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茶人,彩云之南正海也。茶,人在草木之间也。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之。茶,由此有了绿色的名字。草木芬芳,酝大自然之清幽,纯山净水,去污除垢,人心自在,绿色环保。不说人间眷侣,道是尘世脱俗,好不美哉!茶,深山禅林的幽静,溪水明涧的空灵,开茉色的花,馥栀子的香。
立夏时节,海鑫堂普洱茶飘香,这一天记者有幸结识了做茶人李正海。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记者一行来到康乐茶文化城的海鑫堂茶庄,李正海早有朋友来访,坐在茶桌旁喝茶闲聊。记者进店,与李正海亲切握手后做了简要介绍后,李正海便吩咐泡壶茶请记者品尝。端起一杯好茶,仅凭那股醇香,友好的氛围已然烘托出来,品这样一杯好茶,对海鑫堂的感觉就慢慢变得奇妙起来。看着壶中普洱茶色,有酒红散去的味道,或又像余晖的颜色,却又似上好的琥珀
经过一番交谈,记者了解到拜访李正海先生的是他老战友,他们畅聊着当年部队上的旧事,讨论云南及边境发生过的战争,记者也坐下参与到话题中。许是行伍出身,李正海身上透着一股刚劲但又不失柔和的气质,睿智的脸庞,笔挺的西装,这让人不由得想到李正海定是严于律己之人,其一定会对产品高要求、求质量。稍坐片刻,李正海便与我们聊起了普洱,聊起了海鑫堂。
铁骨男儿征商海
李正海,云南宣威人,从求学之路到光荣入伍,一路拼搏奋斗,一生跌荡起伏,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手亲创了全国知名的百大普洱茶品牌“海鑫堂”。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无疑是李正海人生所积蓄的最宝贵财富之一。从环境险恶的滇西南原始森林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勐海;从驻守澜沧江畔,到团部警通部从事无线电报工作,再到中越之战前线。艰苦的部队生活让年轻的李正海迅速成长了起来,并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敢于拼搏的作风。
告别戎旅的李正海,转业到了当时的昆明刑侦大队,在政府机关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称得上衣食无忧、前途宽广。然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李正海的骨子里天生就是善于琢磨,勤于思考。对于人生,对于社会,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追求。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八九十年代国家经济慢慢复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追求,茶叶行业无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痛下决心,李正海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身,彻底放下铁饭碗,只身独闯商海,开启了又一次大无畏的战斗旅程。
1993年4月8日,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鑫堂)正式成立。从此,李正海的人生画出了另一条辉煌的轨迹。
海鑫堂是一家集茶叶科研、栽培、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拥有西双版纳及大理无量山生态茶园6000亩,两个大型加工厂,设施齐全,加工工艺技术精湛,年设计生产规模4000吨。
海鑫堂一直以为消费者奉献真实的产品,真正的享受的根本理念,在打好质量、生态、文化这三张牌的基础上,他们致力于继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不断探索创新,实行科学管理,深化工艺研究,厚积薄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海鑫堂”牌普洱茶产品成为首家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云南茶叶品牌,自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指定为全国食品安全年会纪念茶,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收藏;其生产的产品搭乘“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更是成为普洱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在荣誉面前,海鑫堂人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堂主李正海的带领下,在新一轮普洱茶发展热潮中取得了更大的业绩。
茶人讲茶话当年
谈到普洱茶,李正海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地去了解普洱茶。
李正海告诉记者,普洱茶是有历史有文化记载的,但真正了解的人很少。普洱茶产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江流域。这一带,历史上曾为普洱府管辖之地,现如今则属于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茶叶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性喜湿润,茶树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历史上普洱府管辖之地群山叠翠,山间温热多雾,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微酸,土质肥厚,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大叶种茶的生长。
普洱茶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据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 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这些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普洱茶日益受到了世人的青睐,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并冠之以“减肥茶”“窈窕茶”“益寿茶”等美称。近几年来,陈年老普洱茶已成为广大客商求购的抢手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加。
所以李正海不无忧虑的说,“这是上天赐予云南的独特资源,云南人应该把普洱茶产业做好,做精,而不是让给一些为了赚钱和谋取利益的人去做普洱茶,我们做茶人就该一心把茶做好。”
对2007年普洱茶经历的风波,李正海仍记忆犹新,“那时普洱茶经历了一场泡沫经济,原因是普洱茶的火热兴起,价格也被茶商炒作得已经离谱,假冒伪劣产品增多,以新充陈现象严重,以及其他种类茶的竞争者联合媒体的负面报道,一时间,普洱茶就进入了低迷期。当时,这些现象已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从中,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只有经历了风波,普洱茶才会成长。”
不忘初心得始终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海鑫堂,那就是“质量加服务等于品牌”。李正海说,“茶叶是入口的饮品,要让消费者认可,首先就必须从产品的质量上抓起。”早在1999年,海鑫堂就建立了云南省最先进的普洱茶加工厂,遵循传统的制作工艺,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保证所有产品以优质、健康的标准进入市场。李正海对产品的质量是近乎苛刻的。为此,他经常亲自深入制茶车间检查。有一次他在原料中发现了一粒细小的茶果,就立即把所有管理层及一线员工全部召集起来,召开现场大会,反复强调质量之重要,应以品质为先,品牌的打造与延续就是持之以恒的认真及重复,让所有员工牢记生存之本。为此也让记者联想到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怒砸电冰箱的故事。正是由于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海鑫堂安全和值得信赖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当人们对吃的喝的东西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时,海鑫堂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把关却丝毫没有松懈。李正海说,“这不是儿戏,开不得玩笑的。”这为近些年对消费者不负责,拿消费者生命安全当“儿戏”的无良企业树立了正面典范。 2000年,海鑫堂率先拟定了普洱茶企业标准,开创了普洱茶标准生产之先河。在普洱茶尚无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的,尤其当时普洱茶还被排在六大茶类之外。要使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并为同行所认可,其中所经历的困难可想而知。别人看来是大费周章的,海鑫堂却坚持“虽万人吾往矣”。在通过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的审查和批准后,普洱茶从此有了企业标准、有了代号、有了生产日期和代码。茶叶走进了超市,消费者也不再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低端产品了。可以说,普洱茶能摆脱“寄人篱下”的历史,海鑫堂堂主李正海功不可没。后来其他商家的纷纷效仿,这充分说明:海鑫堂的先人一步是何等远见卓识的。
海鑫堂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远不止体现于此。公司历来注重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海鑫堂另辟蹊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此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其先后推出了300多款产品,因选料上乘,工艺精美,深受众多藏友的好评。其中,“九龙戏珠”“八骏图”等茶砖系列产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收藏。在海鑫堂康乐茶文化城形象店,进门便能看到九龙壁、古长城等茶叶压制而成的各具特色的屏风,可谓观之悦目,嗅之清香。2002年,李正海在山东济南参展时,托一位老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后被压制成巨型装饰悬挂于其茶桌后方,上书“竹林草阁无俗客,赏兰煮茶似神仙”。在李正海眼中,茶文化说起来好听,而真正要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海鑫堂独树一帜的工艺茶,正是茶跟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也是其品牌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李正海无疑是一个爱茶之人,对云南普洱茶的热爱更是热烈而深沉。继斥巨资建设了生产基地之后,李正海再次为普洱茶的长远发展考虑,建立了普洱茶博物馆。如今,海鑫堂的商业版图正在不断扩大,已经延伸至香港、台湾地区乃至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对于云南茶叶的明天,李正海抱着十足的信心,他坚信,云南普洱茶最终“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展望未来,李正海先生强调最多的依然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问题。李正海信心满满的向记者说道,“我从做茶的那天起就注重质量,品牌是质量转化出来的,我时常告诉我的员工质量加服务就等于品牌,要用心做产品,要世世代代做下去。”为消费者奉献真实的产品和享受仍然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海鑫堂已经走得很远,但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艺术普洱新营销
李正海吩咐其员工给我们两盒名片,记者当时还纳闷为什么给我们的名片是两盒而不是两张呢?拿到名片一看才知道,原来他的名片是由一盒迷你型的普洱茶饼制成的。茶色盒子的正面印制着“海鑫堂”和主人的名号及联系方式,背面印制着名片的发明专利号和产品标准号。打开盒子,精致清香的普洱茶饼上面,清楚地拓印着“云南海鑫堂茶号”和“李正海”的字样。盒盖的背面,一段以“海鑫堂记”为题的文字为他的茶品牌作了简明而别致的宣传。
李正海颇为自己的茶名片感到自豪,“我已经为自己的茶名片申请了专利保护。”李正海说,这样的茶名片他至少已经散发出去几千盒了。李正海作为普洱茶界的名人,拥有一盒他的茶名片在很多人眼中,都可视之为一件有意义的事。透过独具匠心的茶名片,我们能依稀感受到李正海超乎常人的营销思维和浓厚的艺术情结。事实上,让李正海在普洱茶界声名鹊起的,正是他独特的营销方式和他艺术化的茶产品。
2004年6月,当李正海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契机推出海鑫堂茶叶时,有朋友偶然间透露了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当年9月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消息。这个偶然间获得的信息,顿时让李正海眼前一亮:这可是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年会,如果能够参会,海鑫堂一定会引起广泛关注。这样的想法,很快让李正海变得热血沸腾起来,但是怎样才能够参会呢?多方奔走后,李正海的执着终于感动了组委会。2004年9月,当来自全国的食品业巨头共聚人民大会堂时,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标注着“海鑫堂普洱茶”的年会纪念礼物。和纪念茶一道,步入人民大会堂的,还有海鑫堂制作的巨幅九龙戏珠茶砖。
还不得不提的恐怕当数“海鑫堂普洱茶随神州六号遨游太空”了。在2005年,这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茶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方面,海鑫堂的宣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自己的这一得意之作,李正海却认为,这不仅是海鑫堂的荣誉,更是整个云南茶叶的骄傲。普洱茶在经历了“外热内冷”的尴尬后,2006至2007年终于迎来了行业发展的一个高峰。随“神六”遨游太空后,“海鑫堂”适时推出了6666套航天纪念茶。即便如此,李正海仍然感到遗憾:其实当时“‘神六’落地和飞天普洱茶从北京运回昆明宣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百度公布的2006年度10大热门搜索词汇中,“普洱茶”榜上有名,普洱茶的市场热度由此可见一斑。但在2004年,李正海把普洱茶带到人民大会堂时,许多参会企业家第一次听到“普洱茶”的名字,第一次看到用茶制作的九龙戏珠图,第一次惊叹于巨型茶砖的精美绝伦。在这次最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年会上,海鑫堂也荣幸地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2006年,在引起全国关注的云南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中,作为赞助企业之一,99匹马中有5匹马是驮着海鑫堂生产的420片七子饼普洱茶的。不过,此次大型茶文化活动中,李正海吸引大家关注的并不止这些。2006年6月29日,马帮贡茶万里行队伍抵达广西南宁,海鑫堂普洱茶文化馆也于当天入驻广西南宁10+1商业大道,声势浩大的宣传成功吸引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李正海又一次成为了茶界赢家。
近几年,云南茶商“走出去”的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而不再像以前“只是蹲在门口晒太阳,等着别人上门买茶”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自己的产品走出云南,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普洱茶。李正海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按理说,已年过半百的李正海可以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然而,军人不懈拼搏的精神已经成为流淌在他血液里的一部分,李正海并没有停下脚步。尽管由于工作繁忙,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但对于普洱茶——这决心干一辈子的事业,李正海还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海鑫堂这艘茶业巨轮正在朝打造云南顶级普洱茶企的方向全力航行。
责任编辑:张博雅
立夏时节,海鑫堂普洱茶飘香,这一天记者有幸结识了做茶人李正海。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记者一行来到康乐茶文化城的海鑫堂茶庄,李正海早有朋友来访,坐在茶桌旁喝茶闲聊。记者进店,与李正海亲切握手后做了简要介绍后,李正海便吩咐泡壶茶请记者品尝。端起一杯好茶,仅凭那股醇香,友好的氛围已然烘托出来,品这样一杯好茶,对海鑫堂的感觉就慢慢变得奇妙起来。看着壶中普洱茶色,有酒红散去的味道,或又像余晖的颜色,却又似上好的琥珀
经过一番交谈,记者了解到拜访李正海先生的是他老战友,他们畅聊着当年部队上的旧事,讨论云南及边境发生过的战争,记者也坐下参与到话题中。许是行伍出身,李正海身上透着一股刚劲但又不失柔和的气质,睿智的脸庞,笔挺的西装,这让人不由得想到李正海定是严于律己之人,其一定会对产品高要求、求质量。稍坐片刻,李正海便与我们聊起了普洱,聊起了海鑫堂。
铁骨男儿征商海
李正海,云南宣威人,从求学之路到光荣入伍,一路拼搏奋斗,一生跌荡起伏,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手亲创了全国知名的百大普洱茶品牌“海鑫堂”。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无疑是李正海人生所积蓄的最宝贵财富之一。从环境险恶的滇西南原始森林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勐海;从驻守澜沧江畔,到团部警通部从事无线电报工作,再到中越之战前线。艰苦的部队生活让年轻的李正海迅速成长了起来,并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敢于拼搏的作风。
告别戎旅的李正海,转业到了当时的昆明刑侦大队,在政府机关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称得上衣食无忧、前途宽广。然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李正海的骨子里天生就是善于琢磨,勤于思考。对于人生,对于社会,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追求。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八九十年代国家经济慢慢复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追求,茶叶行业无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痛下决心,李正海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身,彻底放下铁饭碗,只身独闯商海,开启了又一次大无畏的战斗旅程。
1993年4月8日,云南海鑫堂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鑫堂)正式成立。从此,李正海的人生画出了另一条辉煌的轨迹。
海鑫堂是一家集茶叶科研、栽培、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拥有西双版纳及大理无量山生态茶园6000亩,两个大型加工厂,设施齐全,加工工艺技术精湛,年设计生产规模4000吨。
海鑫堂一直以为消费者奉献真实的产品,真正的享受的根本理念,在打好质量、生态、文化这三张牌的基础上,他们致力于继承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不断探索创新,实行科学管理,深化工艺研究,厚积薄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海鑫堂”牌普洱茶产品成为首家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云南茶叶品牌,自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指定为全国食品安全年会纪念茶,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收藏;其生产的产品搭乘“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更是成为普洱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在荣誉面前,海鑫堂人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堂主李正海的带领下,在新一轮普洱茶发展热潮中取得了更大的业绩。
茶人讲茶话当年
谈到普洱茶,李正海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地去了解普洱茶。
李正海告诉记者,普洱茶是有历史有文化记载的,但真正了解的人很少。普洱茶产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江流域。这一带,历史上曾为普洱府管辖之地,现如今则属于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茶叶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性喜湿润,茶树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历史上普洱府管辖之地群山叠翠,山间温热多雾,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微酸,土质肥厚,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大叶种茶的生长。
普洱茶具有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据科学研究表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 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随着这些保健功能被科学证实,普洱茶日益受到了世人的青睐,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并冠之以“减肥茶”“窈窕茶”“益寿茶”等美称。近几年来,陈年老普洱茶已成为广大客商求购的抢手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也以大城市为先导迅速增加。
所以李正海不无忧虑的说,“这是上天赐予云南的独特资源,云南人应该把普洱茶产业做好,做精,而不是让给一些为了赚钱和谋取利益的人去做普洱茶,我们做茶人就该一心把茶做好。”
对2007年普洱茶经历的风波,李正海仍记忆犹新,“那时普洱茶经历了一场泡沫经济,原因是普洱茶的火热兴起,价格也被茶商炒作得已经离谱,假冒伪劣产品增多,以新充陈现象严重,以及其他种类茶的竞争者联合媒体的负面报道,一时间,普洱茶就进入了低迷期。当时,这些现象已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从中,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只有经历了风波,普洱茶才会成长。”
不忘初心得始终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海鑫堂,那就是“质量加服务等于品牌”。李正海说,“茶叶是入口的饮品,要让消费者认可,首先就必须从产品的质量上抓起。”早在1999年,海鑫堂就建立了云南省最先进的普洱茶加工厂,遵循传统的制作工艺,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保证所有产品以优质、健康的标准进入市场。李正海对产品的质量是近乎苛刻的。为此,他经常亲自深入制茶车间检查。有一次他在原料中发现了一粒细小的茶果,就立即把所有管理层及一线员工全部召集起来,召开现场大会,反复强调质量之重要,应以品质为先,品牌的打造与延续就是持之以恒的认真及重复,让所有员工牢记生存之本。为此也让记者联想到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怒砸电冰箱的故事。正是由于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海鑫堂安全和值得信赖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当人们对吃的喝的东西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时,海鑫堂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把关却丝毫没有松懈。李正海说,“这不是儿戏,开不得玩笑的。”这为近些年对消费者不负责,拿消费者生命安全当“儿戏”的无良企业树立了正面典范。 2000年,海鑫堂率先拟定了普洱茶企业标准,开创了普洱茶标准生产之先河。在普洱茶尚无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的,尤其当时普洱茶还被排在六大茶类之外。要使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并为同行所认可,其中所经历的困难可想而知。别人看来是大费周章的,海鑫堂却坚持“虽万人吾往矣”。在通过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的审查和批准后,普洱茶从此有了企业标准、有了代号、有了生产日期和代码。茶叶走进了超市,消费者也不再认为普洱茶只是一个低端产品了。可以说,普洱茶能摆脱“寄人篱下”的历史,海鑫堂堂主李正海功不可没。后来其他商家的纷纷效仿,这充分说明:海鑫堂的先人一步是何等远见卓识的。
海鑫堂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远不止体现于此。公司历来注重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海鑫堂另辟蹊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此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其先后推出了300多款产品,因选料上乘,工艺精美,深受众多藏友的好评。其中,“九龙戏珠”“八骏图”等茶砖系列产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隆重收藏。在海鑫堂康乐茶文化城形象店,进门便能看到九龙壁、古长城等茶叶压制而成的各具特色的屏风,可谓观之悦目,嗅之清香。2002年,李正海在山东济南参展时,托一位老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后被压制成巨型装饰悬挂于其茶桌后方,上书“竹林草阁无俗客,赏兰煮茶似神仙”。在李正海眼中,茶文化说起来好听,而真正要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海鑫堂独树一帜的工艺茶,正是茶跟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也是其品牌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李正海无疑是一个爱茶之人,对云南普洱茶的热爱更是热烈而深沉。继斥巨资建设了生产基地之后,李正海再次为普洱茶的长远发展考虑,建立了普洱茶博物馆。如今,海鑫堂的商业版图正在不断扩大,已经延伸至香港、台湾地区乃至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对于云南茶叶的明天,李正海抱着十足的信心,他坚信,云南普洱茶最终“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展望未来,李正海先生强调最多的依然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问题。李正海信心满满的向记者说道,“我从做茶的那天起就注重质量,品牌是质量转化出来的,我时常告诉我的员工质量加服务就等于品牌,要用心做产品,要世世代代做下去。”为消费者奉献真实的产品和享受仍然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海鑫堂已经走得很远,但一直没有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艺术普洱新营销
李正海吩咐其员工给我们两盒名片,记者当时还纳闷为什么给我们的名片是两盒而不是两张呢?拿到名片一看才知道,原来他的名片是由一盒迷你型的普洱茶饼制成的。茶色盒子的正面印制着“海鑫堂”和主人的名号及联系方式,背面印制着名片的发明专利号和产品标准号。打开盒子,精致清香的普洱茶饼上面,清楚地拓印着“云南海鑫堂茶号”和“李正海”的字样。盒盖的背面,一段以“海鑫堂记”为题的文字为他的茶品牌作了简明而别致的宣传。
李正海颇为自己的茶名片感到自豪,“我已经为自己的茶名片申请了专利保护。”李正海说,这样的茶名片他至少已经散发出去几千盒了。李正海作为普洱茶界的名人,拥有一盒他的茶名片在很多人眼中,都可视之为一件有意义的事。透过独具匠心的茶名片,我们能依稀感受到李正海超乎常人的营销思维和浓厚的艺术情结。事实上,让李正海在普洱茶界声名鹊起的,正是他独特的营销方式和他艺术化的茶产品。
2004年6月,当李正海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契机推出海鑫堂茶叶时,有朋友偶然间透露了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当年9月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消息。这个偶然间获得的信息,顿时让李正海眼前一亮:这可是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年会,如果能够参会,海鑫堂一定会引起广泛关注。这样的想法,很快让李正海变得热血沸腾起来,但是怎样才能够参会呢?多方奔走后,李正海的执着终于感动了组委会。2004年9月,当来自全国的食品业巨头共聚人民大会堂时,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标注着“海鑫堂普洱茶”的年会纪念礼物。和纪念茶一道,步入人民大会堂的,还有海鑫堂制作的巨幅九龙戏珠茶砖。
还不得不提的恐怕当数“海鑫堂普洱茶随神州六号遨游太空”了。在2005年,这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茶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方面,海鑫堂的宣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自己的这一得意之作,李正海却认为,这不仅是海鑫堂的荣誉,更是整个云南茶叶的骄傲。普洱茶在经历了“外热内冷”的尴尬后,2006至2007年终于迎来了行业发展的一个高峰。随“神六”遨游太空后,“海鑫堂”适时推出了6666套航天纪念茶。即便如此,李正海仍然感到遗憾:其实当时“‘神六’落地和飞天普洱茶从北京运回昆明宣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百度公布的2006年度10大热门搜索词汇中,“普洱茶”榜上有名,普洱茶的市场热度由此可见一斑。但在2004年,李正海把普洱茶带到人民大会堂时,许多参会企业家第一次听到“普洱茶”的名字,第一次看到用茶制作的九龙戏珠图,第一次惊叹于巨型茶砖的精美绝伦。在这次最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年会上,海鑫堂也荣幸地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2006年,在引起全国关注的云南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中,作为赞助企业之一,99匹马中有5匹马是驮着海鑫堂生产的420片七子饼普洱茶的。不过,此次大型茶文化活动中,李正海吸引大家关注的并不止这些。2006年6月29日,马帮贡茶万里行队伍抵达广西南宁,海鑫堂普洱茶文化馆也于当天入驻广西南宁10+1商业大道,声势浩大的宣传成功吸引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李正海又一次成为了茶界赢家。
近几年,云南茶商“走出去”的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而不再像以前“只是蹲在门口晒太阳,等着别人上门买茶”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自己的产品走出云南,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普洱茶。李正海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按理说,已年过半百的李正海可以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然而,军人不懈拼搏的精神已经成为流淌在他血液里的一部分,李正海并没有停下脚步。尽管由于工作繁忙,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但对于普洱茶——这决心干一辈子的事业,李正海还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海鑫堂这艘茶业巨轮正在朝打造云南顶级普洱茶企的方向全力航行。
责任编辑:张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