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一个朋友的妈妈,是我见过的最忠诚的股迷。
一
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护士,1989年退休后成了股迷,只要开市,她就风雨无阻地去证券交易所大厅炒股机前“上班”。老太太炒股与别人不同,她只炒一只股,那就是香港股市大哥大——汇丰银行。老太太的炒法也很特别,隔一段时间她就为自己设一个底线。
1998年,我问她炒股心得是什么,她说:“我不管什么大市不大市,我也不看别的股票,只盯着“大笨象”(香港股民给汇丰银行起的绰号),只要跌到100以下我就买,超过120我就卖。”说来也怪,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2000年科技股泡沫,不少香港股民,甚至很多理财专家、基金经理都亏得鼻青脸肿,可这位专门炒汇丰的老太太却毫发无损。
老太太的丈夫是位中医,不到50岁就把两个上中学的女儿扔给老伴,自己走了。这位护士独自一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大女儿成了西医,小女儿成了律师。两个女儿有钱后,想给老太太换个新屋,可勤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执意不肯,仍然住在30年前的老公寓楼里。老太太唯一的爱好就是炒股赚钱,因此把两个姑娘给的零花钱以及自己的退休金节余,全用来炒汇丰银行。
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中意汇丰银行?”
老太太说:“我的第一个银行账户就是在汇丰银行开的,我的第一个提款卡也是在汇丰办的;汇丰的职员从管我叫小姐开始,一直把我叫到了阿婆;我是跟着汇丰银行长大的,他们服务好,我放心。”
2003年,我在香港又碰到了老太太,她真是越炒股越年轻。我问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的老太太:“现在汇丰银行应该多少钱吃进?”
“跌过130,我就买。”老太太底气十足地回答。
她女儿跟我说,她妈这十几年炒汇丰银行,账面已经赚了200多万元,可她仍然舍不得花,每次吃饭都要女儿买单,每年给外孙子们的压岁钱都不超过100元。她曾经跟别人说过,将来要把这笔钱捐给她只回过一次的广东普宁老家修桥。
二
2008年春节前,我在墨尔本接到老太太女儿的电话,说老太太坐船周游世界已经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了,下星期二,她坐的那艘世界最大的游船会靠岸悉尼,问我有没有时间接待她母亲一下。
2008年1月15日,那艘号称全世界最大、有一个高尔夫练习场、4个游泳池、12个餐厅、2000个服务员的游船,靠在了悉尼歌剧院对面的旅客码头。老太太戴个大墨镜从船上下来,快80岁的人了,走路有些慢。我和太太开车带她游览了悉尼,到中午了,问她想吃什么。
老太太说:“吃最好的,悉尼哪里吃饭最贵?我请客。”
我忙说:“你大老远来,怎么能让你请客?”
老太太有些自嘲地说:“黄生呀,我现在不炒股了,要把剩下的钱花掉!”
到餐厅坐下,我忙问:“你不是一直都炒得很好吗?为什么不炒了?”
老太太说:“我炒了十几年的股,专炒汇丰为的就是稳当,躲过了金融风暴和互联网泡沫,可哪知道这次美国次贷把汇丰也连累了,它撇了100多亿美元坏账,股价差不多跌回到了10年前。这么多年炒它,赚钱了,高兴得睡不着;亏钱了,心疼得也睡不着。结果白白忙了十几年,现在就剩下点本钱。看来人一辈子赚多少钱都是命中注定的。可让我想不通的是:我不懂美国次级贷款应该情有可原,我只是一个牙科护士,可每年开会坐在主席台上的汇丰高层都是蓝眼黄发的洋人专业精英,他们怎么也被那些美国黑人、穷人给蒙了?”
我说:“怎么是被美国黑人、穷人给蒙了呢?”
“次贷不就是美国穷人向银行借钱,还不起,不还了,最后由银行股东买单吗?”
老太太喝了一大口水后继续说:“今年一月,我外孙在美国结婚,女儿带我去美国。外孙家旁边有一对四五十岁的黑人胖夫妇,每人至少有100公斤重,一个人顶我们两个香港人重。夫妻俩每天不上班,就坐在门口晒太阳。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不一样,美国穷人都胖,因为美国有失业救济金,没工作也能吃饱饭,加上不干活,人就胖了。”
“这对夫妇还买了两套房子,因为不能按时还房贷,房子已被银行收回,正在拍卖。他俩住的那套本来也要收回,1月份布什政府出来救市,不让银行向这样的美国穷人收房子,所以他们俩至今还住在那套挺好的房子里。他们不仅住得好,我看每天吃得也不差,一到中午,那个男的准开着他那辆大车去麦当劳,买回两个大汉堡、薯条和特大杯可乐。看着看着,我明白了,其实他们每天吃的汉堡是由我来买单的。你看,我用钱买了汇丰的股票,汇丰把我的钱借给像他俩这样的美国人买房子;他们俩能从汇丰银行借到不用还的钱买房,当然就不用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必须靠自己省吃俭用攒钱了,于是,他们每天就可以吃汉堡了。其实,不仅他们住的、吃的,连他们的烟都是我给买的!”老太太一口气说完。
三
我盯着这位老太太的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我知道老太太的钱变成那对胖夫妇的汉堡需要很复杂的程序,可是老太太的这个逻辑推理过程似乎没错。
我太太插进来说:“那我2007年买QDII亏的钱,难道也都让美国人吃了?”
老太太苦笑了一声说:“对!他们就是因为能借到不用还的钱,才吃成大胖子的。听说现在美国人有四分之一都肥胖,糖尿病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流行病。”
我说:“那你现在决定不再借钱给美国人了?”
“对!我现在想通了,不再给美国人买汉堡了,家乡的桥也不修了,要趁我能走的时候,把这个世界看一看。”老太太瞄了一眼餐厅外面的悉尼大桥,若有所思地说。
我说:“能想到你这步的人不多。”
老太太喝了半杯白葡萄酒,有些兴奋:“听说美国还借了中国上千亿美金,你说中国会不会像我这样傻,也给美国人买单?你看美国为什么到处山清水秀、交通发达,是不是借中国人的钱修的?”
我太太说:“有可能。中国政府跟中国人似的,穷怕了,挣一元钱,只花五角;美国政府跟你孙子家旁边的那个穷邻居似的,挣了一元,敢花两元。美国多花的钱是谁的?我估计有一部分是中国的。”
老太太说:“那快点跟中国说,别再借钱给美国了,要像我一样,快点花钱!”(摘自《看天下》2008.5)
一
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护士,1989年退休后成了股迷,只要开市,她就风雨无阻地去证券交易所大厅炒股机前“上班”。老太太炒股与别人不同,她只炒一只股,那就是香港股市大哥大——汇丰银行。老太太的炒法也很特别,隔一段时间她就为自己设一个底线。
1998年,我问她炒股心得是什么,她说:“我不管什么大市不大市,我也不看别的股票,只盯着“大笨象”(香港股民给汇丰银行起的绰号),只要跌到100以下我就买,超过120我就卖。”说来也怪,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2000年科技股泡沫,不少香港股民,甚至很多理财专家、基金经理都亏得鼻青脸肿,可这位专门炒汇丰的老太太却毫发无损。
老太太的丈夫是位中医,不到50岁就把两个上中学的女儿扔给老伴,自己走了。这位护士独自一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大女儿成了西医,小女儿成了律师。两个女儿有钱后,想给老太太换个新屋,可勤俭了一辈子的老太太执意不肯,仍然住在30年前的老公寓楼里。老太太唯一的爱好就是炒股赚钱,因此把两个姑娘给的零花钱以及自己的退休金节余,全用来炒汇丰银行。
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中意汇丰银行?”
老太太说:“我的第一个银行账户就是在汇丰银行开的,我的第一个提款卡也是在汇丰办的;汇丰的职员从管我叫小姐开始,一直把我叫到了阿婆;我是跟着汇丰银行长大的,他们服务好,我放心。”
2003年,我在香港又碰到了老太太,她真是越炒股越年轻。我问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的老太太:“现在汇丰银行应该多少钱吃进?”
“跌过130,我就买。”老太太底气十足地回答。
她女儿跟我说,她妈这十几年炒汇丰银行,账面已经赚了200多万元,可她仍然舍不得花,每次吃饭都要女儿买单,每年给外孙子们的压岁钱都不超过100元。她曾经跟别人说过,将来要把这笔钱捐给她只回过一次的广东普宁老家修桥。
二
2008年春节前,我在墨尔本接到老太太女儿的电话,说老太太坐船周游世界已经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了,下星期二,她坐的那艘世界最大的游船会靠岸悉尼,问我有没有时间接待她母亲一下。
2008年1月15日,那艘号称全世界最大、有一个高尔夫练习场、4个游泳池、12个餐厅、2000个服务员的游船,靠在了悉尼歌剧院对面的旅客码头。老太太戴个大墨镜从船上下来,快80岁的人了,走路有些慢。我和太太开车带她游览了悉尼,到中午了,问她想吃什么。
老太太说:“吃最好的,悉尼哪里吃饭最贵?我请客。”
我忙说:“你大老远来,怎么能让你请客?”
老太太有些自嘲地说:“黄生呀,我现在不炒股了,要把剩下的钱花掉!”
到餐厅坐下,我忙问:“你不是一直都炒得很好吗?为什么不炒了?”
老太太说:“我炒了十几年的股,专炒汇丰为的就是稳当,躲过了金融风暴和互联网泡沫,可哪知道这次美国次贷把汇丰也连累了,它撇了100多亿美元坏账,股价差不多跌回到了10年前。这么多年炒它,赚钱了,高兴得睡不着;亏钱了,心疼得也睡不着。结果白白忙了十几年,现在就剩下点本钱。看来人一辈子赚多少钱都是命中注定的。可让我想不通的是:我不懂美国次级贷款应该情有可原,我只是一个牙科护士,可每年开会坐在主席台上的汇丰高层都是蓝眼黄发的洋人专业精英,他们怎么也被那些美国黑人、穷人给蒙了?”
我说:“怎么是被美国黑人、穷人给蒙了呢?”
“次贷不就是美国穷人向银行借钱,还不起,不还了,最后由银行股东买单吗?”
老太太喝了一大口水后继续说:“今年一月,我外孙在美国结婚,女儿带我去美国。外孙家旁边有一对四五十岁的黑人胖夫妇,每人至少有100公斤重,一个人顶我们两个香港人重。夫妻俩每天不上班,就坐在门口晒太阳。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不一样,美国穷人都胖,因为美国有失业救济金,没工作也能吃饱饭,加上不干活,人就胖了。”
“这对夫妇还买了两套房子,因为不能按时还房贷,房子已被银行收回,正在拍卖。他俩住的那套本来也要收回,1月份布什政府出来救市,不让银行向这样的美国穷人收房子,所以他们俩至今还住在那套挺好的房子里。他们不仅住得好,我看每天吃得也不差,一到中午,那个男的准开着他那辆大车去麦当劳,买回两个大汉堡、薯条和特大杯可乐。看着看着,我明白了,其实他们每天吃的汉堡是由我来买单的。你看,我用钱买了汇丰的股票,汇丰把我的钱借给像他俩这样的美国人买房子;他们俩能从汇丰银行借到不用还的钱买房,当然就不用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必须靠自己省吃俭用攒钱了,于是,他们每天就可以吃汉堡了。其实,不仅他们住的、吃的,连他们的烟都是我给买的!”老太太一口气说完。
三
我盯着这位老太太的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我知道老太太的钱变成那对胖夫妇的汉堡需要很复杂的程序,可是老太太的这个逻辑推理过程似乎没错。
我太太插进来说:“那我2007年买QDII亏的钱,难道也都让美国人吃了?”
老太太苦笑了一声说:“对!他们就是因为能借到不用还的钱,才吃成大胖子的。听说现在美国人有四分之一都肥胖,糖尿病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流行病。”
我说:“那你现在决定不再借钱给美国人了?”
“对!我现在想通了,不再给美国人买汉堡了,家乡的桥也不修了,要趁我能走的时候,把这个世界看一看。”老太太瞄了一眼餐厅外面的悉尼大桥,若有所思地说。
我说:“能想到你这步的人不多。”
老太太喝了半杯白葡萄酒,有些兴奋:“听说美国还借了中国上千亿美金,你说中国会不会像我这样傻,也给美国人买单?你看美国为什么到处山清水秀、交通发达,是不是借中国人的钱修的?”
我太太说:“有可能。中国政府跟中国人似的,穷怕了,挣一元钱,只花五角;美国政府跟你孙子家旁边的那个穷邻居似的,挣了一元,敢花两元。美国多花的钱是谁的?我估计有一部分是中国的。”
老太太说:“那快点跟中国说,别再借钱给美国了,要像我一样,快点花钱!”(摘自《看天下》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