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尝试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6月17日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名作《爱的甘醇》(二幕喜歌剧)中国河南版,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厅(河南新乡)隆重上演。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幕间、每首咏叹调后、以及全剧落幕之后,热情的观众多次报以热烈掌声,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爱的甘醇》,由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策划,汇聚河南省高校音乐院系的优秀声乐人才,聘请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担任合唱,由意大利歌剧导演斯蒂芬诺·蒙蒂执导,意大利歌剧艺术家马克·贝雷依任乐队指挥与歌剧艺术指导,经过近半年的筹备、排练而完成的。为了使歌剧更加贴近中国观众,导演蒙蒂精心筹划,在歌剧中从背景、道具,到服饰、表演,增加了许多中国河南文化元素,使观众感到分外亲切。歌剧的上演凝聚着中意艺术家的智慧和汗水,应当说,这是一次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新的尝试。
  一
  中国河南版《河南版》排演的宗旨和演出的基础是力求忠实于歌剧原著,把握纯正的意大利音乐风格。这首先要归功于歌剧艺术指导马克·贝雷依。
  马克曾与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长期合作,为其担当钢琴伴奏与部分歌剧的乐队指挥,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艺术家。自2007年签约河南师范大学,担任其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在这次《爱的甘醇》的排演过程中,马克对合唱队、乐队,以及所有上场的演员,都进行了精心的辅导,保证了这部经典歌剧的成功运行。
  在一个普通高校的音乐学院中,对一个非正式演出团队进行西方歌剧的排演、训练,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对合唱队的排练中,在正常的声音训练之外,马克先生重点对唱段中的语言、句逗和表情进行了强化训练,有时为某一句歌词的发音,可能进行长达半小时的纠正、训练。而对于句逗、表情的处理,马克先生更有着独到而精细的安排,保证了唱段风格纯正,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为使歌剧排练顺利进行,上场的演员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马克先生对每个上场演员都进行了精心的辅导,对每个唱段,从语言、语气、力度、表情、感觉等,提出细致要求,并逐字逐句地进行范唱。正是马克这种严格而近乎苛刻的训练,大多数演员才能较快地掌握唱段的风格与表情。例如:第一幕中内莫里诺的摇唱曲“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演员很好地掌握了这个唱段的小夜曲风格,歌声柔和抒情,略带一丝忧郁,体现出角色淳朴而又怯懦的性格特点。演唱中注意了意大利语中的双辅音以及语言的节奏感,风格纯正。再如,第一幕中阿迪娜的摇唱曲“薄情的伊索尔德”,在这个向众人读书的唱段中,演员不仅唱出了欢快、活拨的气氛,而且较好的掌握了颗粒性很强的小跳音,以及颤音、连滑音的演唱技巧,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天真、活拨的性格特点。
  导演蒙蒂在歌剧进入实际排练时来到中国,而他却早已在意大利就设计好了布景、道具、服装,以及舞台调度、导演计划等。在排演中,他首先对乐队、合唱、演员唱腔等进行了全面的再修正,同时,以主要精力进行场景排练、与演员说戏、设计动作等,使歌剧表演真切生动,戏剧节奏有张有弛,舞台调度有条不紊。例如:他在舞台中央设置的几个草墩,通过不同的摆放、变化,既可以做座椅,也可以做小桌,还可以垒起来做小隔墙。再如:舞台上设置了不少活动的木梯(类似电工梯)。戏剧开场时上面挂了一些草帘,烘托出农村收割时节的气氛。在歌剧进行中,这些木梯去掉了草帘,可以随时移动、摆放,并分层站人。可以视为高坡,也可视为楼梯,高低有序,加强了舞台布局的层次感。此外,这些“业余”演员的各种动作、各种情感表现,无不渗透着导演蒙蒂的心血。
  歌剧演出成功,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队的伴奏功不可没。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艺术修养,与指挥配合默契,尽管只使用了单管乐队,仍然有声有色的演绎出歌剧的音乐内涵,很好的完成了这次演出任务。
  二
  为了突出“中国河南版”的特色,创作团队在不改变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力图把发生在19世纪意大利农村的故事,放入我国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去表现。为此,导演蒙蒂专门研究了中国北方农村的文化习俗,首先在服装、道具上下足了功夫。
  在服装设计上,蒙蒂一改原作中意大利的生活风情,完全按照中国北方的生活习惯来设计。例如:众多群众演员(合唱队员)的服装,以黄、灰、浅红、浅蓝的色调为主,既朴素淡雅,又突出了“收割季节”的热烈氛围。女孩子的服饰,上衣为浅红或浅蓝色的中式布扣大襟褂,或镶蓝边,或加黄色坎肩,头梳中式辫子,加上长裤、布鞋,完全一副中国农村女孩的扮相。男士服装上衣为浅黄色中式布褂(或加坎肩),稍短的、宽裤脚的裤子,布鞋,一副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这样的装束,加上满台的黄皮肤、黑头发,完全是一幅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图。
  主人公内莫里诺的服饰并不出众,只是在上衣外加了一袭坎肩,体现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老实而有点木纳的农民形象。女主人公阿迪娜第一幕的服饰与其他女孩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第二幕,当爱情逐渐成熟时,则换成灰白色的半长旗袍与长裤、布鞋,既有变化,又使人感到亲切、新颖。卖药人杜卡玛拉是一个有钱人,身穿深灰色加暗花的马褂、长衫、白色长围巾、着礼帽,正是20世纪早期中国农村有钱人的典型装束。而军官贝尔可莱与一队士兵的服装,则类似20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伪军”的服装,加上一些笨拙的队列操练,更增加了歌剧的喜剧气氛。
  蒙蒂还在歌剧中采用了诸多中国式道具。例如:群众演员人手一顶中国式斗笠,有的拿着中式芭蕉扇,有的拿着水烟袋等,使“中国农民”形象更为突出;卖药人杜卡玛拉在原作中是乘着西方人乘坐的高贵的马车入场的,而这里变为中式的四人抬的“轿椅”入场,可谓“入乡随俗”;尤其是当杜卡玛拉兜售药品时,不再使用西方的药瓶、酒瓶(假药),而一律换用中式的药葫芦,使人看后倍感亲切。此外,舞美背景上还出现了少林寺、龙门石窟等河南突出的文化遗产标志景观,更添了浓郁的河南文化氛围。   除了服装道具之外,创作团队还在歌剧中将部分歌词改为中文演唱,还在一些吟唱部分,将意大利语念白改为河南方言。例如:在第二幕开始的引子合唱中,将歌词改为中文演唱。这是人们祝贺阿迪娜与贝尔可莱婚礼宴席上的合唱,人物众多,气氛热烈,用中文演唱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此外,在第一幕第二景,当杜卡玛拉向众人售药,唱起“各位,听我说,听我说”唱段,以及之后的重唱、合唱中,分别加入了一些河南方言。在杜卡玛拉摇唱曲中间,突然用中文说道:“来吧,来吧,来点音乐”;当杜卡玛拉与内莫里诺争辩时,又突然加入一句河南方言念白:“说啥?说啥?你说啥?”。另外在合唱中将其中的否定词改为河南方言“不中,不中。”等等。这些插入的方言土语,颇似我国戏曲中的插科打诨,但是,选择在性情诙谐的喜剧式人物杜卡玛拉向人们兜售假药的唱段中,加入这些插科打诨式的河南方言,不仅增添了喜剧效果,而且十分符合人物性格与剧情发展,可谓匠心独具。
  三
  众所周知,歌剧《爱的甘醇》是一部由西方人编剧、演绎西方故事、西方作曲家谱曲的纯西方的文化精品,而在这次“中国河南版”演出中,创作团队以探索中西文化融合的心态,持谨慎的态度,在歌剧中合理地加入了诸多中国文化元素,使中国观众看后,感觉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而且听的过瘾,看的明白。台上人物的喜怒哀乐引发了台下观众的共鸣,无形中拉近了西方歌剧与中国观众的距离。而且,创作团队本身就是由意大利的导演、艺术指导与中国演职员共同组成,应当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化交融。
  我们知道,由于生存环境、语言与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两个范畴。但是,人类的情感是相同的,音乐作为最擅长表达人类情感的文化符号之一,东西方又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因此,实施中西文化交流,探索中西文化的交融是可行的、可能的。《河南版》的创作历程,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新尝试。
  诚然,在此之前,我们已看到过张艺谋导演的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的紫禁城版、鸟巢版,其中以更大力度加入了很浓重的中国元素,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范例之一。但是人们也知道,《图兰多》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在《图兰多》中加入中国元素似乎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而《爱的甘醇》描述的故事与中国无关,审美角度与东方不同,因此,即使在中国演出,或由中国人自己排演,也一律是“西方版”,而并无加入中国元素。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河南版《爱的甘醇》的创作演出,在我国是具有一定开拓意义的。
  当然,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河南版》创作演出中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例如:舞台上的置景较少,场景变化也有欠缺。尤其是原剧中设置的有着风情意义的“小酒馆”也没有出现,使人不无遗憾。在服装的设计上,主人公的服装不够鲜明,很容易迷失在人群之中。
  另外,个别演员的唱功有欠火候、乐队的单管编制也制约了伴奏的音响效果与剧情气氛的烘托等。对于这些缺憾,如果我们想到这是一个非正式演出团体的纯“校园版”的全景演出,也就可以谅解了。
  笔者以为,“中国河南版”的演出,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尝试,是一种开拓。我们衷心祝愿,经过多次历练,“中国河南版”的演出团队会越来越成熟,让这朵中西文化交融之花开放的更加鲜艳。
  朱敬修 郑州华信学院艺术学院教授
  ?穴责任编辑 荣英涛?雪
其他文献
一  作为音乐的基本材料,作曲家无论如何都是关注声音的。正是因为对声音的迷恋,才使得  在几百年来的专业音乐创作中,各种声音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表达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最重要的媒介。然而,对大多数作曲家而言,声音的“色彩”才是他们最为之着迷的现象。尤其是在20世纪之后,音色作为既能表达现实世界、又能表达精神世界的一种最活泼的材料,越来越多地为作曲家在他们的音乐创作中所重视。各种乐器因发音体材质
近日读读傅利民著《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一名高师音乐学院普通教师,反复阅读此书,其应时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其鲜明的个性都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向音乐院校师生推荐的音乐论文写作与科研工作实用指南。    一、应时性    当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音乐
美声唱法中女中音声部的定位  自“美声唱法”(Belcanto)产生以来,历经几代人的探索、发展、完善、总结,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科学发声方法和演唱风格,女中音(mezzosoprano)又称次女高音是美声唱法的一个声部。  由于人声的生理结构和自然音色的千差万别,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的不同及腭拱深度、宽度的差异就有着不同的声音属性。一般来说,女中音的声音属性是宽厚、深沉、温婉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口号越叫越响,艺术素质的培养也相应地成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相应地被推到了素质教育最前沿也变得顺理成章。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音乐兴趣班,参与音乐类考级的队伍不断壮大,重点高中、综合类大学对音乐特长生的加分制度更是对社会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表面上看
一、宁夏“校园花儿”形成的背景  宁夏是全国较早成套编写地方乡土音乐教材的省份之一。1990年就先后出版发行了两套中小学音乐乡土教材在全自治区使用。内容包括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和几首新填词的原生态花儿以及对回族音乐家、回族舞蹈、回族乐器的介绍等,受到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但自2000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省级(地方乡土)教材被停止使用和编写,只允许学校编写本校教材。此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
13年10月13日,首届乐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会上由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做了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的一百余名音乐教师和艺术教育管理者参与了此次盛会。此次论坛包括开幕式、会议主题发言、三个分论坛以及总结发言四个部分。  一、论坛开幕式:专家学者云集,  共商“乐教”传承大计  “乐教”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主持。赵塔里木院长致辞说,“乐
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于2010年11月27日晚在山东青岛人民会堂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青岛交响乐团(指挥:张艺)演出作曲家康建东教授创作的交响组曲《花儿》(2001年创作)、交响音画《甘藏风情》(1992年民族管弦乐,2010年改编为管弦乐)、钢琴与交响乐队《祁连山狂想曲》(1999年)、交响幻想曲《龙心岛——有感青岛的古老传说》(2009年)以及交响乐队与二胡、琵琶二重协奏曲《胶东韵》(2010年
印刷算不得精美,装帧算不得精良,不到二十万字算不得煌煌大作,久居江苏的作者韩德森似乎也算不得鼎鼎大名,这本《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拿在手中,并无特别感觉。直到近距离欣赏到“飞来的花瓣——韩德森教授从教25周年声乐专场音乐会”,我对该书才有了新的认识。    一    2008年4月19日,有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于音乐会来讲,天气并不好。  好在观众还不少,偌大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差不多坐
于“采风”一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而“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一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却是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地被国内更多学者使用于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至于这两种称谓的内涵实质及其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中的曲曲折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在杜亚雄、邱晓嫣的《“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中①,作者从“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
前,在全国二十余地完成了五十余场演出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回到北京,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的艺术总监兼作曲三宝长年来坚持不同的选题概念,坚持守护音乐中的人文关怀,坚持遵循自己对音乐剧的独特理念,坚持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剧之路,坚守初衷,不忘本心。他创作了八部音乐剧,在音乐剧呈井喷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作品“成活率”很高,在音乐界享誉盛名。在音乐剧北京上演的前夕,我有幸能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