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床旁B超对钝性腹部损伤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 EUB-420式B超仪,探测Morrison陷窝、脾肾隐窝及Douglas窝,如在一处或一处以上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阳性,如在三处均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阴性,并结合腹部CT检查及手术结果分析。腹部CT检查如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如肝、脾挫裂伤或血肿即为阳性,如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损伤即为阴性,并将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相对照分析。结果:BS(+)112例,BS(-)32例。行腹部CT检查108例,剖腹手术88例。BS定性诊断符合率91.7%(132/144),BS定位诊断符合率67.8%(76/112)。治愈124例,死亡20例,病死率13.9%(20/144)。结论:B超检查是钝性腹部损伤的一种快速、精确的定性诊断方法,在腹部外伤性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钝性腹部损伤;B超检查;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8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21-01
钝性腹部损伤多发生于日常生活、生产及交通事故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等,且多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是腹部外伤后最常见损伤之一。腹部脏器损伤乃至破裂引起内出血症状,如不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B超作为基层医院常见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探查腹腔脏器形态、大小及脏器周围间隙积血情况,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间144例钝性腹部损伤BS检查、手术及腹部CT检查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共144例,男120例,女24例;年龄20岁~5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0min~5d。致伤原因:坠落伤50例,交通事故伤70例,斗殴致伤20例,其他2例。23例入院时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合并其他器官损伤54例次。
1.2 诊治方法
采用HITACHI EUB-420式B超仪,探测Morrison陷窝、脾肾隐窝及Douglas窝,如在一处或一处以上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阳性,如在三处均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阴性,并结合腹部CT检查及手术结果分析。腹部CT检查如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如肝、脾挫裂伤或血肿即为阳性,如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损伤即为阴性。全组均在急诊间行BS检查,对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在呼吸支持及开放静脉通路后即行BS检查。根据Boulanger等提出的诊断步骤,对BS(+)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腹部体征明显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或胃肠内容物者行急诊剖腹手术。对BS(+)血液动力学稳定或低血压经初期扩容后血液动力学很快稳定者,行腹部CT检查以判定腹腔内游离液体的来源。对BS(-)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在急诊间重复BS检查,同时详细体检或床旁X线检查排除其他器官损伤。对保守治疗患者除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血球压积外,采用BS作为常规监测手段严密观察腹腔内游离液体量是否进行性增多、肝或脾内血肿是否增大以决定是否终止或继续保守治疗。
2 结果
本组BS检查时间在40s~3 min,阳性诊断平均1.2 min,阴性诊断平均2.5 min。BS(+)112例,BS(-)32例。行腹部CT检查108例,其中8例BS(-)而腹部CT检查(+)。BS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7%(132/144)。80例行腹腔穿刺,其中28例首次腹腔穿刺(-)而BS(+),剖腹手术88例,保守及其他治疗56例。BS(+)的112例中76例分别诊断为肝、脾破裂或血肿形成,经与腹部CT检查及手术结果比较BS定位诊断符合率为67.8%(76/112)。全组治愈124例,死亡20例,病死率13.9%(20/144)。死亡原因:4例死于腹内脏器损伤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16例死于合并的其他器官损伤。
3 讨论
钝性腹部损伤临床往往是全身多发伤的一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较危重,临床医生在早期行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的同时要确定损伤部位、出血的来源及决定是否紧急手术干预。就腹部损伤本身而言,首先是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决定是否行急诊剖腹手术。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在腹部损伤处理观念、决策及方法上的变化,某些辅助检查的结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组144例患者经与手术和随后的腹部CT检查对照,BS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7%(132/144)。尤其在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BS的应用结合临床体征是决定外科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组23例血压≤90/60 mmHg患者根据BS检查的结果和临床体征行急诊剖腹手术,除4例分别为肠系膜撕裂伤及后腹膜血肿外,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破裂。同时BS对腹内脏器损伤的定位也有一定价值,全组112例BS定位诊断经手术和CT检查证实,符合率为67.8%(76/112)。腹部CT检查对腹部损伤敏感、定位准确,并可根据CT检查影像对肝、脾、胰等器官损伤分级,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但CT检查价格昂贵,费时较长,且需将危重患者运送到CT室,对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难以施行。
在处理多发伤时,临床须结合病史、体征及腹部CT检查结果作出判断,而BS是对钝性腹部损伤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多发伤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首次BS(-)者,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器官损伤,除反复行BSA检查外,应注意对其他部位详细检查。本组患者入院时有的血压≤90/60mmHg,而首次BS(-)经详细体检、床旁摄片等检查发现分别以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重度颅脑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等损伤为主。因此,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发伤患者如BS(-)则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检查腹部以外的其他器官有无损伤。
参考文献:
[1] 李国杰,周世昌.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诊断与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9.
[2] 李国杰,周世昌.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诊断与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9.
关键词:钝性腹部损伤;B超检查;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8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21-01
钝性腹部损伤多发生于日常生活、生产及交通事故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等,且多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是腹部外伤后最常见损伤之一。腹部脏器损伤乃至破裂引起内出血症状,如不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B超作为基层医院常见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探查腹腔脏器形态、大小及脏器周围间隙积血情况,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间144例钝性腹部损伤BS检查、手术及腹部CT检查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共144例,男120例,女24例;年龄20岁~5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0min~5d。致伤原因:坠落伤50例,交通事故伤70例,斗殴致伤20例,其他2例。23例入院时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合并其他器官损伤54例次。
1.2 诊治方法
采用HITACHI EUB-420式B超仪,探测Morrison陷窝、脾肾隐窝及Douglas窝,如在一处或一处以上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阳性,如在三处均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即为阴性,并结合腹部CT检查及手术结果分析。腹部CT检查如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如肝、脾挫裂伤或血肿即为阳性,如未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或腹内脏器损伤即为阴性。全组均在急诊间行BS检查,对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在呼吸支持及开放静脉通路后即行BS检查。根据Boulanger等提出的诊断步骤,对BS(+)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腹部体征明显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或胃肠内容物者行急诊剖腹手术。对BS(+)血液动力学稳定或低血压经初期扩容后血液动力学很快稳定者,行腹部CT检查以判定腹腔内游离液体的来源。对BS(-)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在急诊间重复BS检查,同时详细体检或床旁X线检查排除其他器官损伤。对保守治疗患者除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血球压积外,采用BS作为常规监测手段严密观察腹腔内游离液体量是否进行性增多、肝或脾内血肿是否增大以决定是否终止或继续保守治疗。
2 结果
本组BS检查时间在40s~3 min,阳性诊断平均1.2 min,阴性诊断平均2.5 min。BS(+)112例,BS(-)32例。行腹部CT检查108例,其中8例BS(-)而腹部CT检查(+)。BS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7%(132/144)。80例行腹腔穿刺,其中28例首次腹腔穿刺(-)而BS(+),剖腹手术88例,保守及其他治疗56例。BS(+)的112例中76例分别诊断为肝、脾破裂或血肿形成,经与腹部CT检查及手术结果比较BS定位诊断符合率为67.8%(76/112)。全组治愈124例,死亡20例,病死率13.9%(20/144)。死亡原因:4例死于腹内脏器损伤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16例死于合并的其他器官损伤。
3 讨论
钝性腹部损伤临床往往是全身多发伤的一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较危重,临床医生在早期行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的同时要确定损伤部位、出血的来源及决定是否紧急手术干预。就腹部损伤本身而言,首先是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决定是否行急诊剖腹手术。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在腹部损伤处理观念、决策及方法上的变化,某些辅助检查的结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组144例患者经与手术和随后的腹部CT检查对照,BS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7%(132/144)。尤其在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BS的应用结合临床体征是决定外科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组23例血压≤90/60 mmHg患者根据BS检查的结果和临床体征行急诊剖腹手术,除4例分别为肠系膜撕裂伤及后腹膜血肿外,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破裂。同时BS对腹内脏器损伤的定位也有一定价值,全组112例BS定位诊断经手术和CT检查证实,符合率为67.8%(76/112)。腹部CT检查对腹部损伤敏感、定位准确,并可根据CT检查影像对肝、脾、胰等器官损伤分级,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但CT检查价格昂贵,费时较长,且需将危重患者运送到CT室,对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难以施行。
在处理多发伤时,临床须结合病史、体征及腹部CT检查结果作出判断,而BS是对钝性腹部损伤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多发伤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而首次BS(-)者,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器官损伤,除反复行BSA检查外,应注意对其他部位详细检查。本组患者入院时有的血压≤90/60mmHg,而首次BS(-)经详细体检、床旁摄片等检查发现分别以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重度颅脑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等损伤为主。因此,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发伤患者如BS(-)则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检查腹部以外的其他器官有无损伤。
参考文献:
[1] 李国杰,周世昌.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诊断与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9.
[2] 李国杰,周世昌.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诊断与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