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大数据分析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wy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2011至2018年共收录古代文学研究论文近5万篇,对这些论文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统计出按朝代划分的研究论文分布、作家作品的研究排行。以此分析近年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发现呈现于文体研究、新文献的发现与整理、文学地理学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古代文学研究和域外汉学研究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大数据分析;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3-0172-009
  引 言
  作为国内二次文献的重要传播平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收录近4000种国内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和部分集刊。与中国知网等其他学术文献数据库相比,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有以下两方面优点:
  首先,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包括“索引数据库”和“全文转载数据库”,索引数据库收录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反映的是发表学术论文的全貌;而全文转载数据库则是优中选优,全文转载的比例在古代文学学科大概为4%。被全文转载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这是其他同类数据库所没有的。
  其次,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查找数据,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在关键词检索之外,还有人工分类。其分类体系不同于中图法分类,是专门针对论文分类分级编制的。如袁世硕《<狐梦>主人公考实与小说意旨发微》一文,它所对应的分类号是:
  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中国古代文学—193 清代文学—1934 作家作品研究—19343《聊斋志异》研究
  因此,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是经过初步编辑整理的数据库,文献信息更方便利用。本文后面所做的统计,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
  一、2011至2018年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数据分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2011至2018年共收录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论文49500篇。这一数量仅包括正式出版的期刊论文和部分集刊论文,不包括会议论文和硕博论文。以此近5万篇论文的数据库为基础,可作如下朝代分布与作家作品排行的统计分析。
  (一)按朝代划分的研究论文分布
  中国古代文学跨越数千年,不同时期的文学有不同的特色,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也多专攻某一朝代的文学。研究论文的情况也是如此,2011至2018年的近5万篇论文中,有约十分之一为跨朝代的研究,其余十分之九为专研某一朝代的文学。将这些论文按其研究的朝代划分为九个时期:先秦(4867篇,占比11.51%)、汉(1764篇,占比4.17%)、魏晋南北朝(4751篇,占比11.23%)、唐(包括五代,7254篇,占比17.15%)、宋(包括辽和金,6210篇,占比14.69%)、元(1513篇,占比3.58%)、明(5140篇,占比12.15%)、清(8046篇,占比19.03%)和近代(2743篇,占比6.49%)。为使数据更为直观,将各朝代文学研究论文分布绘制成柱状图:
  从上图可知,被研究最多的是清代文学,共有论文8046篇,其次是唐代文学,共有7254篇,研究最少的是元代文学,共有1513篇。清代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多,文献资料最为丰富,又有《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等研究重镇,无怪乎其研究论文之多。而元代历时不足百年,尤其是元代的“一代之文学”——元曲的研究,近年数量减少,导致元代文学研究论文的减少。
  (二)作家作品研究排行
  中国古代文学家灿若星辰,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我们认为,研究论文的数量最能反映出哪些作品是当代人眼中的古代文学经典。本文统计了2011至2018年被研究最多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前十五名依次是《红楼梦》(2379篇)、《诗经》(1801篇)、苏轼(1171篇)、杜甫(1055篇)、《楚辞》(887篇)、《聊斋志异》(861篇)、《文心雕龙》(758篇)、陶渊明(642篇)、《水浒传》(559篇)、李白(508篇)、《史记》(454篇)、白居易(435篇)、《西游记》(427篇)、《三国演义》(406篇)、《金瓶梅》(371篇),列为柱状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古代文学中研究最多的作品是《红楼梦》,共有2379篇。有六部小说上榜,除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外,还有《聊斋志异》和《金瓶梅》。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全部上榜,上榜的诗人有五位,分别是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苏轼,除此之外,还有《史记》和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研究论文的数量基本与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符,但也并非完全没由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红楼梦》《聊斋志异》及杜甫研究都有专门的研究学刊——《红楼梦学刊》《蒲松龄研究》和《杜甫研究学刊》,这也对研究论文数量有一定影响。
  二、2011至2018年古代文学研究热点
  2011至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共全文转载论文2058篇,全文转载的论文是在总共近5万篇索引论文中,优中选优遴选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文体研究
  文体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最热门的问题。其中吴承学教授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发表文体学研究论文数十篇。吴承学倡导建立中国文体学,认为,“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重要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同文体体系的差异。中国文学其实是“文章”体系,是基于礼乐制度、政治制度与实用性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迥异于西方式的“纯文学”体系。中国文体学研究是对中国本土文学理论传统的回归,也是对古代文学本体的回归。[1]
  文体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寻源和辨体。罗宗强认为:“文体研究的第一步是文体寻源,与之相联的第二步是辨体。每一种文体之出现,必有其出现之原因与条件,这也决定了其文体体式。文体寻源涉及礼乐制度、政治状况、社会风貌、文化环境,能从一个角度很好地说明我国古代诸种文体产生的民族文化特色。辨体涉及尊体与破体、正体与变体、文体分类等方面。文体的生成与它的正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辨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辨别各种文体的功用及与其相匹配的体貌,它的正体的形态和它在发展过程中變体的面貌。”[2]   2011至2018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共全文转载文体研究论文106篇。这些论文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寻源,即探讨各种文体的起源;2.辨体,即探讨各类文体的界定,正体与变体;3.古代文体观念,即探讨体现于古代文论中的古人对于文体分类的观念与思想;4.多样文体,即研究多种多样的中国特有文体形式,有些可能是非常生僻的,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
  1.寻源
  多数文体的产生可追溯至先秦,且多与礼仪制度、政治制度有关,因此很多论文在先秦的礼制、官制中溯源文体的产生。另外,小说之起源、赋体之起源以及词体之起源也是研究较多的问题。相关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2.辨体
  中国古代文体系统很复杂,一种文体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变体,不同文体之间又会有互动。因此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为文体正名,是重要的论题。相关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3.古代文体观念
  中国古代文论有尊体的传统,《文心雕龙》50篇有21篇分论各文体,《昭明文选》分37类收录诗文,之后的文章总集如《文苑英华》《唐文萃》等也是按文体编排。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丰富的文体观念和文体分类思想。相关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4.多样文体
  中国古代文体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文体至今鲜有研究,如笏记、买地券、镇墓文、月令、谢表、铜镜铭等等。近年很多论文专研这些边缘文体,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相关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二)新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新文献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1994年入藏的上博简,2008年入藏的清华简,2009年入藏的北大简,以及2015年入藏的安大简,每每引发研究的热点。另外,新发现墓志以及新发现小说戏曲史料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2011至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共转载相关论文71篇。可分为简帛文献、墓志文献及书信札记等其他文献三类。
  1.简帛文献
  上博简《孔子诗论》丰富了我们对先秦时期中国诗学的认识,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提供了孔子删诗的证据,《赤鹄之集汤之屋》为小说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2.墓志文献
  20世纪以来,墓志大量出土。胡可先认为:“中古墓志保守估计也不下万方。利用墓志文献研究文学,有助于探索文学史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文学史现象。就墓志本身而言,值得从文本、文体与文学的不同层面进行探讨。就墓志拓展而言,可以研究家族与文学、政治与文学、书法与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3]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3.其他文献
  除了新出土简帛、墓志文献外,还有新发现的书信、札记、碑刻、序跋,甚至壁画、雕塑等文献也给古代文学研究的某些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日本汉学家东英寿发现的96通欧阳修书简,郑志良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和《吴敬梓后新乐府》,以及《江淮论坛》“清代戏曲文献”系列论文都属于此类。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列表如下:(三)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角度。袁行霈先生《我的中国文化时地观》指出:“中国文化史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的坐标,一个是地域的坐标。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们是统一的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也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各自的贡献。若将时间和地域结合起来,便会注意到文化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文化中心的变动往往造成文化的突飞猛进。”[4]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古代文学的论文,2011至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共全文转载70篇。此类论文可分为三小类:1.地域文学,即研究某一地域文学的发展以及其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学的特色,如明清时期的江南文学研究、近代上海文学研究、清代畿辅文学研究等;2.对单个作家或单篇作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予以解读,如《楚辞》的楚文化解读、《金瓶梅》的山东文化解读等,有的文章根据作品中的地理元素进行文本考证或作者考证,如林家骊、毛晴露《从<水浒传>的地理观念看作者施耐庵的籍贯》[5]和叶楚炎《地域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兼论<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6]等都令人耳目一新。3.地理分布研究,考察作家的地理分布,是近年新出现的研究方法。下面从城市文学和地理分布研究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
  1.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研究近年来成为古代文学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城市不单是一个拥有街道、建筑等物理意义的空间和社会性呈现,也是一种文学或文化上的结构体。它存在于文本本身的创作、阅读过程与解析之中。”[7]开封、洛阳等古都,江南的杭州、苏州、扬州等城市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2.地理分布
  借助于计算机统计及地理制图软件研究某一时期诗人的地理分布,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王兆鹏教授认为:“诗歌版图的分布与位移,掩藏着许多历史的真相,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8]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如下表:
  (四)计算机技术与古代文学研究
  计算机技术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很大变化。首先是大量古代文学典籍的数字化使文史资料的搜集变得极为方便快捷。刘成国教授《機遇、挑战与回应——数据库时代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以宋代为例》对此有精辟论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学数典、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古代方志、中国古代金石等全文数据库陆续问世。强大的电子检索功能,配合着海量的古籍善本电子版,这意味着千百年来无数学人坐拥书城的梦想,今日终成现实。这种旷世难逢的良机,导致了古典文学研究至少在文献的搜集、整理层面,取得了堪称革命性的突破。一方面,文献史料的搜寻获得了前人无法想像的快捷、方便,从而极大提高了研究者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竭泽而渔,全面占有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传世文献,也成为研究者的‘家常便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和提高。”[9]其次是量化分析的方法,王兆鹏教授的唐诗宋词经典研究即属于此类。再次是古典文学的可视化研究,此类研究刚刚起步,徐永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几种可视化途径——以汤显祖研究为例》是其中代表。另外,刘京臣教授和郑永晓教授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想都是极有启发性的。2011至2018年,此类研究转载论文择要列表如下:   (五)域外汉学与域外汉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自2007年开设【域外汉学】栏目,介绍域外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张伯伟教授的域外汉籍研究及东亚汉文化圈研究,成绩斐然。他的《明清时期女性诗文集在东亚的环流》不仅考察汉籍的“东传”与“回流”,更考察汉籍的“环流”。“书籍环流”包含了书籍本身在传播中的多向循环,书籍内容的阅读、接受并反应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观念和文化立场的變迁。[10]车琳的法国汉学研究及卞东波的域外汉籍研究也各具特色。2011至2018年共转载文章40篇,择要列表如下:
  四、余 论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分类梳理2011至2018年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总结出近年古代文学研究的五个热点与趋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领域也新见迭出,如图像与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的传播研究、宗教与古代文学研究,等等,都很值得关注。图像与古代文学研究涉及汉画像石与汉代文学研究、小说插图研究、文学的图像传播等子命题。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涉及图像传播、选本传播、海外传播等方面。佛教与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多有讨论,近年来,伊斯兰教文学以及民间宗教与古代小说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未来一段时期,这些方向应都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吴承学.中国文体学研究[J].暨南学报,2013,(10).
  [2]罗宗强.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读书手记[J].学术研究,2012,(4).
  [3]胡可先.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4]袁行霈.我的中国文化时地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4).
  [5]林家骊,毛晴露.从《水浒传》的地理观念看作者施耐庵的籍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6]叶楚炎.地域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兼论《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13,(1).
  [7]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J].文学评论,2007,(1).
  [8]王兆鹏.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分布与位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6).
  [9]刘成国.机遇、挑战与回应——数据库时代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以宋代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8,(2).
  [10]张伯伟.明清时期女性诗文集在东亚的环流[J].复旦学报,2014,(3).
  (责任编辑 黄胜江)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政治参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典民主到张康之教授所言的“合作治理”的演变。而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日益成为公民广泛政治参与的虚拟社区,它在传播政治知识和激发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其他中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借助媒体的政治参与机制中,公民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到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程度和效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在实证层面上对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与其政治参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对京派给出了一个相对侠义的界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点对周作人、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林徽因等人的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文字进行细致的全面梳理,得出京派文学观的4个方面和12点内容。并在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京派的文艺观就是审美的文艺观,京派始终坚守着文学的独立的品格。  关键词:京派文艺观; 审美; 纯正; 情趣; 趣味; 意象; 诗的境界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要:渔猎、农业、工业是人类历时并共时存在着的三种主要的生产方式,相应,自然界、农村和城市是人类历时并共时存在的三种主要的生活环境。目前的城市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按城市的模式改造农村,实际上是消灭农村。这种做法体现了工业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出现,实际上正在将社会推向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已有向农村回归的趋势。农业生产本来更切合人性,而农村也本具有宜居和乐居的优势。这种优势,
期刊
摘要:明末大儒刘宗周曾撰《存疑杂著》,异于周、程、张、朱、陆、王等人阐释哲学理念间关系的“二分”式思维,主张哲学理念间的“圆融”与“统合”,开显出以“即~即~”为特色的“一体圆融”思维,将宋明理学家的方法论推向新阶段。  关键词:“二分”;“圆融”;宋明理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
期刊
摘要:孔孟推崇仁,墨子提倡兼爱,爱是他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追求。与天本论的价值旨趣相一致,孔孟和墨子都请出上天为爱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做辩护,这使爱与天成为儒家和墨家哲学及伦理思想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孔孟与墨子所讲的爱具有相去天壤的理论意蕴和价值旨趣,在立言宗旨、思想内涵、价值取向、存在方式和行政操作等方面展示出种种差异和对立,体现了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功利主义、维护宗法制度与提倡兼爱平等,以及轻视
期刊
摘要: 高校辅导员被认为是高强度、高压力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去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于增强高校教育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
期刊
摘要:全球发展伦理对地方价值观的关照更多地是为了在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有效避开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一种主动防卫心理,而非肯定多元价值的现实合法性。乡村伦理研究本应为本土化的发展实践保驾护航,却无法抗拒城市发展逻辑的裹挟和诱导,丧失自身的自反性品质和选择论特质,致使乡村发展伦理作为一种发展理想始终处于理论驱动状态。新时期关于乡村发展伦理的研究应以反思东西方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为起点获得实践性开展,通过
期刊
摘要:通常而言,在债务人违约时,担保债权人比无担保债权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英国法律以其灵活性、以及接受并赋予创新性结构以法律效力的能力,提供了既满足消费者又满足资本提供者需求的担保机制,从而在商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驱动着法律发展演变的是实践人士而不是立法机构,并在面临不确定性时由法院来决定其法律效力。“担保利益”的范围,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法律含义上,授权与保留存在根本的区别。担保财产包括抵
期刊
摘要:文章研究了200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机会的匹配程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会在符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前提下,选择股利政策与公司的投资机会相匹配的公司。成长型的机构投资者偏好高成长性、不发放股利或低股利的公司,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偏好低成长、高股利的公司。(2)成长型机构投资者偏好的公司股票在长期内取得显著为正的超额回报,稳健型机构投资者偏好
期刊
摘要:对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关系的讨论贯穿于西方民族-国家发展始终,是一项重大的国家议题。对此,不同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给出不同解释,观点纷繁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可以划分为资本主义语境与马克思主义语境。在资本主义语境下,分析了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及工作训诫理念的确立,工业化早期与中期劳动力市场的同质化特点,“典型”或“样板”就业与家庭结构日渐突出。在此结构基础上,劳动力维护与实现资本增值是一回事。随着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