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79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够拓展高校国防教育方式,有利于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有效发展。现代高校国防教育中所应用的新媒体软件包含手机媒体软件、多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平台等,而且与此相关的技术在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对国防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有着巨大帮助作用。本文旨在提出新媒体技术与国防教育的有效融合方法,进而促使高校国防教育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国防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 0059-03
  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涌现了许多新媒体技术,如手机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沉浸式技术等,这为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一定发展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如在手机软件、多媒体平台、笔记本电脑等载体上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图片获取资源及信息等。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也为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有效传播。另外,近些年来,新媒体技术所引导的媒介融合,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化教育范围,为高校教育创造了有利发展条件。由此而言,对新媒体技术下高校国防教育内容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新媒体技术介绍
  (一)新媒体
  新媒体,顾名思义即新的传播媒体。其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等特征 [1]。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束缚,而且新媒体信息资源传播内容非常丰富,存储数量也很充足,能够实现不同形式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从而为人们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成果等。
  (二)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指的是应用数字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并在电脑、数字电视以及手机客户端等渠道下,向客户提供相关媒体资源信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入媒体领域的传播形式,主要包含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媒体形态 [2]。对此,新媒体技术形态较传统媒体形态而言,在传播形式、内容以及类型方面都发生了性质变化。新媒体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媒体信息服务功能,是当前网络经济与传媒产业实现对接的最佳选择。另外,新媒体技术形态也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既负有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又能够满足盈利需要。
  二、新媒體技术为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发展优势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国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优势。这种新媒体技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播模式,大多是通过教师“黑板上书写”以及“口头说教”的方式,对学生灌输一些国防教育知识 [3]。因此,传统教学的传播效率很低,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能够有效改善知识传播效率较低问题,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到知识面更宽、更广的国防教育知识,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识。
  (二)帮助高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全球媒体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社会信息资源传播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多元化、互动性等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发展新趋势。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重视性不足、专业教师资源缺乏、国防教育内容陈旧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对此,高校国防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及教育特征,借鉴新颖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方法,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新媒体技术是应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络渠道以及数字媒体终端,以大众传媒传播的形式呈现的一种人际沟通形态。另外,新媒体技术在某种层面上打破了传统媒体限制,具有数字化、交互性的特点,而且新媒体技术下的教育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所涵盖的资源信息量也较大,并且还具有信息互动渗透的优势。
  (三)优化学生学习技能
  新媒体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下形成的,此技术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性、盈利性作用,并且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增强高校国防教育功能性,进而有效优化学生学习技能。新媒体技术具有多样化、共享性特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融合了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资源,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对国防教育相关资源进行搜索,从而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实现多样化传播。
  (四)帮助学生提高相关意识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内容。高校可通过新媒体技术做好国防教育相关工作,向学生渗透国防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另外,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校国防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机制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军事思想、了解国家安全发展环境现状,提高国家安全防护意识。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多面化发展。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代高校国防教育发展带来了创新条件,并给予高校国防教育更多的教育选择路径,从而促使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方向逐渐多元化。
  三、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一)手机媒体软件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当前,在现代高校国防教育当中,教师应用手机媒体软件,导入我国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形势、信息化战争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手机媒体软件中随时浏览相关信息。这些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事性、连续性 [4]。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软件学习相关国防教育内容,能够丰富自身教育理论学识,提升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高校国防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利用手机媒体软件,能够为学生更加直观地、清晰地呈现出我国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成果,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当中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内容,从而丰富国防教育教学成果。因此,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教师可通过手机媒体软件,向大学生推荐直播形式的学习内容,或者微课形式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并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促使学生有效掌握国防教育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进行课程教学。教师通过新媒体教学方法,即互联网媒体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国防教育内容向学生进行渗透。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创建虚拟在线学习小组,让学生预先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应用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分享课程学习心得,同时教师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交流与互动,师生之间交流学习观念以及个人想法,从而丰富学生国防教育知识。
  另外,教师在国防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预先为学生设计教学课件,课件包含教学板块、学习进度、课程学习重点以及疑难点、课后习题解答等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要在网络上多浏览学生提出的学习建议,从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善学生的在线学习与体验,进而提高在线学习小组学习效率 [5]。
  (三)新媒体技术平台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平台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钉钉群等网络互动交流平台 [6]。对此,教师在高校国防教育过程中可运用相关网络平台,或者通过高校官网平台,不断优化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阐述新的国防教育理论。同时,教师应重视运用各大新媒体技术平台,通过多元化图形、文本、声音以及图像的形式,有效传播更加丰富的国防教育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交流与学习相关国防教育内容。
  总而言之,当前国防教育与新媒体技术平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多应用新媒体技术平台传播高校国防教育内容,推动国防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国防教育应用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代化教育范围,为高校教育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校国防教育更多的教育选择路径,从而促使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方向逐渐多元化。手机媒体软件、多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平台等相关技术在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中应用相对广泛,有利于国防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钟宏宇,胡溢鑫,董国钢,等. 新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思考[J]. 中国新通信,2020,2(18):102 -104.
  [2] 魏本龙. 新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2(13):105 -107.
  [3] 黃月胜,崔博鹰,周雅露. 新媒体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04):205-207.
  [4] 黄月胜,杨素霞,黄婧.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03):85-89.
  [5] 韩宏博.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国防教育着力点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18(20):77-79.
  [6] 傅宛菊. 新媒体传播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西部广播电视,2018(01):40 - 41.
  (责任编辑:淳洁)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公众对社会重大事件会予以很高的关注度,大学生是社会热点话题中的活跃群体,网络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生成机理和应对策略,深入探究网络舆情发展情况,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法治意识角度出发,构建多元化主体的应对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生成机理;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存在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清、专业背景不受限、职业认同度低、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通过理清职责定位、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培训体系来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