一样当歌星、当主持人、当记者,可能吗?”姚小丽心里已经有些不想再继续谈话了,虽然嘴上不说。
安安讷讷地说:“怎么不可能,只要心里有目标,努力学习……”
远处杨梅子大声召唤:“姚小丽,再不来,真取消你的资格啦!”
姚小丽牵上安安的手,冲了过去。
安安完全没了跳绳的兴趣。
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
林子打来电话,安安挂断了。林子就一遍接一遍地打,安安的手机在兜里像一个发狂了的小魔鬼。
当她抱着孩子们的作业本走出教室的时候,看到一群学前班的孩子。围在上了锁的铁栏杆校门前,安安一眼就认出停在校门外的车正是林子的,也听出孩子堆里森子(林子的弟弟)张扬的笑声。
有的时候,安安甚至有些记不起自己跟林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认识的,只记得这些年,他们一起旅行,一起讨论事情,一起想象未来。
安安喜欢想象,比如想象楼下老奶奶的小猫,有一天会长出一对翅膀:比如想象自己那双放了整整一个夏天、一个秋天的长绒拖鞋里,住进了一窝小精灵,或者……
可是。林子越来越没有耐心倾听安安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对安安说:醒醒吧,我们都是些生活在现实里的人,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才是过日子。
安安和林子成了两个越走越远的人。安安很伤心,于是她决定暂时离开林子一段时间,正在这时,她看到了志愿者招募启示,于是来到听风村小学。
安安向林子辞行时,林子很生气,说到了“分手”。
安安离开的这些天,林子想了很多,他虽然十分不赞同安安的决定,但是他很在乎安安,在乎这些年和安安在一起的温暖、快乐!
森子已经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在不大的学校院坝里,和孩子们嬉笑着相互追逐。
林子则站在车旁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一群大一点的孩子围着林子的车和林子窃窃私语:
“这车的车轮真大啊,从山那边开过来,一定像飞机一样快!”
“哼,你不懂,飞机只能像老鹰一样在天上飞,根本不会跑,你什么时间看到飞机跑着进咱村?”
“他是安安老师的男朋友吧?”
“也许是新老师,像安安老师一样,支教的老师!”
“他要是新老师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坐他的车翻过山,去山那边。”
林子有些不耐烦,他不喜欢小孩,更不喜欢小孩的吵闹,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带安安回城。
在林子眼里,自己的弟弟森子有的时候一点也不识趣,比如这一次,听说林子要进山,立马钻进车里,说什么都赶不下去了。
林子正没着没落地乱想,突然听到森子在喊:“松鼠,一只松鼠,哥,快看!原来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呢!”
森子像发现巨大宝藏一样,和孩子们讨论起了松鼠。
林子奇怪,森子都十七岁了,为什么还这么一身孩子气?随时随地,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不过,听到森子喊“松鼠”,林子心里也一动,之前只是在宠物店里见过松鼠,说句实在话,松鼠到底是不是只居住在松树上自己也说不清。
林子顺着森子和孩子的视线看去,低矮的院墙之外,几株枫香树笔直地高耸着,一株马尾松侧着老态躯干稳稳地伸进校园,透过枫香树、马尾松的树梢、树冠,一丛一丛的山脉错落着,青绿的树木遮住了山体,遮住了人迹,半山腰处有三两缕乳白的烟雾,不紧不慢地升腾着,不紧不满地洇开,林子心里有些暖暖的,虽然没怎么经历炊烟的熏陶,但是他从心里喜欢“炊烟”这个词汇。
林子突然很想对森子(或者对那群孩子)说:“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
林子觉得这句话很有诗意。
她喜欢这个怀抱
肖雨早就在心里打定了一个主意:从车的一侧靠近林子。
她就那么一路小脸、小手完全贴着凉丝丝的车体慢慢行进,她希望这个高高大大的人发现自己,又害怕被发现,她甚至不敢呼吸。 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高大的男人看到自己的时候,会那么凶、那么冷。他说:“一边儿玩去!”
可是她忘了跑开,忘了说什么,她经常在着急的时候,忘记该说什么。比如上次自己一不小心把吃饭的碗掉在地上,碎成很多很多碎片,外婆生气了(外婆当然要生气,因为自己已经打破了外婆的第四只碗,她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外婆要收谷子,做饭太晚了,她太困了,所以才……),她想跟外婆解释,可一着急所有的话都藏起来了,她的心里一个字也没有,哪怕一个拼音字母也找不到了,她就忘记了自己想说的话。
肖雨不记得自己和林子对视的时候,为什么会哭,反正不是害怕。
安安走过来的时候,林子正不知所措,讷讷地咕噜:“有什么好哭的,又没人怎么着你。”
森子三步两步跑了过来。不由分说抱起正哭得伤心的肖雨,可肖雨不想领情,她只是来看林子的,这一次,她突然记起来自己想说的话,指着林子说:“我要他抱,我要他抱!”
所有的人都很困惑。
林子浑身不自在,甚至很尴尬,他不知道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孩为什么要自己抱,但是看看安安的目光,他不得不勉为其难地从森子手里接过来肖雨。
肖雨觉得这个怀抱很温暖,她喜欢这个怀抱。
爸爸很大很大
肖雨又梦到爸爸啦。
其实,她已经不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子了。外婆说,爸爸、妈妈去福建打工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毛孩子。虽然现在外婆依然经常说自己是个毛孩子,可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自己一定是更小的毛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得毛孩子:不懂得对爸爸、妈妈说:不许走!或者说:要记得早回来!
肖雨从外婆跟隔壁的嬢嬢谈话中,听到了关于爸爸妈妈的只言片语,外婆对嬢嬢说:娃儿不知道为什么偏偏看上那个很大很大的男人。
嬢嬢总是一脸的平和,肖雨喜欢嬢嬢说话的语气:别瞎操心了,大男人知道过日子,他们出去找两年钱,日子就慢慢好过了。
肖雨不喜欢听课,她总是走神,总是想很大很大的爸爸是个什么样子。
好在学前班不需要写字,不需要做作业,就连那几个拼音,还是她听隔壁一年级的孩子们吼的。每天她跟着表哥一起到学校,就会有很多很多时间想爸爸、妈妈到底长成什么样子,其实,她在外婆墙上的相框里见到过他们,可是她还是想象不出他们的样子,比如他们的说话是什么样子?他们走路是什么样子?吃饭是什么样?她曾无数次把脸和手贴近那张隔着玻璃的照片,可是凉凉的,她就有点伤心。
直到看到林子的那一刻,肖雨心里那个很大很大的爸爸就慢慢地有了声音,有了暖暖的温度。
有些东西被风吹走了
回城的路上,林子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森子兴奋的陈述中找到了缝隙,对安安说:“好了,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喜欢就做一段时间,当作散心……”
“干吗要当作散心?!安安姐姐,不,亲亲的嫂子,太佩服你啦!只要一毕业,我也和你一样做志愿者,到需要的地方。”森子不失时机地接话。
“能不能安静一会儿,信不信我这就把你放在这山路上!”林子没好气地说。
森子冲安安吐吐舌头,扮着鬼脸。
安安依然在赌气:“是你提出的分手,我的事情你干吗干涉?”
森子打开车窗,一股清凉的山风迎面吹来。瞬间吹乱了林子的短发:安安玫红色的丝巾变得生动起来,在胸前不听话地翻卷:森子夸张地看看林子。看看安安,说道:“两个生气的人,快点打开心窗吧,山风吹着吹着,有些东西就会这么被吹跑的!对了,对了,要不我给你们做一道最好吃的山风炒好心情,怎样?”
迎着山风,林子依然故作生气:“你什么时间能长大?满嘴的疯话!”
他们就这样一路行进,一路相互怄气。
车过杉树崖,一只褐色的松鼠,从路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奔出来,突然就停在了路的中央。林子刹住了车,森子食指放在嘴上做出噤声的手势,三个人静静地等,等松鼠缓过神了,然后匆匆地消失在树林里。
森子再次兴奋起来:“Oh,my God!一天见到了两只松鼠!”
林子反驳:“怎么就是两只松鼠了呢?说不准是同一只。”
森子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那它为什么一路跟来呢?”
“因为喜欢!”林子觉得山里空气真不错。
森子做出手抱吉他的样子唱道:
亲爱的哥哥姐姐
你们为什么在山路上奔跑
嘘——
松树上住着松鼠
它只喜欢松果
请不要惊动它
亲爱的哥哥姐姐
你们为什么在山路上奔跑
嘘——
秋天里没有忧伤
风是我的主菜
再撒点好心情
林子受了感染,正了正身子,扯开嗓子唱道:
亲爱的姑娘
野野的弟弟
松树是最好的底色
去采吧
去采
野百合的白
火鸡果的红
我愿意为你们调出最美的彩虹
林子头发凌乱,一边开车,一边高歌,安安突然想笑,她觉得毛头小子的森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有些话说得很准,比如他说“山风吹着吹着,有些东西就会这么被吹跑的”,现在她开心多了。
学校的后花园
安安掰着手指头数,来听风村才第二周而已。
进入初秋,山里的雨水依然很多,一场接一场的雾蒙蒙的小雨,孩子们像燕雀一样飞出校园,三五成群地消失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消失在一丛一丛的青竹、树林后面。
安安站在教学楼的三楼,这已经是最高的一层了,整个校园空荡荡的,安静得有些让人心慌。
听风村包括了十个组,学校建在较为中心的一片山坳里。最远的三羊寨,要翻两座山,才能到达学校,老覃老师、小覃老师就是那个组的,他们合买了一辆摩托车,农忙或者天气好时,只要一放学,他们前后坐定,那辆摩托车就会撒着欢儿冲进山林里。最近的就是听风寨,姚老师就是这个组的,他喜欢徒步,经过一片田地、一挂山溪形成的瀑布,就看到自己的家——老师们只有在阴雨、风雪天才会住在学校里。 因为学校离镇上的集市远,村里又没有菜市场,老师们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校园内的空地上开起了荒。安安刚来的时候,就被厕所外满架子的丝瓜花儿吸引,据说那是小覃老师种的。
那天,正盯着一朵花儿陶醉的安安,被背后蓦地一个声音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刚刚见过的小覃老师。
自打安安见到这位老师至今,他的手里似乎从来没有断过烟,他的瘦脸大概被烟熏的,黝黑中透着红亮。
“城里没有吧?喜欢就摘,这种东西在乡下多得是。”他弹了弹烟灰,眯着眼睛盯着架子,也或者盯着架子上的某一朵花儿继续说,“不过每朵花可都是有价值的,结成瓜卖个三块钱、五块钱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对不起!”安安不能确定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让这位老师误解了,这种语气明显不是正常的语气。
这位小覃老师深深呼了一口气,哈出的气流如同纸烟的烟雾,只是比较短促,也就显得有些类似于恍惚了,他使劲弹飞了烟蒂,顺手摸出烟盒,又续上了一支,半调侃的语气说:我们把这里叫作“学校的后花园”。
这句话让安安不寒而栗。她马上联想到了,一次路过公墓,看到大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几个字:“人生的后花园”。
安安咽喉像有什么东西哽在那里,情绪莫名地低沉起来。
“后花园哟,在这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块后花园。”说着,小覃老师打着口哨,一转身进了男厕所。
后来,安安走到这片菜地时,都会感觉周身的血管发紧。
菜地里,除了小覃老师的丝瓜,还有老覃老师满地爬的南瓜藤蔓,李子老师的是一片豌豆苗,绿油油的,姚老师因为离家近一些,所以小小的一片地里稀稀落落地种了十几株朝天椒。
安安暗自气恼:本是一片不错的风景,偏偏被一句话给糟蹋了!
很有威力的南瓜汤
其实,安安填报申请时,意向是音乐课和自然课。来到学校报到时,恰巧一位老师要休产假,李子老师一再恳请安安,带一下四年级的语文课程,安安勉强答应下来,但提出要求:听听其他老师的课。
那天,李子老师专门开了一次办公会,老师们都不接话,李子老师无奈地摊摊手。安安只好采取自己的方式,边上课边偷听。她常常站在走廊上假装看手机,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一位老师一位老师地偷听。
一路听下来,安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班级的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拼音却一塌糊涂:她曾跟有点发福的姚老师聊天,他摸着光秃的头顶笑道,我们那时都没有学过拼音哟,教孩子们我也是一半儿靠培训时的记忆,一半儿看图画……
安安果然有幸看到“一半儿……一半儿……”的一幕。站在讲台上的姚老师,斜斜地探着身子,用竹条点着黑板旁边拼音图画中的白鹅,念道:“我,我,我,我子的我。”
安安不动声色。她需要时时告诫自己,自己不是来拯救世界的,何况自己也没有能力拯救世界。
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安来听风村的本意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空间,顺便靠近,靠近青山,靠近绿水。
今天的晚饭,安安准备做炒南瓜。
南瓜是老覃老师送给她的。
学校的宿舍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据说教学楼、宿舍楼都是财政拨款建的。安安来到学校时,六间宿舍都被占用着,所以她只好住进了这间二楼闲置的教室。
安安搜肠刮肚地寻找记忆里妈妈炒南瓜的步骤。她一股脑把南瓜推进锅里,油花飞溅,锅里噼里啪啦开始吵闹,安安有些紧张,急急端来一缸水倒了进去。
这天,安安的晚餐,从炒南瓜变成了南瓜汤。安安觉得南瓜汤很有威力,这样阴郁的天气里,一口下去,从嘴到胃都是南瓜汤带来的暖意。
安安记得外婆也说过南瓜或者南瓜汤很有威力的话,只是外婆讲述这句话的时候,更类似在讲述一个童话。
外婆有一个小小的院坝,她最喜欢种的也是南瓜,儿时安安坐在外婆屋檐下的小板凳上,远远地看着外婆在她的南瓜藤之间“视察”,安安会问:“外婆,您看到什么了?”
外婆一定回答:“南瓜妈妈和南瓜娃娃啊,你要来看看吗?”
“不,我不敢,我怕那里有露水和八角虫。”安安觉得自己儿时简直胆小得可怜。
有一次,安安还是禁不住外婆的诱惑,走进了南瓜地,外婆指着躺在地上的一个硕大的、金黄色的南瓜,说:“南瓜是福瓜,那些年你妈妈可全是靠着南瓜汤长大的呢,有一天我要走了,你记得告诉你妈妈,让她在我的‘福地(墓地)’种上南瓜就行。”
“外婆为什么要走呢?”
“傻傻的娃儿哟,树叶老了会掉下来,露水老了会散失,人老了就要走。”外婆像天下所有慈善的外婆一样,有着绝顶的好脾气。
“可外婆不在家,妈妈来了怎么办?安安想外婆怎么办?”安安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那就乖乖地多喝南瓜汤啊,暖暖的,外婆就住在了我家安安的心里。”
“我不要外婆住在心里,我要外婆住在外婆的房子里。”尽管外婆语气平和,可安安从小就敏感,她能感觉到这些话语中包含的淡淡苦涩。
那天,安安坐在板凳上,外婆哄安安一口一口地喝南瓜汤。
喝下一口,安安就问:“南瓜汤很有威力吗?”
外婆回答:“当然,南瓜汤很有威力呢!”
“南瓜汤很有威力吗?”
“当然,南瓜汤很有威力呢!”
那时的安安觉得不停地重复一句话,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一问一答累积在一起,像一个最可笑的笑话,安安咯咯地笑起来,外婆自然也就笑起来。
拎着竹条走马上任
自从林子抱过肖雨之后,肖雨大概爱屋及乌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总是不失时机地追着安安。
安安当然能够觉察得到,其实她也开始留意这个四岁的女孩。安安几次从学前班窗前经过时,都禁不住把目光投进教室。安安发现:肖雨常常躺在课桌底下,百无聊赖地慢慢翻滚,她几乎不跟别的孩子说话,哪怕是眼神上的交流。 学校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老师们上完课程表上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再带两个课时的学前班。开始安安并没有被排列在其内,可第二周早会上,小覃老师就当着安安的面,向李子老师提意见:“既然来到咱学校,自然要遵守咱学校的规定,否则还怎么算体验生活呢?大家说对吧?”
出乎安安的意料,李子老师并没有果断地站出来替她说话,他捻着纸烟含糊地说:“安安老师是辞掉工作来的,她没有拿一分钱的工资,伙食都是自己带来的,哦,大家都看到的,这个,大家都是看到的……”
“那说明人家不缺钱嘛!”小覃老师嬉笑着给大覃老师递眼色。
大覃老师正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批改作业。
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安安不想说话,她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姚老师摸着光亮的脑门,干咳着。
李子老师递给安安一根竹条,满脸谦和:“都是些野惯了的孩子,不凶一点儿,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为什么不请幼师呢?”安安依然有些诚惶诚恐。
“现在都是招考,有本事考得过的谁愿意来咱这里?没有师资,咱就没有资格办幼儿园。”李子老师拍拍手无奈地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大都只留下老小,不办学前班,大一点的孩子就要退学,回家帮着照顾弟弟妹妹,现在入学率抓得严,从上到下没有好办法:再说生源一再减少,咱这个教学点就会被撤掉,到时不说大家上班不方便,恐怕饭碗都有问题。”
“我们的老师不都是公办老师吗?”话已出口,安安有点后悔,自己这不是多事嘛!
李子老师从耳朵上取下纸烟捻着:“实话实说吧,按说老师每月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情况网络上传,可是我们这里没有网络,所以只要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就可以得过且过;表面上都是公办老师,可只要一认真,大家都不合格,去向也就成了问题:何况一共六名老师,一个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拖着不办手续,两个马上到退休年龄的,还有一个老师常年请病假,一个请产假的,真要严格起来,怕能继续留下的……”
安安拎着竹条走马上任了。
安安刚走进教室,靠窗边的大良背起书包向外冲,被安安一把抓住,大良顺势坐在地上,开始干号:“我要回家找我奶(奶奶),我要下课!”
安安关上门,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前。
大良在地上各种打滚、哭喊,甚至满嘴的脏话。
安安不知道怎么应对,也不想应对。虽然是自己自愿来学校的,可自从来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圈套。
大良变换着花样折腾,起先教室里一片混乱,可十几分钟后,竟然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大良干巴巴地盯着安安。他看不出这位年轻老师的任何表情,心里便有点发毛了。
“还有想哭的吗?”安安站了起来问道,“没有挨过竹条打的举手。”
孩子们面面相觑。
安安重重地把竹条放在讲桌上:“我不想用竹条打你们……”
坐在最后一排的姚建浩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外婆来了,她带了一个弟弟,可我妈妈非说是‘表弟’,他又没有戴手表,所以就不是‘表弟’。”
男孩一本正经地讲述着外婆和表弟的事情,安安听了忍俊不已。刚刚的坏心情也就化解了不少。她灵机一动,决定给孩子们讲狼外婆的故事,孩子们分成三组,安安讲过一段之后,让孩子们模仿,她没想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表现得超出了她的想象,孩子们乐啊,笑啊。
只有肖雨除外。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时用手指蘸着塑料包装里的橘色粉末,放到嘴里吮食,似乎周围的喧闹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安安几次喊到她的名字,她只是抬起乌溜溜的大眼睛一扫而过。
世界或许还小
安安喜欢山里带着松香的空气,喜欢冷不丁在某一块岩石的后面开出一朵不知名的花朵。喜欢晨光中蔓延着的鸡鸣犬吠。
提到清晨,安安便联想到露珠儿,联想到肖雨的大眼睛。
安安曾问过大覃老师有关肖雨的情况。肖雨的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外地男人,招为入赘女婿,村里人有些瞧不起这男人,肖雨出生不久,小两口又双双出去打工了。肖雨由常年有病的外婆照顾。
“说起来,肖雨这名字还是我起的呢!”大覃老师不无得意地说,“报名的那天,她外婆带着她过来,只说是肖雨(音),问是哪个字,一概不知,看到孩子的大眼睛活脱脱两滴雨珠儿,便顺手写下‘肖雨’,村里不识字的家长多着呢,每年心里都要备下几个名字,孩子一用一辈子的名字,尽量别让孩子长大了骂咱。”
肖雨趴在门前的大方石上,外婆肯定去坡上做活去了,门是锁着的。现在,她只要轻轻一抬眼,就能看到大黄的鼻子,外婆的大黄,也是她的大黄很乖很乖,每天都会在这里陪她,然后静静地一起等外婆回来。
可是,今天肖雨不敢贴着大方石太紧,昨天她给大黄热狗食时,一不小心小肚皮贴在了炉子上,烫出了长长的一道水泡,她不哭,因为通常只要她哭,外婆就会生气,就会骂人,所以到现在为止谁也不知道她的衣服底下藏着一道像一条虫子一样的水泡。
肖雨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摸着大黄的鼻子,大黄鼻孔里喷出的气热热的。肖雨有的时候觉得大黄是自己的姐姐:有的时候,又觉得它像妈妈或者像爸爸——因为它既不生气,也不骂人。
昨天,爸爸妈妈托人带来一双粉红色的新鞋子和一些花花绿绿的零食,她最喜欢橙子粉,吃橙子粉的时候,她能闻出妈妈的味道。
还有爸爸,很大很大的爸爸,一定像那天开车的那个人一样吧?一定是的,照片上的爸爸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个人是爸爸,那安安老师呢?
肖雨趴着趴着,想着想着瞌睡就来了。
安安路过大方石时,肖雨已经睡了。
大黄一步也不许安安靠近,大黄的低吠声显然惊动了肖雨,她懵懵懂懂地看着安安,低声喊:“老师。”
“嗯。”安安应着。 “老师。”
“嗯。”
“老师。”
“嗯。”
肖雨完全醒过来,伸出小手,轻轻拉住安安的手,咯咯地笑了起来。
后来,她掀开衣襟,让安安看那道藏着的水泡。可是水泡不见了,它们竟然全都变成了树胶,紧紧地粘住了自己的衣服。
肖雨不知道那天安安老师为什么突然掉眼泪,或者她也藏了一道水泡。而且也变成了树胶。粘住了她好看的衣服,然后想把衣服和小肚皮分开,就会火烧一样痛。
第二天,小雨突然知道了一个秘密:安安老师是变戏法的,她会教书,会讲故事,还会治疗伤口。
每次,肖雨坐在安安的床上,等待安安给她抹药,她就想躺下来,想跟她说很多话,可是那些话总是跟她藏猫猫,每次她张开嘴的时候,她又忘记自己想说什么。
只有一次,安安牵着她的手上楼,走到一楼拐角的时候,她突然想起来最重要的一句话,她大着胆子说:“我想喊你妈妈。”
肖雨感觉到安安有一秒钟的停顿,包括呼吸,可是她没有说话,就那么牵着她继续走,一楼拐角,二楼拐角,然后抱她上床,然后给她抹药……
那天,安安睡眠不好,她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再后来,她起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也许,山这一边的世界还小,因为年轻,所以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序列,比如阳光普照着山峦:秋雨沐浴房屋、树木、远远近近的田地以及山坡上的耕牛:山峦承载着村庄,村庄供养着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
容身在这样的序列之中,心思薄如翅翼。
安安知道,这样的一段话有“假大空”之嫌,而且毫无来龙去脉。
覃燕的快乐饭盒
天气开始转凉。
安安发现:中午,孩子们在自来水台子前排起长队,覃燕也在其中。
可是覃燕是幸福的,因为她的饭盒是“快乐饭盒”!这自然只有她自己知道,或许和她同住三羊寨的覃影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管她呢,反正她的饭盒是“快乐饭盒”。
饭盒是爸爸上次回家给她带回来的。粉红色的边儿,围绕着中间是透明的部分,饭盒里装什么都可以一眼看得清清楚楚的,覃燕只会用它装白米饭,因为装了炒菜(家里很少做炒菜,这只是一个假设),菜汁就会把饭盒沁得洗不干净了,而且还会弄脏了书包和书本。
自己长了这么大,爸爸还是第一次送礼物给自己。以前爸爸妈妈也没有饿着自己、冻着自己,可那只说给自己买东西,绝对不叫送礼物。
覃燕一直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一个寨子里那么多孩子上学,只有爷爷每天拿着镢头送自己上学。
第二天,覃燕就会发现,上学的小路又多了几个新台阶,爷爷曾自豪地说过:我家燕子,上到六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就能把整条路都修出来。
爷爷喜欢吸烟,竹根做的大烟斗。覃燕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跟着奶奶去田里照顾爷爷的烟叶。烟叶开紫色的花儿,一串一串的,迎着风会有一种呛鼻子的味道,可是爷爷喜欢。爷爷说,再累的活计,吸一袋烟就解乏了。
还是回到“快乐饭盒”这个话题吧。
爸爸上次回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还债,四年前,家里盖起了新屋,爸爸妈妈便外出打工,爸爸什么都干过,建筑工、搬运工、锅炉工,覃燕很佩服自己的爸爸,他带着妈妈去再远的地方也不害怕,再累的活儿他都能坚持。送给覃燕饭盒的时候,爸爸摸了一把覃燕的头,说:“无债一身轻,咱家再也不欠债了,再干一年,落两个余钱,我们就可以一家人好好守在一起,过日子啦!”
覃燕喜欢那样的日子,接过饭盒的那一刻,她就给饭盒起好了名字:“快乐饭盒”。
自打用了快乐饭盒,覃燕中午排再长的队才能喝上一口自来水,她都不会抱怨。自来水当然有的是,可是中午大家都吃饭,而且绝大多数带的是白米饭,所以都排队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孩子们的眼里,安安似乎有些少见多怪。
安安开始提前烧了开水,挨个给孩子们倒。因为一杯热水,她与孩子们的距离又走近了一步。
再也逃不掉了
周四的时候,一群端着相机不停拍照,记笔记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来了,据说他们是安安老师男朋友的朋友,他们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很好奇。
李子老师叫住了姚雷,姚雷心里暗喊:不好,看来这一次再也逃不掉了!
一路姚雷都在心里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各路大仙快点来救我!”可是一点用也没有,他不得不带领一班人(最要命的是包括安安老师),进了自己的家。
姚雷从来没觉察自己家的霉苞谷味道这么冲鼻子,枫香树遮盖的院坝里,奶奶正在坐在板凳上挑选苞谷。
安安推开屋门,星星点点的阳光从屋顶散落下来,姚雷觉得一切都完了,可他不想让安安看出自己的沮丧,于是他满不在乎地抢先说:“这是我和爸爸的屋。”
他本认为安安会大惊小怪,因为去年来了一群人,看到这一切的时候,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四处感叹,还不停地问三问四,最后丢下几张票子走了。姚雷不想要那钱,奶奶却说:“憨包哟,看了、问了,又少不了你几两肉,谁会跟钱有仇呢!”
这一回姚雷完全想错了,安安没有感叹,悄悄关上了门,低低说了一声“对不起”,便坐回了奶奶的身边,和奶奶聊天去了。
奶奶的腿已经肿得快赶上枫香树那么粗(当然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了,姚雷看到奶奶的腿就浑身痒痒,不,是浑身不自在,可除了爬上枫香树不去看,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姚雷远远地盯着。安安小心翼翼地撩起奶奶的裤管,竟然有些很专业的样子观察着奶奶的腿,问:“这疼吗?”
“疼,咋能不疼呢?”奶奶继续挑着苞谷。
“一阵一阵地疼,还是持续地疼?”
“好像是一阵一阵的,疼起来像针挑,”姚雷很佩服奶奶,他从来不会因为在乎面子而说谎,“疼急了,我就抱着它哭两声。” “看过医生吗?”安安每句问话的语气都很轻。
“看过,去村卫生室看过,拿了一些药,可是不管用,后来也就不看了。”这时一踮一踮的二叔走了过来,奶奶大声安排,“天不早了,把苞谷收了。”
“还记得是什么药吗?”姚雷觉得安安老师问题真是够多的。
二叔抢先拿到了扫把。用力扫向摊晒的苞谷粒,高高地一扬,满院落起了苞谷雨,二叔像突然找到了不错的游戏,围着苞谷粒扬撒起来。
姚雷觉得一切都没有用了,谁愿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他不再想挡在门前阻止别人看他破烂的屋顶,不再担心别人看到奶奶流脓的伤口,不再怕别人笑话自己有个憨包二叔,一切都摆在那,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姚雷觉得:奶奶的叹气声和二叔欢快的笑声,简直像一把带着锯齿的芦苇叶,在自己的心上拉来拉去。
姚雷坐在枫香树上,他使劲把头顶在树枝上,叹气:唉!今天的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多好,或者天上一不小心飞来一个神仙,又一不小心送他一块神奇的橡皮,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擦去安安老师今天看到的一切。
一个崭新的名字
李子老师接到中心校的通知:核实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这些信息将作为最终信息录入学生档案。
学校院坝里坐满了带板凳、不带板凳的老人,偶尔有几位年轻或者抱着婴儿喂奶,或者飞针走线用毛线钩拖鞋的女人,他们是来开家长会的。
安安忙着帮家长们填写学籍信息,却发现很多家长竟然提供不出孩子们的户口本。
安安第一次见到姚雷的父亲,一个瘦而高的男人,一身老蓝色的中山装,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显然来之前进行了一番修正,他木讷地对安安说:“老师,这娃儿,不得(没有)户口本呢。”
安安按照李子老师的安排问道:“那,他的出生日期记得不?”
“记得,记得,10月,枫香树叶子都红透了。”说到姚雷,这位有些腼腆的男人,已经满脸的笑意。
“按照规定,您必须确定‘姚雷’这个名字是不是正确的。”安安在表格写下“姚雷”,递了过去。
“正确,正确,可是娃儿想改名……”
“对,我就是想改名!”姚雷坚定地说。
那天,安安带着姚雷的表格,不,现在应该说带着“姚雷”的表格几经周折,最终通过审核,批准更改为“姚雷”,“姚贝贝”三个字则乖乖地待在了曾用名一栏。
安安通知“姚雷”时,这个男孩兴奋得抓耳挠腮:“崭新的名字!大家快来看,一个崭新的名字!我就说天使就是天使!”
安安觉得姚雷一定是高兴糊涂了,说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改过名字的姚雷,跟安安的距离明显近了许多,安安能够感觉得到。
姚雷的假设
那天,姚雷去安安的宿舍里倒开水,他发现安安桌上的玻璃瓶里,多了三根闪光的羽毛,姚雷精神一振,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孔雀的羽毛,他曾经在邻居嬢嬢家的电视上见过。
“那么……说不准……难道……”姚雷觉得自己真是太无敌了!就一秒钟的时间里,自己的脑子里竟然有了七八个假设,不过最有意思的要数“如果安安老师真是一个天使,那她的翅膀一定是白色的,雪白雪白的白……”
下午放学,姚雷骑在校园外的马尾松上,远远地观望。“覃军、覃洋都是胆小鬼!”姚雷心里暗暗骂道,“他们这样推来推去,不被安安老师发现才怪呢!幸亏自己早给他们准备好了退路。”
果然,安安听到了响动,打开了屋门,覃军、覃洋先是尴尬地愣在那,接着一溜烟儿跑了。
安安发现窗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把野葱。安安放在鼻子前使劲吸气,除了新鲜的野葱味,还有淡淡的、带有水气的泥土味。
“好了,清水煮面条,外加酱油调野葱,这节奏,要不要把舌头也吞掉呢!”安安跟自己打趣。
姚雷正准备从校园后的马尾松树上下来,却看到姚美正带着妹妹走来,姚雷决定隐藏下来,继续观看。
姚美的妹妹一把推开门的时候,因为得到野葱而兴奋不已的安安,正拿着一缕面条跳扭屁股舞(这是她自己发明的)。
这一次,该安安尴尬了。
“她是你妹妹?”安安镇静了一下,看到小女孩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她有一双好明亮的眼睛!”
“她最缠人,我们都叫她‘多多’,奶奶说是多余的‘多’。”姚美拉着妹妹准备离开,妹妹却极不情愿地探着小脑袋向屋里张望。
安安一边煮面条,一边与姚美闲聊:“家里人知道你们出来了吗?”
“才没人管我们呢,奶奶也忙着做饭呢,我爷爷、爸爸、妈妈都在阜阳找钱呢!”
“你和你妹妹长得很像呢。”
“才不像,我妈妈说我是枇杷树下捡来的,我妹妹是面包店里捡来的。就因为这些……”
“怎样呢?”安安打趣地问。
“我们什么很不一样呗!”
“是不是还有所以?”
姚美沉吟了一下:“然后,我们都是我妈妈捡回来的,就成了一家人,现在再不一样,我还是要管她。”
姚美趴在桌子上,一瓶接一瓶地打开了安安的化妆品,她自言自语地说:“真香,甜甜的味道,闻着都想吃一口。”
正顶着安安海豚靠垫奔跑的妹妹。大概听到了“甜”字,丢掉靠垫,折转身子,喊道:“姐姐,我要甜,我要甜!”
姚美无心顾忌妹妹的纠缠,自顾自继续摆弄化妆品,无计可施的妹妹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号哭:“坏姐姐,坏姚美!”
姚美尖叫起来:“够了,够了!”
三下两下扯着妹妹出了屋,声嘶力竭哭喊的妹妹。在迈出门槛的一瞬间,竟然只剩下了浅浅的抽泣,如同绵羊一般任由姐姐拽着前行。
看着姚美和妹妹出了安安的屋门,姚雷翻身从树上跳下来,不无失望地咕噜了一声:“看来还是要亲自出马才能搞定。”
银杏树黄了 不久,覃花果然订婚了。
这事在校园里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甚至覃花自己也表现得泰然自若。
游走在校园里,安安常常有一种很虚幻的感觉。
后来,安安看到了姚小丽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安安老师:谢谢您,以前我不会写作夜(业),我包正(保证)一(以)后一定好好写作夜(业)。
安安想不清楚,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姚小丽开始主动要求学习拼音。班里自发组织起了一个学习小组,组长竟然是覃军,一个上课常常发呆走神的男孩。
覃小小是孩子们自己选出来的辅导老师。
姚雷有些不服气,所以不管上课回答问题,还是下课辅导其他同学都跟覃小小飙上了。最近,已经对“证实天使和翅膀”这件事完全没有了兴趣。因为现在每天放学,安安老师都会跟他一起回家,给奶奶清洗伤口,似乎她是不是天使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至于翅膀,一个天使如果想藏住一点东西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不过他现在确实挺佩服安安老师的,会把整个板书做得像图画:她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围巾变成八个沙包;最重要的是,她上课完全像带着大家玩;对了,她还会给奶奶换药:唯独她唱歌不怎么样,只要她一张嘴,保管大家都笑到发软。
其实,对于安安来说,做到这些并不难,来听风村之前她和林子同在一所医院,是一位不错的急诊科医生。
看了姚雷奶奶的腿。安安就跟林子联系过,她知道林子的人脉广。林子果然没有让安安失望,他电话通知安安:“让老人家先到村卫生室治疗,至于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已经有人愿意捐助!”
安安一路小跑把这消息告诉姚雷奶奶时,老人却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她望着门前的小路,说:“六里路呢,这腿咋下去?”
“或者,可以住院?”安安试探着问。
老人指着院坝发霉的苞谷:“人的粮食、畜生的粮食都在这呢,再说我走了,谁管他们吃饭。”
安安绝望了,真的,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绝望是如此决绝。她跟林子通话时,甚至不由自主流了眼泪:“林子,你体会不到,对于一个家庭,你想帮助却无从下手,你能做的就只是站在旁边看着,看着那些弱者生老或者病死!”
“安安,你不能这么敏感,如果……好了,好了,我们尽心就好,总可以了吧。”这么多年,林子对安安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安安开始了她的“尽心计划”,她买来消毒药水,开始每天给姚雷的奶奶清洗伤口。或许是没用过什么药的缘故,仅仅简单地清洗,伤口竟然一天天好了起来,脓血减少了,有一小部分已经结痂了……
安安的心情也随之晴朗起来。安安突然发现路边的老银杏树叶黄了,如同一朵大大的,甚至有些奢侈的花朵。
黄昏,姚雷送安安下山,他突然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我妈妈在那,那里全是大蓬大蓬的节节草。”
姚雷跑向路边的篱笆顺手扯了一把什么东西,跑回来递给安安:“就是这种草,很好玩,两节拽开还可以再接起来。”
于是,那天黄昏,他们就玩那一种叫作“节节草”的游戏。
你住在一座庙里
安安辞职后,还是第一次接到好友加同事苏苏的电话,那端没好气地问:“都好吗?昨天做了一个梦,你住在一个破庙里,要不是梦有点奇怪,我才懒得理你的破事!”
这是苏苏一贯的风格,说话快如蹦豆。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安安故意炫耀:“好着呢,你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有多可爱,村子有多美,巨大的银杏树,伸着懒腰就盖住了半个村子,一挂瀑布一年四季哗啦哗啦地流,清水从山上下来,流过天生桥(自然山石形成的桥),就成了一条河流,水牛、野鸭就待在水里……”
“你以为我二百五啊……不过,你说的是真的吗?还别说,真想去看。”
安安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要来,就要带杨四烧鸡,还要带刚出锅的酸菜扣肉,否则概不接待!”
“咦,这是你的口味吗?什么时候变成食肉动物了?”苏苏很疑惑,话锋一转语重心长起来,“安安,你又不是菩萨,这是何苦?凭你一个人去支教、去最艰苦的地方,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考虑的事情,难道待在那里你就能成‘英雄儿女’了吗?”
“过分了啊,你知道我没想当‘英雄儿女’!”安安故作严肃。
苏苏真的来了,只是一向以“尖酸刻薄”闻名的她,突然心软了。
这还要从姚建浩说起。那天姚建浩塞了一嘴米饭,好不容易排到他喝自来水,由于个子太矮。他必须把饭盒先放到自来水台子上,才能跳上去,对准自来水龙头喝,可能由于太心急了,往上跳的时候,恰巧碰到了饭盒,米饭散落了一地。
看着满地的米粒。眼泪在姚建浩的眼圈里打着转儿。
安安对苏苏说:“今天下午,这个孩子就得饿着了。”
苏苏一边强忍着眼泪一边拉起安安掉头就走:“太造孽了!太造孽!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苏苏没有留下来看银杏树、瀑布。临走时,她疯癫癫地冲着安安来了一拳:“你这完全是逼我跟你住进同一所庙里!真有你的!”
几乎在李子老师接到可以带姚雷等八名孩子参加一场慈善义演通知的同时,学校里来了另一群客人,他们跟李子老师谈了很长时间之后,开始丈量学校。
孩子们悄悄议论:
不知道是谁可以去城里哟?
听说,是安安老师的那位女哥们联系的。
什么呀,去城里是安安老师的男朋友联系的。
我是说免费午餐了,据说不久我们就不用自己带饭了。
所有的事情出乎安安的意料,曾经的阻挠、冷言冷语竟然一下子都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热量。
安安在日记上写道:
我像任性的孩子,相信听过的童话:相信一个季节里一定包含着另一个季节:相信有许多声音被种进土壤里或者挂在树梢上,只要翻一翻泥土,晃一晃树身就会遇到语言或者歌声。 然而,我更相信亲情、友情和善良,而这些正是人生路途中的莲花,你、我只是莲花上的一颗水露,很多时候,可能因为照见,所以晶莹。
小鸡叫啊叫啊就长大了
一辆白色的面包车载着八名孩子、李子老师、小覃老师还有安安开始翻山越岭。
李子老师、大覃老师、小覃老师、姚老师整整讨论了两节课才最终定下来八个孩子的名单。安安拿到手上时,发现八个孩子中一名是李子老师的外甥女五年级的姚莉,一个是小覃老师的儿子覃军,好在姚雷也在名单之列。
接下来是为孩子们整理家庭资料。有几位听到消息的家长已经赶到了学校。李子老师便建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整理。
姚莉的爷爷很郑重地掏出老花镜,埋头写了起来:
姚莉的妈妈是一位哑巴,爸爸腿角(脚)不好,没有什么金(经)济来原(源),请大家多多帮助。
姚雷显然没有人帮忙,他咬着钢笔不停地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最后落笔竟然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有爸爸、奶奶,还有二叔。
最快乐的事情是:过完年,奶奶给我买了六只小鸡,它们很好玩,但不太听话,它们喜欢吵闹,叽叽za za(喳喳),没完没了,每天都这样,我想它们一定很快乐!
小鸡叫啊叫啊就长大了。
我也想长大,长大了当兵,做最yong(勇)敢的人。
孩子们第一次出大山,一出听风村便趴在了车窗玻璃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种话题。
路程还没过半,姚雷突然举手:“老师,我想吐!”
紧接着是姚莉,幸亏安安早有准备,八个孩子八个方便袋,没一会儿就都垂头丧气了,看着孩子们呕吐,安安有些紧张起来,甚至生出一丝后悔:也许,不该带孩子们出来。
突然覃小小喊:“那是什么?”
小覃老师瞟了一眼窗外,漫不经心地回道:“摄像头。”
“老师,这条路上有多少个摄像头?”覃小小迫不及待地问。
“十万八千个!”姚雷皱着眉头,依然禁不住抢答。
“凭什么是十万八千个?”覃小小不服气。
“笨啊,因为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一里路程上安装一个这样的摄像头才好数得清嘛!”
晚会有些推迟,孩子们已经把桌上的水果吃得精光,邻桌的一名军官悄悄将自己桌上的果盘递了过来,姚雷一下来了精神,他悄悄问安安:“老师,那个叔叔是什么军衔?”
安安只好吐吐舌头,表示不知。
这个晚会让安安对小覃老师有了另外的认识,整个晚会他一改往日的阴郁、玩世不恭,一次次带孩子们上厕所。实际谁都明白,上厕所只是孩子们的借口,他们是坐不住想走动,但是小覃老师没有点破孩子们的这点小秘密,故意把上厕所的路线改了又改,延长了又延长。
晚会总算开始了,孩子们表现不错,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他们虽然个个紧张得满头大汗,但是没有一个提出退场。
回来的路上,覃小小对安安说:“老师,我上了两次厕所!”
安安心中不觉一紧,可千万别是吃坏肚子!
覃小小接下来的话,让安安又好笑又辛酸:“老师,可多好吃的啦,可是我实在吃不下了。”
夜晚的城市,是魔幻的,孩子们看着车窗外的霓虹灯,不停惊呼,红的、绿的;不,是方的;快看,它们在跑,像火箭。
安安听着孩子们的惊呼,看着窗外,有些感叹: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两个城堡的人,或许正是因为相遇,又彼此注视,所以彼此敲了敲心灵的那扇门。
送你一株节节草
安安不仅看到了姚雷的六只鸡,还看到了两只猫,它们一只叫“咪”,一只叫“喵”,姚雷更多的时候喊它们“姐姐”和“妹妹”,包括那六只鸡,姚雷也给它们起了名字。
姚雷喜欢感叹,喜欢说“但是”,他说:“但是,这是我的家:但是,家里经常热闹得不得了!姐姐和妹妹经常打架,又经常和好,一点办法都没有!”
姚雷奶奶的腿伤就要好了。
安安和姚雷成了不错的朋友。
每次换药,姚雷都会送安安下山,如果天气好,他们就漫山遍野地疯跑一会儿,或者玩一阵子节节草。
姚雷的二叔始终会跟在他们的后面,只是安安和姚雷常常忽视他的存在,每次,他们跑,二叔也一踮一踮地跟在后面跑:他们唱歌,二叔也扯着嗓子喊。
有一天,安安准备离开的时候,一直蹲在阴影里的二叔,腼腆地走了过来:“安安,疼!”
二叔会叫“安安”,虽然他吐字不清,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在叫“安安”。
姚雷奶奶不无欢欣地说:“这是这么多年,总算有长进了。”
安安打开他的衣袖,一道道溃烂的伤疤有些让人揪心。
安安不知道消毒水能有多少效果,她只是不忍心拒绝,所以后来每次给姚雷奶奶换药的同时,也给这位二叔涂抹药水,竟然也有不错的效果。
最后一次给奶奶换药,安安对二叔说:“明天安安不能来了,我把药水放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抹药吗?”
二叔露出孩子般的笑:“安安,不。”
没人知道二叔是说不会抹药,还是不让安安走,还是其他的什么“不”。
那天,安安和姚雷都留意到了“二叔”没有同行。
安安伸手去够节节草,篱笆后面的节节草明显败落了,姚雷笑道:“老师,我们是收草的人,看这些节节草都快被我们收光了!”
安安拍拍空荡荡的手:“是啊,只有对它们说声对不起喽!”
远处的山坡上,跑来一个绿草的人,姚雷惊呼:“是二叔!”
绿草的人不停地撩拨着草藤,以免遮挡视线,深一脚浅一脚地飞奔过来。
果真是二叔,他头顶着一株硕大的节节草,沾着泥土的脸上满是孩子的笑,他把那株草摆在安安面前,兴奋地说道:“安安,安安的树,安安,要!”
那天,安安顶着那株节节草,从山路上走过,引来不少人侧目,安安不管这些。
经过老银杏树下的水井时,安安小心翼翼顶着那株节节草,凑近水管口喝了两口山泉水,很甜。
几个女孩正在洗菜,她们和安安打招呼,奇怪地盯着她,笑声就那么轻易地掩盖了山泉跌落的声音,青绿青绿的菜叶没在水中,池内一片涟漪。
安安干脆和女孩子们一样,脱了鞋子蹲在水井边,尽量将笑声混进那些笑声里。安安突然明白,其实,不管写意还是写实。这么多年。她一直把自己想象成坐在船上的孩子。一路漂泊,也一路憧憬;一路行走,同时也一路回归。
安安在水中看到了自己和一棵树。
生命多么蓬勃,多么高贵。
自从通往家门口的这条道路变成了水泥路面,并且沿着路边画上了两条白色的分界线之后,姚贝贝觉得,整个听风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都应该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回家,这一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不过,姚贝贝认为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的横线叫作“斑马线”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整整一座山里,从来没有斑马出现过,这样的横线更像躺下的木头梯子,或者像女孩子们跳的“房子”。
姚贝贝虽然喜欢笑,但是他不愿意随便和别人搭话,所以这些想法是他藏在心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
刚修完路的时候,有一群拿着画夹、画笔的大学生来到村里,他们指着这条路,问正赶羊群的姚四:“老伯伯,请问这条路叫什么路?”
姚四听到这称呼有些没反应过来。这些城里的娃娃都是什么眼神!我姚四有老伯伯那么老吗?不过偶尔当当老伯伯也不错,他马上强忍住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马路。”
“那这条河呢?”
“在马路旁边,当然叫马路河呗。”
后来,村主任姚建雄说,那群大学生把路和小河画进图画里,然后就上了报纸,题目就叫作“听风村叫作‘马路’的马路和马路河”。
就这样,原本没有名字的路,突然有了名字,而且进了画,上了报纸,听风村还没有谁这么风光过呢,村里人就真的把那条从山外伸进来的马路叫作了“马路”,而那条穿过村子,流了几辈子的母猪河,也就从此改名叫了“马路河”。
之后,姚四每次讲到这里,都会咂巴着嘴,露出吃了棉花糖一样的甜笑。
据说,姚建雄把那张报纸藏得严严实实的,除了给姚四走马观花地瞄了几眼之外,再也没给人看过。
虽然姚四比姚贝贝大不了几岁,可按辈分姚贝贝要称呼他“叔叔”。在听风村很多事情可以乱套。可辈分是绝对不能乱套的。
姚四不用上学。因为他的爸爸几年前出去打工,再也没有回来,姚四虽然叫姚四,他在家里却千真万确排行老大,所以当然必须回家帮妈妈照顾稻谷、羊群和弟弟妹妹们。
“现在。姚四的爸爸留在听风村的大概只有比一阵风还轻的名字了。”姚贝贝这样想。
姚四赶着羊群路过枫香树的时候,踹了一脚枫香树干,仰起黝黑的瘦脸冲着树梢喊:“踹一脚,晃三晃,晃下你个小毛头,动不动就上树,你想在鸟窝里生几个鸟蛋不成?!”
姚贝贝才不紧张呢,他知道姚四虽然动作夸张,可是一定不会真用力,居高临下,姚贝贝顺手卷起树叶做标枪,闭起一只眼睛瞄准了姚四抛了出去,只可惜树叶飞出手心没多远。就变得轻飘飘的。歪歪斜斜地在空中打着旋儿,姚贝贝不知道为什么想笑,于是他就笑了,笑着笑着有那么一点点眼泪悄悄地爬在了他的下眼皮上,他当然不会让姚四看到这些,很夸张地用袖子揩了一把鼻子尖。
见姚贝贝不搭腔,姚四百无聊赖地吆喝着他的羊群走了。
山那边飘出的白裙子
那天,姚贝贝照常骑在马路旁的枫香树杈上,使劲儿张望,路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在最高的那处山脊上消失了。整整一个下午,姚贝贝没有看见一辆车或者是一个人从山的那一边“翻”进来,所以他有点失望,心里嘀咕:再看五分钟,如果在五分钟之内,有车进来。他就心服口服地承认它为“超级大黄蜂”(他还是在姚军那里见过那辆“大黄蜂”玩具车,姚军的爸爸在外地打工,经常带给姚军带礼物:“大黄蜂”太神奇了!姚贝贝喜欢用“神奇”这两个字):但是,如果是一个男人走进来的话,那就心服口服地承认他是“无敌大英雄”:但是,万一是一个女的呢(姚贝贝觉得“但是”这两个字也不错,所有的事情,一用“但是”就变得有些“神奇”了)?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那天,姚贝贝正准备溜下枫香树的时候,从山的背面就“翻出”(不,用“飘出”似乎更合适)一团白色来,雪白雪白的白,很显然那是一条白裙子,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人。
姚贝贝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但是”她背后那个巨大的背包却看得一清二楚。
姚贝贝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又可怜又可笑,简直是像蚂蚁一样往前挪。姚贝贝就这么远远地盯着,看风中的白裙子一摇三晃,慢慢靠近听风村。直到奶奶拐着脚出现在树下,喊他回屋吃饭,他才不情愿地下来。
其实,后来姚贝贝终于想好了(也或许是看到那条白裙子后,灵机一动想好的),如果从山那边“翻出”的万一是女的,他就心服口服地承认她是“仙女”,不管长成什么样子。
姚贝贝哪里能想到他称作“仙女”的人,正是即将成为他的语文老师的安安。
安安是从省城出发的,中巴车的终点站只到五只羊镇,下车之后安安只好背着背包一路打听一路前行,七公里的山路,安安觉得自己整整走了大半辈子。
姚贝贝忍无可忍了
如果有人认为姚贝贝是一个女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天,安安拿着花名册站在四年级教室的讲台上,当她点到姚贝贝名字时,随着一阵桌子、板凳乱响,才发现站起来的是一个男孩子,瘦瘦的,腮颊上隐隐地挂着几道汗渍,头发有点长,歪歪斜斜地搭在大大的前额上,一件不太合身的橘黄色绒衣罩住了三分之二的身躯。
男孩涨红了脸,但是嘴角上扬,露出两排白而整齐的牙齿,安安不得不承认,姚贝贝笑起来很好看,眼睛弯弯的,很阳光的样子。
安安打趣:“咦,原来是位帅哥呀!”
小小的教室,立马被十五个孩子的笑声装满了。
“报告!”姚贝贝的脸也立马红得像窗外的枫香叶,他用衣袖拐了一把鼻尖说道,“我是男生!”
“谁知道呢,男生哪有起这样名字的?”姚贝贝的声音还没落地,一个拖着长音的女声迫不及待地接话。
安安顺着声音看去,一张黑红的方脸,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安安马上记起自己第一天进校时,被几位男孩子反剪着手推进办公室的正是这个女孩,一条松垮垮的马尾辫东倒西歪地吊在脑后,安安只看了这女孩一眼,甚至就能想象出十年、二十年后一位站在村边街口、叉着腰指狗骂鸡的女人形象,联系那天女孩的行为。一丝厌恶感悄然升腾,安安对这个女孩的名字可谓过耳不忘——杨梅子。 晃晃悠悠的教室木门,再也关不住孩子们的笑声。
姚贝贝声音因为紧张或者急促有些颤抖:“报告,老师,我要改名,改成‘姚雷雷’,‘姚雷’也行,扒地雷的‘雷’。”
“改名字可是大事情,你最好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安安觉得有必要缓和一下气氛。
“他没有妈妈!”杨梅子继续拖着长音说话。
姚贝贝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他依然站着,大声重复:“报告,老师,我要改名!”
看来,姚贝贝已经忍无可忍了。
安安完全没有想到,来到听风村民族小学的第一节课是这样开始的,她故作轻松地走到姚贝贝身边,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
安安记住了这个叫作姚贝贝(姚雷)的男孩。
愿赌服输
安安的一节课麻烦远不止这些。
那节课,安安带领孩子对课文进行了初步讲解之后,安安开始引导孩子们分组朗读,希望通过朗读了解孩子们的一些基本情况。
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他们显然是早有准备。
听着孩子们拖着长腔、带着浓重方言的朗读声,安安的心渐渐低沉,低到有些措手不及,除了一些常用字发音不够准确之外。课本上明明标注着拼音的生字,竞拼读不出来。
看得出孩子们对自己的朗读很满意,安安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点,她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再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就在安安回过身板书孩子们没有读出的生字时,突然听到背后有孩子提出了抗议:“老师,我们以前的老师不是这样教的!”
“就是,没有写在方格里的字,我们不用学!”
安安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沉稳一些:“不需要认识吗?”
“不需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刚刚还有板有眼的课堂开始嘈杂起来。
安安依然尽量让自己平和:“请哪位同学告诉我,平时你们都学什么内容呢?”
“以前,我们只朗读课文,很多遍,很多遍!”又是那个叫杨梅子的女孩。
“对,我们都是读课文。”
“我们读课文!”
安安不想让孩子们看出自己压不住阵脚的慌乱,她的目光慢慢从每个孩子脸上扫过。
“是的(di)——以前老师都是让我们朗读课文。”杨梅子已经站到了过道上,手舞足蹈。
突然,坐在最前排的男孩覃小小站了起来,厉声喊道:“杨梅子,坐好!”
杨梅子不情愿地转身,正与安安的目光相遇。
“既然大家喜欢朗读,我提议,我们比赛一下吧……”安安心里对自己说:镇静一些,再镇静一些!
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两分钟后提出:必须十五个人一齐读。
安安同意了。
“不过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你们赢了,以后上课你们提条件,我遵守:但是如果我赢了,当然是我提条件,你们必须遵守,你们看这样可以吗?”安安进一步提出意见。
“愿赌服输!”覃小小虽然没有拍胸膛,不过谁都能听得出他底气很足。
十五个孩子开始朗读,声音就那么直愣愣地扑来,课文中几个生字显然难住大部分的孩子,朗读声也就差散零乱起来。
安安感谢大学时期曾做过校广播室的播音员的经历,那些有意无意做过的朗读功课,现在帮了她大忙,安安的朗读应着下课的铃声结束。
教室内鸦雀无声。
安安抱起课本,很干脆地喊:“下课!”
她没指望孩子们立马认可自己。
十五个孩子面面相觑,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就在安安转身准备离开教室时,身后响起了一阵掌声。
走廊上,其他班级的孩子们围拢过来,探着小脑袋趴在窗户上、门口旁向里张望。
安安没有回头,但是她从心里想笑。
“炸”得头晕眼花
安安认为自己数错了,但是真的只有十四张卷子。
窗外,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咕咕地叫,安安想不出没有妈妈的姚雷回到家中是怎样的情景。
安安从十四张练习卷中抽出姚雷的,卷子上,涂满大大小小的墨迹,安安好失望,好失望!
她努力从歪歪斜斜的字迹和大大小小的墨点中辨认着……
最后,头晕眼花的安安拍着胸口自言自语:真不容易啊!好在虽然卷面有点“邋遢”,但是准确率还不赖。
安安禁不住想对姚雷说点什么,她用红笔在这张卷子的中缝处画了一个头晕的表情,但是,她怕姚雷看不明白,干脆在“表情”下面写道:题目做得不错,只是很多字像在跳舞,还有16个“地雷”,真的好多啊,我已经被“炸”得头晕眼花啦,可不可以少埋几个地雷呢?
安安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改完了十四张卷子,并根据卷面情况,画了不同的表情,还决定为每个孩子写一句小小的寄语。
覃小小的卷子上,安安画了一个笑脸,写道:很棒耶!再认真一些,一定会更棒!
姚美的卷子上,安安画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写道:哇,好几个字被弄丢了胳膊、腿呀,它们会很伤心的。
安安把杨梅子的卷子压在最后,即便是这样,面对这张一塌糊涂的卷子和东倒西歪的名字时,内心依然压抑不住生出一丝怪怪的感觉。虽然勉强写上了一句,但安安知道那完全不是自己想说的。
拍拍这些卷子,安安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天,还没等安安喊“上课”,姚雷就“腾”地站起来问:“老师,真的头晕眼花吗?”
安安故意夸张地点头:“现在还晕着呢!”
姚雷笑了。
其实,姚雷第一眼看到安安的时候,就认出:她就是那天从山那边翻出来的白裙子!看来自己心服口服地承认的仙女,果然不一般,竟然轻而易举地认出了地雷!
姚雷觉得自己的心很轻,简直像一根就要飞起来的羽毛……
后来好几天。只要想到安安头晕眼花的样子,他就会忍不住笑。 枫香树女人
在这之前,姚雷认为很多大人们(包括老师),绝对不像看到的那么聪明,他们刚一长大就会忘掉当小孩时的想法,即使偶尔记得一点,也常常会拿来当作笑话讲。
姚雷从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就会把写错、写坏的字一点点描成地雷的样子,随着年级的升高,他描地雷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顺手转几下笔尖就能描出想要的地雷形状,但从来没有人认出它们,大人们(包括老师)看到这些地雷,一定是满脸的不高兴,甚至说:那些黑疙瘩……那些屎壳郎蛋……
姚雷很委屈,又不是有意画的。不就是“一不小心”写错、写坏的字才画成这样子嘛!
为什么自己总会“一不小心”呢?姚雷认为这有可能是从妈妈那里继承下来的“坏毛病”,因为据说妈妈就是“一不小心”忘记了回家的路,然后她一直走,一直走,然后走进了听风村。
姚雷知道,村里人都认为妈妈是个最大的“憨包”。可是,姚雷不这样认为,尤其在见到了陌生又亲切的哥哥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妈妈只是有些事情没有想明白而已,所以她很少说话,很少走动,无时无刻不在发呆。
姚四曾对姚雷说:那一年冬天出奇地冷,冻得山都快发抖,地都快裂开了,你妈妈就是那个冬天从山那边“翻过来”的,当然那时还没有叫作马路的马路,枫香树也比现在小得多,所以,尽管那时,我个头很小,可依然能轻而易举地坐在枫香树的树杈上。你妈妈停下脚步的时候,村里人全出来了,围着你妈妈看。
谈到妈妈,姚雷不想说话,这是他的习惯。
是的,那个冬天,姚雷的妈妈出现在听风村,她仰起头端详了好半天枫香树,然后慢悠悠地坐下,任别人怎么问话,她什么都不说,只是发呆。那天,她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一直到天黑,也一点起身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那时姚雷还没有出生。
直到后来,这个坐在枫香树下的女人去世。村里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所以在姚雷出生前,大家提到她就说“枫香树下女人”,姚雷出生后,大家改口,叫她“姚雷妈妈”。
枫香树下女人出现的那一夜,姚雷的奶奶怎么也睡不着,窗外不停地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叩牙声和低低呻吟声。
实在听不下去的姚雷奶奶拉开灯,开始翻箱倒柜,可是没有找到一件多余的、厚实一点的衣服。
姚雷的奶奶犹豫了半天,开了门,牵着枫香树女人,进了柴棚,那里已经铺了厚厚的稻草:“就在这将就一夜吧,露天地里会冻伤身子的,造孽哟。”
从此,枫香树下女人就住进了姚雷家的柴棚。
一向平静的听风村,突然有些热闹,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谈论着这位来路不明的女人;村长像发现了巨大的宝藏,第一时间翻山越岭出了山,去镇上报案:随后,全村人都竖着耳朵,等待来自七公里以外五只羊镇的消息:甚至有一些人,已经设好了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离开的场景,他们大大咧咧地讨论:
镇里一定不会不管的!
说不准,晚些时候,警车拉着鸣就来了,用警车接走是最地道的。
为什么非要警车呢?我看说不准是救护车,这女人一脸的愁闷,说不准是从医院出来的。
累不累啊你们,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就咱这地方,警车、救护车非得长了翅膀才能进来。
一提到山,听风村的人们兴致明显低落了。
春天里的新娘
五只羊镇迟迟没有传来消息,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的来路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
转眼儿,门前坡底过年放的红爆竹皮褪了色,斑斑驳驳的:而地沿边的蒲公英则露出了嫩绿的叶片,紧接着开始抽出细长细长的花茎。只是一阵微风一吹。鹅黄鹅黄的花儿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耕种时节到了,人们好像一夜之间对枫香树下女人的好奇消失殆尽,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姚雷奶奶不得不一次一次去村部,询问关于枫香树下女人的处理决定。
鬼机灵的邻居嬢嬢给姚雷的奶奶出主意:反正也找不到来路,你家齐条条的这么多光棍汉,为什么不留下来?虽不说话,爱发呆,可说不准过些日子来就好了:退一万步说,总是个女的,生养小孩总是会的,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
开始,姚雷的奶奶有些不以为然,可是后来就动了心思。
姚雷奶奶盘算着,二儿子是肯定不行的,七岁那年发烧,烧着烧着,就开始抽风,再后来脑子就不灵光了。
大儿子虽然有些木讷,可比起二儿子总算是精灵的,他知道种地,知道放羊,求菩萨保佑,女人虽有点“愚头”,两个人在一起,总还有一半机灵的根基,但愿以后有了孩子,随了机灵的根儿,不痴不傻,不癫不狂!
梳洗过的枫香树下女人,有些恬静,甚至有些楚楚动人,听风村的人都认为:花家捡了个大便宜!经历了那么多严寒的日子,依然有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庞,清瘦而高挑的个子,若是肯说话,若是不爱发呆,简直就是一个美人坯子。
“整个听风村变得沸腾起来,就算你爬到枫香树顶、银杏树顶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迎客歌、祝酒歌。邻居嬢嬢坐在长桌后面,端着米酒一首接一首地唱,嗓音好听得要死!……不过,说起来,那时候的糯米粑真香。”姚四后来跟姚雷描述说,并使劲咽了一下口水。
姚雷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邻居嬢嬢唱了些什么?”
“祝酒歌,当然是最好听的祝酒歌。”姚四捏着嗓子唱了起来:
今天花家娶新娘惊动喜鹊惊动人
惊动喜鹊绕树飞
惊动贵亲到寒村
……
那个春天,枫香树下女人成了花家的新娘:再后来,姚雷出生了,枫香树下女人就成了姚雷的妈妈。
芦笙一直在院坝里唱
姚雷一闭眼就能想起妈妈坐在枫香树下发呆的样子。可是,现在妈妈睡了,睡在后山的一座小小土包坟墓里去了,那里除了长着杉树、青竹、粗大的银杏树,还有一种低低的节节草,一蓬接着一蓬。姚雷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去那里,看看那个小小的土包,看看那些节节草。 妈妈是在去年秋天走的。那时姚雷骑在枫香树杈上,一眼就能看到村口那棵最大的银杏树,金黄金黄的树冠,像一把巨大的太阳伞,轻轻一伸,就把进村那条“马路”的一小节抹成了金黄色,甚至把姚四家的石板屋也抹了一大半。
姚雷向妈妈的房间看去,黑洞洞的窗户里什么都看不到。姚雷知道,妈妈正在生病,还是很重的病,奶奶卖了自己的银手镯、银耳环,凑齐了1000元,让爸爸带妈妈去城里的医院看病,可是很快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从那天起,不爱说话的爸爸话更少了,他时不时提醒姚雷:“看看你妈妈去。”
“刚刚看过。”姚雷有些不耐烦,他不是不想看妈妈,是因为每次看到妈妈肿胀得变了形的脸、身体,他就觉得肚子里所有的肠子正在慢慢地拧成一个大大的疙瘩,这样拧着拧着心就开始被牵扯得痛起来,可是他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这些,他宁愿骑在枫香树上,这样远远地、远远地去想象妈妈各种发呆的样子。
有的时候,姚雷想着想着,就会想到:也许,妈妈会死!
他把身子使劲挨紧树杈,还是觉得不够紧、不够近,于是干脆伸出两只胳膊把粗大的树杈揽在怀里:为什么我不是枫香树生的呢?如果枫香树是我的妈妈,就不会生病、不会死!
以前,他常常觉得妈妈被别人说成“憨包”自己很没有面子,可万一有一天连“憨包”妈妈都没有了,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何况妈妈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憨,每次爸爸赶场带回来好吃的,妈妈总是把自己的那一份藏了再藏,隔三岔五变出来,留给她的儿子,她心里清楚得很,姚雷才是她的儿子,再多的孩子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她的眼神只会追着姚雷,定定的。
很多次,姚雷听到妈妈在喊自己。低低的嗓音就含糊在喉管里。
不管姚雷怎么抱紧枫香树,妈妈还是走了。
人们走进走出,芦笙一直在院坝里唱,有点像唱戏,姚雷想哭,可眼窝里一点眼泪也没有,干干的,甚至有些疼痛。
姚雷相信哥哥是被芦笙引领来的,那天芦笙唱着唱着,一个高高的、俊朗的大男孩,就走进了院坝,扑倒在妈妈的灵堂前。一声悲怆的“妈妈”惊呆了很多人。
姚雷只看了那个大男孩一眼,就不再陌生了,他有着和妈妈一样的白皮肤,有着和自己很相似的弯眼睛,虽然满脸的悲伤,可是从翘起的嘴角,姚雷能够断定:他一定和自己一样喜欢笑。
那个男孩正是姚雷同母异父的哥哥郑雷。
原来姚雷的妈妈在来到听风村之前,有过一个家,男主人很能干,常年在外打工做建筑工人,他们还有一个乖乖的男孩,可是意外发生了。和男主人一起出去打工同村的人带回了噩耗,工地上发生了事故,男主人在事故中失去了生命。
哭过、病过的女主人便不再说话,只会发呆,后来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家里人四处寻找,很多年后。女主人的哥哥听到了消息,来到听风村,他见到坐在枫香树下的妹妹,虽然一脸的茫然,可是眼神却一刻也不曾离开蹦跳着的男孩,明白了一切,他跟姚雷的爸爸谈了一次很长的话,便离开了。
那天,姚雷跟哥哥挤在一张床上,听哥哥讲,妈妈以前做的腊肉、小米鲊有多好吃;妈妈以前有多爱笑,别人只是不小心打个喷嚏,她都要笑半天……
哥哥说,转过年,也要出去打工,因为他要养活他的爷爷、奶奶,现在他知道自己还有个弟弟,所以要更努力。
姚雷拉着哥哥在镜子前。照啊照啊,直到千真万确地确定这个大男孩就是自己的哥哥,才放开手,让他踏上了“马路”。
第一份礼物
安安在宿舍地板上“收到”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一片枫香树叶,上面画着眨眼睛的笑脸。
这张有点萌萌的笑脸,明显是从房门底下的缝隙钻进来的。
安安反复观察这片树叶,没有一点蛛丝马迹能够给她提示。
那天,安安试图混进孩子们的队伍。
下午放学,安安早早换上了运动装,截住了姚雷:“今天,我陪你回家吧!”
没想到刚刚还一脸灿烂的姚雷,马上换了表情。生硬地回答:“不用!”
姚雷抢步绕过了安安,冲了出去,挥舞着书包,大大咧咧地唱着:“走喽,走喽,扒地雷的扒,扒地雷的雷……”
孩子们一哄而散,跑远了。
留在原地的安安,有些落寞。
安安后来在日记上写道:
一扇虚掩的门
可是不能推门进去
门后穿黄色衣服的小孩子不理人
敲敲门
他用眼睛掩埋秘密
再敲门
那个孩子说 我正在扒地雷 很多很多地雷
虽然……但是……
“发语文作业本啦!”覃小小还没走进教室,就喊了一嗓子。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围拢过来,迫不及待地翻找自己的作业本,看安安写在作业本里的“信”,姚雷看完自己的觉得不过瘾,干脆抢过覃小小的来看。
姚小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声不吭,席晶晶突然想跟她开个玩笑,高声说:“要不,大家看看安安老师给姚小丽写的信吧——”
席晶晶的话在吵闹的教室里没有引起什么反应,可恰恰点在了姚小丽的不开心处,姚小丽故意装作什么都没听到,心里却有些记恨席晶晶:不就跟着她妈妈去重庆打工,上过重庆的幼儿园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好像谁的妈妈没在外面打工似的!
看到姚小丽没反应,席晶晶误认为姚小丽真的没有听到,于是提高了嗓门喊道:“大家静静,咱们还是看看安安老师给姚小丽写的信吧!”
这一嗓子喊过,教室里还真安静了下来,听清了席晶晶的话之后,大家一阵哄笑。
姚小丽再也不能假装下去,她翻着白眼回敬:“撇一嘴二半吊子南腔北调就不是听风村的人了吗?有本事你继续跟着你妈妈待在外面,干吗还要回到听风村呢?有本事你把话说得像安安老师那么好听!夹舌夹舌的连话都不会说,偏偏哪里都少不了你……” 教室里又一阵哄笑,这一次姚小丽觉得自己明显占了上风,完全挽回了面子,有些扬扬得意。
谁也没料到,席晶晶先是涨红了脸,紧接着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而且哭得一塌糊涂,没人能劝得住……
姚小丽表面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听着席晶晶一直不停的哭声,禁不住心里发毛起来,喃喃地嘟囔:“我又没说假话!动不动哭鼻子像什么样子!”
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直打鼓:这事要是被班主任李子老师知道了。肯定饶不了自己。罚站是逃不掉的!何况席晶晶的双胞胎哥哥就在隔壁的六年级,如果听到哭声。冲过来……
姚小丽突然觉得一切都很无聊。刚刚的得意劲儿也一下子无影无踪了,她有些想妈妈了,眼泪不听话地从眼窝窝里滚了出来。
这下,教室里乱了套。
姚雷不失时机地唱:“扒地雷的扒,扒地雷的雷……”
李梅子不失时机地拖着长腔朗读:“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宗(崇)山峻岭之间蜿诞(蜒)盘旋……”
覃小小的童音,被淹没在混乱之中。
姚小丽脸昂得更高,任泪水挂在脸上,愤愤地想:“又不是有意不交作业,只是开始一两个字不会写,后来一群字不会写,交了还不是要挨老师的骂!谁不想看安安老师的信和图画谁是小狗,是憨包……”
后来姚小丽想起那件事,暗自庆幸:真要感谢天菩萨、地菩萨、铁观音菩萨,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李子老师恰恰要去(对了,还是要交代一下,因为听风村小学老师少,所以李子老师既是校长又是四年级的班主任)镇上开会,所以根本顾不得处理这场“风波”,而席晶晶的两个双胞胎哥哥,因为上课相互投掷纸团被罚写十五遍:“上课不能搞小动作,要遵守课堂纪律”,根本无暇顾及妹妹的事情。
那天,安安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业题目:请用“虽然……但是……”写一句话。姚小丽破天荒地打算完成作业,她喜欢安安老师写的“请”字,她认为那是安安老师对她说的。
姚小丽计算好了:拿五角钱买那本画着芭芭拉小魔仙的作业本。其实自己喜欢那个本子已经很久了;当然,剩下一元钱就买不了方便面,不过一顿饭不吃肯定饿不死!
有了本子的姚小丽,一笔一画开始写,她希望安安老师能够明白她的意思……
姚小丽追出教室,对安安说:“老师,今天我交作业了。”
安安伸手帮她把凌乱的头发理在耳后,露出一张标准的鹅蛋脸,这是一个不难看的单眼皮女孩:“终于想写啦?为什么不把头发梳起来呢?”
“头绳总是丢,我奶奶说白糟蹋钱。”姚小丽的语速快得像爆豆,“老师,你也会给我写信吗?”
回到办公室,安安迫不及待地找出姚小丽的作业本,整整一页:可是……但是……可是……但是……你是……她是……我是……不是……去(却)是……可是……但是……可是……但是……你是……她是……我是……不是……去(却)是……
安安打定主意:确实应该给姚小丽写封信,长长的,暖暖的。
安安记得第一次发现姚小丽没有交练习卷,在办公室说起时,李子老师摇着头说:叛逆,早早就叛逆,想看她的卷子,大概要先去修行才能得到哦。
听风村没有蜘蛛精
姚小丽和席晶晶闹别扭那一天,李子老师确确实实是到镇里的中心学校开会去了。回来后,李子老师要求各班的班主任认真填写一张表格:在校留守儿童登记表。
去办公室的路上,迎头碰见三年级的班主任姚老师(不过,他还代教一年级的语文),正一手抬着老花镜,一手拿着表格急慌慌地走,大概在做最后核对,嘴里自语:文件就文件嘛,电子文件算是哪样鬼哦。
安安听了,强忍着没有笑出声。
最后汇总,全校共有62个孩子,有33个孩子符合留守儿童条件。
安安第一次弄明白:所谓留守儿童,必须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孩子。
按照要求,填好表格后,应该同时上传一份电子文件,李子老师急得团团转:咱听风村怎的就没有一个网呢?
姚老师听后,打趣地说:那是因为听风村没有蜘蛛精,所以从哪来的什么网?至于网长成什么样子,龟孙才知道呢!
李子老师翻了翻眼皮,和老姚共事了这么多年,最了解这个人:他这是捎带着骂人呢。那天,从镇里回来,自己第一时间就跟大家说了网的种种神奇,老姚也在场;这个老姚,只要不上课,十句话管保有八句是插科打诨的。
老覃老师忍不住笑出了声,习惯性地拿起办公桌上的竹条(平时代替教鞭),敲着桌面不紧不慢地说:“就咱这地方,有蜘蛛精也织不出那玩意,那是高科技,咱这山这么大,蜘蛛精出不了山,咋个知道外面的网是个什么模样?难道一拍脑门主意就来了。”
恰在这时,小覃老师正在拍脑门,这是他的习惯动作。
按照习惯,有一位老覃老师,自然就会有一位小覃老师,听风村小学的老覃老师和小覃老师是堂兄弟:覃姓是听风村的两大姓氏之一,另外一姓就是“姚”姓,姚雷的“姚”,姚老师的“姚”。
因为恰好是星期五,安安自告奋勇:我带回家吧,绘制好电子表格后,按要求上传。
网是很神奇的东西
关于“网络”的各种说法,在听风村已经流传有一些日子了。最初走漏“扯网”消息的是住在学校后院的姚邦柱。
一个阴雨绵绵的大清早,村主任姚建雄的声音,就从村头杉树上的大喇叭里飘了出来。在听风村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喂,喂,姚邦柱,姚邦柱,抓紧时间到村委来,抓紧时间到村委!”
听到大喇叭喊声的时候,姚邦柱刚刚睡醒,正在伸懒腰。昨天他在镇里喝了几碗米酒,刚回到家又被左邻右舍的几个女人抓了“公差”,打了大半夜的麻将,虽然表面上小有盈利,可几个女人抠门,不肯掏钱出来,说是欠着,姚邦柱明白,这只是一个托辞,多半从此黑不提白不提地过去了,好在姚邦柱不在乎这几个小钱,他有一辆五成新的面包车,偶尔跑跑黑出租,再捎带着进点小百货、小零食回来卖,收益还凑合,姚邦柱很知足,看看村里出去打工的那些人,不是男人不想回家了,就是女人跟别人跑了,一年到头就算落下点积蓄,也多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他吃不了那个苦,也不想吃那个苦。 姚邦柱使劲抠了两下眼角,趿拉着一双塑料拖鞋,一边向村委办公地疾走,一边嘀咕:大清早的,会是什么事情呢?
姚邦柱哼着小曲从村委出来,迎面撞见大良的奶奶,或者可以说成是——迎面撞见了大良的奶奶铺天盖地的唠叨加追问:“一大早,大喇叭就叫唤,安安静静的日子,就被该死的喇叭搅了。柱子,他喊你搞哪样?是好事还是孬事?你小子鬼机灵,又请他喝酒?村里就那三分利,有一分半是被你小子捞走了,你说,我看的对不对?”
姚邦柱下意识摸了一下口袋,并没打算停下来,敷衍着回答:“挖渠,扯网。”
“扯什么?”良子奶奶绝对有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精神。
“网,就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可以看着人说话,坐在家里就能赶集买菜的玩意。”其实这些,是他刚从姚建雄那听来的,他再一次摸了摸上衣口袋,那里揣着的正是镇里拨发的网络建设工程款。
这之后,听风村的人们就真的看到姚邦柱从村口的田坝边,开始挖着一条细细的沟。
可第四天的时候,姚邦柱停止了挖沟工程,开着他的面包车,还没出村,车上的扩音喇叭就开始吆喝了:“甜wan(完)嘞橘子,不甜不要钱,好吃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结实wan(完)嘞纯棉棉线……”
大良奶奶从村东头跟到村西头,追着姚邦柱问:“柱子,你说的网扯好了吗?”
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心“网”。
姚邦柱也已经无数次被问到“网”的问题,其中,大良奶奶最顽固,姚邦柱没有了刚开始的耐心,干脆直来直去地倒出实话来:“只给几张红票子,老子从天明挖到天黑,也得整大半年,老子哪有那闲工夫,一家人张着嘴等饭吃呢,大不了把那几张票子退回去……”
“财大了,气就粗得冲天,几张红票子老婆子都没过过手呢。”大良奶奶嘴上这样说,心里实在有些泄气。她就是想不明白,怎么就能“隔了十万八千里可以看着人说话,坐在家里就能赶集买菜的东西”呢?一个人在山前说话,山后都听不到,更不用说十万八千里,若是像村委的电话一样靠了一根线,或者像隔壁三娃时刻捧在手里,扣在耳朵上的手机一样,靠了一个小匣子,那还有什么必要扯满地爬的网呢?“坐在家里买东西”就更是明明白白的胡扯了,就算是镇上的银行,窗口都放着块小牌子“票币当面点清”,不手把手地点钱,谁会给你一毛钱的东西?
关于网,孩子们之间的传说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覃小小煞有介事地说:电视上,天天说有许多小孩迷恋网络游戏,所以网络里肯定有各种游戏,但是在网络那里玩游戏,都叫“打”,“打游戏”,“打电脑”。在城里打工的三娃,就是这样说的……
姚雷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心里有点不服气:网里面有枫香树吗?有叫马路的马路吗?有叫马路河的马路河吗?
覃小小被问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没有枫香树、没有马路、没有马路河,那还有什么好玩的!姚雷更加不以为然了。
很多双眼睛转向了席晶晶,席晶晶很尴尬:盯着我干吗,我在重庆时,才那么小。她夸张地在课桌腿上比画着低低的高度。
那一段时间,网成了孩子们课间必议的话题,可是那个神奇甚至神秘的网始终没有来……
姚小丽的秘密
那根黄麻绳在院坝里荡啊荡啊,荡出大大的弧线和一股小小的尘烟。绳子上三个续接的疙瘩,如同三朵开错了时间、地点的花儿:孩子们排着长队,两人一组,每组只能跳四下,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
在跳绳之前,安安本来想带领大家预习一下接下来的课文,可是刚一进教室,马上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有些涣散,席晶晶正和旁边的姚美嘀咕着什么,安安径直走了过去,问:“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嘛。”
席晶晶扭捏着,用胳膊碰姚美,示意让她说,姚美大大咧咧地站了起来:“老师,以前周五下午我们从来不安排课程。”
“大家直接放学吗?”安安有些疑惑。
安安的话一出口,十五个孩子一阵掌声。
“不准骗老师!”又是覃小小在重要的时候站了起来,“老师,别听他们的,我们只是在学校里自由活动。”
安安放下课本,摸着自己的额头,夸张地说:“原来如此,既然以前不安排课程,那今天我们就再按一次老规矩,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已经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周了,我给每位同学都写过‘信’,现在大家可以单独、也可以按小组进行讨论,给我回一封信,可以写你家的人,父母、兄弟姐妹等,当然也可以写其他的内容,比如,谈谈自己的理想什么的,现在我把书信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孩子们听了前半部分马上来了精神。听完后半部分便响起了一片“嘘”声。
安安笑了:没办法啊,要轻松先付出。
覃小小拍着自己的书本,示意:“大家忘了,愿赌服输!”
这一句话还真管用,孩子们马上不情愿地安静了下来。
安安一边板书一边安排:“大家第一次写,可以只写一段话,哪怕一句话也行,对了,一直忘了问大家,谁来说说自己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想干什么?”
安安的话音没有落,又掀起了一阵嘈杂声,几个孩子使劲扯着嗓子喊道:“找钱!”
这样的回答着实吓了安安一跳,太意外啦!
十几分钟后,安安收到了十五封“信”。
孩子们冲出了教室。
安安和姚小丽分到了一组,遵循着孩子们的规矩:只跳四下。
那天,姚小丽牵着安安的手,冲进荡起的弧线里,低声说:“我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安安一边跳一边询问。
“等一下我悄悄跟你说哈。”
姚小丽拽着安安向院坝里的桂花树下走。
杨梅子冲着她们的背影喊:“姚小丽,这可是你自己不想跳的,一会儿回来别插队!”
姚小丽头也不回:“放心吧,不会耍赖皮的!”
安安觉得自己的手完全被一团异样的东西所掌握。禁不住盯着姚小丽的手看,小小的手背,粗大的指端,每根指头上都翻卷着皮屑,皮屑的根部隐隐地露着褐色的血丝。安安下意识想抽出自己的手,可是没有成功。 姚小丽很郑重地附在安安的耳朵上说:“六年级的覃花要定亲了。”
安安不以为然:“怎么可能?她还上学呢!”
“真的,是昨天她奶奶和我奶奶聊天时说的!”姚小丽急赤白脸地解释,“她都快十六了,上学又怎样,我奶奶说她十六的时候都生我爸爸了!”
“可……”安安依然不太相信。
“现在这是天大的秘密,用不了几天。整个听风村都会知道的。”姚小丽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大人的口气。
安安觉得心里很乱,她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段谈话:“你的手……”
姚小丽双手在衣服上蹭了两下,说:“没什么,奶奶说是湿气,两年了,就是有点痒。”
“看医生了吗?”
“哪有那么娇气哟,这点事也要看医生,春天芨芨草长出了嫩芽,采一些,捣烂敷几天就好多了。”姚小丽一脸的满不在乎,随即又有些落寞,“都会到十六岁的。”
“你也会吗?”安安不知为什么这句话就那么一不小心从嘴里跑出来了。
姚小丽讪笑着:“也许会吧,也许不会,不过奶奶说,我连个毛线缠成团的活计都做不好,怕没人肯要我的。”
安安无话可说,就那么不知所措地立在那。
“我觉得我最应该做的是像妈妈一样出去打工,找钱,找很多钱!”姚小丽像是对安安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然后呢?”
“然后起很大的屋,两层,不,三层,像村长家的屋一样大,一样高!”
“然后呢?”
“还要什么然后啊,就这样呗!”姚小丽突然有些后悔跟安安说这些,因为她现在才发现,安安虽然看着像大人,其实什么都不懂。
“我是说,你长大以后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啊,比如……”安安很想举例说明,可是一时想不出贴近姚小丽的职业。
“我想像电视上一样当歌星、当主持人、当记者,可能吗?”姚小丽心里已经有些不想再继续谈话了,虽然嘴上不说。
安安讷讷地说:“怎么不可能,只要心里有目标,努力学习……”
远处杨梅子大声召唤:“姚小丽,再不来,真取消你的资格啦!”
姚小丽牵上安安的手,冲了过去。
安安完全没了跳绳的兴趣。
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
林子打来电话,安安挂断了。林子就一遍接一遍地打,安安的手机在兜里像一个发狂了的小魔鬼。
当她抱着孩子们的作业本走出教室的时候,看到一群学前班的孩子。围在上了锁的铁栏杆校门前,安安一眼就认出停在校门外的车正是林子的,也听出孩子堆里森子(林子的弟弟)张扬的笑声。
有的时候,安安甚至有些记不起自己跟林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认识的,只记得这些年,他们一起旅行,一起讨论事情,一起想象未来。
安安喜欢想象,比如想象楼下老奶奶的小猫,有一天会长出一对翅膀:比如想象自己那双放了整整一个夏天、一个秋天的长绒拖鞋里,住进了一窝小精灵,或者……
可是。林子越来越没有耐心倾听安安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对安安说:醒醒吧,我们都是些生活在现实里的人,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才是过日子。
安安和林子成了两个越走越远的人。安安很伤心,于是她决定暂时离开林子一段时间,正在这时,她看到了志愿者招募启示,于是来到听风村小学。
安安向林子辞行时,林子很生气,说到了“分手”。
安安离开的这些天,林子想了很多,他虽然十分不赞同安安的决定,但是他很在乎安安,在乎这些年和安安在一起的温暖、快乐!
森子已经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在不大的学校院坝里,和孩子们嬉笑着相互追逐。
林子则站在车旁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一群大一点的孩子围着林子的车和林子窃窃私语:
“这车的车轮真大啊,从山那边开过来,一定像飞机一样快!”
“哼,你不懂,飞机只能像老鹰一样在天上飞,根本不会跑,你什么时间看到飞机跑着进咱村?”
“他是安安老师的男朋友吧?”
“也许是新老师,像安安老师一样,支教的老师!”
“他要是新老师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坐他的车翻过山,去山那边。”
林子有些不耐烦,他不喜欢小孩,更不喜欢小孩的吵闹,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带安安回城。
在林子眼里,自己的弟弟森子有的时候一点也不识趣,比如这一次,听说林子要进山,立马钻进车里,说什么都赶不下去了。
林子正没着没落地乱想,突然听到森子在喊:“松鼠,一只松鼠,哥,快看!原来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呢!”
森子像发现巨大宝藏一样,和孩子们讨论起了松鼠。
林子奇怪,森子都十七岁了,为什么还这么一身孩子气?随时随地,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不过,听到森子喊“松鼠”,林子心里也一动,之前只是在宠物店里见过松鼠,说句实在话,松鼠到底是不是只居住在松树上自己也说不清。
林子顺着森子和孩子的视线看去,低矮的院墙之外,几株枫香树笔直地高耸着,一株马尾松侧着老态躯干稳稳地伸进校园,透过枫香树、马尾松的树梢、树冠,一丛一丛的山脉错落着,青绿的树木遮住了山体,遮住了人迹,半山腰处有三两缕乳白的烟雾,不紧不慢地升腾着,不紧不满地洇开,林子心里有些暖暖的,虽然没怎么经历炊烟的熏陶,但是他从心里喜欢“炊烟”这个词汇。
林子突然很想对森子(或者对那群孩子)说:“松鼠真的住在松树上!”
林子觉得这句话很有诗意。
她喜欢这个怀抱
肖雨早就在心里打定了一个主意:从车的一侧靠近林子。
她就那么一路小脸、小手完全贴着凉丝丝的车体慢慢行进,她希望这个高高大大的人发现自己,又害怕被发现,她甚至不敢呼吸。 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个高大的男人看到自己的时候,会那么凶、那么冷。他说:“一边儿玩去!”
可是她忘了跑开,忘了说什么,她经常在着急的时候,忘记该说什么。比如上次自己一不小心把吃饭的碗掉在地上,碎成很多很多碎片,外婆生气了(外婆当然要生气,因为自己已经打破了外婆的第四只碗,她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外婆要收谷子,做饭太晚了,她太困了,所以才……),她想跟外婆解释,可一着急所有的话都藏起来了,她的心里一个字也没有,哪怕一个拼音字母也找不到了,她就忘记了自己想说的话。
肖雨不记得自己和林子对视的时候,为什么会哭,反正不是害怕。
安安走过来的时候,林子正不知所措,讷讷地咕噜:“有什么好哭的,又没人怎么着你。”
森子三步两步跑了过来。不由分说抱起正哭得伤心的肖雨,可肖雨不想领情,她只是来看林子的,这一次,她突然记起来自己想说的话,指着林子说:“我要他抱,我要他抱!”
所有的人都很困惑。
林子浑身不自在,甚至很尴尬,他不知道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孩为什么要自己抱,但是看看安安的目光,他不得不勉为其难地从森子手里接过来肖雨。
肖雨觉得这个怀抱很温暖,她喜欢这个怀抱。
爸爸很大很大
肖雨又梦到爸爸啦。
其实,她已经不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子了。外婆说,爸爸、妈妈去福建打工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毛孩子。虽然现在外婆依然经常说自己是个毛孩子,可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自己一定是更小的毛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得毛孩子:不懂得对爸爸、妈妈说:不许走!或者说:要记得早回来!
肖雨从外婆跟隔壁的嬢嬢谈话中,听到了关于爸爸妈妈的只言片语,外婆对嬢嬢说:娃儿不知道为什么偏偏看上那个很大很大的男人。
嬢嬢总是一脸的平和,肖雨喜欢嬢嬢说话的语气:别瞎操心了,大男人知道过日子,他们出去找两年钱,日子就慢慢好过了。
肖雨不喜欢听课,她总是走神,总是想很大很大的爸爸是个什么样子。
好在学前班不需要写字,不需要做作业,就连那几个拼音,还是她听隔壁一年级的孩子们吼的。每天她跟着表哥一起到学校,就会有很多很多时间想爸爸、妈妈到底长成什么样子,其实,她在外婆墙上的相框里见到过他们,可是她还是想象不出他们的样子,比如他们的说话是什么样子?他们走路是什么样子?吃饭是什么样?她曾无数次把脸和手贴近那张隔着玻璃的照片,可是凉凉的,她就有点伤心。
直到看到林子的那一刻,肖雨心里那个很大很大的爸爸就慢慢地有了声音,有了暖暖的温度。
有些东西被风吹走了
回城的路上,林子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森子兴奋的陈述中找到了缝隙,对安安说:“好了,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喜欢就做一段时间,当作散心……”
“干吗要当作散心?!安安姐姐,不,亲亲的嫂子,太佩服你啦!只要一毕业,我也和你一样做志愿者,到需要的地方。”森子不失时机地接话。
“能不能安静一会儿,信不信我这就把你放在这山路上!”林子没好气地说。
森子冲安安吐吐舌头,扮着鬼脸。
安安依然在赌气:“是你提出的分手,我的事情你干吗干涉?”
森子打开车窗,一股清凉的山风迎面吹来。瞬间吹乱了林子的短发:安安玫红色的丝巾变得生动起来,在胸前不听话地翻卷:森子夸张地看看林子。看看安安,说道:“两个生气的人,快点打开心窗吧,山风吹着吹着,有些东西就会这么被吹跑的!对了,对了,要不我给你们做一道最好吃的山风炒好心情,怎样?”
迎着山风,林子依然故作生气:“你什么时间能长大?满嘴的疯话!”
他们就这样一路行进,一路相互怄气。
车过杉树崖,一只褐色的松鼠,从路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奔出来,突然就停在了路的中央。林子刹住了车,森子食指放在嘴上做出噤声的手势,三个人静静地等,等松鼠缓过神了,然后匆匆地消失在树林里。
森子再次兴奋起来:“Oh,my God!一天见到了两只松鼠!”
林子反驳:“怎么就是两只松鼠了呢?说不准是同一只。”
森子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那它为什么一路跟来呢?”
“因为喜欢!”林子觉得山里空气真不错。
森子做出手抱吉他的样子唱道:
亲爱的哥哥姐姐
你们为什么在山路上奔跑
嘘——
松树上住着松鼠
它只喜欢松果
请不要惊动它
亲爱的哥哥姐姐
你们为什么在山路上奔跑
嘘——
秋天里没有忧伤
风是我的主菜
再撒点好心情
林子受了感染,正了正身子,扯开嗓子唱道:
亲爱的姑娘
野野的弟弟
松树是最好的底色
去采吧
去采
野百合的白
火鸡果的红
我愿意为你们调出最美的彩虹
林子头发凌乱,一边开车,一边高歌,安安突然想笑,她觉得毛头小子的森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有些话说得很准,比如他说“山风吹着吹着,有些东西就会这么被吹跑的”,现在她开心多了。
学校的后花园
安安掰着手指头数,来听风村才第二周而已。
进入初秋,山里的雨水依然很多,一场接一场的雾蒙蒙的小雨,孩子们像燕雀一样飞出校园,三五成群地消失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消失在一丛一丛的青竹、树林后面。
安安站在教学楼的三楼,这已经是最高的一层了,整个校园空荡荡的,安静得有些让人心慌。
听风村包括了十个组,学校建在较为中心的一片山坳里。最远的三羊寨,要翻两座山,才能到达学校,老覃老师、小覃老师就是那个组的,他们合买了一辆摩托车,农忙或者天气好时,只要一放学,他们前后坐定,那辆摩托车就会撒着欢儿冲进山林里。最近的就是听风寨,姚老师就是这个组的,他喜欢徒步,经过一片田地、一挂山溪形成的瀑布,就看到自己的家——老师们只有在阴雨、风雪天才会住在学校里。 因为学校离镇上的集市远,村里又没有菜市场,老师们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校园内的空地上开起了荒。安安刚来的时候,就被厕所外满架子的丝瓜花儿吸引,据说那是小覃老师种的。
那天,正盯着一朵花儿陶醉的安安,被背后蓦地一个声音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刚刚见过的小覃老师。
自打安安见到这位老师至今,他的手里似乎从来没有断过烟,他的瘦脸大概被烟熏的,黝黑中透着红亮。
“城里没有吧?喜欢就摘,这种东西在乡下多得是。”他弹了弹烟灰,眯着眼睛盯着架子,也或者盯着架子上的某一朵花儿继续说,“不过每朵花可都是有价值的,结成瓜卖个三块钱、五块钱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对不起!”安安不能确定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让这位老师误解了,这种语气明显不是正常的语气。
这位小覃老师深深呼了一口气,哈出的气流如同纸烟的烟雾,只是比较短促,也就显得有些类似于恍惚了,他使劲弹飞了烟蒂,顺手摸出烟盒,又续上了一支,半调侃的语气说:我们把这里叫作“学校的后花园”。
这句话让安安不寒而栗。她马上联想到了,一次路过公墓,看到大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几个字:“人生的后花园”。
安安咽喉像有什么东西哽在那里,情绪莫名地低沉起来。
“后花园哟,在这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块后花园。”说着,小覃老师打着口哨,一转身进了男厕所。
后来,安安走到这片菜地时,都会感觉周身的血管发紧。
菜地里,除了小覃老师的丝瓜,还有老覃老师满地爬的南瓜藤蔓,李子老师的是一片豌豆苗,绿油油的,姚老师因为离家近一些,所以小小的一片地里稀稀落落地种了十几株朝天椒。
安安暗自气恼:本是一片不错的风景,偏偏被一句话给糟蹋了!
很有威力的南瓜汤
其实,安安填报申请时,意向是音乐课和自然课。来到学校报到时,恰巧一位老师要休产假,李子老师一再恳请安安,带一下四年级的语文课程,安安勉强答应下来,但提出要求:听听其他老师的课。
那天,李子老师专门开了一次办公会,老师们都不接话,李子老师无奈地摊摊手。安安只好采取自己的方式,边上课边偷听。她常常站在走廊上假装看手机,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一位老师一位老师地偷听。
一路听下来,安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班级的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拼音却一塌糊涂:她曾跟有点发福的姚老师聊天,他摸着光秃的头顶笑道,我们那时都没有学过拼音哟,教孩子们我也是一半儿靠培训时的记忆,一半儿看图画……
安安果然有幸看到“一半儿……一半儿……”的一幕。站在讲台上的姚老师,斜斜地探着身子,用竹条点着黑板旁边拼音图画中的白鹅,念道:“我,我,我,我子的我。”
安安不动声色。她需要时时告诫自己,自己不是来拯救世界的,何况自己也没有能力拯救世界。
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安来听风村的本意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空间,顺便靠近,靠近青山,靠近绿水。
今天的晚饭,安安准备做炒南瓜。
南瓜是老覃老师送给她的。
学校的宿舍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据说教学楼、宿舍楼都是财政拨款建的。安安来到学校时,六间宿舍都被占用着,所以她只好住进了这间二楼闲置的教室。
安安搜肠刮肚地寻找记忆里妈妈炒南瓜的步骤。她一股脑把南瓜推进锅里,油花飞溅,锅里噼里啪啦开始吵闹,安安有些紧张,急急端来一缸水倒了进去。
这天,安安的晚餐,从炒南瓜变成了南瓜汤。安安觉得南瓜汤很有威力,这样阴郁的天气里,一口下去,从嘴到胃都是南瓜汤带来的暖意。
安安记得外婆也说过南瓜或者南瓜汤很有威力的话,只是外婆讲述这句话的时候,更类似在讲述一个童话。
外婆有一个小小的院坝,她最喜欢种的也是南瓜,儿时安安坐在外婆屋檐下的小板凳上,远远地看着外婆在她的南瓜藤之间“视察”,安安会问:“外婆,您看到什么了?”
外婆一定回答:“南瓜妈妈和南瓜娃娃啊,你要来看看吗?”
“不,我不敢,我怕那里有露水和八角虫。”安安觉得自己儿时简直胆小得可怜。
有一次,安安还是禁不住外婆的诱惑,走进了南瓜地,外婆指着躺在地上的一个硕大的、金黄色的南瓜,说:“南瓜是福瓜,那些年你妈妈可全是靠着南瓜汤长大的呢,有一天我要走了,你记得告诉你妈妈,让她在我的‘福地(墓地)’种上南瓜就行。”
“外婆为什么要走呢?”
“傻傻的娃儿哟,树叶老了会掉下来,露水老了会散失,人老了就要走。”外婆像天下所有慈善的外婆一样,有着绝顶的好脾气。
“可外婆不在家,妈妈来了怎么办?安安想外婆怎么办?”安安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那就乖乖地多喝南瓜汤啊,暖暖的,外婆就住在了我家安安的心里。”
“我不要外婆住在心里,我要外婆住在外婆的房子里。”尽管外婆语气平和,可安安从小就敏感,她能感觉到这些话语中包含的淡淡苦涩。
那天,安安坐在板凳上,外婆哄安安一口一口地喝南瓜汤。
喝下一口,安安就问:“南瓜汤很有威力吗?”
外婆回答:“当然,南瓜汤很有威力呢!”
“南瓜汤很有威力吗?”
“当然,南瓜汤很有威力呢!”
那时的安安觉得不停地重复一句话,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一问一答累积在一起,像一个最可笑的笑话,安安咯咯地笑起来,外婆自然也就笑起来。
拎着竹条走马上任
自从林子抱过肖雨之后,肖雨大概爱屋及乌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总是不失时机地追着安安。
安安当然能够觉察得到,其实她也开始留意这个四岁的女孩。安安几次从学前班窗前经过时,都禁不住把目光投进教室。安安发现:肖雨常常躺在课桌底下,百无聊赖地慢慢翻滚,她几乎不跟别的孩子说话,哪怕是眼神上的交流。 学校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老师们上完课程表上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再带两个课时的学前班。开始安安并没有被排列在其内,可第二周早会上,小覃老师就当着安安的面,向李子老师提意见:“既然来到咱学校,自然要遵守咱学校的规定,否则还怎么算体验生活呢?大家说对吧?”
出乎安安的意料,李子老师并没有果断地站出来替她说话,他捻着纸烟含糊地说:“安安老师是辞掉工作来的,她没有拿一分钱的工资,伙食都是自己带来的,哦,大家都看到的,这个,大家都是看到的……”
“那说明人家不缺钱嘛!”小覃老师嬉笑着给大覃老师递眼色。
大覃老师正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批改作业。
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安安不想说话,她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姚老师摸着光亮的脑门,干咳着。
李子老师递给安安一根竹条,满脸谦和:“都是些野惯了的孩子,不凶一点儿,他们就无法无天了。”
“为什么不请幼师呢?”安安依然有些诚惶诚恐。
“现在都是招考,有本事考得过的谁愿意来咱这里?没有师资,咱就没有资格办幼儿园。”李子老师拍拍手无奈地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大都只留下老小,不办学前班,大一点的孩子就要退学,回家帮着照顾弟弟妹妹,现在入学率抓得严,从上到下没有好办法:再说生源一再减少,咱这个教学点就会被撤掉,到时不说大家上班不方便,恐怕饭碗都有问题。”
“我们的老师不都是公办老师吗?”话已出口,安安有点后悔,自己这不是多事嘛!
李子老师从耳朵上取下纸烟捻着:“实话实说吧,按说老师每月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情况网络上传,可是我们这里没有网络,所以只要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就可以得过且过;表面上都是公办老师,可只要一认真,大家都不合格,去向也就成了问题:何况一共六名老师,一个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拖着不办手续,两个马上到退休年龄的,还有一个老师常年请病假,一个请产假的,真要严格起来,怕能继续留下的……”
安安拎着竹条走马上任了。
安安刚走进教室,靠窗边的大良背起书包向外冲,被安安一把抓住,大良顺势坐在地上,开始干号:“我要回家找我奶(奶奶),我要下课!”
安安关上门,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前。
大良在地上各种打滚、哭喊,甚至满嘴的脏话。
安安不知道怎么应对,也不想应对。虽然是自己自愿来学校的,可自从来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圈套。
大良变换着花样折腾,起先教室里一片混乱,可十几分钟后,竟然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大良干巴巴地盯着安安。他看不出这位年轻老师的任何表情,心里便有点发毛了。
“还有想哭的吗?”安安站了起来问道,“没有挨过竹条打的举手。”
孩子们面面相觑。
安安重重地把竹条放在讲桌上:“我不想用竹条打你们……”
坐在最后一排的姚建浩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外婆来了,她带了一个弟弟,可我妈妈非说是‘表弟’,他又没有戴手表,所以就不是‘表弟’。”
男孩一本正经地讲述着外婆和表弟的事情,安安听了忍俊不已。刚刚的坏心情也就化解了不少。她灵机一动,决定给孩子们讲狼外婆的故事,孩子们分成三组,安安讲过一段之后,让孩子们模仿,她没想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表现得超出了她的想象,孩子们乐啊,笑啊。
只有肖雨除外。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时用手指蘸着塑料包装里的橘色粉末,放到嘴里吮食,似乎周围的喧闹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安安几次喊到她的名字,她只是抬起乌溜溜的大眼睛一扫而过。
世界或许还小
安安喜欢山里带着松香的空气,喜欢冷不丁在某一块岩石的后面开出一朵不知名的花朵。喜欢晨光中蔓延着的鸡鸣犬吠。
提到清晨,安安便联想到露珠儿,联想到肖雨的大眼睛。
安安曾问过大覃老师有关肖雨的情况。肖雨的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认识了一位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外地男人,招为入赘女婿,村里人有些瞧不起这男人,肖雨出生不久,小两口又双双出去打工了。肖雨由常年有病的外婆照顾。
“说起来,肖雨这名字还是我起的呢!”大覃老师不无得意地说,“报名的那天,她外婆带着她过来,只说是肖雨(音),问是哪个字,一概不知,看到孩子的大眼睛活脱脱两滴雨珠儿,便顺手写下‘肖雨’,村里不识字的家长多着呢,每年心里都要备下几个名字,孩子一用一辈子的名字,尽量别让孩子长大了骂咱。”
肖雨趴在门前的大方石上,外婆肯定去坡上做活去了,门是锁着的。现在,她只要轻轻一抬眼,就能看到大黄的鼻子,外婆的大黄,也是她的大黄很乖很乖,每天都会在这里陪她,然后静静地一起等外婆回来。
可是,今天肖雨不敢贴着大方石太紧,昨天她给大黄热狗食时,一不小心小肚皮贴在了炉子上,烫出了长长的一道水泡,她不哭,因为通常只要她哭,外婆就会生气,就会骂人,所以到现在为止谁也不知道她的衣服底下藏着一道像一条虫子一样的水泡。
肖雨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摸着大黄的鼻子,大黄鼻孔里喷出的气热热的。肖雨有的时候觉得大黄是自己的姐姐:有的时候,又觉得它像妈妈或者像爸爸——因为它既不生气,也不骂人。
昨天,爸爸妈妈托人带来一双粉红色的新鞋子和一些花花绿绿的零食,她最喜欢橙子粉,吃橙子粉的时候,她能闻出妈妈的味道。
还有爸爸,很大很大的爸爸,一定像那天开车的那个人一样吧?一定是的,照片上的爸爸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个人是爸爸,那安安老师呢?
肖雨趴着趴着,想着想着瞌睡就来了。
安安路过大方石时,肖雨已经睡了。
大黄一步也不许安安靠近,大黄的低吠声显然惊动了肖雨,她懵懵懂懂地看着安安,低声喊:“老师。”
“嗯。”安安应着。 “老师。”
“嗯。”
“老师。”
“嗯。”
肖雨完全醒过来,伸出小手,轻轻拉住安安的手,咯咯地笑了起来。
后来,她掀开衣襟,让安安看那道藏着的水泡。可是水泡不见了,它们竟然全都变成了树胶,紧紧地粘住了自己的衣服。
肖雨不知道那天安安老师为什么突然掉眼泪,或者她也藏了一道水泡。而且也变成了树胶。粘住了她好看的衣服,然后想把衣服和小肚皮分开,就会火烧一样痛。
第二天,小雨突然知道了一个秘密:安安老师是变戏法的,她会教书,会讲故事,还会治疗伤口。
每次,肖雨坐在安安的床上,等待安安给她抹药,她就想躺下来,想跟她说很多话,可是那些话总是跟她藏猫猫,每次她张开嘴的时候,她又忘记自己想说什么。
只有一次,安安牵着她的手上楼,走到一楼拐角的时候,她突然想起来最重要的一句话,她大着胆子说:“我想喊你妈妈。”
肖雨感觉到安安有一秒钟的停顿,包括呼吸,可是她没有说话,就那么牵着她继续走,一楼拐角,二楼拐角,然后抱她上床,然后给她抹药……
那天,安安睡眠不好,她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再后来,她起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也许,山这一边的世界还小,因为年轻,所以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序列,比如阳光普照着山峦:秋雨沐浴房屋、树木、远远近近的田地以及山坡上的耕牛:山峦承载着村庄,村庄供养着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
容身在这样的序列之中,心思薄如翅翼。
安安知道,这样的一段话有“假大空”之嫌,而且毫无来龙去脉。
覃燕的快乐饭盒
天气开始转凉。
安安发现:中午,孩子们在自来水台子前排起长队,覃燕也在其中。
可是覃燕是幸福的,因为她的饭盒是“快乐饭盒”!这自然只有她自己知道,或许和她同住三羊寨的覃影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管她呢,反正她的饭盒是“快乐饭盒”。
饭盒是爸爸上次回家给她带回来的。粉红色的边儿,围绕着中间是透明的部分,饭盒里装什么都可以一眼看得清清楚楚的,覃燕只会用它装白米饭,因为装了炒菜(家里很少做炒菜,这只是一个假设),菜汁就会把饭盒沁得洗不干净了,而且还会弄脏了书包和书本。
自己长了这么大,爸爸还是第一次送礼物给自己。以前爸爸妈妈也没有饿着自己、冻着自己,可那只说给自己买东西,绝对不叫送礼物。
覃燕一直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一个寨子里那么多孩子上学,只有爷爷每天拿着镢头送自己上学。
第二天,覃燕就会发现,上学的小路又多了几个新台阶,爷爷曾自豪地说过:我家燕子,上到六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就能把整条路都修出来。
爷爷喜欢吸烟,竹根做的大烟斗。覃燕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跟着奶奶去田里照顾爷爷的烟叶。烟叶开紫色的花儿,一串一串的,迎着风会有一种呛鼻子的味道,可是爷爷喜欢。爷爷说,再累的活计,吸一袋烟就解乏了。
还是回到“快乐饭盒”这个话题吧。
爸爸上次回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还债,四年前,家里盖起了新屋,爸爸妈妈便外出打工,爸爸什么都干过,建筑工、搬运工、锅炉工,覃燕很佩服自己的爸爸,他带着妈妈去再远的地方也不害怕,再累的活儿他都能坚持。送给覃燕饭盒的时候,爸爸摸了一把覃燕的头,说:“无债一身轻,咱家再也不欠债了,再干一年,落两个余钱,我们就可以一家人好好守在一起,过日子啦!”
覃燕喜欢那样的日子,接过饭盒的那一刻,她就给饭盒起好了名字:“快乐饭盒”。
自打用了快乐饭盒,覃燕中午排再长的队才能喝上一口自来水,她都不会抱怨。自来水当然有的是,可是中午大家都吃饭,而且绝大多数带的是白米饭,所以都排队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孩子们的眼里,安安似乎有些少见多怪。
安安开始提前烧了开水,挨个给孩子们倒。因为一杯热水,她与孩子们的距离又走近了一步。
再也逃不掉了
周四的时候,一群端着相机不停拍照,记笔记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来了,据说他们是安安老师男朋友的朋友,他们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很好奇。
李子老师叫住了姚雷,姚雷心里暗喊:不好,看来这一次再也逃不掉了!
一路姚雷都在心里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各路大仙快点来救我!”可是一点用也没有,他不得不带领一班人(最要命的是包括安安老师),进了自己的家。
姚雷从来没觉察自己家的霉苞谷味道这么冲鼻子,枫香树遮盖的院坝里,奶奶正在坐在板凳上挑选苞谷。
安安推开屋门,星星点点的阳光从屋顶散落下来,姚雷觉得一切都完了,可他不想让安安看出自己的沮丧,于是他满不在乎地抢先说:“这是我和爸爸的屋。”
他本认为安安会大惊小怪,因为去年来了一群人,看到这一切的时候,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四处感叹,还不停地问三问四,最后丢下几张票子走了。姚雷不想要那钱,奶奶却说:“憨包哟,看了、问了,又少不了你几两肉,谁会跟钱有仇呢!”
这一回姚雷完全想错了,安安没有感叹,悄悄关上了门,低低说了一声“对不起”,便坐回了奶奶的身边,和奶奶聊天去了。
奶奶的腿已经肿得快赶上枫香树那么粗(当然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了,姚雷看到奶奶的腿就浑身痒痒,不,是浑身不自在,可除了爬上枫香树不去看,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姚雷远远地盯着。安安小心翼翼地撩起奶奶的裤管,竟然有些很专业的样子观察着奶奶的腿,问:“这疼吗?”
“疼,咋能不疼呢?”奶奶继续挑着苞谷。
“一阵一阵地疼,还是持续地疼?”
“好像是一阵一阵的,疼起来像针挑,”姚雷很佩服奶奶,他从来不会因为在乎面子而说谎,“疼急了,我就抱着它哭两声。” “看过医生吗?”安安每句问话的语气都很轻。
“看过,去村卫生室看过,拿了一些药,可是不管用,后来也就不看了。”这时一踮一踮的二叔走了过来,奶奶大声安排,“天不早了,把苞谷收了。”
“还记得是什么药吗?”姚雷觉得安安老师问题真是够多的。
二叔抢先拿到了扫把。用力扫向摊晒的苞谷粒,高高地一扬,满院落起了苞谷雨,二叔像突然找到了不错的游戏,围着苞谷粒扬撒起来。
姚雷觉得一切都没有用了,谁愿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他不再想挡在门前阻止别人看他破烂的屋顶,不再担心别人看到奶奶流脓的伤口,不再怕别人笑话自己有个憨包二叔,一切都摆在那,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姚雷觉得:奶奶的叹气声和二叔欢快的笑声,简直像一把带着锯齿的芦苇叶,在自己的心上拉来拉去。
姚雷坐在枫香树上,他使劲把头顶在树枝上,叹气:唉!今天的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多好,或者天上一不小心飞来一个神仙,又一不小心送他一块神奇的橡皮,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擦去安安老师今天看到的一切。
一个崭新的名字
李子老师接到中心校的通知:核实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这些信息将作为最终信息录入学生档案。
学校院坝里坐满了带板凳、不带板凳的老人,偶尔有几位年轻或者抱着婴儿喂奶,或者飞针走线用毛线钩拖鞋的女人,他们是来开家长会的。
安安忙着帮家长们填写学籍信息,却发现很多家长竟然提供不出孩子们的户口本。
安安第一次见到姚雷的父亲,一个瘦而高的男人,一身老蓝色的中山装,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显然来之前进行了一番修正,他木讷地对安安说:“老师,这娃儿,不得(没有)户口本呢。”
安安按照李子老师的安排问道:“那,他的出生日期记得不?”
“记得,记得,10月,枫香树叶子都红透了。”说到姚雷,这位有些腼腆的男人,已经满脸的笑意。
“按照规定,您必须确定‘姚雷’这个名字是不是正确的。”安安在表格写下“姚雷”,递了过去。
“正确,正确,可是娃儿想改名……”
“对,我就是想改名!”姚雷坚定地说。
那天,安安带着姚雷的表格,不,现在应该说带着“姚雷”的表格几经周折,最终通过审核,批准更改为“姚雷”,“姚贝贝”三个字则乖乖地待在了曾用名一栏。
安安通知“姚雷”时,这个男孩兴奋得抓耳挠腮:“崭新的名字!大家快来看,一个崭新的名字!我就说天使就是天使!”
安安觉得姚雷一定是高兴糊涂了,说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改过名字的姚雷,跟安安的距离明显近了许多,安安能够感觉得到。
姚雷的假设
那天,姚雷去安安的宿舍里倒开水,他发现安安桌上的玻璃瓶里,多了三根闪光的羽毛,姚雷精神一振,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孔雀的羽毛,他曾经在邻居嬢嬢家的电视上见过。
“那么……说不准……难道……”姚雷觉得自己真是太无敌了!就一秒钟的时间里,自己的脑子里竟然有了七八个假设,不过最有意思的要数“如果安安老师真是一个天使,那她的翅膀一定是白色的,雪白雪白的白……”
下午放学,姚雷骑在校园外的马尾松上,远远地观望。“覃军、覃洋都是胆小鬼!”姚雷心里暗暗骂道,“他们这样推来推去,不被安安老师发现才怪呢!幸亏自己早给他们准备好了退路。”
果然,安安听到了响动,打开了屋门,覃军、覃洋先是尴尬地愣在那,接着一溜烟儿跑了。
安安发现窗台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把野葱。安安放在鼻子前使劲吸气,除了新鲜的野葱味,还有淡淡的、带有水气的泥土味。
“好了,清水煮面条,外加酱油调野葱,这节奏,要不要把舌头也吞掉呢!”安安跟自己打趣。
姚雷正准备从校园后的马尾松树上下来,却看到姚美正带着妹妹走来,姚雷决定隐藏下来,继续观看。
姚美的妹妹一把推开门的时候,因为得到野葱而兴奋不已的安安,正拿着一缕面条跳扭屁股舞(这是她自己发明的)。
这一次,该安安尴尬了。
“她是你妹妹?”安安镇静了一下,看到小女孩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她有一双好明亮的眼睛!”
“她最缠人,我们都叫她‘多多’,奶奶说是多余的‘多’。”姚美拉着妹妹准备离开,妹妹却极不情愿地探着小脑袋向屋里张望。
安安一边煮面条,一边与姚美闲聊:“家里人知道你们出来了吗?”
“才没人管我们呢,奶奶也忙着做饭呢,我爷爷、爸爸、妈妈都在阜阳找钱呢!”
“你和你妹妹长得很像呢。”
“才不像,我妈妈说我是枇杷树下捡来的,我妹妹是面包店里捡来的。就因为这些……”
“怎样呢?”安安打趣地问。
“我们什么很不一样呗!”
“是不是还有所以?”
姚美沉吟了一下:“然后,我们都是我妈妈捡回来的,就成了一家人,现在再不一样,我还是要管她。”
姚美趴在桌子上,一瓶接一瓶地打开了安安的化妆品,她自言自语地说:“真香,甜甜的味道,闻着都想吃一口。”
正顶着安安海豚靠垫奔跑的妹妹。大概听到了“甜”字,丢掉靠垫,折转身子,喊道:“姐姐,我要甜,我要甜!”
姚美无心顾忌妹妹的纠缠,自顾自继续摆弄化妆品,无计可施的妹妹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号哭:“坏姐姐,坏姚美!”
姚美尖叫起来:“够了,够了!”
三下两下扯着妹妹出了屋,声嘶力竭哭喊的妹妹。在迈出门槛的一瞬间,竟然只剩下了浅浅的抽泣,如同绵羊一般任由姐姐拽着前行。
看着姚美和妹妹出了安安的屋门,姚雷翻身从树上跳下来,不无失望地咕噜了一声:“看来还是要亲自出马才能搞定。”
银杏树黄了 不久,覃花果然订婚了。
这事在校园里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甚至覃花自己也表现得泰然自若。
游走在校园里,安安常常有一种很虚幻的感觉。
后来,安安看到了姚小丽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安安老师:谢谢您,以前我不会写作夜(业),我包正(保证)一(以)后一定好好写作夜(业)。
安安想不清楚,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姚小丽开始主动要求学习拼音。班里自发组织起了一个学习小组,组长竟然是覃军,一个上课常常发呆走神的男孩。
覃小小是孩子们自己选出来的辅导老师。
姚雷有些不服气,所以不管上课回答问题,还是下课辅导其他同学都跟覃小小飙上了。最近,已经对“证实天使和翅膀”这件事完全没有了兴趣。因为现在每天放学,安安老师都会跟他一起回家,给奶奶清洗伤口,似乎她是不是天使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至于翅膀,一个天使如果想藏住一点东西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不过他现在确实挺佩服安安老师的,会把整个板书做得像图画:她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围巾变成八个沙包;最重要的是,她上课完全像带着大家玩;对了,她还会给奶奶换药:唯独她唱歌不怎么样,只要她一张嘴,保管大家都笑到发软。
其实,对于安安来说,做到这些并不难,来听风村之前她和林子同在一所医院,是一位不错的急诊科医生。
看了姚雷奶奶的腿。安安就跟林子联系过,她知道林子的人脉广。林子果然没有让安安失望,他电话通知安安:“让老人家先到村卫生室治疗,至于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已经有人愿意捐助!”
安安一路小跑把这消息告诉姚雷奶奶时,老人却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她望着门前的小路,说:“六里路呢,这腿咋下去?”
“或者,可以住院?”安安试探着问。
老人指着院坝发霉的苞谷:“人的粮食、畜生的粮食都在这呢,再说我走了,谁管他们吃饭。”
安安绝望了,真的,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绝望是如此决绝。她跟林子通话时,甚至不由自主流了眼泪:“林子,你体会不到,对于一个家庭,你想帮助却无从下手,你能做的就只是站在旁边看着,看着那些弱者生老或者病死!”
“安安,你不能这么敏感,如果……好了,好了,我们尽心就好,总可以了吧。”这么多年,林子对安安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安安开始了她的“尽心计划”,她买来消毒药水,开始每天给姚雷的奶奶清洗伤口。或许是没用过什么药的缘故,仅仅简单地清洗,伤口竟然一天天好了起来,脓血减少了,有一小部分已经结痂了……
安安的心情也随之晴朗起来。安安突然发现路边的老银杏树叶黄了,如同一朵大大的,甚至有些奢侈的花朵。
黄昏,姚雷送安安下山,他突然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我妈妈在那,那里全是大蓬大蓬的节节草。”
姚雷跑向路边的篱笆顺手扯了一把什么东西,跑回来递给安安:“就是这种草,很好玩,两节拽开还可以再接起来。”
于是,那天黄昏,他们就玩那一种叫作“节节草”的游戏。
你住在一座庙里
安安辞职后,还是第一次接到好友加同事苏苏的电话,那端没好气地问:“都好吗?昨天做了一个梦,你住在一个破庙里,要不是梦有点奇怪,我才懒得理你的破事!”
这是苏苏一贯的风格,说话快如蹦豆。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安安故意炫耀:“好着呢,你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有多可爱,村子有多美,巨大的银杏树,伸着懒腰就盖住了半个村子,一挂瀑布一年四季哗啦哗啦地流,清水从山上下来,流过天生桥(自然山石形成的桥),就成了一条河流,水牛、野鸭就待在水里……”
“你以为我二百五啊……不过,你说的是真的吗?还别说,真想去看。”
安安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要来,就要带杨四烧鸡,还要带刚出锅的酸菜扣肉,否则概不接待!”
“咦,这是你的口味吗?什么时候变成食肉动物了?”苏苏很疑惑,话锋一转语重心长起来,“安安,你又不是菩萨,这是何苦?凭你一个人去支教、去最艰苦的地方,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考虑的事情,难道待在那里你就能成‘英雄儿女’了吗?”
“过分了啊,你知道我没想当‘英雄儿女’!”安安故作严肃。
苏苏真的来了,只是一向以“尖酸刻薄”闻名的她,突然心软了。
这还要从姚建浩说起。那天姚建浩塞了一嘴米饭,好不容易排到他喝自来水,由于个子太矮。他必须把饭盒先放到自来水台子上,才能跳上去,对准自来水龙头喝,可能由于太心急了,往上跳的时候,恰巧碰到了饭盒,米饭散落了一地。
看着满地的米粒。眼泪在姚建浩的眼圈里打着转儿。
安安对苏苏说:“今天下午,这个孩子就得饿着了。”
苏苏一边强忍着眼泪一边拉起安安掉头就走:“太造孽了!太造孽!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苏苏没有留下来看银杏树、瀑布。临走时,她疯癫癫地冲着安安来了一拳:“你这完全是逼我跟你住进同一所庙里!真有你的!”
几乎在李子老师接到可以带姚雷等八名孩子参加一场慈善义演通知的同时,学校里来了另一群客人,他们跟李子老师谈了很长时间之后,开始丈量学校。
孩子们悄悄议论:
不知道是谁可以去城里哟?
听说,是安安老师的那位女哥们联系的。
什么呀,去城里是安安老师的男朋友联系的。
我是说免费午餐了,据说不久我们就不用自己带饭了。
所有的事情出乎安安的意料,曾经的阻挠、冷言冷语竟然一下子都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热量。
安安在日记上写道:
我像任性的孩子,相信听过的童话:相信一个季节里一定包含着另一个季节:相信有许多声音被种进土壤里或者挂在树梢上,只要翻一翻泥土,晃一晃树身就会遇到语言或者歌声。 然而,我更相信亲情、友情和善良,而这些正是人生路途中的莲花,你、我只是莲花上的一颗水露,很多时候,可能因为照见,所以晶莹。
小鸡叫啊叫啊就长大了
一辆白色的面包车载着八名孩子、李子老师、小覃老师还有安安开始翻山越岭。
李子老师、大覃老师、小覃老师、姚老师整整讨论了两节课才最终定下来八个孩子的名单。安安拿到手上时,发现八个孩子中一名是李子老师的外甥女五年级的姚莉,一个是小覃老师的儿子覃军,好在姚雷也在名单之列。
接下来是为孩子们整理家庭资料。有几位听到消息的家长已经赶到了学校。李子老师便建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整理。
姚莉的爷爷很郑重地掏出老花镜,埋头写了起来:
姚莉的妈妈是一位哑巴,爸爸腿角(脚)不好,没有什么金(经)济来原(源),请大家多多帮助。
姚雷显然没有人帮忙,他咬着钢笔不停地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最后落笔竟然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有爸爸、奶奶,还有二叔。
最快乐的事情是:过完年,奶奶给我买了六只小鸡,它们很好玩,但不太听话,它们喜欢吵闹,叽叽za za(喳喳),没完没了,每天都这样,我想它们一定很快乐!
小鸡叫啊叫啊就长大了。
我也想长大,长大了当兵,做最yong(勇)敢的人。
孩子们第一次出大山,一出听风村便趴在了车窗玻璃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种话题。
路程还没过半,姚雷突然举手:“老师,我想吐!”
紧接着是姚莉,幸亏安安早有准备,八个孩子八个方便袋,没一会儿就都垂头丧气了,看着孩子们呕吐,安安有些紧张起来,甚至生出一丝后悔:也许,不该带孩子们出来。
突然覃小小喊:“那是什么?”
小覃老师瞟了一眼窗外,漫不经心地回道:“摄像头。”
“老师,这条路上有多少个摄像头?”覃小小迫不及待地问。
“十万八千个!”姚雷皱着眉头,依然禁不住抢答。
“凭什么是十万八千个?”覃小小不服气。
“笨啊,因为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一里路程上安装一个这样的摄像头才好数得清嘛!”
晚会有些推迟,孩子们已经把桌上的水果吃得精光,邻桌的一名军官悄悄将自己桌上的果盘递了过来,姚雷一下来了精神,他悄悄问安安:“老师,那个叔叔是什么军衔?”
安安只好吐吐舌头,表示不知。
这个晚会让安安对小覃老师有了另外的认识,整个晚会他一改往日的阴郁、玩世不恭,一次次带孩子们上厕所。实际谁都明白,上厕所只是孩子们的借口,他们是坐不住想走动,但是小覃老师没有点破孩子们的这点小秘密,故意把上厕所的路线改了又改,延长了又延长。
晚会总算开始了,孩子们表现不错,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他们虽然个个紧张得满头大汗,但是没有一个提出退场。
回来的路上,覃小小对安安说:“老师,我上了两次厕所!”
安安心中不觉一紧,可千万别是吃坏肚子!
覃小小接下来的话,让安安又好笑又辛酸:“老师,可多好吃的啦,可是我实在吃不下了。”
夜晚的城市,是魔幻的,孩子们看着车窗外的霓虹灯,不停惊呼,红的、绿的;不,是方的;快看,它们在跑,像火箭。
安安听着孩子们的惊呼,看着窗外,有些感叹: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两个城堡的人,或许正是因为相遇,又彼此注视,所以彼此敲了敲心灵的那扇门。
送你一株节节草
安安不仅看到了姚雷的六只鸡,还看到了两只猫,它们一只叫“咪”,一只叫“喵”,姚雷更多的时候喊它们“姐姐”和“妹妹”,包括那六只鸡,姚雷也给它们起了名字。
姚雷喜欢感叹,喜欢说“但是”,他说:“但是,这是我的家:但是,家里经常热闹得不得了!姐姐和妹妹经常打架,又经常和好,一点办法都没有!”
姚雷奶奶的腿伤就要好了。
安安和姚雷成了不错的朋友。
每次换药,姚雷都会送安安下山,如果天气好,他们就漫山遍野地疯跑一会儿,或者玩一阵子节节草。
姚雷的二叔始终会跟在他们的后面,只是安安和姚雷常常忽视他的存在,每次,他们跑,二叔也一踮一踮地跟在后面跑:他们唱歌,二叔也扯着嗓子喊。
有一天,安安准备离开的时候,一直蹲在阴影里的二叔,腼腆地走了过来:“安安,疼!”
二叔会叫“安安”,虽然他吐字不清,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在叫“安安”。
姚雷奶奶不无欢欣地说:“这是这么多年,总算有长进了。”
安安打开他的衣袖,一道道溃烂的伤疤有些让人揪心。
安安不知道消毒水能有多少效果,她只是不忍心拒绝,所以后来每次给姚雷奶奶换药的同时,也给这位二叔涂抹药水,竟然也有不错的效果。
最后一次给奶奶换药,安安对二叔说:“明天安安不能来了,我把药水放在这里,你知道自己抹药吗?”
二叔露出孩子般的笑:“安安,不。”
没人知道二叔是说不会抹药,还是不让安安走,还是其他的什么“不”。
那天,安安和姚雷都留意到了“二叔”没有同行。
安安伸手去够节节草,篱笆后面的节节草明显败落了,姚雷笑道:“老师,我们是收草的人,看这些节节草都快被我们收光了!”
安安拍拍空荡荡的手:“是啊,只有对它们说声对不起喽!”
远处的山坡上,跑来一个绿草的人,姚雷惊呼:“是二叔!”
绿草的人不停地撩拨着草藤,以免遮挡视线,深一脚浅一脚地飞奔过来。
果真是二叔,他头顶着一株硕大的节节草,沾着泥土的脸上满是孩子的笑,他把那株草摆在安安面前,兴奋地说道:“安安,安安的树,安安,要!”
那天,安安顶着那株节节草,从山路上走过,引来不少人侧目,安安不管这些。
经过老银杏树下的水井时,安安小心翼翼顶着那株节节草,凑近水管口喝了两口山泉水,很甜。
几个女孩正在洗菜,她们和安安打招呼,奇怪地盯着她,笑声就那么轻易地掩盖了山泉跌落的声音,青绿青绿的菜叶没在水中,池内一片涟漪。
安安干脆和女孩子们一样,脱了鞋子蹲在水井边,尽量将笑声混进那些笑声里。安安突然明白,其实,不管写意还是写实。这么多年。她一直把自己想象成坐在船上的孩子。一路漂泊,也一路憧憬;一路行走,同时也一路回归。
安安在水中看到了自己和一棵树。
生命多么蓬勃,多么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