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条新闻让人印象深刻:一名美国女子在跳蚤市场花了7美元淘了一张风景油画,她本打算将画撕掉,用这个画框装裱另一幅画,她母亲建议她在毁画前将油画拿去鉴定,结果这幅画竟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市值估计在10万美金左右。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的旧货市场也有人曾花低价购买到清朝官窑的精品瓷器,一下价值翻番上万倍。这样像中彩票一般的事件让人难免对跳蚤市场心生幻想,那跳蚤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跳蚤市场,也就是旧货市场,在欧美等国非常流行,多是人们自发将家中的旧货拿出来低价出售所集合的地摊群。而跳蚤市场的“跳蚤”二字,则是得名巴黎——这个跳蚤市场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末,巴黎有一群捡破烂的人因卫生问题被政府驱赶到郊区,后来渐渐形成了人们在“破烂堆”中现拣现卖的交易习惯,也就是跳蚤市场的雏形。而“破烂”总是难免沾染跳蚤,因此这样的市场得名“跳蚤市场”。
虽然名字的由来不怎么高雅,但以高雅有品位著称的巴黎人真正经营起跳蚤市场来,还真是有法国贵族的“傲慢”与“高贵”。
这次来巴黎,主要就转了最著名的圣·图安跳蚤市场。这个跳蚤市场真是充分验证了巴黎人的“贵族气质”。首先,它相当难找。并非它的地理位置难以到达或是藏于小巷深处,但若不是我事先打听过其附近情况,是根本不会想到,在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前面还会有一个体量也相当可观的小商品市场,而这个小商品市场可谓混淆视听极了,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纪念品、服装、生活用品,要是没有做足功课又不懂法语的人,很可能会以为这就是那个跳蚤市场,而在这里买些非洲工艺品、有趣的奇装异服、廉价纪念品什么的,满载而归。我们在事前知道这一情况的前提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低头疾行,走了大约2分钟后,穿过了这个“小商品市场”区, 才看到了一条大街,根据地图,我们钻进了右边的一条小巷子,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寻宝之旅。
这里到底有多少条小巷,我没有去数过,瞄一眼地图也能肯定花一天时间是转不完的了,好在有不少前人对这里的几乎每一家店都亲自到访评定过,也归了类,这样就好找多了,我们按照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品类开始了游览。虽然在来到巴黎前我们经历了多个跳蚤市场的“洗劫”,箱子已经严重爆炸,但来到这里还是克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和购买欲。
不过好在圣·图安跳蚤市场的价格可比其名字“贵族”多了。由于之前我在别的跳蚤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所以来到圣·图安,免不了一番比较。就如一支在里斯本跳蚤市场买的雕花银质古董钢笔,在这里虽然没有一模一样的,但是选择范围相当广泛,有一家店甚至就是专做银质古董钢笔的,里面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银钢笔,也有许多华丽精美的配套墨水瓶,当然还有各种金属与鹅毛相结合的鹅毛笔,一屋子的钢笔,让人心思神往。当即我就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在里斯本花50欧元买那支笔了。但是一问价格,我又开始庆幸,差不多的一支钢笔,这里要贵整整一倍,因为不是真心想买,我也没有还价,但估计还价的幅度不会太大。
价格既然不是优势,那来这里淘什么呢?放心,这里可以套用北京金五星市场的一句广告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从巴黎本地由古至今的各种小玩意、衣服、家具、器皿、艺术品、首饰、偏门收藏品到世界各地的精品古董——尤其是转进某条巷子之后,仿佛置身八国联军的仓库,左边是日本的浮世绘、面具等的专卖店,右边是中国古瓷器、文房清玩、书法字画等的专卖店,前脚是印度古代艺术品店,后脚就有非洲粗犷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如果有人说法国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这里淘的,我也不会怀疑。
作为一个中国人,还价已经成为我们的基因存在身体里了,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方也多多少少有还价这一说,部分“见多识广”的人,看到中国人甚至会将东西的价格制造出一些水分,再让中国人用还价的天性将水分挤干。但是来到像巴黎这样厌恶还价的地方,有的时候就需要稍微注意一些了。当然任何事情是没有绝对的,也有很多店主本着成交就好的心态,割血割肉,但一些店主,尤其是“老巴黎”们,他们有非常坚定的某种价值观——我的东西不能贱卖。他们往往衣着精致优雅,对客人礼貌但有距离感,不会主动推销任何东西,一旦你透露出要还价的意思,尤其是以中国人的习惯“对半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就会明显的浮现出一丝不快,或是反应变慢,或是不理你,也有的会咕哝两句听不懂的话。在我看来,去一个地方,就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要追求最高的性价比,所以两者权衡一下,如何还价,就由每个淘宝的人自己决定了。
圣·图安还是一些时尚人士淘“古着”的地方,虽然巴黎还有几个专门淘复古服装的跳蚤市场,但是圣·图安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复古服装店是不容错过的,有一家店一进去,全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各一线大牌的服装、帽子、高跟鞋、首饰,店也装饰的如同60年代的嬉皮士风格。店主是一位极其优雅的巴黎老太太,画着华丽的妆,身上从服装到配饰,无一不讲究,她说这些服装很多都是她年轻时花费不菲的价格买的,有些都没有穿过,这样的店,可谓世界名牌精品服装历史的缩影,即使只是看看,也会觉得是一种审美的高度享受。还有专卖白色衬裙的,专卖复古毛衣的,专卖制服的……这次我们还在这些复古服装店中巧遇了某著名女明星,她的戏一部接着一部却还抽出时间来逛巴黎的跳蚤市场,可见跳蚤市场巨大的魅力。
常听人说,法国人懒,这次算真正见识到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跳蚤市场都有自己固定的开门时间,圣·图安是周六至周一营业,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正是周六,所以人非常多,店铺也全部开门了,按照中国旧货市场(参照北京潘家园)的情况,即使是非营业时间,有店面的店还是会开门,只是摆地摊的不在。所以过了几天,我们正好住在圣·图安跳蚤市场附近,就想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几家店开着。结果除了门口的小商品市场照常营业外,圣·图安从大道到小巷可谓人迹罕至,我们不愿就此打道回府,穿进小巷“寻找奇迹”。终于被我们找到一家开着的店铺,但是店主摆摆手,他只是回来整理东西,并不打算卖。我们悻悻地离开了,终于看到远处另一家店铺开着门,里面的巴基斯坦店主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每天都会过来这里,虽然没什么人,但是来的人因为只有一家店,有的时候还是会有成交。但法国店主就不会来,他们连营业时间下市的点一到,也都走了。我心想,这还真像法国人的做派啊!
跳蚤市场是容易上瘾的,我甚至觉得,到一个欧洲城市,如果想留下一些这个城市的痕迹,不要购买批量生产的纪念品,而应该到跳蚤市场去寻找城市的历史,不管淘到的是真是假,但是至少在旅行者的心里是独一无二的。巴黎留给我的记忆,都浓缩在这些带点历史痕迹的物什中了,也融入了我的“历史”。
跳蚤市场,也就是旧货市场,在欧美等国非常流行,多是人们自发将家中的旧货拿出来低价出售所集合的地摊群。而跳蚤市场的“跳蚤”二字,则是得名巴黎——这个跳蚤市场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末,巴黎有一群捡破烂的人因卫生问题被政府驱赶到郊区,后来渐渐形成了人们在“破烂堆”中现拣现卖的交易习惯,也就是跳蚤市场的雏形。而“破烂”总是难免沾染跳蚤,因此这样的市场得名“跳蚤市场”。
虽然名字的由来不怎么高雅,但以高雅有品位著称的巴黎人真正经营起跳蚤市场来,还真是有法国贵族的“傲慢”与“高贵”。
这次来巴黎,主要就转了最著名的圣·图安跳蚤市场。这个跳蚤市场真是充分验证了巴黎人的“贵族气质”。首先,它相当难找。并非它的地理位置难以到达或是藏于小巷深处,但若不是我事先打听过其附近情况,是根本不会想到,在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前面还会有一个体量也相当可观的小商品市场,而这个小商品市场可谓混淆视听极了,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纪念品、服装、生活用品,要是没有做足功课又不懂法语的人,很可能会以为这就是那个跳蚤市场,而在这里买些非洲工艺品、有趣的奇装异服、廉价纪念品什么的,满载而归。我们在事前知道这一情况的前提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低头疾行,走了大约2分钟后,穿过了这个“小商品市场”区, 才看到了一条大街,根据地图,我们钻进了右边的一条小巷子,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寻宝之旅。
这里到底有多少条小巷,我没有去数过,瞄一眼地图也能肯定花一天时间是转不完的了,好在有不少前人对这里的几乎每一家店都亲自到访评定过,也归了类,这样就好找多了,我们按照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品类开始了游览。虽然在来到巴黎前我们经历了多个跳蚤市场的“洗劫”,箱子已经严重爆炸,但来到这里还是克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和购买欲。
不过好在圣·图安跳蚤市场的价格可比其名字“贵族”多了。由于之前我在别的跳蚤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所以来到圣·图安,免不了一番比较。就如一支在里斯本跳蚤市场买的雕花银质古董钢笔,在这里虽然没有一模一样的,但是选择范围相当广泛,有一家店甚至就是专做银质古董钢笔的,里面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银钢笔,也有许多华丽精美的配套墨水瓶,当然还有各种金属与鹅毛相结合的鹅毛笔,一屋子的钢笔,让人心思神往。当即我就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在里斯本花50欧元买那支笔了。但是一问价格,我又开始庆幸,差不多的一支钢笔,这里要贵整整一倍,因为不是真心想买,我也没有还价,但估计还价的幅度不会太大。
价格既然不是优势,那来这里淘什么呢?放心,这里可以套用北京金五星市场的一句广告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从巴黎本地由古至今的各种小玩意、衣服、家具、器皿、艺术品、首饰、偏门收藏品到世界各地的精品古董——尤其是转进某条巷子之后,仿佛置身八国联军的仓库,左边是日本的浮世绘、面具等的专卖店,右边是中国古瓷器、文房清玩、书法字画等的专卖店,前脚是印度古代艺术品店,后脚就有非洲粗犷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如果有人说法国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这里淘的,我也不会怀疑。
作为一个中国人,还价已经成为我们的基因存在身体里了,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方也多多少少有还价这一说,部分“见多识广”的人,看到中国人甚至会将东西的价格制造出一些水分,再让中国人用还价的天性将水分挤干。但是来到像巴黎这样厌恶还价的地方,有的时候就需要稍微注意一些了。当然任何事情是没有绝对的,也有很多店主本着成交就好的心态,割血割肉,但一些店主,尤其是“老巴黎”们,他们有非常坚定的某种价值观——我的东西不能贱卖。他们往往衣着精致优雅,对客人礼貌但有距离感,不会主动推销任何东西,一旦你透露出要还价的意思,尤其是以中国人的习惯“对半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就会明显的浮现出一丝不快,或是反应变慢,或是不理你,也有的会咕哝两句听不懂的话。在我看来,去一个地方,就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要追求最高的性价比,所以两者权衡一下,如何还价,就由每个淘宝的人自己决定了。
圣·图安还是一些时尚人士淘“古着”的地方,虽然巴黎还有几个专门淘复古服装的跳蚤市场,但是圣·图安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复古服装店是不容错过的,有一家店一进去,全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各一线大牌的服装、帽子、高跟鞋、首饰,店也装饰的如同60年代的嬉皮士风格。店主是一位极其优雅的巴黎老太太,画着华丽的妆,身上从服装到配饰,无一不讲究,她说这些服装很多都是她年轻时花费不菲的价格买的,有些都没有穿过,这样的店,可谓世界名牌精品服装历史的缩影,即使只是看看,也会觉得是一种审美的高度享受。还有专卖白色衬裙的,专卖复古毛衣的,专卖制服的……这次我们还在这些复古服装店中巧遇了某著名女明星,她的戏一部接着一部却还抽出时间来逛巴黎的跳蚤市场,可见跳蚤市场巨大的魅力。
常听人说,法国人懒,这次算真正见识到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跳蚤市场都有自己固定的开门时间,圣·图安是周六至周一营业,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正是周六,所以人非常多,店铺也全部开门了,按照中国旧货市场(参照北京潘家园)的情况,即使是非营业时间,有店面的店还是会开门,只是摆地摊的不在。所以过了几天,我们正好住在圣·图安跳蚤市场附近,就想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几家店开着。结果除了门口的小商品市场照常营业外,圣·图安从大道到小巷可谓人迹罕至,我们不愿就此打道回府,穿进小巷“寻找奇迹”。终于被我们找到一家开着的店铺,但是店主摆摆手,他只是回来整理东西,并不打算卖。我们悻悻地离开了,终于看到远处另一家店铺开着门,里面的巴基斯坦店主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每天都会过来这里,虽然没什么人,但是来的人因为只有一家店,有的时候还是会有成交。但法国店主就不会来,他们连营业时间下市的点一到,也都走了。我心想,这还真像法国人的做派啊!
跳蚤市场是容易上瘾的,我甚至觉得,到一个欧洲城市,如果想留下一些这个城市的痕迹,不要购买批量生产的纪念品,而应该到跳蚤市场去寻找城市的历史,不管淘到的是真是假,但是至少在旅行者的心里是独一无二的。巴黎留给我的记忆,都浓缩在这些带点历史痕迹的物什中了,也融入了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