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民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能职责。当下,很多地方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十分滞后,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不相适应,导致精神、道德滑坡,不良社会风气蔓延。本文意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提出见解,供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主体,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维持生产运作,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安定、团结,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直接作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文化相互交融,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社会上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不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在新时期新阶段,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基层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基层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民俗文化和民族文艺创作,从而达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互为生存条件,共同推进发展。从本原上看,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发展状态制约并决定着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与水平,同时深刻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模式选择。基础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份,基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基层群众文化的日益发展,可以抵制歪风邪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助力经济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設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和组织性不断增强。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文化效益存在长期性、潜伏性特点,不像经济效益一样立竿见影。加之,考核领导干部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结果。很多领导重抓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只要把经济增速搞上去了,上级满意,民众实惠,就会得到提拔任用。如此的干部提拔任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致使地方政府没能有效发挥组织、引导、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二)人、财、物匮乏。
发展任何一项事业或干好任何一行工作,都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不断完善基设施建设、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基层群众文化才能日益发展,才能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重点是看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专业的队伍加上财力的保障,就没有干不好的群众文化工作。但目前的现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县、乡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原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工作人员不足等问题。缺人干事、缺钱办事,缺设施设备把事办好成为制约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表面
“十二五”时期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就近就便有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文艺鉴赏、参与文化活动等7项活动。各级文化有主管部门因此制定了许多量化考核指标。基层文化部门在人员、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又要保证完成这些量化考核指标,只能应付式的开展各项活动,管不了群众喜欢不喜欢,有没有社会效果,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表面。另一方,由于不注重调研,不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要,受惯性工作思维的影响,把唱唱跳跳当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致使文化受众越来越少。再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文化艺术人才,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审美艺术价值不高,满足不了广大人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要。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和发展缓慢的问题,本人以为,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基层群众化
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群众属于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要促使群众文化活动拥有一定的吸引力、号召力,就必须要以群众为基础,突出群众。为此,必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四个突出特点。根据十九大会议上提出文化建设方向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一方面,群众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只为了娱乐,同时也要让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天下大事、实时资讯。再一方面,要针对地域性文化特点、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培训工作。再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置之事外的文化受众。总之,要加强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确保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能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文化层次人员的文化需求,而且符合健康、积极的审美特点,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着力解决人、财、物匮乏之根本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因此,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财、物匮乏的问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关于“人才”的问题,由于贫困地区、边远山区较难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本人认为拟实施定向招培养。即由国家统筹专业院校,安排一定招生名额专门为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由地方政府签订定向服务合同,然后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和帮助,达到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关于“财”方面,本人认为由国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按人员数和相应比例划拨,西部贫困地区和一些重点偏远地区由国家和省级财政重点扶持。
(三)加强改革,建全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体制
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每一级的党委、工会、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都均肩负非常重要的责任。所以必须加强引导和协调,促使各部门同向用力,互相协作和补台,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二要实施分类指导的措施,从而提高针对性。因为每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基础都有差异,所以不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采取一样的措施。需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提高建设的针对性。三要做好示范工作,以点带面,促进文化建设的进行和开展。为此,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可以选择一批基础非常好的企业来促进文化工作的开展,起好带头作用。四要构建科学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更好的被落实。关于领导考核提拔任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和参数。关于激励方面,要对专职、兼职的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促使他们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文化服务。
五、结束语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目前群众文化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需要政府从理念、行动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整合研究,从而为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亚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167.
[2]刘惠荣.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基础[J].群文天地,2012(23):91-93.
[3]郭旗,续元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惠民服务发展——以临沂市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8):150-152.
[4]李满营,石传延,刘宝珍,刘本琪.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4(09):36-37.
[5]宮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07):28-29.
[6]黄海月.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02):123.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主体,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维持生产运作,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安定、团结,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直接作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文化相互交融,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社会上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不进行正确引导,就会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在新时期新阶段,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基层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基层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繁荣民俗文化和民族文艺创作,从而达到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互为生存条件,共同推进发展。从本原上看,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发展状态制约并决定着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与水平,同时深刻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模式选择。基础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份,基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基层群众文化的日益发展,可以抵制歪风邪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助力经济发展。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設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和组织性不断增强。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文化效益存在长期性、潜伏性特点,不像经济效益一样立竿见影。加之,考核领导干部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导致基层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什么样的机制、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结果。很多领导重抓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只要把经济增速搞上去了,上级满意,民众实惠,就会得到提拔任用。如此的干部提拔任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致使地方政府没能有效发挥组织、引导、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二)人、财、物匮乏。
发展任何一项事业或干好任何一行工作,都离不开人、财、物的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不断完善基设施建设、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基层群众文化才能日益发展,才能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重点是看人才队伍建设。一支专业的队伍加上财力的保障,就没有干不好的群众文化工作。但目前的现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县、乡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原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工作人员不足等问题。缺人干事、缺钱办事,缺设施设备把事办好成为制约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表面
“十二五”时期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就近就便有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文艺鉴赏、参与文化活动等7项活动。各级文化有主管部门因此制定了许多量化考核指标。基层文化部门在人员、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又要保证完成这些量化考核指标,只能应付式的开展各项活动,管不了群众喜欢不喜欢,有没有社会效果,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表面。另一方,由于不注重调研,不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要,受惯性工作思维的影响,把唱唱跳跳当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致使文化受众越来越少。再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文化艺术人才,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审美艺术价值不高,满足不了广大人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要。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滞后和发展缓慢的问题,本人以为,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基层群众化
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群众属于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要促使群众文化活动拥有一定的吸引力、号召力,就必须要以群众为基础,突出群众。为此,必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四个突出特点。根据十九大会议上提出文化建设方向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一方面,群众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只为了娱乐,同时也要让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天下大事、实时资讯。再一方面,要针对地域性文化特点、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培训工作。再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置之事外的文化受众。总之,要加强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确保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能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文化层次人员的文化需求,而且符合健康、积极的审美特点,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着力解决人、财、物匮乏之根本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因此,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人、财、物匮乏的问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关于“人才”的问题,由于贫困地区、边远山区较难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本人认为拟实施定向招培养。即由国家统筹专业院校,安排一定招生名额专门为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由地方政府签订定向服务合同,然后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和帮助,达到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关于“财”方面,本人认为由国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按人员数和相应比例划拨,西部贫困地区和一些重点偏远地区由国家和省级财政重点扶持。
(三)加强改革,建全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体制
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每一级的党委、工会、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都均肩负非常重要的责任。所以必须加强引导和协调,促使各部门同向用力,互相协作和补台,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二要实施分类指导的措施,从而提高针对性。因为每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基础都有差异,所以不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采取一样的措施。需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提高建设的针对性。三要做好示范工作,以点带面,促进文化建设的进行和开展。为此,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可以选择一批基础非常好的企业来促进文化工作的开展,起好带头作用。四要构建科学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更好的被落实。关于领导考核提拔任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和参数。关于激励方面,要对专职、兼职的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促使他们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文化服务。
五、结束语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目前群众文化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需要政府从理念、行动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整合研究,从而为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亚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167.
[2]刘惠荣.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基础[J].群文天地,2012(23):91-93.
[3]郭旗,续元申.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惠民服务发展——以临沂市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8):150-152.
[4]李满营,石传延,刘宝珍,刘本琪.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4(09):36-37.
[5]宮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07):28-29.
[6]黄海月.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