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偏向正面,有提升自身能力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但也存在自律性差、职业认同感不够,目标不清晰、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这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重因素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应多措并举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园工匠文化建设。
关键词:工匠精神;认知;践行;内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099-03
工匠精神作为劳动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从个人、企业到学校都需要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对以精益求精、协作分享、融合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的认知、内化和践行情况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职业学校培养的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是强大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职校教育的重心。笔者认为只有树立工匠精神的意识,职校毕业生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服务于企业,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因而,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形成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认知现状
为了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情况,课题组在新疆某高职院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305(有效样本301)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认知情况较为积极,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认知的积极方面
1.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偏向正面。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遵循,这种意识的树立与社会环境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借助于榜样的力量加以固化。据调查统计,98.67%的受访者认同工匠精神,并认为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康德把德行视为力量,工匠精神的践行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眼中有标杆、心中有模范、效果更有依托。调查中95.35%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榜样人物,可见大多数的职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正面。
2.自身提高和发展意愿较强,具备践行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坚定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意愿、在行动上才能有所作为,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调查中82.3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素质的提高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最有效途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掌握及欠缺的能力认知清晰,仅4.98%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欠缺的相关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的起始,工匠精神必须具备忍不住去了解和尝试的好奇心,调查中80.73%的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33.89%的受访者已获得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大部分学生准备获得。践行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对旧有体系进行批判和超越,而86.04%的受访者有意愿去改变社会中的某些弊端,充分说明职校學生主动提升自己、不断改革自身的意愿较强。
(二)高职院校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坚持与专注。日本匠人田口护曾说道:“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烦,专注心力,一点一点磨成一把好手艺,剩下的便只是水到渠成了。”工匠精神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精益的职业素养,必须具备专注、细致、严谨、坚持、敬业、创新、耐心等精神特质,容不得半点大意与马虎。然而高职学生大多正处于“个体坚持性开始发展并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时期”。坚持性、恒心、耐心都比较欠缺,较难坚持完成长期目标较,追求短平快,容易虎头蛇尾。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49.17%的受访者认为在学习和践行“工匠精神”过程中最不容易做到的是坚持不懈;55.81%认为自己无法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个特定目标,33.55%认为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容易忽视细节。缺乏坚持与专注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期的特点,无法通过短时间的教育教学达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效果,只能在成长及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2.部分学生对职业认同感不够。认同自己的专业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报考前对将要学习的专业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不足,报考前盲目选报,入学后发现理想中的专业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出入,落差导致对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有抵触心理,从而造成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不足。调查中有34.88%的受访者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找不到专业的价值。我国古代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从现实经验来看,大国工匠往往对自己的技能和产品十分自信,对自己的事业无比执着,选定一个行业后就扎根于斯,在细节中积累优势,部分职校学生对此精神较为欠缺。践行工匠精神不仅是生产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还需要在继承前人成果后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劳动者不断学习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升华,所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职校学生无法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3.部分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迷茫。专业技能的获得是长期的过程,而学生生涯相对短暂,导致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专业所涉及的所有技能,同时现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逐渐加快,教材相比于市场存在滞后性,学生须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能力尽早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调整学习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充实自己。然而68%的受访者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竟有39.2%在毕业后不愿意继续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部分学生害怕吃苦,追求安逸,在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调查中,67.77%的受访者表示更希望能去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愿意到基层就职的不到15%。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无论选择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是更有利于社会价值的实现都是应当的,但大国工匠大都是依靠在劳动过程中锻炼技艺,最终从职业的底层变为行业领头羊。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去除浮躁心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为将来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实践手段缺乏,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单一。职校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与实践脱节,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磨练,而绝大多数学生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实习的途径,调查发现仅19.27%的学生参加过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活动。学校教学主要为理论学习,缺少相关设备和实训场地(35.22%的受访者认为在校缺少实践机会),缺乏对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实践感知。学生操作能力需要实践提高,而企业往往因不愿承担试错成本而不愿安排可供高职学生发挥技能的岗位,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顶岗实习中,学生因对工艺流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导致错误率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单一且多仅需机械性的操作,实际手工操作机会较少,形成悖论。
二、高职院校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
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情况分析,造成工匠精神践行路径不畅的困境,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思想的错误导向
传统中国职业选择中,百工处于“士农工商”的第三位,往往被认为是末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视形而上的理论和道德,轻视形而下的相关技能。从历史发展看,家庭世代匠户的户籍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遭受统治阶级的种种限制,无法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中学生在报考时往往选择就读学术类高校而非职业类高校,形成读职业教育是被高考制度淘汰的错误印象,企业在招聘时通常也将学历而非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在这种氛围下,部分人对匠人有所偏见。目前的高职学生都是网络一代,受网络形形色色的各类诱惑,家庭和学校教导下形成的三观和行为模式被多重冲击,特别是成功学、精致的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焦虑思想潜移默化地填充了不少高职学生的意识,对传统的价值逻辑进行侵蚀与分解,背离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客观事实,使部分学生思想躁动。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和价值遵循,所以必须教导学生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地坚守执着,破除对工匠的轻视,找准自我人生定位。
(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更新
学校教育与现实接轨不够,高职院校作为技能而非理论研究机构,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大纲等方面缺少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造成产教脱离,以至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不全,教育体系中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局限于职业院校,在中小学初级教育阶段和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阶段均缺乏工匠精神的宣传与引导。学校师资队伍不全,高职院校的经费相对于研究性大学来说较为短缺,师生比、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略显不足,尽管职校努力改善,依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工匠精神教育仅局限于思政课堂,思政教师努力在课堂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但在学生培养上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功利性发展现象,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在课程中工匠精神仅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思政课程相关,忽视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无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有效部分来诠释工匠精神,满足不了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家庭作为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践行“工匠精神”的能动性影响重大,但在前期教育中重智育轻劳育倾向严重,手动和实践能力较低。在一份权威媒体关于“是否愿意让子女就读职业院校”的问卷中,有意愿的家长仅14%。家长局限于陈旧观念更愿意让子女选择轻松舒适型岗位而非实践性岗位,忽视了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量,对职业院校存在认为其教育质量不高、学风差、不好找工作、就业后社会地位差等偏见。另外,部分传统匠人家庭存在“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思想,造成技艺的消逝和断代,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发扬。
(四)自我激励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部分高职学生接受高考生态链底层失败者的错误认知,自认为是失败者,对人生发展存在消极、负面情绪。部分学生虽然渴望获得成功和外界認同,但缺少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意志力,沉迷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网络世界导致学习效果差,而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过且过思想严重,不追求更好,无法适应大国工匠的高阶段发展要求。
三、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多措并举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相比于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与智能化的操作模式替代了手工操作,传统行会的师徒传授模式转变为课堂授课模式;在社会待遇方面,高技能工人的社会需求及薪资待遇远远高于部分白领,工匠精神也从行业话语转向现实性需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国工匠需求增加是生产力的选择和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思想上应转变对旧有工匠的认知。然而,仍有部分学生与家长对匠人职业存在偏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工匠精神生长的土壤,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工匠精神的情怀和社会氛围。首先,应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大力宣传展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和社会价值,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优秀工匠风采,以先进模范激励学生和家长养育专注精神与理想情怀,建立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做好工匠精神宣传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其次,要改进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优秀工匠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方面获得机制,提升工匠的职业声望,实现职业荣誉感、社会尊重感与其价值的统一,实现大国工匠在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三,要建立健全对工匠独特技术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传统工匠出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心,往往对经验所得的独门绝技有所保留,所以应在法律层面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保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物勒工名”制,从制度、物质、精神等层面增强匠人提高自身技艺的内生动力,强化工匠精神建设。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1.开设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传统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职业院校应跟踪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完善特点鲜明的特色教学目标,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面向企业,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减少或淘汰社会饱和、已明显落实时代的专业,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心。
2.重视院校自身技术研发。打铁还需自身硬,院校自身要脱离“大纲制定—培养人才—走向企业”的单一线性育人模式,在教学和社会服务外加大对理论总结、技术研发的重视,在领域内精益求精,争夺技术和标准的话语权,成为前沿技术应用的引领者,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职校应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提升招生制度灵活性。在招生时广泛宣传学科特点、应用范围、所学技能、就业前景和学生毕业发展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报名前对专业有足够的认知。同时针对学生在入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的情况,职校应完善相关制度,允许达到一定的条件的学生第一学期或第一年选择喜欢的专业。
5.建设校内智慧技术实践平台。学校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战场,针对学生实践不够的问题,职校发展“互联网+”技术来增加学生实践,以医学院为例,实践对象的普遍稀缺,学生动手机会少,所以学校应积极建设临床模拟考核训练系统、基础虚拟仿真平台等,利用科技的力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直接操作。
6.改革人才培养考核方式。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2013年起教育部牵头开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改革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示范效应。职業院校相比普通高校更注重实践能力,但其考核方式却与普通高校一致,所以应用技能比赛方式取代普通学力测试,起到以考核促教育改革,以比赛促职业素养和技能提高,实现所有学生毕业前全部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
7.开启校企合作双通道。学校可以单独建设实践平台,将企业搬进校园,在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在校外,学校应与企业积极协调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破除因不敢放手用人而造成企业招不到真人才、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难题。
(三)在精神层面加强校园工匠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人文素养需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养成。职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核心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契合点,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各类个性化的活动载体,促进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以优良的校风学风“由外而内”地熏陶学生,为学生排除消极影响因素,保证工匠精神时刻包围着学生,实现全方位文化育人。另外还可以开设通识教育类的选修课程,以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塑造认真、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与专业课、思政课共同挖掘工匠精神的教育元素,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制力。信其道则循其步,学校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优秀工匠、专业课教师、校友讲述自己的发展历程,甚至聘请其担任校外辅导员,他们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成功案例必将激励学生自觉践行大国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方怡君,冯倓秋.就业好、招生难 职业教育到底“差”在哪?[N].新京报,2018-03-26(D02).
[2]杨子舟,杨凯.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7(3).
[3]田口护.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2.
[4]Padilla-Walker.Keep on Keeping On,Even When It’s Hard!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Adolescent Persistence[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13(4).
作者简介:绳克(199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易衡)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研究”(编号:XJZJKT-2019Y1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工匠精神;认知;践行;内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099-03
工匠精神作为劳动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从个人、企业到学校都需要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对以精益求精、协作分享、融合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的认知、内化和践行情况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职业学校培养的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是强大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职校教育的重心。笔者认为只有树立工匠精神的意识,职校毕业生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服务于企业,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因而,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形成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认知现状
为了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情况,课题组在新疆某高职院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305(有效样本301)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认知情况较为积极,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认知的积极方面
1.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偏向正面。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遵循,这种意识的树立与社会环境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借助于榜样的力量加以固化。据调查统计,98.67%的受访者认同工匠精神,并认为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康德把德行视为力量,工匠精神的践行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眼中有标杆、心中有模范、效果更有依托。调查中95.35%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榜样人物,可见大多数的职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正面。
2.自身提高和发展意愿较强,具备践行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坚定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意愿、在行动上才能有所作为,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调查中82.3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素质的提高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最有效途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掌握及欠缺的能力认知清晰,仅4.98%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欠缺的相关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的起始,工匠精神必须具备忍不住去了解和尝试的好奇心,调查中80.73%的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33.89%的受访者已获得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大部分学生准备获得。践行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对旧有体系进行批判和超越,而86.04%的受访者有意愿去改变社会中的某些弊端,充分说明职校學生主动提升自己、不断改革自身的意愿较强。
(二)高职院校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坚持与专注。日本匠人田口护曾说道:“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烦,专注心力,一点一点磨成一把好手艺,剩下的便只是水到渠成了。”工匠精神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精益的职业素养,必须具备专注、细致、严谨、坚持、敬业、创新、耐心等精神特质,容不得半点大意与马虎。然而高职学生大多正处于“个体坚持性开始发展并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时期”。坚持性、恒心、耐心都比较欠缺,较难坚持完成长期目标较,追求短平快,容易虎头蛇尾。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49.17%的受访者认为在学习和践行“工匠精神”过程中最不容易做到的是坚持不懈;55.81%认为自己无法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个特定目标,33.55%认为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容易忽视细节。缺乏坚持与专注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期的特点,无法通过短时间的教育教学达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效果,只能在成长及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2.部分学生对职业认同感不够。认同自己的专业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报考前对将要学习的专业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不足,报考前盲目选报,入学后发现理想中的专业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出入,落差导致对将来所从事的专业有抵触心理,从而造成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不足。调查中有34.88%的受访者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找不到专业的价值。我国古代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从现实经验来看,大国工匠往往对自己的技能和产品十分自信,对自己的事业无比执着,选定一个行业后就扎根于斯,在细节中积累优势,部分职校学生对此精神较为欠缺。践行工匠精神不仅是生产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还需要在继承前人成果后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劳动者不断学习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升华,所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职校学生无法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3.部分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迷茫。专业技能的获得是长期的过程,而学生生涯相对短暂,导致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专业所涉及的所有技能,同时现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逐渐加快,教材相比于市场存在滞后性,学生须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能力尽早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调整学习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充实自己。然而68%的受访者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竟有39.2%在毕业后不愿意继续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部分学生害怕吃苦,追求安逸,在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调查中,67.77%的受访者表示更希望能去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愿意到基层就职的不到15%。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无论选择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是更有利于社会价值的实现都是应当的,但大国工匠大都是依靠在劳动过程中锻炼技艺,最终从职业的底层变为行业领头羊。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去除浮躁心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为将来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实践手段缺乏,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单一。职校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与实践脱节,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磨练,而绝大多数学生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实习的途径,调查发现仅19.27%的学生参加过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活动。学校教学主要为理论学习,缺少相关设备和实训场地(35.22%的受访者认为在校缺少实践机会),缺乏对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实践感知。学生操作能力需要实践提高,而企业往往因不愿承担试错成本而不愿安排可供高职学生发挥技能的岗位,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顶岗实习中,学生因对工艺流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导致错误率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单一且多仅需机械性的操作,实际手工操作机会较少,形成悖论。
二、高职院校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
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情况分析,造成工匠精神践行路径不畅的困境,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传统思想的错误导向
传统中国职业选择中,百工处于“士农工商”的第三位,往往被认为是末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视形而上的理论和道德,轻视形而下的相关技能。从历史发展看,家庭世代匠户的户籍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遭受统治阶级的种种限制,无法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中学生在报考时往往选择就读学术类高校而非职业类高校,形成读职业教育是被高考制度淘汰的错误印象,企业在招聘时通常也将学历而非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在这种氛围下,部分人对匠人有所偏见。目前的高职学生都是网络一代,受网络形形色色的各类诱惑,家庭和学校教导下形成的三观和行为模式被多重冲击,特别是成功学、精致的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焦虑思想潜移默化地填充了不少高职学生的意识,对传统的价值逻辑进行侵蚀与分解,背离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客观事实,使部分学生思想躁动。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和价值遵循,所以必须教导学生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地坚守执着,破除对工匠的轻视,找准自我人生定位。
(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更新
学校教育与现实接轨不够,高职院校作为技能而非理论研究机构,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大纲等方面缺少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造成产教脱离,以至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不全,教育体系中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局限于职业院校,在中小学初级教育阶段和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阶段均缺乏工匠精神的宣传与引导。学校师资队伍不全,高职院校的经费相对于研究性大学来说较为短缺,师生比、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略显不足,尽管职校努力改善,依然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工匠精神教育仅局限于思政课堂,思政教师努力在课堂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但在学生培养上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功利性发展现象,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在课程中工匠精神仅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思政课程相关,忽视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无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有效部分来诠释工匠精神,满足不了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家庭作为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践行“工匠精神”的能动性影响重大,但在前期教育中重智育轻劳育倾向严重,手动和实践能力较低。在一份权威媒体关于“是否愿意让子女就读职业院校”的问卷中,有意愿的家长仅14%。家长局限于陈旧观念更愿意让子女选择轻松舒适型岗位而非实践性岗位,忽视了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量,对职业院校存在认为其教育质量不高、学风差、不好找工作、就业后社会地位差等偏见。另外,部分传统匠人家庭存在“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思想,造成技艺的消逝和断代,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发扬。
(四)自我激励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部分高职学生接受高考生态链底层失败者的错误认知,自认为是失败者,对人生发展存在消极、负面情绪。部分学生虽然渴望获得成功和外界認同,但缺少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意志力,沉迷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网络世界导致学习效果差,而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过且过思想严重,不追求更好,无法适应大国工匠的高阶段发展要求。
三、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多措并举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相比于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与智能化的操作模式替代了手工操作,传统行会的师徒传授模式转变为课堂授课模式;在社会待遇方面,高技能工人的社会需求及薪资待遇远远高于部分白领,工匠精神也从行业话语转向现实性需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国工匠需求增加是生产力的选择和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思想上应转变对旧有工匠的认知。然而,仍有部分学生与家长对匠人职业存在偏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工匠精神生长的土壤,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工匠精神的情怀和社会氛围。首先,应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大力宣传展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和社会价值,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优秀工匠风采,以先进模范激励学生和家长养育专注精神与理想情怀,建立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做好工匠精神宣传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其次,要改进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优秀工匠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方面获得机制,提升工匠的职业声望,实现职业荣誉感、社会尊重感与其价值的统一,实现大国工匠在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三,要建立健全对工匠独特技术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传统工匠出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心,往往对经验所得的独门绝技有所保留,所以应在法律层面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等保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物勒工名”制,从制度、物质、精神等层面增强匠人提高自身技艺的内生动力,强化工匠精神建设。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1.开设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传统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职业院校应跟踪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完善特点鲜明的特色教学目标,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面向企业,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减少或淘汰社会饱和、已明显落实时代的专业,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心。
2.重视院校自身技术研发。打铁还需自身硬,院校自身要脱离“大纲制定—培养人才—走向企业”的单一线性育人模式,在教学和社会服务外加大对理论总结、技术研发的重视,在领域内精益求精,争夺技术和标准的话语权,成为前沿技术应用的引领者,建设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职校应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提升招生制度灵活性。在招生时广泛宣传学科特点、应用范围、所学技能、就业前景和学生毕业发展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报名前对专业有足够的认知。同时针对学生在入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的情况,职校应完善相关制度,允许达到一定的条件的学生第一学期或第一年选择喜欢的专业。
5.建设校内智慧技术实践平台。学校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战场,针对学生实践不够的问题,职校发展“互联网+”技术来增加学生实践,以医学院为例,实践对象的普遍稀缺,学生动手机会少,所以学校应积极建设临床模拟考核训练系统、基础虚拟仿真平台等,利用科技的力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直接操作。
6.改革人才培养考核方式。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2013年起教育部牵头开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改革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示范效应。职業院校相比普通高校更注重实践能力,但其考核方式却与普通高校一致,所以应用技能比赛方式取代普通学力测试,起到以考核促教育改革,以比赛促职业素养和技能提高,实现所有学生毕业前全部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
7.开启校企合作双通道。学校可以单独建设实践平台,将企业搬进校园,在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在校外,学校应与企业积极协调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破除因不敢放手用人而造成企业招不到真人才、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难题。
(三)在精神层面加强校园工匠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人文素养需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养成。职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核心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契合点,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各类个性化的活动载体,促进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以优良的校风学风“由外而内”地熏陶学生,为学生排除消极影响因素,保证工匠精神时刻包围着学生,实现全方位文化育人。另外还可以开设通识教育类的选修课程,以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塑造认真、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与专业课、思政课共同挖掘工匠精神的教育元素,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制力。信其道则循其步,学校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优秀工匠、专业课教师、校友讲述自己的发展历程,甚至聘请其担任校外辅导员,他们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成功案例必将激励学生自觉践行大国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方怡君,冯倓秋.就业好、招生难 职业教育到底“差”在哪?[N].新京报,2018-03-26(D02).
[2]杨子舟,杨凯.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7(3).
[3]田口护.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2.
[4]Padilla-Walker.Keep on Keeping On,Even When It’s Hard!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Adolescent Persistence[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13(4).
作者简介:绳克(199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易衡)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研究”(编号:XJZJKT-2019Y1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