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供需角度作为基础原量,根据财政投入原则以及综合适用机制,深入分析当前天津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中多维视角下的二元分化与对接吻合度不足,并借助描述性统计分析工具将数据可视化,以数据变化与数据导向为指标,以横向与纵向对比得出当前财政投入作用效果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既有的分析结论得出相应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文化服务 财政投入 农村支出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1 天津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分析
1.1 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情况
为处理“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运行,我国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村民工回乡创业,这股返乡创业潮使得农村常住人口的结构布局发生改变,引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曾经的文化诉求[1]。以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现出一种“不知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需求后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因为村民更关注的是经济上的问题,所以在文化这一方面没有太大的需求,更不知道自己的文化需求是什么;村民除了与村干部表达自己的需求外,很少有其他可以表达需求的机会,使得村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惹事以及怕事的心态使得村民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即使村民通过某些途径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却得不到什么回应。这四种需求表达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财政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投入低回报。以往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主体是老人和小孩,现在,随着返乡创业潮的到来,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主体逐渐变为青壮年。文化服务需求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的需求主体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娱乐性文化服务,而当今的需求主体变为了青壮年,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也就是生产性文化服务。
1.2 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涵盖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中政府的职能有所不同[2]。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政府主要进行引导性、鼓励性投入,扮演了一个倡导者的角色;而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这一部分中,政府的投入规模较大,并且取得回报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政府在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比重较大,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者的角色。政府对这两个部分的投入的比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供求不相适应,效能不高。地方政府通常以显性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3],比如说他们以文化场馆等设施的建立数量为指标来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领导干部为完成考核,仅仅只是建立满足指标的公共文化设施,忽视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村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等因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质量缺少用心,并且缺乏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关注,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脱节。
天津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不够充足。在2019年“中国村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发布情况统计中,天津市仅有一个文化活动,即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旅游文化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部分省市中:北京市2个,浙江省6个,河南省5个,河北省5个,吉林省4个,黑龙江省5个,江苏省7个,天津市与其他省市相比,文化活动过于单薄,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及投入度不够。天津市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而对于公共文化的财政支出较少,尽管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有财政投入,但更多的是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对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2015—2017年天津市农村支出情况具体数据见表1。
2 财政投入机制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据
2.1 财政投入原则以及投入依据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本保障原则、
按需投入原则[4]。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在以满足村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要坚持基本保障原则。天津市存在供给与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就要坚持按需投入原则。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及生产性活动开展的需求等来进行投入,兼顾考虑资源浪费以及投入不足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托农村社会内部力量[4],财政的投入依据按照当前的运行模式,首先要保证农村按照原有组织架构正常运转,再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就是要推动农村内部社会参与力量的成长。
2.2 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
可靠的资金保障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稳定[5]。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便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在公共财政预算下列出,从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没有财政投入就推动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3 天津市财政投入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在城乡之间不均衡。天津市政府在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多,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少,2015—2017年城乡公共文化投入具体情况见图1。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比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就目前文化服务投入现状而言,资金存在周转不流畅,城乡单元偏化,结构化过程体量逐年次缩小的问题,同时,由于天津市内既有的财政遗留问题,多项累积的结果让投入这一衡量指标在发挥效力的同时完整地暴露出其问题。
(2)重文化硬件建设轻文化软件服务。在项目投入上,天津市政府依旧将大部分投入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上,极少关注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常常导致投入项目与公众文化需求不够吻合等问题,造成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文化资源浪费。
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制度优化对策
4.1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切实保障财政投入满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必需的资金的需求,顺利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重点向贫困等地区倾斜。尽力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4.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5]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都表现出“重经济、轻文化 、重城市、轻农村”发展状况,为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首先需要平衡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结构,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的结构[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需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即财政投入项目在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关注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其次要考虑到文化传统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和地域差异等因素,再对相应公共文化项目进行适当的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张青.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
于志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基于天津农村地区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2).
袁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难题何解[J].人民论坛,2019(14).
吴理財.以财政标准化投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9(05).
刘伟,马策.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7).
关键词:文化服务 财政投入 农村支出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1 天津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分析
1.1 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情况
为处理“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运行,我国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村民工回乡创业,这股返乡创业潮使得农村常住人口的结构布局发生改变,引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曾经的文化诉求[1]。以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现出一种“不知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需求后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因为村民更关注的是经济上的问题,所以在文化这一方面没有太大的需求,更不知道自己的文化需求是什么;村民除了与村干部表达自己的需求外,很少有其他可以表达需求的机会,使得村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惹事以及怕事的心态使得村民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即使村民通过某些途径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却得不到什么回应。这四种需求表达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财政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投入低回报。以往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主体是老人和小孩,现在,随着返乡创业潮的到来,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主体逐渐变为青壮年。文化服务需求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的需求主体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娱乐性文化服务,而当今的需求主体变为了青壮年,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也就是生产性文化服务。
1.2 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涵盖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中政府的职能有所不同[2]。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政府主要进行引导性、鼓励性投入,扮演了一个倡导者的角色;而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这一部分中,政府的投入规模较大,并且取得回报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政府在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比重较大,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者的角色。政府对这两个部分的投入的比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供求不相适应,效能不高。地方政府通常以显性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3],比如说他们以文化场馆等设施的建立数量为指标来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领导干部为完成考核,仅仅只是建立满足指标的公共文化设施,忽视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村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等因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质量缺少用心,并且缺乏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关注,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脱节。
天津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不够充足。在2019年“中国村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发布情况统计中,天津市仅有一个文化活动,即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旅游文化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部分省市中:北京市2个,浙江省6个,河南省5个,河北省5个,吉林省4个,黑龙江省5个,江苏省7个,天津市与其他省市相比,文化活动过于单薄,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及投入度不够。天津市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而对于公共文化的财政支出较少,尽管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有财政投入,但更多的是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对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2015—2017年天津市农村支出情况具体数据见表1。
2 财政投入机制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据
2.1 财政投入原则以及投入依据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本保障原则、
按需投入原则[4]。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在以满足村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要坚持基本保障原则。天津市存在供给与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就要坚持按需投入原则。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及生产性活动开展的需求等来进行投入,兼顾考虑资源浪费以及投入不足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托农村社会内部力量[4],财政的投入依据按照当前的运行模式,首先要保证农村按照原有组织架构正常运转,再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就是要推动农村内部社会参与力量的成长。
2.2 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
可靠的资金保障能够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稳定[5]。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便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在公共财政预算下列出,从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没有财政投入就推动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3 天津市财政投入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在城乡之间不均衡。天津市政府在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多,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少,2015—2017年城乡公共文化投入具体情况见图1。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比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就目前文化服务投入现状而言,资金存在周转不流畅,城乡单元偏化,结构化过程体量逐年次缩小的问题,同时,由于天津市内既有的财政遗留问题,多项累积的结果让投入这一衡量指标在发挥效力的同时完整地暴露出其问题。
(2)重文化硬件建设轻文化软件服务。在项目投入上,天津市政府依旧将大部分投入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上,极少关注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常常导致投入项目与公众文化需求不够吻合等问题,造成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文化资源浪费。
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制度优化对策
4.1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切实保障财政投入满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必需的资金的需求,顺利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重点向贫困等地区倾斜。尽力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4.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5]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都表现出“重经济、轻文化 、重城市、轻农村”发展状况,为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首先需要平衡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财政投入结构,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的结构[5]。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需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即财政投入项目在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关注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其次要考虑到文化传统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和地域差异等因素,再对相应公共文化项目进行适当的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张青.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
于志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基于天津农村地区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2).
袁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难题何解[J].人民论坛,2019(14).
吴理財.以财政标准化投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9(05).
刘伟,马策.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