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庸的社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
  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
  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笔者认为,金庸的社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经笔者研究,发现金庸的社论不论是在影响力上、写作理念上,还是在写作风格上,有很多方面与新记《大公报》张季鸾先生极其相似,给人以一脉相承的感觉。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感受得到,1949年以前的新记《大公报》的精神又在《明报》身上、在金庸先生身上复活了!季鸾先生等地下有知,应该会感到欣慰;中国的新闻学人,对此也应该感到振奋和鼓舞。
  社评的影响力来自社评的价值
  金庸是《明报》的总编辑,张季鸾是《大公报》的总编辑,都是代表本报发表社论的报社主笔,并非常重视社论的写作。他们的社论在当时都有极大的影响力,成为其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特色之一。
  张季鸾先生毕生从事新闻工作,而其最辉煌时期当属1926年至1941年逝世前主持《大公报》这一阶段。在这一时期,他撰写的《大公报》社论,在当时社会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一点为史家所公认。“《大公报》当时在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张的社评吸引读者是分不开的。”(1)“就国统区来看,《大公报》在当时所占的舆论‘权威’时间最长,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国家局势有什么重大变化,大家都要看《大公报》如何表态,这说明它在读者中的可信度高、影响力大。实际上《大公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季鸾的社评。”(2)
  金庸自《明报》创刊到1992年控股权转移,也是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他亲笔撰写社评至少有七千多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每天坚持写一篇。尤其在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的问题上,金庸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评,更是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他们的社论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什么会赢得读者这样的欢迎呢?
  金庸和张季鸾两位先生的社评之所以受到欢迎,产生影响,首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社评是“有价值的”,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两位先生都有极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他们在社论中所作出的分析或判断,往往会被随后发生的事实所验证,多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故为人所信服。“他(张季鸾)的时评,不但面对国际国内纷至沓来的新闻事件,能够迅即作出反应,帮助公众了解事件背景,作出平实可靠的分析评论,甚至能在纷纭繁复的难局中,预测事件进展,指明一线出路”。(3)金庸的社论“见解独到,判断准确”(4)也为人所公认。
  社论有了“见识”才能有价值,才能产生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才能实现社论的价值——向导国民,监督政府。有价值的社论,对读者、对政府、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对报纸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位先生的社论,成为读者购买、阅读他们的报纸的理由,也成为他们报纸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对于今天的中国报业来说,有必要重新认识社论存在的价值。
  
  注重社论的表达形式
  
  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语言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有恰当的、合适的表达形式。读金庸的社论,笔者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行文风格与张季鸾先生非常相像。简而言之,一是语气平和,一是语言平实。这样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这也是他们的社论受到欢迎、产生影响的原因。
  首先来谈谈“语气平和”。“语气平和”中含有这么几层意思:语气平等、语气真诚、语气友善。张季鸾先生的许多社论“言谈之中透露出一种款款的真诚,好像在与读者谈心”。(5)金庸曾用“姚馥兰”为笔名写过文章,“姚馥兰”即YOURFRIEND(你的朋友),包括了以朋友的口吻平等待人真心交谈的意思。他的社论也是给人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朋友在跟你真心交谈一样。香港报人叶积奇在《谁是香港第一健笔》一文中这样评论过:“查良镛用这种娓娓而谈方式撰写的社评是最成功的;一方面,读者读起来全无压力,觉得在听一位老友跟他们闲话家常;另一方面,在不经意之间吸纳了作者的讯息,自己在进行深入的思考。”(6)
  语言平实。曹谷冰在《季鸾文存四版序》中也说:“其为文如昌黎(韩愈),如新会(梁启超),无僻典,无奥义,以理胜,以情胜,故感人深而影响远。”(7)张季鸾先生曾经向徐铸成传授过他写作社论的秘诀,徐说:“张先生曾一再跟我谈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问题,说写社论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的字和僻典。”(8)“他说写报纸评论千万别用冷僻的字或典,太冷僻了,读者面就小了。其次,他说‘千万勿写过长的句子,如果一句话讲不完,宁可拆开两句,甚至几句来说明。否则,一句长达几十个字,读者看到后面时,前面已经忘记了。文字结构也宜西洋化。在遣词造句或用成语的地方,凡别人已用滥了的,千万勿抄袭,应另外找一相同或类似的字或句子。这样写不是为了要标新立异。按常理讲,比如有一个朋友和你谈话,老是那一套老生常谈,即使是至理名言,也易使人多闻而生厌。’”(9)“也不要搬用别人已经说过千百遍的套话、口号。文章有新意,也要有警句,但那要是信手拈来的,千万不要生造、硬凑,弄巧成拙。”(10)
  读金庸的社论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不说空话,不喊高调,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深奥的概念,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词语,说实实在在的话。“他的社评文字浅显明白,深入浅出。”⑾语言平实,并不等于语言无味。香港著名文化人董桥评价金庸的社论说:“查先生是小说家,写政论往往穿插一些说部的笔触:添一些对白,描几幅景象,说两句自己,行文里顿时多了三分情趣。”⑿
  
  社论的风格与报人的人格
  
  张季鸾和金庸的社论都表现出笔锋带情、敢言等风格,这与他们个人的情感和人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的社论也体现出了他们做人的风格。
  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才能写出有情有义的文章,才能真正地感染人。人们说张季鸾的笔锋常带感情,最能感染读者的心,其实这笔锋常带的感情,恰恰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这种情是对亲友的情,对乡土的情,对国家的情。
  张季鸾先生对亲友、对乡土、对国家都充满了朴素的情感。他在《归乡记》里就写道:“我的人生观,很迂浅的。简言之,可称为报恩主义,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
  金庸先生也是具有这种感情的,也有一些“报恩主义”的思想。自1981年以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影响香港前途和命运的讨论,“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发表一篇有关的社评”。“他心中永远忘不了在故乡海宁读小学时,历史老师讲到鸦片战争时‘突然掩面痛哭’,他们全班小学生‘跟着他哭泣’。所以对于‘收回香港’,他认为是‘天经地义’,‘即使要我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绝对不需要考虑。’”⒀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也首先必须是一个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张季鸾先生身上就有“大丈夫”这样的品质。他曾在报纸上勇敢揭露北洋政府的阴谋活动,为此曾“两度系狱”。张季鸾失业后,由朋友推荐曾任陇海路会办,那是有名的“肥缺”,但他志在新闻事业,到任不及一月便拂袖而去。
  金庸可以说和张季鸾一样,身上具有一些“大丈夫”的品质。
  1967年香港发生了著名的“六七暴动”,有人称之为“香港式的文化大革命”。金庸反对极“左”势力采取过激行为,极“左”派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其中第二个人就是金庸。第一名叫林彬,香港商业电台的著名播音员,“左派”事先打听好了林彬上班的路线,装成修路工人,拦住林彬的汽车,拉开车门给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为了表示不畏强暴,对林彬的死,金庸连续在《明报》上发了两篇社评,一篇是《烧不灭的声音》,一篇是《敬悼林彬先生》。他说,“我也常常以我所写的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模范来勉励自己:‘虽然危险,内心不免害怕,但不可卑怯退缩,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⒁“每个阶段中,在坚持自己的主张时,都面对沉重的压力,有时甚至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但是非善恶既已明确,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⒂
  张季鸾先生说他办报的“秘诀”就是“不望成功,准备失败”的决心,为维护独立客观的精神,随时准备失败,即使报纸关门也在所不惜。金庸在《自由客观决不改变》的社评里写道:“我们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态度:决不会对不起明报的老读者。如果环境变迁、条件变动,明报不可能再维持自由客观的风格,我们立即关门收档——虽然可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⒃
  
  社论产生的小环境和大环境
  
  一篇优秀社论的产生,当然与评论者个人的学识和人品关系密切,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能允许它出生并存在的大小环境。如果没有这两个环境,即使有张季鸾和金庸这样的人,他们也是不可能成为优秀评论家的。
  先说一下“小环境”。小环境是指报社的内部环境。报社的内部环境,一个就是报社明确的办报宗旨,如梁启超所言好的报纸要“宗旨定而高”;一个是报社的经营管理。张季鸾和金庸这样的社评家,都是依托这样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才发挥作用的。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以“四不主义”为其宗旨,在这个宗旨引导下,《大公报》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内部舆论环境,为张的社论提供了基础。
  金庸的“小环境”情况与此十分相似。在谈到办报宗旨方面,《明报》的宗旨与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可谓是异曲同工,其中可以看到很多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痕迹。金庸曾深受1949年以前的新记《大公报》的影响,在金庸的《明报》里,闪现着1949年以前的新记《大公报》的影子。
  我们再来谈谈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指的就是社会环境。金庸和张季鸾的社论,都是依托了一个大环境才得以存在的。
  张季鸾虽然处在一个非常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然而这个环境却能允许一份报纸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存在。清朝光绪帝颁布诏书,即允许民间创办报刊。“清廷实行‘新政’后,‘报禁’开放,国民可自由创办报刊与传递新闻信息,在事实上获得了一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⒄“1908年颁行的《大清报律》……在报刊的创办问题上较前有所进步,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度加保证金制……”⒅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庄严宣告“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自此以后,民间办报之权利即使遭到各种反动势力的打压,也始终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存在。反动势力即使再嚣张,也不敢彻底取消或变相地彻底取消这一权利,民营报业也始终存在着。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能够维持其民办的地位,坚持“四不主义”,独立客观地进行报道和评论,拒绝接受官方及其他一切有政治色彩资本的控制,没有这个大环境,他们是绝对做不到的。
  金庸也承认,他能够“真正客观、公正和独立,抗拒利诱威迫”,也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
  也正是有了“独立生存,无求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才能构建起知识分子独立地位和价值系统,才可以避免依附于权力阶层,张和金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来进行评论,发挥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一些人议论金庸想做首任特区行政长官时,他反驳说:“认识金庸这个名字的人,较认识卫奕信的人还多,我实在没有理由为出名而去做将来的特区首长。当行政首长有什么好?金庸的名和利相信不会差过港督。今天全世界知道金庸的,会多过不知道哪一位港督呢!一百年以后,恐怕相差更远吧!不要说我已经六十多岁,就是现时只三十多岁,也不当行政首长。你想想,目前单是一会儿英国议员来,一会儿港澳办的来,一迎一送就麻烦透顶。受到这么多人管束,当行政首长有什么好?……我现在不受世界上任何人管束,除了听太太的话,要给她买靓衫之外。”⒆金庸能够如此自负、如此潇洒超脱,是因为他有他的环境所赋予他的独立的资本。报业市场成为报人生存的市场,因而也就成为一个真正的“舆论和观点的市场”。
  
  注释:
  (1)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
  (2)(5)(7)《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大公报百年史》,方汉奇等著,摘自新华网。
  (4)⑾ ⑿ ⒀ ⒆傅国涌:《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6)转引自傅国涌:《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3页。
  (8)(9)(10)徐铸成:《旧闻杂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⒁⒂《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⒃转引自《千古文坛侠圣梦:金庸传》,团结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⒄⒅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6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什么是“新闻精品”,简言之,就是它已超越了“一般新闻”的标准。换句话说,不仅要具备“五个W”新闻要素,还应突出几个方面的问题:1.独家性;2.深度性;3.思辨性;4.广泛性;5.必读性。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文汇报》2005年3月23日头版刊发的“国际述评”:《花招还能玩多久》一文,笔者认为,它是一篇当之无愧的精品报道。    一、说说它的“独家性”。  新闻要讲“独家性”,才能引人关注,倘若是大家司
期刊
案件是引发争议或因为违法乱纪行为而进入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  事件与案件不同,关键在于其是否进入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事件进入法定的法规法律程序,如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民事案件的法院立案,行政案件的执法机关立案,党纪案件的对有关人员进行“双规”等等,只要司法、党政执法部门介入,就应视为事件已转为案件。  案件报道就是对进入法定程序的事件的报道。  统观新闻媒体的案件报道,相对于一般的新闻报道而言,
期刊
8月1日是大河报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辛苦不寻常,经过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夜的风风雨雨,大河报从幼苗长成大树,成为发行百万的世界报纸发行百强。她的成功,无不渗透着大河报人的艰辛。这里特约四位同志,根据自己的经历,从不同侧面撰文,畅谈自己的感悟,以飨读者,以志纪念。  ——编者     想画一幅画  画“黄河之水天上来”  其势、其力、其风骨  波澜壮阔  想唱一首歌  唱大河滔滔  奔流到海不复回 
期刊
历史不单是用来回顾的,更是每一位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以共同实践活动堆积起来的,在它的一个节点,用“作为未来的过去”的观念予以归结,有可能使这历史的车轮有更强劲的生命动力。  《大河报》这十年运作所凸显的一份平面纸媒在中原报业市场成功崛起,成为中国都市报之林中的一棵大树;而每一位完全或阶段亲历这份报纸的新闻制作和产品经营者,都在这十年报史上存留下各自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大河报人”——这个响亮的名字为
期刊
一、引言    这是一幅非常值得研究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照片。它由《达拉斯新闻晨报》的戴维·利森拍摄。作为一名“嵌入式记者”,他被允许跟随美军第3步兵师第3作战旅的2-69装甲特遣部队进行采访。  照片有如下的说明文字:“当第3步兵师的安迪·麦克莱恩上尉及其同事进一步向巴格达挺进时,他们受到的反应不一。尽管一些伊拉克平民对于美国人的到来深感愤慨,但其他一些人却以微笑、挥手,某些情况下则以吻手——一个
期刊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很遗憾,这一原本在货币领域的规律已然全面渗透到传媒文化中。  众所周知,传媒产品是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所谓外部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厂商的活
期刊
1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的陪同下,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视察,亲切看望和慰问了战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做好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徐书记的讲话,一是进一步强调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报业集团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好全省工作大局方面再立新功,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为“十一五
期刊
媒体竞争,内容为王,策划制胜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一家媒体独享某新闻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少。面对同题竞争的态势,通过新闻策划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取得报道上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的共同选择。  所谓的新闻策划,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新闻传播行为加以谋划,从而使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它通过对新闻信息的统筹和协调,使信息流由无序向有序,由零散向系统转变,通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
期刊
河南教育报刊社从1978年创刊时的一种期刊《河南教育》杂志,经过26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现在的6刊5报,(《河南教育》、《小学青年教师》、《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高中版〉、《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高中版〉、《教育时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初中版、高中版〉、《小学生学习报》〈低年级版、中高年级版〉。涵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社主办的6种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