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25例,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结果:25例中1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32.0%,疾病控制率68.0%。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占7.6%。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吉非替尼治疗女性,不吸烟,腺癌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适用人群证实肺腺癌后立即应用,观察2周若有效,可仅持续应用吉非替尼控制,无效者则选择综合治疗模式。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抗肿瘤药吉非替尼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通过阻断信号传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主要用于晚期NSCLC的三线治疗。收治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的NSCLC患者25例,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日,至少口服>30天,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停药,回顾分析影响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预期生存>3个月;有可以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有应用抗肿瘤药吉非替尼的经济条件。转移或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化疗或拒绝其他治疗手段;既往标准化疗后复发或进展需与前次治疗间隔>1个月。
2008年8月~2009年9月收治愿意并有条件接受或要求应用吉非替尼的NSCLC患者25例,均为Ⅳ期。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38~83岁,中位年龄69岁。腺癌21例,男5例,女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均为女性;腺鳞癌1例,为男性;鳞癌1例,男性;吸烟者3例,均为男性。既往未接受任何治疗3例均为女性,余22例均接受过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2~16周期。截至2010年8月,死亡16例,存活9例,继续服药5例。25例随诊时间5~24个月,其中3例5个月内死亡,14例随诊>12个月。
方法:吉非替尼(英国产9例或印度产16例),口服250mg/日,直至肿瘤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停药。30天为1个疗程,至少口服>1个疗程。
评定标准:①疗效评定标准:按照RECIST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为CR+PR+SD。②症状评定:根据每次随诊主诉及对症治疗变化情况评价如咳嗽、胸闷、疼痛、食欲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定义为症状缓解。③不良反应:根据常用药物毒性标准V3.0(CTCAE)节选,分为0~Ⅳ级。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疗效差异采用秩和检验。
结 果
疗效评价:29例均有可测量实体病灶,其中CR 1例(4.0%),PR 7例(28%),SD 9例(36.0%),PD 7例(28.0%),有效率为32.0%(8/25),疾病控制率为68.0%(17/25)。其中3例吸烟(包含1例鳞癌)患者和1例不吸烟的鳞腺癌患者均无效,已死亡。
症状评定:治疗前有肿瘤相关症状者25例,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12例,症状缓解率为48.0%,平均起效时间为8天。
不良反应:25例患者中,按常用药物毒性标准(Ⅰ、Ⅱ、Ⅲ)分别为,痤疮样皮疹13例(Ⅰ度为20%,Ⅱ度为24%,Ⅲ度为8%);腹泻8例(Ⅱ度5例,Ⅲ度3例);转氨酶升高1例属于Ⅱ度,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即可恢复;无间质性肺炎与骨髓抑制者;没有因上述不良反应而停药或减药者,经对症处理均可耐受。
讨 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咳嗽、气短、咯血、脑转移瘫痪等,症状评分的改变(症状缓解)与肿瘤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期。目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失败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EGFR受体阻断剂,可阻断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生长,使瘤细胞发生凋亡,资料显示,在东方人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性。
本研究所观察的直接应用吉非替尼治疗首诊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曾经化疗次数及年龄与疗效无相关性。笔者认为直接服用吉非替尼结合放化综合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当然,由于患者例数较少,随访数据不全,尚不能完全说明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搜集更多的病例来证实这一结论。
分子靶向治疗由于靶向作用模式,其不良反应一般较低,吉非替尼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现观察到痤疮样皮疹发生率较高,腹泻症状次之,转氨酶升高少见。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炎,其主要症状为急性发作的呼吸困难,并有低热、咳嗽等症状,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一龙.我国肺癌研究需与国际接轨[J].中国肺癌杂志,2002,5(1):1.
2 王彬,张湘茹,储大同.易瑞沙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后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2):742-745.
3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振,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3-1374.
4 管忠震,张力,李龙芸,等.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J].癌症,2005,24(8):980-984.
5 张品良,陈黎.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3例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851-854.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抗肿瘤药吉非替尼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通过阻断信号传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主要用于晚期NSCLC的三线治疗。收治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的NSCLC患者25例,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日,至少口服>30天,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停药,回顾分析影响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预期生存>3个月;有可以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有应用抗肿瘤药吉非替尼的经济条件。转移或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化疗或拒绝其他治疗手段;既往标准化疗后复发或进展需与前次治疗间隔>1个月。
2008年8月~2009年9月收治愿意并有条件接受或要求应用吉非替尼的NSCLC患者25例,均为Ⅳ期。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38~83岁,中位年龄69岁。腺癌21例,男5例,女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均为女性;腺鳞癌1例,为男性;鳞癌1例,男性;吸烟者3例,均为男性。既往未接受任何治疗3例均为女性,余22例均接受过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2~16周期。截至2010年8月,死亡16例,存活9例,继续服药5例。25例随诊时间5~24个月,其中3例5个月内死亡,14例随诊>12个月。
方法:吉非替尼(英国产9例或印度产16例),口服250mg/日,直至肿瘤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停药。30天为1个疗程,至少口服>1个疗程。
评定标准:①疗效评定标准:按照RECIST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为CR+PR+SD。②症状评定:根据每次随诊主诉及对症治疗变化情况评价如咳嗽、胸闷、疼痛、食欲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定义为症状缓解。③不良反应:根据常用药物毒性标准V3.0(CTCAE)节选,分为0~Ⅳ级。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疗效差异采用秩和检验。
结 果
疗效评价:29例均有可测量实体病灶,其中CR 1例(4.0%),PR 7例(28%),SD 9例(36.0%),PD 7例(28.0%),有效率为32.0%(8/25),疾病控制率为68.0%(17/25)。其中3例吸烟(包含1例鳞癌)患者和1例不吸烟的鳞腺癌患者均无效,已死亡。
症状评定:治疗前有肿瘤相关症状者25例,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12例,症状缓解率为48.0%,平均起效时间为8天。
不良反应:25例患者中,按常用药物毒性标准(Ⅰ、Ⅱ、Ⅲ)分别为,痤疮样皮疹13例(Ⅰ度为20%,Ⅱ度为24%,Ⅲ度为8%);腹泻8例(Ⅱ度5例,Ⅲ度3例);转氨酶升高1例属于Ⅱ度,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即可恢复;无间质性肺炎与骨髓抑制者;没有因上述不良反应而停药或减药者,经对症处理均可耐受。
讨 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咳嗽、气短、咯血、脑转移瘫痪等,症状评分的改变(症状缓解)与肿瘤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期。目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失败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EGFR受体阻断剂,可阻断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生长,使瘤细胞发生凋亡,资料显示,在东方人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可耐受性。
本研究所观察的直接应用吉非替尼治疗首诊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曾经化疗次数及年龄与疗效无相关性。笔者认为直接服用吉非替尼结合放化综合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当然,由于患者例数较少,随访数据不全,尚不能完全说明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搜集更多的病例来证实这一结论。
分子靶向治疗由于靶向作用模式,其不良反应一般较低,吉非替尼的应用是比较安全的。现观察到痤疮样皮疹发生率较高,腹泻症状次之,转氨酶升高少见。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炎,其主要症状为急性发作的呼吸困难,并有低热、咳嗽等症状,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一龙.我国肺癌研究需与国际接轨[J].中国肺癌杂志,2002,5(1):1.
2 王彬,张湘茹,储大同.易瑞沙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后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2):742-745.
3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振,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3-1374.
4 管忠震,张力,李龙芸,等.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J].癌症,2005,24(8):980-984.
5 张品良,陈黎.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3例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1):8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