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意义;作用;应用时机;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46—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的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活课堂氛围,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情,不断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下,让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彰显灵性。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师能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能将课桌由原来的插秧式变为“田格形”、“马蹄形”或“卡包形”等,但因为管理和引导的原因,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互动、小组培训和组长培训的机会同学生作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多侧面的沟通,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缩短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不能忽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课堂上教师“表演”的机会少了,但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倾听、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通过引导、管理和评价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向真实,走向深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 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时机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那么,究竟在怎样的情况下适宜于小组合作学习呢?①个人无法解决困难时;②小组分工高效时;③班内组内意见不一有争论时;④需要归纳知识要点或结论时;⑤需要选出代表进行汇报时;⑥答案呈现多样化时。教师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恰当地引导、组织全员参与,通过检测、汇报、表演等形式得以反馈,以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培养小组合作习惯,营造全员参与氛围”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让另一些人在小组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绝不能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五、多元评价促使小组合作学习高效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者来看,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从评价对象来看,有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从评价方式来看,有口头语言评价、身体语言评价和小组合作分数评价;从评价要求来看,评价要及时,评价要客观,评价要具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分数评价,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分预习、合作、汇报、检测等方面,当然,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分类,目的是激励小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编辑:郭裕嘉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46—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的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活课堂氛围,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情,不断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下,让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彰显灵性。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师能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能将课桌由原来的插秧式变为“田格形”、“马蹄形”或“卡包形”等,但因为管理和引导的原因,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互动、小组培训和组长培训的机会同学生作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多侧面的沟通,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缩短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不能忽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课堂上教师“表演”的机会少了,但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倾听、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通过引导、管理和评价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向真实,走向深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 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时机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那么,究竟在怎样的情况下适宜于小组合作学习呢?①个人无法解决困难时;②小组分工高效时;③班内组内意见不一有争论时;④需要归纳知识要点或结论时;⑤需要选出代表进行汇报时;⑥答案呈现多样化时。教师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恰当地引导、组织全员参与,通过检测、汇报、表演等形式得以反馈,以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培养小组合作习惯,营造全员参与氛围”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让另一些人在小组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绝不能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五、多元评价促使小组合作学习高效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者来看,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从评价对象来看,有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从评价方式来看,有口头语言评价、身体语言评价和小组合作分数评价;从评价要求来看,评价要及时,评价要客观,评价要具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分数评价,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分预习、合作、汇报、检测等方面,当然,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分类,目的是激励小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