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尤其是广大的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针对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策略到操作、从教学到评价都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因为“应试”的需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读懂文章,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诸如:快速阅读、略读、跳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首尾段落,抓主题句等等;其次,仅仅把课文当作语言知识的载体,就词语的用法,长难句子的结构,语法规则大讲特讲,使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毋庸置疑,这样做,学生的能力的确能够有效的提高,但同时却忽视了英语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①。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②,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③。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④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还应充分利用教材和教材中的图文音像资料, 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深层次的内容和含义。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通过“感悟”这一过程,对课文(或某一篇文章)更好更深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对文中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情境的感染来真正达到对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领悟和内化。从而,使“应试”型阅读教学得到改进和升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那么,什么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呢?所谓“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情、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是根据语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对课文中的人与事的感知和情境的感染来真正达到对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领悟和内化。也就是通过“感”和“悟”这两个基本途径,培养学生感悟自然,感悟语言, 感悟形象,感悟情感,进而感悟生活,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会引起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和取舍。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会感悟到许多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方面的体验,无论它或深或浅,无论它具体或抽象,也无论它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人文的、科技的,它们都是真实的, 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需要。因此,英语阅读中的“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指导学生对文章更透彻,更深层次理解的方法,一种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⑤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感”与“悟”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怎样去“悟”。“感”是“悟”的前提,先有“感”而后才有“悟”。
遵照英语教与学的规律和“听说”领先的原则,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式之一是“听”。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以“听”去感悟教材。正如俗话所说得那样“听话听音”,即:听其音明其意。例如,在教The Necklace(SB1B Unit 16)和The Merchant of Venice(SB2B Unit 19)时,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听课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从剧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重音和语速的变化,去感知剧中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发展、矛盾和冲突,进而去感悟课文的内容和生活。进而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感悟形象,感悟情感,进而感悟生活,感悟社会, 感悟人生的能力。方式之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我们以“视听”的方式(“听”可以单独进行),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直观的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本身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可以向学生呈现生动的问题情景。”⑥这样“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觉三者都能积极地活动”。在教Adventure Travel(SB1A Unit 3)、New Zealand (SB1B Unit 18)、The British Isles, England, my England (SB2A Unit 5)、Destinations (SB2B Unit 15)、Green World (SB3 Unit 4)等篇目时,伴随着优美的乐曲,给学生展示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自然风光图片,让他们先去“感知”大自然,为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赞叹,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所吸引,为大自然博大的情怀而感动。进而“感悟”人与自然,懂得人类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激励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大自然。
我们知道,英语课本里有许多课文不仅仅涉及到语言学习方面的东西,还涉及到很多人文思想,而无论是语言还是人文思想,要理解它们的精髓和妙处,仅仅从词句的形式上着手是远远不够的,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和“悟”的途径,将探索的触角深入到它们的内部深处,反复体昧,细致琢磨,进而让学生做到“明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重要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感悟”是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生成。“读”有范读、朗读、默读、自读等。但,不论那种形式的读我们都要求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情感的朗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人文思想的理解。如,教Chuck’s Friend (Unit1SEFC SB1A)时,我们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去“感”文章中的“人、事、物、景、情”,由“Chuck develops a friendship with an unusual friend.” 到 “Chuck learns that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and tha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one to care about.”再到“Chuck understands that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that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这一过程,“悟”出“FRIENDSHIP”的真谛,从而感悟出“Friendship helps us understand who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we can do for each other.”這一“事理”。然后,让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利用“how, when, what, why”等问句,以提问的方式,再利用 “if” 假设条件句,围绕课文的主题,创设用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把从课文中“感悟”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的交流(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⑦),要从课文中,生活中提取素材(即:信息的获取和重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从Chuck’s Friend 的故事中,对“FRIENDSHIP”所“悟”出的真谛,明了“Why do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can we do for each other?” 懂得了“In life,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的道理。这便是“内化”。课文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它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要让学生完整、透彻地理解课文,我们就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一个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课题,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是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说“感悟”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中的一个。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拉近老师和学生距离,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作为“感悟”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引导和导演,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戏”。
注释: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孟庆军:“多媒体本身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可以向学生呈现生动的问题情景。”《谈批判认知与建够主义教育思想》《电化教育研究》.2002第4期.
⑤《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⑥“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觉三者都能积极地活动”潘菽著《教育心理学》32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⑦“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获取和重组”。《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那么,什么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呢?所谓“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情、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是根据语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对课文中的人与事的感知和情境的感染来真正达到对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领悟和内化。也就是通过“感”和“悟”这两个基本途径,培养学生感悟自然,感悟语言, 感悟形象,感悟情感,进而感悟生活,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会引起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和取舍。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会感悟到许多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方面的体验,无论它或深或浅,无论它具体或抽象,也无论它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人文的、科技的,它们都是真实的, 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需要。因此,英语阅读中的“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指导学生对文章更透彻,更深层次理解的方法,一种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⑤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感”与“悟”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怎样去“悟”。“感”是“悟”的前提,先有“感”而后才有“悟”。
遵照英语教与学的规律和“听说”领先的原则,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式之一是“听”。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以“听”去感悟教材。正如俗话所说得那样“听话听音”,即:听其音明其意。例如,在教The Necklace(SB1B Unit 16)和The Merchant of Venice(SB2B Unit 19)时,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听课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从剧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重音和语速的变化,去感知剧中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发展、矛盾和冲突,进而去感悟课文的内容和生活。进而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感悟形象,感悟情感,进而感悟生活,感悟社会, 感悟人生的能力。方式之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我们以“视听”的方式(“听”可以单独进行),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直观的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本身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可以向学生呈现生动的问题情景。”⑥这样“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觉三者都能积极地活动”。在教Adventure Travel(SB1A Unit 3)、New Zealand (SB1B Unit 18)、The British Isles, England, my England (SB2A Unit 5)、Destinations (SB2B Unit 15)、Green World (SB3 Unit 4)等篇目时,伴随着优美的乐曲,给学生展示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自然风光图片,让他们先去“感知”大自然,为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赞叹,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所吸引,为大自然博大的情怀而感动。进而“感悟”人与自然,懂得人类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激励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大自然。
我们知道,英语课本里有许多课文不仅仅涉及到语言学习方面的东西,还涉及到很多人文思想,而无论是语言还是人文思想,要理解它们的精髓和妙处,仅仅从词句的形式上着手是远远不够的,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和“悟”的途径,将探索的触角深入到它们的内部深处,反复体昧,细致琢磨,进而让学生做到“明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重要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感悟”是在反复“读”的过程中生成。“读”有范读、朗读、默读、自读等。但,不论那种形式的读我们都要求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情感的朗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人文思想的理解。如,教Chuck’s Friend (Unit1SEFC SB1A)时,我们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去“感”文章中的“人、事、物、景、情”,由“Chuck develops a friendship with an unusual friend.” 到 “Chuck learns that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and tha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one to care about.”再到“Chuck understands that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that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这一过程,“悟”出“FRIENDSHIP”的真谛,从而感悟出“Friendship helps us understand who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we can do for each other.”這一“事理”。然后,让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利用“how, when, what, why”等问句,以提问的方式,再利用 “if” 假设条件句,围绕课文的主题,创设用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把从课文中“感悟”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的交流(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⑦),要从课文中,生活中提取素材(即:信息的获取和重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从Chuck’s Friend 的故事中,对“FRIENDSHIP”所“悟”出的真谛,明了“Why do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can we do for each other?” 懂得了“In life,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的道理。这便是“内化”。课文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它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要让学生完整、透彻地理解课文,我们就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一个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课题,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是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说“感悟”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中的一个。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拉近老师和学生距离,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作为“感悟”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引导和导演,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戏”。
注释: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孟庆军:“多媒体本身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可以向学生呈现生动的问题情景。”《谈批判认知与建够主义教育思想》《电化教育研究》.2002第4期.
⑤《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⑥“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觉三者都能积极地活动”潘菽著《教育心理学》32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⑦“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获取和重组”。《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