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片段之一,有着巨大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以及教学价值,是一篇值得被反复深入研读的文章,特别是文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其背后潜藏着不可忽视的推动情节的作用。本文试着从语言、人物的角度,对文中的一些细微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关键词】《鸿门宴》 教学 细微之处
一、“义”字当先万路开
古时“义”为人之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君臣之间要尽忠,常人之间要奉行“施恩不望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信念,可见古汉时,很重视“义”。《鸿门宴》一文中谈及“义”的有4次,如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樊哙曰:“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张良曾经救过项伯一命,而如今在项羽决定势必“旦日击破沛公军”的紧急情况下,项伯随即“夜驰”至沛公军,是为对张良的“义”——报救命之恩;张良不舍抛下刘邦,决定“具告沛公”“亡去不义”,是为对沛公的“义”——奉君臣之忠;项伯复夜回去劝言项羽“击之不义”“善遇之”,是为对刘邦的“义”——守一诺之言;樊哙闯帐直言项羽“怀王之约”“亡秦之续”,是为劝诫项羽对怀王、各诸侯以及天下人的“义”——承诺之约,仁义之施。上述中所及之人都是《鸿门宴》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极其重视“义”,首先是项伯冒着背项王的风险通风报信只为还恩;其次是张良打着“君臣之忠”的口号,让项伯觉得张良给刘邦报信合情合理;再次是项伯以“不义也”劝言项羽勿杀刘邦并“善遇之”,结果“项羽许诺”,可见之前由于杀刘邦之因“欲王关中”“天子气也”相较与“不义也”之果,项羽选择许诺也就是更看重“义”;最后樊哙劝言由君王之“约”到天下之“仁义”,提醒项羽“亡秦之续耳”勿重蹈覆辙,以至于项羽“未有以应,曰:‘坐。’”等同于无力反驳,甚至是赞同,顺利地让项羽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真可谓是“义”字当先,万路开。
二、敬谦称谓化险夷
《鸿门宴》一文中的敬谦称谓可归类如下:
在《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在面对生死存亡之危机关头时,为求其献策,对待谋臣张良用了3次“君”——“君安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侍之”,以及在鸿门宴结束后,急于脱身,留张良善后,用了2次“公”——“公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君”可以是对平辈的尊称,相当于“您”,“公”是汉时对老年男子或平辈的尊称,因此“公”比“君”在字面上的礼貌程度要更高一层。因而此时此刻,刘邦想要逃命,却不得不有求于张良留下来应付项羽和范增,所以一改“君”之称,尊其为“公”。可见刘邦为人恭敬有礼,心思细密、思虑周全。在得知项伯与张良有着救命之恩的交情后,更是有意拉拢项伯,为己所用,尊称他为“伯”,但此处的“伯”笔者认为并不是指项伯的名,《古汉语大辞典》注解:“伯仲叔季”指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古时用于对人的敬称。
三、金蝉脱壳有“陈平”
在《鸿门宴》中,大量笔墨的描绘都主要集中在项羽、刘邦、张良、范增、项伯等重要人物身上,仅对于陈平的描述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是陈平不重要,不足挂齿吗?那么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出这个人的名字呢,并且在名字前面还附上他的职位“都尉”,甚至对于陈平这个人物还特意加上了备注“项羽属下,后为刘邦谋臣”?很显然,陈平在鸿门宴后助刘邦脱逃这一环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个人物极容易被学生一笔带过,甚至被忽视。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段话仅仅从孤立的两个地点给出了两个数字“四十里”和“二十里”。汉“四十里”合今16701.2米(417.53米/汉里×40)[],即今33.4里。经实测,从“鸿门”到“霸上”两地直线距离是19845米,即今39.69里。[]按常人的步行速度是10里/时,而刘邦为了脱身,骑着马,快马加鞭,脱离险境“鸿门”回到“霸上”军中要一个小时左右。刘邦如厕如此之久,不免让项羽心生疑惑,乃令陈平去召沛公,但结局却是刘邦居然能顺利逃回到军中,且在如厕一小时期间并没有让项羽心生疑惑,这其中的蹊跷只有负责召唤沛公的陈平能解释,换句话说正是有了陈平帮他在项羽和范增的面前打掩护,加上项伯在其旁帮衬,何况张良还在其内应付追问,如此里应外合,刘邦才能安然无恙地回到自己军中,这才让一出精彩的金蝉脱壳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因此,陈平一角,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 邱光明 等编.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242
[2] 王学理.“霸上”与“鸿门宴”地理位置考实[J].文博,2014,(2):31-32.
【关键词】《鸿门宴》 教学 细微之处
一、“义”字当先万路开
古时“义”为人之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君臣之间要尽忠,常人之间要奉行“施恩不望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信念,可见古汉时,很重视“义”。《鸿门宴》一文中谈及“义”的有4次,如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樊哙曰:“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张良曾经救过项伯一命,而如今在项羽决定势必“旦日击破沛公军”的紧急情况下,项伯随即“夜驰”至沛公军,是为对张良的“义”——报救命之恩;张良不舍抛下刘邦,决定“具告沛公”“亡去不义”,是为对沛公的“义”——奉君臣之忠;项伯复夜回去劝言项羽“击之不义”“善遇之”,是为对刘邦的“义”——守一诺之言;樊哙闯帐直言项羽“怀王之约”“亡秦之续”,是为劝诫项羽对怀王、各诸侯以及天下人的“义”——承诺之约,仁义之施。上述中所及之人都是《鸿门宴》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极其重视“义”,首先是项伯冒着背项王的风险通风报信只为还恩;其次是张良打着“君臣之忠”的口号,让项伯觉得张良给刘邦报信合情合理;再次是项伯以“不义也”劝言项羽勿杀刘邦并“善遇之”,结果“项羽许诺”,可见之前由于杀刘邦之因“欲王关中”“天子气也”相较与“不义也”之果,项羽选择许诺也就是更看重“义”;最后樊哙劝言由君王之“约”到天下之“仁义”,提醒项羽“亡秦之续耳”勿重蹈覆辙,以至于项羽“未有以应,曰:‘坐。’”等同于无力反驳,甚至是赞同,顺利地让项羽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真可谓是“义”字当先,万路开。
二、敬谦称谓化险夷
《鸿门宴》一文中的敬谦称谓可归类如下:
在《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在面对生死存亡之危机关头时,为求其献策,对待谋臣张良用了3次“君”——“君安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侍之”,以及在鸿门宴结束后,急于脱身,留张良善后,用了2次“公”——“公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君”可以是对平辈的尊称,相当于“您”,“公”是汉时对老年男子或平辈的尊称,因此“公”比“君”在字面上的礼貌程度要更高一层。因而此时此刻,刘邦想要逃命,却不得不有求于张良留下来应付项羽和范增,所以一改“君”之称,尊其为“公”。可见刘邦为人恭敬有礼,心思细密、思虑周全。在得知项伯与张良有着救命之恩的交情后,更是有意拉拢项伯,为己所用,尊称他为“伯”,但此处的“伯”笔者认为并不是指项伯的名,《古汉语大辞典》注解:“伯仲叔季”指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古时用于对人的敬称。
三、金蝉脱壳有“陈平”
在《鸿门宴》中,大量笔墨的描绘都主要集中在项羽、刘邦、张良、范增、项伯等重要人物身上,仅对于陈平的描述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是陈平不重要,不足挂齿吗?那么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出这个人的名字呢,并且在名字前面还附上他的职位“都尉”,甚至对于陈平这个人物还特意加上了备注“项羽属下,后为刘邦谋臣”?很显然,陈平在鸿门宴后助刘邦脱逃这一环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个人物极容易被学生一笔带过,甚至被忽视。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段话仅仅从孤立的两个地点给出了两个数字“四十里”和“二十里”。汉“四十里”合今16701.2米(417.53米/汉里×40)[],即今33.4里。经实测,从“鸿门”到“霸上”两地直线距离是19845米,即今39.69里。[]按常人的步行速度是10里/时,而刘邦为了脱身,骑着马,快马加鞭,脱离险境“鸿门”回到“霸上”军中要一个小时左右。刘邦如厕如此之久,不免让项羽心生疑惑,乃令陈平去召沛公,但结局却是刘邦居然能顺利逃回到军中,且在如厕一小时期间并没有让项羽心生疑惑,这其中的蹊跷只有负责召唤沛公的陈平能解释,换句话说正是有了陈平帮他在项羽和范增的面前打掩护,加上项伯在其旁帮衬,何况张良还在其内应付追问,如此里应外合,刘邦才能安然无恙地回到自己军中,这才让一出精彩的金蝉脱壳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因此,陈平一角,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 邱光明 等编.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242
[2] 王学理.“霸上”与“鸿门宴”地理位置考实[J].文博,201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