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朱子,很受后人推崇。
朱熹少年时,父亲便病逝了,他遵从父亲遗嘱,和母亲一起前往福建崇安五夫,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
刘子羽十分疼爱朱熹,收他为义子。为了让朱熹母子安心定居,刘子羽特意为他们在山旁溪畔建了房屋,并安排朱熹在自家书院就学。五夫位于武夷山脚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朱熹便在那里读书生活,短短几年,学问就大有进步,还考中了进士。
此后,朱熹开始了在外漂泊做官的时光,可无论事务多么繁忙,朱熹都没有停止研究学问。那时,金兵侵占了北方,举国上下为了是战是和争论不休。朱熹是主战派,可当时的宰相力主和议。一次,朱熹当面向皇帝陈述了抗金的主张,却并没有被接纳。随后,他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回到故乡,潜心读书,不再理会朝廷的征召。
在这期间,朱熹沉浸在学问中,他一边写下大量的书籍,一边开课讲学。当时有很多学生纷纷前往崇安,听朱熹讲论经义。
一天,朱熹照例在亭中和弟子们讨论学问。有弟子问朱熹:“老师,做学问有没有什么窍门呢?”朱熹说:“研究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深入探究事物,找出其中的原理和规律,然后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学到的理论。”他告诫弟子们,读书做学问,一定要躬行实践,因为学问并不来自于书本上僵死的文字,而是来自于生活中一次次的实践,以及对于书本知识的不断印证和反复思考。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高论,都大为叹服。讲学就要结束了,西天也现出了晚霞,这时晚风轻拂,亭旁的池塘一片波光潋滟,晚霞也洒在水面上,云影、树木倒映其中。朱熹眼中看到这番景象,联想到自己对读书治学的感想,一时灵感迸发,忙唤学生取来文房四宝,蘸墨润笔,挥毫写下了一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少年时,父亲便病逝了,他遵从父亲遗嘱,和母亲一起前往福建崇安五夫,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
刘子羽十分疼爱朱熹,收他为义子。为了让朱熹母子安心定居,刘子羽特意为他们在山旁溪畔建了房屋,并安排朱熹在自家书院就学。五夫位于武夷山脚下,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朱熹便在那里读书生活,短短几年,学问就大有进步,还考中了进士。
此后,朱熹开始了在外漂泊做官的时光,可无论事务多么繁忙,朱熹都没有停止研究学问。那时,金兵侵占了北方,举国上下为了是战是和争论不休。朱熹是主战派,可当时的宰相力主和议。一次,朱熹当面向皇帝陈述了抗金的主张,却并没有被接纳。随后,他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回到故乡,潜心读书,不再理会朝廷的征召。
在这期间,朱熹沉浸在学问中,他一边写下大量的书籍,一边开课讲学。当时有很多学生纷纷前往崇安,听朱熹讲论经义。
一天,朱熹照例在亭中和弟子们讨论学问。有弟子问朱熹:“老师,做学问有没有什么窍门呢?”朱熹说:“研究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深入探究事物,找出其中的原理和规律,然后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学到的理论。”他告诫弟子们,读书做学问,一定要躬行实践,因为学问并不来自于书本上僵死的文字,而是来自于生活中一次次的实践,以及对于书本知识的不断印证和反复思考。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高论,都大为叹服。讲学就要结束了,西天也现出了晚霞,这时晚风轻拂,亭旁的池塘一片波光潋滟,晚霞也洒在水面上,云影、树木倒映其中。朱熹眼中看到这番景象,联想到自己对读书治学的感想,一时灵感迸发,忙唤学生取来文房四宝,蘸墨润笔,挥毫写下了一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