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小儿秋季性腹泻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半夏加茯苓汤;腹泻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0-1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是以论治饮邪上逆之证。秋季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节。是以呕吐、大量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被寒湿疫毒之邪所伤,湿阻中焦,损伤脾胃,纳运失健而发病,治以健脾和胃,分利中都。余多年巧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颇为应手。
  1病因病机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属稚阴稚阳之体,由于脾胃脆弱,肠胃嫩小,秋冬之际,易为寒湿疫毒所伤,内干肠胃,湿阻中焦,阻遏脾阳,纳运失健,而致升降失调,胃失和降,逆于上而为呕吐,泌清别浊失司,混杂而下发为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泻。”王冰认为:“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则水湿不运,湿邪疫毒外侵,内留肠胃,而致脾阳不运,升降机能失调,而致水谷不分,合污下降而成泄泻。在病机转归上,泄泻不仅导致脾胃虚弱,且易致脾气下陷,阴阳两竭,气阴两伤,如失治、误治,急则造成脾肾两衰,甚至死亡,缓则酿成疳疾、五迟、五软等缠绵难愈的病证。本病发生的病因为湿邪疫毒,发病机理不外乎脾气下陷失于健运而成,故泄泻主要责之于脾。
  2临床表现
  秋季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好发于秋冬季节,易于流行,多见于6-24月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愈高,预后也愈差。它以呕吐,腹泻,泻下量多,日数次或数十次,色黄或淡黄,水样或蛋花汤样,无明显腥臭味为主证,可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辨证论治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晕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是论述饮邪上逆的证治。方中半夏有降逆止呕,宽中消痞,调和脾胃之能,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健脾盖胃之功。《珍珠囊》云:“去脾胃,散风寒”。茯苓有淡渗利湿,泌别清浊,健脾补中之职。《本经逢源》谓:“大便泻者,胃气不和,不能分泌水谷,偏滲大肠而泄注也。茯苓分利阴阳,则泻自止矣。”方中半夏6-9g,生姜6-9g,茯苓12-20g,腹泻不止者加益智仁6-15g,升麻6-9g。
  总观上方,它既能健脾和胃降逆,又能分利中都,从而使脾胃纳运得健,泌清别浊有序,则不止泻而泻自止。由于该方切中了秋季性腹泻之主病机,故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4临床应用
  例一,王某某,男,1.5岁,2000年10月6日初泻,发热,T:38.7℃,恶寒,鼻寒流涕,泄下如注,粪质稀薄,日十数次,恶心呕吐,不欲食,肠鸣腹痛,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病为感受寒邪,客于胃肠,寒凝气滞,中阳被困,升降失司所致。半夏6g,生姜9g,茯苓20g,荆芥6g,益智仁9g。随投二剂,病情大减,再投半夏6g,生姜6g,茯苓12g,荆芥3g,一剂病告痊愈。
  例二,李某,男性,20月,发热,呕吐,腹泻,曾在某医院治疗三日,泄泻次数增加,量多病情加重,于2002年12月23日下午2时初诊,无发热,腹泻,泻下如水,日泄二十余次,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形骨消瘦,精神萎糜,肛周糜烂,舌淡红无苔,指纹隐现。此乃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一旦受病,易于内传,加之治疗欠妥,损及脾胃,耗气伤阴,导致中气下陷,气阳两亏之候。以半夏6g,生姜10g,茯苓25g,人参6g(炖服),益智仁15g,升麻6g,生甲10g,先投一剂,翌晨,腹泻次数减少,继以原方减智仁5g,去鳖甲,再投三剂而告愈。肛门糜烂以滑石、五倍子研末外用。
  5临床体会
  小半夏汤为治疗小儿呕吐之良药,它可避免患儿服药后发生呕吐的拒药现象,加入茯苓则体现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宗旨。而茯苓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治疗本病中,要始终抓住脱水小儿欲饮这一环节,在服药的同时,应多倍之饮入白开水,不可定时定量,应以频频饮服为佳。
  本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应着眼于疏理胃肠,调节机能为主,不可盲目应用收敛、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之弊。
其他文献
目的:合理应用中成药。方法:运用中医辩证理论和中药组方配伍的综合知识指导用药。结果: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结论:只有重视辩证用药,才能合理的使用中成药。
【摘要】: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兒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行为评分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儿均已排除了各种感染、先天畸形、代谢性疾病及母亲分娩过程
【摘要】目的:探讨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收治Ⅲ型Pilon骨折患者25例,年龄22~65岁,平均37.8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6例,合并腓骨骨折21例。胫骨骨折钢板固定14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5例,踝关节融合2例。结果:术后随访6~80个月,平均37个月。按Ma
目的:应用去卵巢大鼠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α-ZAL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雌二醇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从20世纪90年代约1.00亿人,增长到2007年2.46亿人。预计到2025年,全球有3.80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1 实验仪器
【摘要】本文浅析了中医的疗效与中药质量、中药炮制、是否掺假、混淆品及中药质量标准的相互关系,揭示出中医的疗效必须依靠优质的中药做坚强后盾,否则将无从谈及中医的疗效,要提高中医诊治的整体水平,首先要从中药质量抓起,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了、完善了,中医的疗效自然而然就彰显卓著了。  【关键词】中医疗效;中药质量及标准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
目的:制备长春七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常规方法制备滴丸,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结果:制得的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
1.引言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亚黏土、含少量砂卵石的黏土层,在公路、铁路以及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2.施工前准备及质量控制2.1审查图纸及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实践证明,发展中越是困难大、矛盾多、任务重,越是要解放思想。我们要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必须从把握时代主题,增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