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23日,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对2015年经济工作作出安排。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转型发展提出的“三项重点任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转型升级进在其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善民生实处着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就。
谋划和推动201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谋划和推动我省2015年经济工作,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江苏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新常态在我省的表现具有先导性、典型性,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最为直观的是经济继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步入中高速增长,最为深刻的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升级,最为根本的是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江苏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到了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顺势而为、转型发展,追求新常态下更为稳健的增长,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继续走在前列。适应新常态,党委政府要转变经济工作方式,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推动发展;市场主体要转变经营发展方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加快从产业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全社会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适应新常态,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常态。要在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引领新常态。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这个总要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深化拓展改革发展思路举措,不断积累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要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增长动力等多个维度,全面把握和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内在规律,探寻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的现实路径。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保持定力、主动作为,谋划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思路举措,重视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制定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推动新常态下各方面工作有新提升、取得新成效。
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合理确定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引导全省上下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来。
把握2015年经济工作着力点
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工作着力点。一要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稳步增长。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拉动增长。继续管好用好政府投资,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营造企业平等竞争、优化升级的良好环境。二要积极发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主要靠市场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靠产业化的创新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抓住用好创新型省份试点省和国家级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三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功夫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系和组织形式,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四要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苏南、苏中、苏北以及沿海发展,要找准在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自身优势,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深入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实抓好。五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强空气污染、水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环保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倒逼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六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夯实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人民群众持续稳定地得益受惠。
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努力稳定对外贸易。
(二)以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轻优强”的调整思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调高,重点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轻,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优,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强,核心是增强江苏产业竞争力。 (三)在强化“四个对接”中做实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发展新动源。一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二要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三要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四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
(四)以转方式为关键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要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
(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模式新路径。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放心在城市落户;创新城市发展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注重发挥中小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作用;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六)围绕增强协调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新布局,加强分类指导,狠抓关键举措,促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要聚焦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苏南创新发展;聚焦综合改革试点,提升苏中整体发展水平;聚焦六项关键工程,加快苏北全面小康步伐;聚焦六大行动,推动沿海科学开发。
(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抓大气污染防治;重抓水环境治理;重抓节能减排;重抓生态环境保护。
(八)着眼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大重要改革举措推进力度,推动各项改革尽快落地见效。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主动服务中央对外工作大局,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举措,加快提升开放平台功能;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九)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十)以保障民生和创新治理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扎实做好民生工作,着力解决供给不足、服务不均、效率不高、机制不全等问题,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深入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015年要认真总结“十二五”工作成效和发展经验,谋划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
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以习总书记视察江苏为强大动力,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提振精气神、焕发新风貌,适应新要求、练就新本领,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作为,意气风发地投身于推进“两个率先”、“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陈伟龄
会议指出,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转型发展提出的“三项重点任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转型升级进在其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善民生实处着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就。
谋划和推动201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谋划和推动我省2015年经济工作,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江苏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新常态在我省的表现具有先导性、典型性,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最为直观的是经济继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步入中高速增长,最为深刻的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升级,最为根本的是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江苏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到了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顺势而为、转型发展,追求新常态下更为稳健的增长,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继续走在前列。适应新常态,党委政府要转变经济工作方式,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推动发展;市场主体要转变经营发展方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加快从产业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全社会要转变传统思维方式,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适应新常态,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常态。要在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引领新常态。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这个总要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深化拓展改革发展思路举措,不断积累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要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增长动力等多个维度,全面把握和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内在规律,探寻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的现实路径。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保持定力、主动作为,谋划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思路举措,重视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制定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推动新常态下各方面工作有新提升、取得新成效。
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合理确定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引导全省上下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来。
把握2015年经济工作着力点
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工作着力点。一要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稳步增长。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拉动增长。继续管好用好政府投资,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营造企业平等竞争、优化升级的良好环境。二要积极发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创新机制,主要靠市场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靠产业化的创新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抓住用好创新型省份试点省和国家级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三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功夫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系和组织形式,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四要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苏南、苏中、苏北以及沿海发展,要找准在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自身优势,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提高区域均衡发展水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深入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实抓好。五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强空气污染、水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环保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倒逼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六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夯实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人民群众持续稳定地得益受惠。
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努力稳定对外贸易。
(二)以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轻优强”的调整思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调高,重点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轻,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优,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强,核心是增强江苏产业竞争力。 (三)在强化“四个对接”中做实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发展新动源。一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二要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三要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四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
(四)以转方式为关键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要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
(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模式新路径。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放心在城市落户;创新城市发展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注重发挥中小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作用;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六)围绕增强协调性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新布局,加强分类指导,狠抓关键举措,促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要聚焦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苏南创新发展;聚焦综合改革试点,提升苏中整体发展水平;聚焦六项关键工程,加快苏北全面小康步伐;聚焦六大行动,推动沿海科学开发。
(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抓大气污染防治;重抓水环境治理;重抓节能减排;重抓生态环境保护。
(八)着眼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大重要改革举措推进力度,推动各项改革尽快落地见效。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主动服务中央对外工作大局,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举措,加快提升开放平台功能;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九)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十)以保障民生和创新治理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扎实做好民生工作,着力解决供给不足、服务不均、效率不高、机制不全等问题,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深入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015年要认真总结“十二五”工作成效和发展经验,谋划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
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以习总书记视察江苏为强大动力,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提振精气神、焕发新风貌,适应新要求、练就新本领,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作为,意气风发地投身于推进“两个率先”、“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