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积极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给学生传授各种写作技巧,过多地强调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却忽略了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它做为思维——一种最活跃、最高质,最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来训练,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语言,华而不实;写人,千篇一律;状物,万物一色。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实施“感悟性写作”,是改变目前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现状的一剂良药。
“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所谓感悟性写作,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对所触及的对象的感悟,选择适当的语言和结构形式,正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的写作活动。那么,我们应如何来进行感悟性写作呢?
一、生活是感悟性写作的源泉
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真切的感受,产生打动人心的作品。如在学过了《我与地坛》,并拓展阅读了《谎言》、《母爱如粥》等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散文之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家中为自己操劳的父母,品一品“妈妈”这个词的含义,思一思自己偶尔的任性与叛逆,然后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果收获了很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佳作。
二、阅读是感悟性写作的酵母
语文教材中多是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熏染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心智,雕琢学生心灵。阅读有如感悟能力的酵母,老师适时引导便能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动,学会感悟,具有洞察的敏锐性,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继而营构成篇,发言成文。
然而,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亦不能复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再充当一名说破道尽的灌输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变换不同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如在读杜甫的《登高》时,可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人生的辛酸和坎坷;在讲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教师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作者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在讲授这些具有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的文章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情带读,以撞击出学生感情的火花,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学会品味作品中的美,进而创作出美。学生持续地阅读,将在头脑中积累下丰富
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就会象酵母一样发酵,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成。
三、思维训练是感悟性写作的杠杆
“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在语文教学中,诉诸学生的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而是语言文字。如果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阅读就只能是消极地承受,其他智力活动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例如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想象很难对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当然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写作了。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见解,迸射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我鼓励学生就作者的观点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缺憾是一种美,完整也是一种美,美是多种多样的,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套子的事例,并以“限制和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培养学生联想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在讲授《项链》一课时,让学生续写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在教授《剃光头发后》时,让学生就“也是闲笔”,来列举能运用到这篇文章中来的写作材料。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提高。以思维训练为杠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活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能够把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表达出来,并能在写作中积极、周密的思考,就会将感悟性作文高高撬起。
总之、只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磨砺自己的感觉,在阅读中催发激活自己的感悟细胞,在思维训练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感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至最终写出文质兼美、“灵气”四溢的文章来。
“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所谓感悟性写作,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己对所触及的对象的感悟,选择适当的语言和结构形式,正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的写作活动。那么,我们应如何来进行感悟性写作呢?
一、生活是感悟性写作的源泉
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触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真切的感受,产生打动人心的作品。如在学过了《我与地坛》,并拓展阅读了《谎言》、《母爱如粥》等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散文之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家中为自己操劳的父母,品一品“妈妈”这个词的含义,思一思自己偶尔的任性与叛逆,然后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果收获了很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佳作。
二、阅读是感悟性写作的酵母
语文教材中多是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熏染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心智,雕琢学生心灵。阅读有如感悟能力的酵母,老师适时引导便能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动,学会感悟,具有洞察的敏锐性,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继而营构成篇,发言成文。
然而,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亦不能复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再充当一名说破道尽的灌输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变换不同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如在读杜甫的《登高》时,可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人生的辛酸和坎坷;在讲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教师可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作者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在讲授这些具有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的文章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情带读,以撞击出学生感情的火花,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学会品味作品中的美,进而创作出美。学生持续地阅读,将在头脑中积累下丰富
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就会象酵母一样发酵,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成。
三、思维训练是感悟性写作的杠杆
“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在语文教学中,诉诸学生的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而是语言文字。如果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阅读就只能是消极地承受,其他智力活动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例如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想象很难对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当然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写作了。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见解,迸射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我鼓励学生就作者的观点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理解缺憾是一种美,完整也是一种美,美是多种多样的,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套子的事例,并以“限制和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培养学生联想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在讲授《项链》一课时,让学生续写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在教授《剃光头发后》时,让学生就“也是闲笔”,来列举能运用到这篇文章中来的写作材料。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提高。以思维训练为杠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活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能够把在生活和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表达出来,并能在写作中积极、周密的思考,就会将感悟性作文高高撬起。
总之、只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磨砺自己的感觉,在阅读中催发激活自己的感悟细胞,在思维训练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感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至最终写出文质兼美、“灵气”四溢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