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半夏加茯苓汤;腹泻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0-1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是以论治饮邪上逆之证。秋季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节。是以呕吐、大量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被寒湿疫毒之邪所伤,湿阻中焦,损伤脾胃,纳运失健而发病,治以健脾和胃,分利中都。余多年巧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颇为应手。
1病因病机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属稚阴稚阳之体,由于脾胃脆弱,肠胃嫩小,秋冬之际,易为寒湿疫毒所伤,内干肠胃,湿阻中焦,阻遏脾阳,纳运失健,而致升降失调,胃失和降,逆于上而为呕吐,泌清别浊失司,混杂而下发为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泻。”王冰认为:“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则水湿不运,湿邪疫毒外侵,内留肠胃,而致脾阳不运,升降机能失调,而致水谷不分,合污下降而成泄泻。在病机转归上,泄泻不仅导致脾胃虚弱,且易致脾气下陷,阴阳两竭,气阴两伤,如失治、误治,急则造成脾肾两衰,甚至死亡,缓则酿成疳疾、五迟、五软等缠绵难愈的病证。本病发生的病因为湿邪疫毒,发病机理不外乎脾气下陷失于健运而成,故泄泻主要责之于脾。
2临床表现
秋季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好发于秋冬季节,易于流行,多见于6-24月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愈高,预后也愈差。它以呕吐,腹泻,泻下量多,日数次或数十次,色黄或淡黄,水样或蛋花汤样,无明显腥臭味为主证,可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辨证论治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晕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是论述饮邪上逆的证治。方中半夏有降逆止呕,宽中消痞,调和脾胃之能,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健脾盖胃之功。《珍珠囊》云:“去脾胃,散风寒”。茯苓有淡渗利湿,泌别清浊,健脾补中之职。《本经逢源》谓:“大便泻者,胃气不和,不能分泌水谷,偏滲大肠而泄注也。茯苓分利阴阳,则泻自止矣。”方中半夏6-9g,生姜6-9g,茯苓12-20g,腹泻不止者加益智仁6-15g,升麻6-9g。
总观上方,它既能健脾和胃降逆,又能分利中都,从而使脾胃纳运得健,泌清别浊有序,则不止泻而泻自止。由于该方切中了秋季性腹泻之主病机,故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4临床应用
例一,王某某,男,1.5岁,2000年10月6日初泻,发热,T:38.7℃,恶寒,鼻寒流涕,泄下如注,粪质稀薄,日十数次,恶心呕吐,不欲食,肠鸣腹痛,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病为感受寒邪,客于胃肠,寒凝气滞,中阳被困,升降失司所致。半夏6g,生姜9g,茯苓20g,荆芥6g,益智仁9g。随投二剂,病情大减,再投半夏6g,生姜6g,茯苓12g,荆芥3g,一剂病告痊愈。
例二,李某,男性,20月,发热,呕吐,腹泻,曾在某医院治疗三日,泄泻次数增加,量多病情加重,于2002年12月23日下午2时初诊,无发热,腹泻,泻下如水,日泄二十余次,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形骨消瘦,精神萎糜,肛周糜烂,舌淡红无苔,指纹隐现。此乃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一旦受病,易于内传,加之治疗欠妥,损及脾胃,耗气伤阴,导致中气下陷,气阳两亏之候。以半夏6g,生姜10g,茯苓25g,人参6g(炖服),益智仁15g,升麻6g,生甲10g,先投一剂,翌晨,腹泻次数减少,继以原方减智仁5g,去鳖甲,再投三剂而告愈。肛门糜烂以滑石、五倍子研末外用。
5临床体会
小半夏汤为治疗小儿呕吐之良药,它可避免患儿服药后发生呕吐的拒药现象,加入茯苓则体现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宗旨。而茯苓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治疗本病中,要始终抓住脱水小儿欲饮这一环节,在服药的同时,应多倍之饮入白开水,不可定时定量,应以频频饮服为佳。
本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应着眼于疏理胃肠,调节机能为主,不可盲目应用收敛、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之弊。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0-1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是以论治饮邪上逆之证。秋季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节。是以呕吐、大量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被寒湿疫毒之邪所伤,湿阻中焦,损伤脾胃,纳运失健而发病,治以健脾和胃,分利中都。余多年巧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颇为应手。
1病因病机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属稚阴稚阳之体,由于脾胃脆弱,肠胃嫩小,秋冬之际,易为寒湿疫毒所伤,内干肠胃,湿阻中焦,阻遏脾阳,纳运失健,而致升降失调,胃失和降,逆于上而为呕吐,泌清别浊失司,混杂而下发为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泻。”王冰认为:“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则水湿不运,湿邪疫毒外侵,内留肠胃,而致脾阳不运,升降机能失调,而致水谷不分,合污下降而成泄泻。在病机转归上,泄泻不仅导致脾胃虚弱,且易致脾气下陷,阴阳两竭,气阴两伤,如失治、误治,急则造成脾肾两衰,甚至死亡,缓则酿成疳疾、五迟、五软等缠绵难愈的病证。本病发生的病因为湿邪疫毒,发病机理不外乎脾气下陷失于健运而成,故泄泻主要责之于脾。
2临床表现
秋季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好发于秋冬季节,易于流行,多见于6-24月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愈高,预后也愈差。它以呕吐,腹泻,泻下量多,日数次或数十次,色黄或淡黄,水样或蛋花汤样,无明显腥臭味为主证,可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辨证论治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晕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是论述饮邪上逆的证治。方中半夏有降逆止呕,宽中消痞,调和脾胃之能,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健脾盖胃之功。《珍珠囊》云:“去脾胃,散风寒”。茯苓有淡渗利湿,泌别清浊,健脾补中之职。《本经逢源》谓:“大便泻者,胃气不和,不能分泌水谷,偏滲大肠而泄注也。茯苓分利阴阳,则泻自止矣。”方中半夏6-9g,生姜6-9g,茯苓12-20g,腹泻不止者加益智仁6-15g,升麻6-9g。
总观上方,它既能健脾和胃降逆,又能分利中都,从而使脾胃纳运得健,泌清别浊有序,则不止泻而泻自止。由于该方切中了秋季性腹泻之主病机,故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4临床应用
例一,王某某,男,1.5岁,2000年10月6日初泻,发热,T:38.7℃,恶寒,鼻寒流涕,泄下如注,粪质稀薄,日十数次,恶心呕吐,不欲食,肠鸣腹痛,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病为感受寒邪,客于胃肠,寒凝气滞,中阳被困,升降失司所致。半夏6g,生姜9g,茯苓20g,荆芥6g,益智仁9g。随投二剂,病情大减,再投半夏6g,生姜6g,茯苓12g,荆芥3g,一剂病告痊愈。
例二,李某,男性,20月,发热,呕吐,腹泻,曾在某医院治疗三日,泄泻次数增加,量多病情加重,于2002年12月23日下午2时初诊,无发热,腹泻,泻下如水,日泄二十余次,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形骨消瘦,精神萎糜,肛周糜烂,舌淡红无苔,指纹隐现。此乃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一旦受病,易于内传,加之治疗欠妥,损及脾胃,耗气伤阴,导致中气下陷,气阳两亏之候。以半夏6g,生姜10g,茯苓25g,人参6g(炖服),益智仁15g,升麻6g,生甲10g,先投一剂,翌晨,腹泻次数减少,继以原方减智仁5g,去鳖甲,再投三剂而告愈。肛门糜烂以滑石、五倍子研末外用。
5临床体会
小半夏汤为治疗小儿呕吐之良药,它可避免患儿服药后发生呕吐的拒药现象,加入茯苓则体现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宗旨。而茯苓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治疗本病中,要始终抓住脱水小儿欲饮这一环节,在服药的同时,应多倍之饮入白开水,不可定时定量,应以频频饮服为佳。
本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应着眼于疏理胃肠,调节机能为主,不可盲目应用收敛、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