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是莫斯科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的最大聚集地。6月29日,该市场被俄罗斯政府无限期关闭。7月31日,中国商人聚集的另外一个大市场——塞瓦斯托波尔市场也被俄方强行关闭。
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俄罗斯政府关闭两个大市场,这在中俄两国贸易上掀起轩然大波,许多华商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因此倾家荡产。对此,一直以来各方舆论和关注不断。是什么导致俄方这次义无反顾地关闭大市场?保护主义还是传言的心理失衡?困扰众多华商的,还有是否应该继续留在俄罗斯谋生等十分现实的问题。
为此,我们采访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陆南泉。请他为大家作进一步的剖析。
《中国市场》:陆教授,您好!在俄罗斯,许多华商市场被俄方政府停停开开事实上已不止一次两次,货物被查抄也是家常便饭。为什么这些商品市场还能持续经营20多年?而且这期间还有那么多华商愿意在那做生意?
陆南泉:从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轻工业一直都不发达。大众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购买力不强,日用品十分短缺。大量廉价中国商品通过边贸及其他方式进入俄罗斯是市场需求所致。如2008年俄罗斯需求轻工业品330亿美元,而俄罗斯自产的只有84亿美元,短缺75%左右。能将这块大馅饼抢回来哪怕一小部分都很不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国商人甘愿通过灰色清关,冒着货物被查抄的危险,以期获得暴利。
另外,很多中国商人所依赖的灰色清关,让俄罗斯方面也有很多人从中获利,其中包括海关官员、通关公司、警察和税务人员,他们把这当做获取“好处费”的途径。而中国商人就像唐僧肉一样,他们都想吃一口,于是在检查监督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击一下,放松一下。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华商在俄罗斯目前的经营处境。
《中国市场》:“灰色清关”现象每个国家都有吗?
陆南泉:不是的。由于长期以来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较为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也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这种方式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简便。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与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目前,俄罗斯在同土耳其、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的贸易实践中,也都广泛使用“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几乎一度成为俄罗斯进口的唯一路径,并被各国商人看成是抢占俄市场的无奈手段之一。事实上,俄罗斯政府也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但一时又下不了彻底取缔的决心。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牵扯的因素也非常多:直接或间接参与非正规贸易的俄罗斯人很多,突然关闭这一渠道,会导致很多人失业;通过“灰色清关”途径进口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关闭这一途径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俄罗斯日用品价格上涨,进而直接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同时,“灰色清关”已经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链,这个受益群体在俄罗斯很有势力,关闭“灰色清关”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要利用手中的一切资源竭力拖延非正规贸易的消亡。因此,这也造成了俄罗斯有关部门每次“严查”时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中国市场》:这次俄政府下定决心永久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这个俄罗斯最大的华商市场,究竟剑指何方?
陆南泉: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在2006年的时候,俄罗斯政府就作出过禁止外国商人在俄罗斯境内做零售生意的决定。事实上,包括这次关闭市场的事件,俄方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国轻工业的发展。目前越南、土耳其、中国等很多亚洲国家的商品不断进入俄罗斯,冲击了他们的轻工业。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俄政府要为促进本国轻纺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再一个就是利用这个契机整治腐败。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老板伊斯梅洛夫在土耳其投建豪华酒店,制造一场“美元雨”,极度挥霍的行为引起了俄高层的不满。事实上,俄罗斯一些个人从中俄贸易的发展中谋得了暴利,发家致富,而对于俄罗斯国家财政收入来说却并没有增加。
还有就是俄罗斯计划加入世界贸易体系(WTO),目前正在谈判中。而要顺利加入WTO,就需要有规范化的贸易体系,透明的贸易政策。俄罗斯目前的贸易现状肯定不符合这样的硬性条件。
我认为2009年俄罗斯关闭这两个大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中俄非规范化贸易已经走到了尽头。
《中国市场》:消灭了“灰色清关”,俄罗斯的轻工业是否就能上一个台阶?如果华商都被驱赶走了,俄罗斯国内的轻工业商品在短期内能维持正常供应吗?
陆南泉:俄罗斯政府目前的做法的确能增加税收,也能减少走私和“灰色清关”。但若中小企业得不到优惠和扶持政策,设备和技术不能更新,原材料仍然价高货缺,政府部门的腐败不明显减少,那么俄罗斯企业就没有发展空间。
俄罗斯的生产成本要比中国高许多。因此,俄罗斯许多企业在境外,包括中国和印度生产或订制服装。这样一来,永久关闭华商市场并不能拯救俄轻工业,反倒会导致某些商品的短缺。
在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上,俄罗斯本国产品只占21%,30%属正规渠道进口,其余49%都是通过“灰色清关”进来的。俄罗斯只有发展本国轻工业,为低收入群体生产廉价产品,才能改变现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盲目驱逐“倒爷”。
既然影响俄罗斯轻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灰色清关”,那么首先应受惩治的就是海关和护法机构人员。如果反腐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就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走私。目前只惩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做法,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中国市场》:除了“灰色清关”,华商在俄经营还有哪些问题亟须解决?
陆南泉:俄方警察查抄没收华商货物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没有税单、通关的单子。这自然源于“灰色清关”。可实际上,华商为“灰色清关”付出的费用已经接近白色清关的价格,并非华商不走大路走小路,而是因为白色清关此路不通,白色清关通畅了,就断了俄罗斯海关腐败人员的财路。
因此,即使“灰色清关”的问题解决了。俄罗斯对于白色清关的手续和费用应该简化降低一些,俄罗斯现有的税收应该降低一些。
另外,俄罗斯方面应该尽可能地给中国商人提供一个合理、安全的经营场所。我去过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那里的环境很脏乱,治安也不理想。如果俄罗斯这些都做不到,自然无法吸引外国商人在那长久稳定经营。
再有就是华商自己的素质也要提高。目前在俄的一些华商文化素质比较低,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不爱护动物。这些让很多俄罗斯人看起来很不舒服,内心产生抵触也影响了中国商人的总体形象。
《中国市场》:面对华商在俄目前的处境,从长远看我们中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陆南泉:我认为从中国来讲应该下决心,取缔一些非法代理公司。这些中国人自己开办的代理公司以接洽中国自己商人和俄罗斯“灰色清关”公司为主要业务,诱导了很多中国商人走不正规的渠道。我们应该从源头抓起。中国海关也应该从严检查监督,保证商品依法出口,质量合格,从而遏制对俄罗斯市场的破坏性开发。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很多高档商品的材质是俄罗斯本国的,而放在了中国加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加强与俄罗斯轻工业制造商的合作。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是都要合法,走正规的渠道。按照国际条约规范贸易。
俄罗斯这次下定决心进行贸易转型,由非规范化走向规范化,从“灰色清关”回归到白色清关,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商人也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中俄贸易秩序正常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俄民间贸易逐步走上规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