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途径,认识其意义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思考其提高的途径,具有实际意义与历史意义。丰富生物知识发生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途径,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7-1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生物科学素养,首先要建立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当前,核心素养成为基礎教育新的标志,研究核心素养的相关表述可以发现,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科学素养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脉相承的,而新的指导思想又意味着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途径需要进行新探究。
一、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探究的意义
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探究有着时代生命力,面对不同知识背景与学习特点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需要更好地适合他们,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永恒主题。笔者在研究中,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对科学素养提高的意义如下两点阐述:
第一点,生物科学素养亟需建立科学的理解。
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来的崭新概念,虽然说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生物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概念,但这并意味着对该概念的理解是科学的、准确的。相反,很多时候经验化的理解,使得生物科学素养正日益异化为一个庸俗概念。
有研究者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应当包括生物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包括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等五个方面,在这五个方面中,生物科学精神是核心,其外层是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更外一层是科学行为与习惯。由该模型可见,科学精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应当围绕生物科学精神,以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抓手,以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指标来进行,这是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基本思路。
第二点,学生需要精准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技能与方法、行为与习惯以及学科精神认知,要认识到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知晓生物知识的学习非只为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乃至于核心素养。从客观上讲,这既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体现,更是学生自己的需要!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
那么,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经过笔者摸索,提出如下两个基本途径与同行们分享。
途径一:丰富知识形成过程,奠定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生物科学素养有这样的一句话:(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显然,这句话指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生物科学素养实际上是建立在生物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丰富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坚实基础。
在“细胞DNA电泳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胞凋亡这个基本的生命现象,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细胞DNA电泳图的分析中,认识细胞凋亡、坏死与正常的区别。细胞凋亡本身是一个抽象的知识,而DNA电泳图则以形象的形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丰富这个电泳图的发生过程,让学生看到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观察到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并以现代教学手段呈现DNA分子带着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的泳动速度不相同,而如果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则其DNA就会发生断裂,其染色质就会发生浓缩,从而在电泳中可以出现梯状条带。这样的形象图景,为学生呈现的是一个动态有效的知识发生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途径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保障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需要。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基于问题展开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路建构知识,可以满足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
在“生物的进化”中,笔者基于“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当学生发现两者在各自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倍性差异时,就认识到两者属于不同物种。此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知识进行延伸,如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后可以得到三倍体水稻,而三倍体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发生紊乱,因此其不可繁育后代……这样的延伸,对于学生理解生殖隔离乃至生物进化也是具有探究意义,从而是可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
三、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衔接
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需要的是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让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生成科学素养。而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视界下,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又如何巧妙地实现衔接呢?对此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思考,笔者的思路是:科学素养是指向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学生带着科学的视野与目光去学习、生活与发展,是可以将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衔接起来的。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如果能够有一个有效的探究情境,且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认识其科学意义,并思考其对自己的生物学科学习有什么作用,然后将这种作用迁移到其它学习乃至于生活,这样就打通了从科学素养走向核心素养的通道,于是科学素养的提高就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悉心研究的,而其通向核心素养的道路也应当是通畅的。只有探寻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才能让生物教学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新课程下提高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s1).
[2]徐庆东.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7-1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生物科学素养,首先要建立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当前,核心素养成为基礎教育新的标志,研究核心素养的相关表述可以发现,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科学素养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脉相承的,而新的指导思想又意味着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途径需要进行新探究。
一、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探究的意义
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探究有着时代生命力,面对不同知识背景与学习特点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途径需要更好地适合他们,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永恒主题。笔者在研究中,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对科学素养提高的意义如下两点阐述:
第一点,生物科学素养亟需建立科学的理解。
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来的崭新概念,虽然说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生物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概念,但这并意味着对该概念的理解是科学的、准确的。相反,很多时候经验化的理解,使得生物科学素养正日益异化为一个庸俗概念。
有研究者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应当包括生物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包括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等五个方面,在这五个方面中,生物科学精神是核心,其外层是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更外一层是科学行为与习惯。由该模型可见,科学精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应当围绕生物科学精神,以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抓手,以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指标来进行,这是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基本思路。
第二点,学生需要精准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技能与方法、行为与习惯以及学科精神认知,要认识到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知晓生物知识的学习非只为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乃至于核心素养。从客观上讲,这既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体现,更是学生自己的需要!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
那么,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经过笔者摸索,提出如下两个基本途径与同行们分享。
途径一:丰富知识形成过程,奠定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生物科学素养有这样的一句话:(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显然,这句话指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生物科学素养实际上是建立在生物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丰富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坚实基础。
在“细胞DNA电泳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胞凋亡这个基本的生命现象,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细胞DNA电泳图的分析中,认识细胞凋亡、坏死与正常的区别。细胞凋亡本身是一个抽象的知识,而DNA电泳图则以形象的形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丰富这个电泳图的发生过程,让学生看到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观察到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并以现代教学手段呈现DNA分子带着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的泳动速度不相同,而如果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则其DNA就会发生断裂,其染色质就会发生浓缩,从而在电泳中可以出现梯状条带。这样的形象图景,为学生呈现的是一个动态有效的知识发生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途径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保障生物科学素养提高需要。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基于问题展开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路建构知识,可以满足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
在“生物的进化”中,笔者基于“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当学生发现两者在各自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倍性差异时,就认识到两者属于不同物种。此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知识进行延伸,如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后可以得到三倍体水稻,而三倍体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发生紊乱,因此其不可繁育后代……这样的延伸,对于学生理解生殖隔离乃至生物进化也是具有探究意义,从而是可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
三、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衔接
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需要的是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让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生成科学素养。而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视界下,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又如何巧妙地实现衔接呢?对此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思考,笔者的思路是:科学素养是指向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学生带着科学的视野与目光去学习、生活与发展,是可以将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衔接起来的。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如果能够有一个有效的探究情境,且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认识其科学意义,并思考其对自己的生物学科学习有什么作用,然后将这种作用迁移到其它学习乃至于生活,这样就打通了从科学素养走向核心素养的通道,于是科学素养的提高就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悉心研究的,而其通向核心素养的道路也应当是通畅的。只有探寻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才能让生物教学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新课程下提高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s1).
[2]徐庆东.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