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这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对故乡凤凰古城的描述。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与泸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相连,西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如今交通十分便捷,距离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52公里,距怀化市92公里;距铜仁凤凰机场27公里,距张家界荷花机场280公里;209国道、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据《凤凰厅志》记载,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凤凰属于黔中郡。后几经变革,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设渭阳县,宋、元、明朝时设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设凤凰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相沿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凤凰孕育、积淀了独特、璀璨、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今拥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5处,另有古遗址116处,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万多件,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份;城中保留了数十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各种庙祠馆阁、特色民居及城楼、城墙,还有多条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的万寿宫,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东门城楼,始建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杨家祠堂,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的崇德堂,始建于1915年的朝阳宫……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鳳凰是一个文化艺术之乡,曾经,政治家熊希龄、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等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今,著名青年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田耳,黄永玉的关门弟子、著名画家毛光辉等新一代艺术家正在迅速崛起,一年一度的“凤凰艺术年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驻留地,这座古城也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新坐标。
凤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楚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结合,苗汉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凤凰的苗家人古风未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男女青年会以木叶传情,以歌声恋爱,在边边场定亲;每逢三月三对歌节、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苗歌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女子仍会佩戴项圈、手镯、挂链、凤冠等传统服饰。傩堂戏、阳戏、“文茶灯”等古戏曲,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民间工艺在凤凰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有6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苗族鼓舞”“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蓝印花布”“凤凰纸扎”和“苗医药”均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丽的凤凰古城拥有众多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旅游者的认可,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批旅游强县”,接连入选“国家旅游名片”“中国最宜居城镇”“全国十佳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人文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2018年度热门旅游目的地”“全国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2019年度中国小镇美学榜样”“2019网友最喜爱的十大古村镇”,同时赢得了“古城古镇文化底蕴奖”。
阆中在历史中生活
阆中有2300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拥有张飞庙、贡院、滕王阁佛塔等8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华光楼、福音堂等2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灿烂的历史人文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也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完美融合。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山锁四围,水绕三面,契合中国传统的山水格局,至善之美,自然天成,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游人可以登临白塔观景台俯瞰古城全貌,在中天楼体验“天人合一”的意境。 古城与山、水相依相融,嘉陵江南岸的锦屏山风光秀丽,山上历代都会建筑楼阁亭榭,号称“嘉陵第一江山”,杜甫曾在诗中感叹:“阆州城南天下稀。”除了访古,还可以泛舟嘉陵江上,畅游东河生态景观,亲临构溪湿地,漂流、观鸟、垂钓、露营、烧烤、发呆……
作为千年古城,阆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西汉天文学家、历算学家落下闳是阆中人,他编制《太初历》,确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因此阆中被评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在阆中,到落下闳故居祭拜春节老人,游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祈福殿,看灯戏,观皮影,烧花舞龙,感觉天天都像过新年。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蜀汉名将张飞曾作为巴西郡太守镇守阆中7年,最后死于阆中,葬于阆中。后人仰其忠勇,在当地建起汉桓侯祠(张飞庙),代代祭祀。如今在桓侯祠可以看张飞巡城的表演,品张飞小吃,到三国产业园购买张飞系列旅游产品。
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的1300年间,阆中科甲鼎盛,俊彦辈出,被称为“状元之乡”,现存的清代四川贡院,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内涵之丰富,居全国之冠,是一处集科举实物展示、学习观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在古装影视剧中常能看到科举制度的森严、十年寒窗苦读的辛酸,以及当状元戴红花的风光,在贡院,游人可以穿上古代士子的衣服,亲身感受一下古人考试的滋味。这里曾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在省一级应试的考场,每逢周末有模仿当年科举考试的表演。除了贡院,状元牌坊、状元街、文庙、奎星楼、状元洞也值得一游。
在阆中,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共荣不悖,走访城内意境清幽的宫观、精工富丽的寺庙、异域风情的圣约翰福音堂、技艺精湛的巴巴寺……可以领略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
阆中的川北皮影名气很大,20世纪80年代曾经登上过维也纳歌剧院的舞台。在民俗会馆就能看到地道的皮影戏,皮影师傅在幕后操控,小小的舞台上,一个个人物在灯影中活灵活现,演绎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看完演出,还可以到幕后找皮影师傅现场学上几招,然后自己提着皮影演上一段。
阆中人的生活,市井中不乏诗意。
古城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民居古院,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这些老宅有着高大乌黑的大门,精美的照壁,一重重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天井,高高的绣楼和繁复的雕花,廊柱下挂着一盏盏红灯笼,诉说着当年繁华世家的气象。不妨找一处最清静的小院住下,白天坐在天井中厚实的木椅上,沏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看阳光的影子在照壁的砖雕上移动,或者和院子的主人漫无边际地摆老龙门阵,那些旧梦遗事就在茶香里重新鲜活起来。
夜晚的阆中格外美丽。老街上大大小小的灯笼亮了起来,渲染出一种迷离的气氛。嘉陵江边最是热闹,两岸的灯光五彩缤纷,茶馆和冷啖杯生意都十分火爆,吹着江上的清风,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十分快意。嘉陵江边也是对歌的好地方,阆中的民歌热辣风趣,当地的姑娘个个天生一副好嗓子,“贤妹长得莫多高,细眉毛,弯又弯,桃花脸哩,嫩闪闪……”左边刚喊了几句,右边就吼了回来,游人们也忍不住加入,一直唱到月儿都落了下去。
阆中多美食,其中最有名的是有400多年历史的保宁醋,它曾经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因此阆中也有“中国醋城”之称。在阆中,醋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醋的功能也被拓展到极致。古城遍布醋吧、醋坊、醋浴中心、醋足坊,醋不再是简单的调味料,还可以用来保健、美容,单独拿来细啜慢品,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南浔
“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水网,水晶晶的稻田,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长街,水晶晶的酒肆,水晶晶的灯火,水晶晶的炊烟,水晶晶的渔舟……这是,呵!这是我的水晶晶的家乡! ”
——徐迟《江南小镇》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南连杭州,北濒太湖,东接苏州、上海,西上可直达南京,距上海、苏州、杭州均为1小时左右车程,是沪、苏、杭都市圈的交汇点,也是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域的黄金节点和重要枢纽。著名作家、诗人徐迟(1914—1996)笔下“水晶晶的家乡”,就是位于南浔区的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始建于南宋淳祐末年(1252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得益于生丝出口,南浔富甲一方,兴起了被统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富商群体,“其最富者逾千万”。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带着南浔辑里村产的生丝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一举夺得金、银大奖。2014年6月,作为“中国大运河”项目的组成部分,大运河南浔段(頔塘)及南浔古镇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浔也成为首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 南浔古镇内河流纵横交错,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称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看点,可以逐一欣赏沿河民居群“百间楼”,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小莲庄”,因末代皇帝溥仪题赠九龙金匾“钦若嘉业”而得名的嘉业堂藏书楼,传统徽式建筑与西欧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刘氏梯号,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张石铭旧宅,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故居……感受这座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浔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古镇,白天可以参与雕版印刷、水乡越剧、湖笔制作、大型水乡婚典互动秀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入夜,可以坐上江南传统的摇橹船,沿着頔塘故道观看旖旎的灯光秀。南浔古镇还推出了“虾客大会”“春日次元电竞嘉年华”“古风音乐节”等系列活动。
南浔区下辖9个镇,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除了南浔古镇,和孚镇的荻港古村、石淙镇的蚕意花海景区、善琏镇窑里村猪栏改造的书吧及窑文化馆……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位于和孚镇的荻港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自古有“苕溪渔隐”之称。荻港古村的气质典雅大气,可以看到兴建于清朝“乾嘉盛世”的南苕胜境、拥有清嘉庆帝御赐“玉清赞化”金匾的积川私塾、千年古刹演教寺,以及清代沿运河兴建的古老街市里巷埭、外巷埭等。荻港四面环水,属于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核心保护区,2018年4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荻港的“鱼桑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如今当地拥有上千亩桑地鱼塘,古老的生态模式在当代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荻港渔庄成立了湖州鱼桑文化研学院,每年还会举办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活动“鱼文化节”,为游客带來独特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体验。
京杭大运河经善琏镇的含山蜿蜒而过,镇中小桥流水,人文毓秀。千百年来,当地人多以湖笔、桑蚕为业,小镇也被称为“湖笔之都”“蚕花圣地”。一支湖笔,一片桑蚕,让善琏名扬天下,如今善琏正在打造集湖笔文化体验、国学文化研修、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创新型文化旅游小镇,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联结起来。
一根湖丝,编织出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一支湖笔,书写出了“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一段运河,孕育了“小桥流水人家梦江南”;一座小镇,承载了“湖商巨贾的历程和繁华”。诗人记忆中水晶晶的南浔,如今也闪耀在人们的“旅行梦想清单”之上。
七宝古筝都市里的水乡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郊,有着千余年历史,明清时期曾是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位于古镇核心区域的七宝老街独具江南水乡风貌,是上海著名的特色街区,也是反映上海城市发展文脉的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内,东至新镇路、南至宝南路、西至七莘路、北至漕宝路,距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仅3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仅18公里,镇区有3条地铁线,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古镇占地面积约988亩,其中245亩被认定为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目前已开发98亩,命名为“七宝老街”,沿街有400多家商贸、餐饮店铺,是上海中心城区一个独具江南水乡风貌的旅游地。
七宝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后来因一座祠堂而得名。公元303年,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因遭受谗言诬害而被诛杀,临刑前悲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即今上海松江区,“有清泉茂林”,陆家兄弟常在那里悠游。陆氏后裔在松江境内立了香火祠,名陆宝院,后改名陆宝庵,这个祠堂曾多次迁移,后辗转迁至现七宝镇所在地,据相关地方志记载:“七宝故庵也,初在陆宝山。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后徒于镇,遂以名。”另外一种说法是,镇内藏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这七件宝物,所以称“七宝”。七宝镇北宋年间已初具规模,明清时因棉纺织业的发达而盛极一时。
七宝老街位于古镇的核心区域,以南、北两条大街为中轴线,与蒲汇塘、横沥河两水交汇,三桥横跨水上,呈现出典型的江南传统水乡集镇风貌。老街上的建筑具有明清特色,解元厅、斗姆阁、四面厅、蒲汇塘桥等多处古迹,是寻访上海历史文脉的好去处。
七宝古镇人杰地灵,明清以来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明代解元吕克孝,为政不惧权贵,在乡体察民情,表现出中国士大夫的节操;义士徐寿夫妇耗尽家财,与同里张勋募建蒲汇塘等9座石桥,便利了南北交通,造就了七宝镇旖旎的水乡风光;鸿儒徐三重文重一时,多部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开创了七宝镇重文之风气;明代这里孕育出了金铉父子、张璞等知名书画家,现代又培育出中国现代雕塑、奠基人之一张充仁等杰出人才。
七宝古镇也承载着深厚的江南地域文化,是上海地方戏曲流行之地,以及江南皮影戏的发源地。七宝皮影戏是最早在上海地区扎根、开花的江南皮影艺术,传人众多,谱系清晰,传承完整,遗存丰富,它涉及当地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工艺、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方言等多个领域,是七宝老街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2007年6月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七宝镇的手工编结、家织土布、刺绣、篆刻等民间工艺也极富特色。
七宝古镇的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当地素有大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所谓“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伏天吃羊肉是以热制热,可排汗排毒,除去冬春时身体里积累的毒素。羊肉烧酒历来闻名沪上,七宝方糕、七宝汤团、七宝塌饼等传统农家糕点也被列为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宝古镇有着独特的时空坐标,坐拥千余年历史,同时与现代国际大都会的中心区近在咫尺。作为商旅文融合的特色街区,七宝老街开街十多年来,先后荣获“上海市十大休闲街”“上海市名牌区域”“上海市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街”等荣誉称号,成为上海旅游的一个著名品牌。漫步在与都市繁华一步之遥的古镇、老街,欣赏徐徐展开的水乡画卷,触摸上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收获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