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新期许,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以天津在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为切入点,对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相关问题,构建了针对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框架。
关键词:文化产业;环渤海;天津;区位条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54-02
“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及其理论研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课题。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文化产业的内涵比较丰富,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义。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为:文化产业的实质是一种经营性行业,包括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生产以及文化服务。根据上述界定,文化产业包括三层结构:
(一)生产或销售具有相对独立的物态的文化产品,如生产以及销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书画,雕刻等工艺品行业;
(二)各类劳务形式的文化服务行业,如音乐、舞蹈、戏剧、广告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教育培训业、表演业、娱乐业,等;
(三)各种供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设备、器材和用品行业,如娱乐用品和文体用品制造业等。
二、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比
(一)环渤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分析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和天津)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保持正相关,具体表现在如果指标(包括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数值高的话,这些地区的文化实力也会相应的比较高。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1 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比 单位:元
由表2-1,北京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省市。根据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可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在其他省市之上。
(二)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Q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本研究用文化产业增加值代表产出指标。
具体数据可以查阅相关统计年鉴,计算出Lj/L=1922.4/130260.2=0.014758
3415.1/117390.2=0.029092,计算结果如下:
表2-2 环渤海各省市区位商分析结果
为更直观对比,从三省两市的文化产业区位商可以作如图2-1所示的雷达图,北京市的LQ值比一大,这说明文化发展程度是比较高的,而且高于平均水平,可以产生很大的扩散效应。同理,我们可以看到,天津和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力,在全国来说是具有优势的,也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河北和山东都低于平均水平,有亟待发展的空间。根据上述对比分析和区位商分析可知,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还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但与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三、环渤海视角下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一)天津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天津未来文化工作的要点,紧紧围绕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总体和阶段性发展目标(见表3-1)。
资料来源:天津市文化局.天津文化信息网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强体育强市建设等仍是天津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系统科学的发展框架。
(二)区域产业梯度定位
综合上述对比分析和区位商分析可知,北京(区位商为4.5935),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北京必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中心。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北京发挥其地位优势,带头其他省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文化梯度。根据环渤海各省市区位优势特点,彼此之间的文化合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合作次序,即形成一定的梯度辐射效应(见图3-1)。北京以其区位商优势,将成为环渤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逐步壮大并显示出对其他省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当其极化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从而逐步带动次级文化中心天津(区位商为1.9921)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生产活动的进一步成熟,通过城市体系的作用,使得文化生产活动由这些区域内的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文化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区域合作梯度。
(三)区域产业合作定位
根据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本文认为天津文化产业的环渤海区域合作要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第一,天津市文化合作应该以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其环渤海的区域优势,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状况,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从而逐步形成大都市圈的强大文化合力,带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单一主体形态,发展以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发展主体,并逐步将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发挥市场机制为主。
第二,寻找新型的文化产业合作方式。如前所述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北京拥有资金、人才和政策优势,因此可以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研发中心,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作用,借助完善的中介组织把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传播到整个区域。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还应进一步发展跨地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并逐步使之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
第三,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合作要打破以往单一发展主体的局限,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多元发展主体结构。为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环渤海区域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发展规则和竞争秩序,消除传统的区域文化政策特权和壁垒,加快培育和完善区域性要素市场,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文化合作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针对环渤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构建区域范围的产权交易中心;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并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作用机制,保障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结论
城市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它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成长为这些国家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及重要支柱产业。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天津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市场不够成熟以及产业链不够完整等,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底天津市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懿,赵宏.关于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6,27(8).
[2]赵宏,马涛.天津市文化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实施[J].天津市社联年鉴,2008,1.
[3]张晓明等.2010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朱以青.从文化到文化产业:涵义与功能的转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5]David Hesmondhalgh.Cultural industries[M].SAGE publications,2007.
[6]David Throsby.The concentric circles model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J].Cultural trends.Vo1.17.No.3,September 2008:147-154.
[7]祁述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9(2):9-13.
关键词:文化产业;环渤海;天津;区位条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54-02
“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及其理论研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课题。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文化产业的内涵比较丰富,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义。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为:文化产业的实质是一种经营性行业,包括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生产以及文化服务。根据上述界定,文化产业包括三层结构:
(一)生产或销售具有相对独立的物态的文化产品,如生产以及销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书画,雕刻等工艺品行业;
(二)各类劳务形式的文化服务行业,如音乐、舞蹈、戏剧、广告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教育培训业、表演业、娱乐业,等;
(三)各种供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设备、器材和用品行业,如娱乐用品和文体用品制造业等。
二、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比
(一)环渤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分析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河北、山东、辽宁、北京和天津)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保持正相关,具体表现在如果指标(包括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数值高的话,这些地区的文化实力也会相应的比较高。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1 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比 单位:元
由表2-1,北京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省市。根据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可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在其他省市之上。
(二)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Q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本研究用文化产业增加值代表产出指标。
具体数据可以查阅相关统计年鉴,计算出Lj/L=1922.4/130260.2=0.014758
3415.1/117390.2=0.029092,计算结果如下:
表2-2 环渤海各省市区位商分析结果
为更直观对比,从三省两市的文化产业区位商可以作如图2-1所示的雷达图,北京市的LQ值比一大,这说明文化发展程度是比较高的,而且高于平均水平,可以产生很大的扩散效应。同理,我们可以看到,天津和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力,在全国来说是具有优势的,也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河北和山东都低于平均水平,有亟待发展的空间。根据上述对比分析和区位商分析可知,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还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但与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三、环渤海视角下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一)天津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
天津未来文化工作的要点,紧紧围绕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总体和阶段性发展目标(见表3-1)。
资料来源:天津市文化局.天津文化信息网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强体育强市建设等仍是天津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系统科学的发展框架。
(二)区域产业梯度定位
综合上述对比分析和区位商分析可知,北京(区位商为4.5935),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北京必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中心。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北京发挥其地位优势,带头其他省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合理的区域文化梯度。根据环渤海各省市区位优势特点,彼此之间的文化合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合作次序,即形成一定的梯度辐射效应(见图3-1)。北京以其区位商优势,将成为环渤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逐步壮大并显示出对其他省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当其极化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从而逐步带动次级文化中心天津(区位商为1.9921)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生产活动的进一步成熟,通过城市体系的作用,使得文化生产活动由这些区域内的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文化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区域合作梯度。
(三)区域产业合作定位
根据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本文认为天津文化产业的环渤海区域合作要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第一,天津市文化合作应该以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其环渤海的区域优势,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状况,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从而逐步形成大都市圈的强大文化合力,带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未来几年,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单一主体形态,发展以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发展主体,并逐步将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发挥市场机制为主。
第二,寻找新型的文化产业合作方式。如前所述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北京拥有资金、人才和政策优势,因此可以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研发中心,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作用,借助完善的中介组织把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传播到整个区域。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还应进一步发展跨地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并逐步使之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
第三,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合作要打破以往单一发展主体的局限,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多元发展主体结构。为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环渤海区域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发展规则和竞争秩序,消除传统的区域文化政策特权和壁垒,加快培育和完善区域性要素市场,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文化合作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针对环渤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构建区域范围的产权交易中心;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并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作用机制,保障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结论
城市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它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成长为这些国家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及重要支柱产业。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天津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市场不够成熟以及产业链不够完整等,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底天津市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懿,赵宏.关于环渤海城市群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6,27(8).
[2]赵宏,马涛.天津市文化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实施[J].天津市社联年鉴,2008,1.
[3]张晓明等.2010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朱以青.从文化到文化产业:涵义与功能的转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5]David Hesmondhalgh.Cultural industries[M].SAGE publications,2007.
[6]David Throsby.The concentric circles model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J].Cultural trends.Vo1.17.No.3,September 2008:147-154.
[7]祁述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9(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