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闫志强,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原宁夏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宁夏地矿局专家顾问,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研究与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奇石》等多家杂志的顾问……熟识的人都叫他“闫工”,亲切中表达了对他的尊重。
找寻梦想之地
闫志强1943年生于北京,他的整个少年时代都在这座城市中度过。祖父喜欢石头和盆景,经常会找来山石做盆景,还曾在北京西山挖到过一块水晶晶簇,宝贝一样供奉于盆中。幼年的闫志强每天看着爷爷那些美丽的石头,听爷爷讲着关于它们的一切。潜移默化中,一颗爱石、爱山、爱自然的心悄然萌生。
闫志强收藏的第一块石头,是和爷爷一起在地安门附近的一个牙粉厂里捡到的。他把那晶莹剔透的“水晶”拿给也是石头迷的自然老师看,老师告诉他那叫“方解石”。陌生的名词,有趣的知识,让他有着莫名的激动。父亲、爷爷、自然老师,还有一位同学的姑姑——她是北京地质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他们都成为闫志强走向玩石路的领路人。一有关于石头的问题,他就去向这些老师们请教。他从他们那儿知道了更多关于石头的“秘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天安门附近的许多街道都要翻修成柏油路,他就从这路上捡到了一些带有黄铁矿晶体的石灰岩。那些晶体一闪一闪如夜晚的星空,让少年的闫志强对野外、对自然更加向往。他还用自己的收获换来了一块美丽的雨花石,这也是他第一次交流石头。后来,他把路上有黄铁矿的消息告诉了同样爱石头的几个同学,每天放学后大家便相约去捡石。第一次组织“石友”捡石大约是1954年,那时听人说钓鱼台有山,他就带领这群渴望大山的孩子“密谋”了“上山寻宝”活动。可到了才知道“此山”只是长了些树的土山,而不是想像中满是宝藏的“彼山”。虽然“土山”后来建了国宾馆,却终不是他的梦想之地。
在他的影响下,弟弟妹妹也都开始喜欢并搜集石头。他们会给每块石都贴上标签,每到周末,就把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展览。到初中毕业时,闫志强的宝贝已经有了满满两箱——金黄的铜矿石、翠绿的孔雀石、乌黑的油页岩、木化石、海螺化石……那些奇幻的色泽,那些光彩夺目的晶体,那些远古生物的遗迹,都仿佛在召唤着他去探寻更多关于它们的奥秘。
这么多美丽神奇的石头,它们生在哪里?他不断地向师长们请教,也苦苦地思索……当有一天他在铁道边捡到一块赤红色的石头,父亲告诉他:那是运往石景山钢铁厂的铁矿石,产在北边的大山里时,“到大山里去,去寻找更美丽的石头”的愿望便更加强烈。直到1958年春,父亲带着他和弟弟去了八达岭。他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大山,也第一次亲手在大山里捡到了石头——一块红彤彤的花岗石。人生的目标清晰起来,他坚定了报考地质院校的决心。而寻觅、考察奇石的漫长人生道路,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
选择心的方向
闫志强初中毕业,面临两个选择:继续上高中或者读中专。闫家兄妹六个,全家靠父亲一人支撑,生活很是困顿。身为长兄的他觉得该为父分忧。于是成绩优异的他谢绝了学校保送他就读本校高中的好意,决定报考中专。他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不花家里的钱,还省下了一个人的饭,又实现了自己学习地质的理想。1958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地质学校,进入地勘专业学习。这次选择是他一生从事地质工作、观赏石事业的入门,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对自己童年梦想的不断追求。两年后,他被学校送去成都地质学院深造,获得大专文凭。学成归来,在留校任教还是去野外工作的选择中,他又选择了到野外工作。他要真正地到大山中,到自然中去寻找、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事隔30多年后的另一个选择,使他进入了另一扇门——把观赏石作为自己的事业。
1995年,闫志强受政府的聘任,筹建宁夏华西村的形象工程——华夏奇石馆。从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再到建馆,由他全权负责。一生爱石的闫工决定提前退休,专心来做观赏石。这一次,他放弃的是马上接任总工的机会。可是他仍不后悔,能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用有生之年、用专业知识来为观赏石事业服务,他感到很快乐。
人生总要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当众人都以所谓的“理性”斤斤计较于名利、得失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随“心”所欲,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闫志强做到了。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地质专业,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野外工作,并且最终放弃优渥的工作条件,选择全身心投入自己钟爱的石头事业。心之所向即路之所之。在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能遵从心的方向,应该说,闫工是幸福的。这幸福与石有关,但又不止于石。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那样纯粹和自然,就如同那些被我们珍爱和收藏的自然瑰宝。
发现戈壁奇石
1967年,闫志强所在的北京地矿局水晶地质队被地矿部调往内蒙,在阿拉善地区工作。那年春天,他从事水晶地质勘察,从乌力吉北上,骑着骆驼横穿阿拉善大滩。大滩上美丽的玛瑙和碧玉迎着阳光,闪耀如宝石,晃得人眼花。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在野外捡自己喜欢的石头。那时的阿拉善大滩渺无人烟,只有他们地质勘察队的十几顶帐篷,浑然一色的天空和戈壁,令人生倦。只有那些红的、白的、绿的、黑的“宝石”,点亮了地质队员疲劳的双眼,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充实了那些孤寂的心。
上世纪70年代,闫志强再次进入大滩附近的火山岩区开展地质考察,前后历经八年,他的身心都融入了这片大滩,融入了孕育无数戈壁奇石的阿拉善乌拉。
“这片大滩在阿拉善乌拉山北麓,东西向展开,西起布斯特大沟,东到苏宏图附近,北接绵延起伏的沙漠,长近40公里,宽5-10公里,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用来描述这片神奇戈壁的这些地名和详实数据,其实都来自于闫志强当初的勘测。他用脚步、用眼睛一寸寸丈量了这片无名的荒漠。此后,这片承载着无数瑰宝的神秘之地,因为闫志强的发现而名扬全国。“阿拉善大滩”成为爱石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其实,连“阿拉善大滩”这个让石界感到亲切和骄傲的名字,也是闫工取的。
然而,闫工并没把这个地方看成自己的私人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赏石的春风吹到了大西北,闫志强也开始领着银川石友去大滩捡石头。一时间,寂静的大滩喧闹起来。而苏宏图火山口又发现了葡萄玛瑙原生矿的消息,更是轰动了全国。随着银川石友对戈壁奇石的开发,举国掀起了戈壁奇石风潮。广东石友最早来到这儿,随后是台湾石友,最后连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石友也陆续进入了西北的银川和阿拉善。随着阿拉善人开始捡石、玩石,牧民们也做起了奇石生意。由此,北奇石之都“阿拉善”开始崛起并登上全国赏石大舞台。
现在,虽然昔日辉煌的大滩又渐渐回复沉寂,璀璨的玛瑙、碧玉资源已日渐枯竭,可是在全国甚或在世界上,许多人手里都有了它们的倩影,从小如豆粒者到大至几米者,都有人喜爱并追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知有多少人为它疯狂,而这种“高烧”持续至今依然不减。阿拉善大滩的璀璨从沙漠里消失了,它闪耀在了爱石人的心上。
闫志强见证了那片戈壁滩最初的平静和后来的辉煌。讲述这段过往时,你能感觉到他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对戈壁奇石的钟情。后来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走进大滩,看到仍有牧民在挥锹镐苦苦寻觅。只是他们寻觅的是天价大滩玛瑙,而他寻觅的则是旧时灿烂的梦。
我只是个工程师
1994年,闫志强开始撰文向外界介绍阿拉善及其所产的戈壁石。最初他是把阿拉善戈壁石包含在宁夏石(西夏石)里来介绍的。比如1995年刊登于《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一书的《西夏石璀璨夺目》,其中着重介绍的“大漠风成石”,就是指产于阿拉善戈壁沙漠腹地的奇石。他在文中依据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对戈壁奇石进行分类:玛瑙、碧玉造型石,玉髓造型石,菊花石,千层石等;《宁夏奇石概论》(发表于《雅石共赏》1998年第3期,总第12期)里的“戈壁石类”,也是指阿拉善戈壁石。文中他对戈壁石的种类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分为:碧玉玛瑙石、风成菊花石(鸡骨石)、葡萄玛瑙石、蜂巢石、黄玉髓、千层石——这些概念被石友沿用至今。这两篇文章都对戈壁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而2001年发表于《石友》总第15期的《论戈壁石的形成与称谓》,更详尽地论述了西北地区(包括内蒙西部阿拉善-巴彦淖尔一带,青海昆仑山东麓和新疆哈密地区)戈壁奇石的种类与成因。这次阐述的戈壁奇石的成因,澄清了石友们观念中的“风沙是主要成因”的误区,认为戈壁奇石的形成分为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三个阶段(一是由火山喷发等原因形成原石,这是雏形;二是风化阶段,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原石崩落,许多被搬运到戈壁上,此时石形大体已定;三是在大滩上风吹沙砺抛光,这个过程主要是美化改造作用)。他的分析与探讨基于自己所掌握的地质知识及大量的野外取证与调查,由此“戈壁奇石”的名称稳定并沿袭下来。其实此文对“沙漠漆”这一所谓石种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普通人对这种表面附有厚薄不等沙漠漆的戈壁石的误称。后来此文被许多杂志转载,而许多涉及介绍戈壁石的大型画册也引用了此文,更有许多写戈壁石的文章,都多多少少借用了他的观点。可以说,闫志强是戈壁奇石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在对戈壁奇石进行分析的同时,他对宁夏境内的黄河石、山采石、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等奇石种类都向外界做了介绍。后来他又陆续针对葡萄玛瑙石、结核石类奇石、肾状玛瑙、黄河石、古生物化石、特种石等石类写过多篇文章进行探讨。闫工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眼光来分析、求证,把这些石种的物理特性、美学特征、产地属性、资源情况等告诉石友,给玩石人一个“明白”。
十几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46篇文章,而作为一个爱石头和研究石头的人,他知道自己依然会写下去。他说自己不是理论家,只是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就是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完善理论,继而指导实践。他如是说,亦如是做了。他用地质知识来认识自己喜欢的奇石,而在对奇石不断地认识中又丰富着他自己的奇石理论知识库,当然,他的奇石理论更多地指导了全国石友对戈壁奇石的赏玩。
他说当初也闹过迷信理论的笑话。开始接触戈壁石时,只知道“瘦、皱、漏、透”的古典赏石理念,他和孟昭贤等石友用“瘦、皱、漏、透”的造型标准去寻找戈壁石,错过了许多真正的好石头。后来发现符合理论的石头太少了,于是才开始“跟着感觉走”。闫工由此更理解了在实践中补充、修正理论的重要性。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弱点。他说:我是地质工作者,看石总免不了要想其成因、物理特性,而对与石有关的美学理论知之不多,只知道美,赏心悦目,所以在艺术美学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欠缺,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结语 静数岁月
闫工的生活很简单。
1995年开始筹建的华夏奇石馆,他任了五年馆长;1996年4月28日建成的宁夏奇石馆,从装修到布展、文字撰写、培训讲解员,他都帮好友陈西出谋划策,这是宁夏当时最早的两个馆。同时,1995年他和陈西、孙苇等好友开始联络石友组建自己的“组织”,1996年1月宁夏石文化研究会成立。藉由石馆的兴建、宁夏石文化研究会的成立,陈西、冯少康、孙苇、米寿世、赵立云等后来闻名全国的宁夏石友汇集在了一起。
以上两个石馆,哪一个都比他的“塞北石屋”大,都比他的石屋有名气;上述的哪个石友,也都比他在银川石界活跃。可是,无论谁提起他,总会尊称一声“闫工”。守着石店卖卖石头,在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全国一些大展做做评委,这就是他的生活,简单又充实。
闫工说:“我的追求和别人不完全一样,我要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从没想着把事儿做的多大,挣多少钱,或者多有名气。我从小喜欢石头,完全是一种朴素的对石头的热爱,使得我这一生从没有离开石头。学的是这个专业,从事的也是这一行,这一生已经很有意义了。”
心态平和、不在意名利,执着地做着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他所喜欢的生活。这样,他说他很幸福。
黄昏了,夕阳镀上银川古玩城,闫工也要回家了。他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融进下班的滚滚人流中,这一刻,岁月仿佛从来不曾改变过。
看欢乐的石,见喜乐知年的自己,静数架上那亿年的“时光”, 对闫工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与大道。
找寻梦想之地
闫志强1943年生于北京,他的整个少年时代都在这座城市中度过。祖父喜欢石头和盆景,经常会找来山石做盆景,还曾在北京西山挖到过一块水晶晶簇,宝贝一样供奉于盆中。幼年的闫志强每天看着爷爷那些美丽的石头,听爷爷讲着关于它们的一切。潜移默化中,一颗爱石、爱山、爱自然的心悄然萌生。
闫志强收藏的第一块石头,是和爷爷一起在地安门附近的一个牙粉厂里捡到的。他把那晶莹剔透的“水晶”拿给也是石头迷的自然老师看,老师告诉他那叫“方解石”。陌生的名词,有趣的知识,让他有着莫名的激动。父亲、爷爷、自然老师,还有一位同学的姑姑——她是北京地质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他们都成为闫志强走向玩石路的领路人。一有关于石头的问题,他就去向这些老师们请教。他从他们那儿知道了更多关于石头的“秘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天安门附近的许多街道都要翻修成柏油路,他就从这路上捡到了一些带有黄铁矿晶体的石灰岩。那些晶体一闪一闪如夜晚的星空,让少年的闫志强对野外、对自然更加向往。他还用自己的收获换来了一块美丽的雨花石,这也是他第一次交流石头。后来,他把路上有黄铁矿的消息告诉了同样爱石头的几个同学,每天放学后大家便相约去捡石。第一次组织“石友”捡石大约是1954年,那时听人说钓鱼台有山,他就带领这群渴望大山的孩子“密谋”了“上山寻宝”活动。可到了才知道“此山”只是长了些树的土山,而不是想像中满是宝藏的“彼山”。虽然“土山”后来建了国宾馆,却终不是他的梦想之地。
在他的影响下,弟弟妹妹也都开始喜欢并搜集石头。他们会给每块石都贴上标签,每到周末,就把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展览。到初中毕业时,闫志强的宝贝已经有了满满两箱——金黄的铜矿石、翠绿的孔雀石、乌黑的油页岩、木化石、海螺化石……那些奇幻的色泽,那些光彩夺目的晶体,那些远古生物的遗迹,都仿佛在召唤着他去探寻更多关于它们的奥秘。
这么多美丽神奇的石头,它们生在哪里?他不断地向师长们请教,也苦苦地思索……当有一天他在铁道边捡到一块赤红色的石头,父亲告诉他:那是运往石景山钢铁厂的铁矿石,产在北边的大山里时,“到大山里去,去寻找更美丽的石头”的愿望便更加强烈。直到1958年春,父亲带着他和弟弟去了八达岭。他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大山,也第一次亲手在大山里捡到了石头——一块红彤彤的花岗石。人生的目标清晰起来,他坚定了报考地质院校的决心。而寻觅、考察奇石的漫长人生道路,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
选择心的方向
闫志强初中毕业,面临两个选择:继续上高中或者读中专。闫家兄妹六个,全家靠父亲一人支撑,生活很是困顿。身为长兄的他觉得该为父分忧。于是成绩优异的他谢绝了学校保送他就读本校高中的好意,决定报考中专。他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不花家里的钱,还省下了一个人的饭,又实现了自己学习地质的理想。1958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地质学校,进入地勘专业学习。这次选择是他一生从事地质工作、观赏石事业的入门,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对自己童年梦想的不断追求。两年后,他被学校送去成都地质学院深造,获得大专文凭。学成归来,在留校任教还是去野外工作的选择中,他又选择了到野外工作。他要真正地到大山中,到自然中去寻找、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事隔30多年后的另一个选择,使他进入了另一扇门——把观赏石作为自己的事业。
1995年,闫志强受政府的聘任,筹建宁夏华西村的形象工程——华夏奇石馆。从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再到建馆,由他全权负责。一生爱石的闫工决定提前退休,专心来做观赏石。这一次,他放弃的是马上接任总工的机会。可是他仍不后悔,能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用有生之年、用专业知识来为观赏石事业服务,他感到很快乐。
人生总要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当众人都以所谓的“理性”斤斤计较于名利、得失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随“心”所欲,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闫志强做到了。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地质专业,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野外工作,并且最终放弃优渥的工作条件,选择全身心投入自己钟爱的石头事业。心之所向即路之所之。在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能遵从心的方向,应该说,闫工是幸福的。这幸福与石有关,但又不止于石。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那样纯粹和自然,就如同那些被我们珍爱和收藏的自然瑰宝。
发现戈壁奇石
1967年,闫志强所在的北京地矿局水晶地质队被地矿部调往内蒙,在阿拉善地区工作。那年春天,他从事水晶地质勘察,从乌力吉北上,骑着骆驼横穿阿拉善大滩。大滩上美丽的玛瑙和碧玉迎着阳光,闪耀如宝石,晃得人眼花。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在野外捡自己喜欢的石头。那时的阿拉善大滩渺无人烟,只有他们地质勘察队的十几顶帐篷,浑然一色的天空和戈壁,令人生倦。只有那些红的、白的、绿的、黑的“宝石”,点亮了地质队员疲劳的双眼,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充实了那些孤寂的心。
上世纪70年代,闫志强再次进入大滩附近的火山岩区开展地质考察,前后历经八年,他的身心都融入了这片大滩,融入了孕育无数戈壁奇石的阿拉善乌拉。
“这片大滩在阿拉善乌拉山北麓,东西向展开,西起布斯特大沟,东到苏宏图附近,北接绵延起伏的沙漠,长近40公里,宽5-10公里,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用来描述这片神奇戈壁的这些地名和详实数据,其实都来自于闫志强当初的勘测。他用脚步、用眼睛一寸寸丈量了这片无名的荒漠。此后,这片承载着无数瑰宝的神秘之地,因为闫志强的发现而名扬全国。“阿拉善大滩”成为爱石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其实,连“阿拉善大滩”这个让石界感到亲切和骄傲的名字,也是闫工取的。
然而,闫工并没把这个地方看成自己的私人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赏石的春风吹到了大西北,闫志强也开始领着银川石友去大滩捡石头。一时间,寂静的大滩喧闹起来。而苏宏图火山口又发现了葡萄玛瑙原生矿的消息,更是轰动了全国。随着银川石友对戈壁奇石的开发,举国掀起了戈壁奇石风潮。广东石友最早来到这儿,随后是台湾石友,最后连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石友也陆续进入了西北的银川和阿拉善。随着阿拉善人开始捡石、玩石,牧民们也做起了奇石生意。由此,北奇石之都“阿拉善”开始崛起并登上全国赏石大舞台。
现在,虽然昔日辉煌的大滩又渐渐回复沉寂,璀璨的玛瑙、碧玉资源已日渐枯竭,可是在全国甚或在世界上,许多人手里都有了它们的倩影,从小如豆粒者到大至几米者,都有人喜爱并追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知有多少人为它疯狂,而这种“高烧”持续至今依然不减。阿拉善大滩的璀璨从沙漠里消失了,它闪耀在了爱石人的心上。
闫志强见证了那片戈壁滩最初的平静和后来的辉煌。讲述这段过往时,你能感觉到他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对戈壁奇石的钟情。后来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走进大滩,看到仍有牧民在挥锹镐苦苦寻觅。只是他们寻觅的是天价大滩玛瑙,而他寻觅的则是旧时灿烂的梦。
我只是个工程师
1994年,闫志强开始撰文向外界介绍阿拉善及其所产的戈壁石。最初他是把阿拉善戈壁石包含在宁夏石(西夏石)里来介绍的。比如1995年刊登于《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一书的《西夏石璀璨夺目》,其中着重介绍的“大漠风成石”,就是指产于阿拉善戈壁沙漠腹地的奇石。他在文中依据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对戈壁奇石进行分类:玛瑙、碧玉造型石,玉髓造型石,菊花石,千层石等;《宁夏奇石概论》(发表于《雅石共赏》1998年第3期,总第12期)里的“戈壁石类”,也是指阿拉善戈壁石。文中他对戈壁石的种类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分为:碧玉玛瑙石、风成菊花石(鸡骨石)、葡萄玛瑙石、蜂巢石、黄玉髓、千层石——这些概念被石友沿用至今。这两篇文章都对戈壁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而2001年发表于《石友》总第15期的《论戈壁石的形成与称谓》,更详尽地论述了西北地区(包括内蒙西部阿拉善-巴彦淖尔一带,青海昆仑山东麓和新疆哈密地区)戈壁奇石的种类与成因。这次阐述的戈壁奇石的成因,澄清了石友们观念中的“风沙是主要成因”的误区,认为戈壁奇石的形成分为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三个阶段(一是由火山喷发等原因形成原石,这是雏形;二是风化阶段,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原石崩落,许多被搬运到戈壁上,此时石形大体已定;三是在大滩上风吹沙砺抛光,这个过程主要是美化改造作用)。他的分析与探讨基于自己所掌握的地质知识及大量的野外取证与调查,由此“戈壁奇石”的名称稳定并沿袭下来。其实此文对“沙漠漆”这一所谓石种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普通人对这种表面附有厚薄不等沙漠漆的戈壁石的误称。后来此文被许多杂志转载,而许多涉及介绍戈壁石的大型画册也引用了此文,更有许多写戈壁石的文章,都多多少少借用了他的观点。可以说,闫志强是戈壁奇石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在对戈壁奇石进行分析的同时,他对宁夏境内的黄河石、山采石、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等奇石种类都向外界做了介绍。后来他又陆续针对葡萄玛瑙石、结核石类奇石、肾状玛瑙、黄河石、古生物化石、特种石等石类写过多篇文章进行探讨。闫工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眼光来分析、求证,把这些石种的物理特性、美学特征、产地属性、资源情况等告诉石友,给玩石人一个“明白”。
十几年来,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46篇文章,而作为一个爱石头和研究石头的人,他知道自己依然会写下去。他说自己不是理论家,只是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就是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完善理论,继而指导实践。他如是说,亦如是做了。他用地质知识来认识自己喜欢的奇石,而在对奇石不断地认识中又丰富着他自己的奇石理论知识库,当然,他的奇石理论更多地指导了全国石友对戈壁奇石的赏玩。
他说当初也闹过迷信理论的笑话。开始接触戈壁石时,只知道“瘦、皱、漏、透”的古典赏石理念,他和孟昭贤等石友用“瘦、皱、漏、透”的造型标准去寻找戈壁石,错过了许多真正的好石头。后来发现符合理论的石头太少了,于是才开始“跟着感觉走”。闫工由此更理解了在实践中补充、修正理论的重要性。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弱点。他说:我是地质工作者,看石总免不了要想其成因、物理特性,而对与石有关的美学理论知之不多,只知道美,赏心悦目,所以在艺术美学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欠缺,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结语 静数岁月
闫工的生活很简单。
1995年开始筹建的华夏奇石馆,他任了五年馆长;1996年4月28日建成的宁夏奇石馆,从装修到布展、文字撰写、培训讲解员,他都帮好友陈西出谋划策,这是宁夏当时最早的两个馆。同时,1995年他和陈西、孙苇等好友开始联络石友组建自己的“组织”,1996年1月宁夏石文化研究会成立。藉由石馆的兴建、宁夏石文化研究会的成立,陈西、冯少康、孙苇、米寿世、赵立云等后来闻名全国的宁夏石友汇集在了一起。
以上两个石馆,哪一个都比他的“塞北石屋”大,都比他的石屋有名气;上述的哪个石友,也都比他在银川石界活跃。可是,无论谁提起他,总会尊称一声“闫工”。守着石店卖卖石头,在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全国一些大展做做评委,这就是他的生活,简单又充实。
闫工说:“我的追求和别人不完全一样,我要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从没想着把事儿做的多大,挣多少钱,或者多有名气。我从小喜欢石头,完全是一种朴素的对石头的热爱,使得我这一生从没有离开石头。学的是这个专业,从事的也是这一行,这一生已经很有意义了。”
心态平和、不在意名利,执着地做着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他所喜欢的生活。这样,他说他很幸福。
黄昏了,夕阳镀上银川古玩城,闫工也要回家了。他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融进下班的滚滚人流中,这一刻,岁月仿佛从来不曾改变过。
看欢乐的石,见喜乐知年的自己,静数架上那亿年的“时光”, 对闫工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