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已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或教案来完成知识传授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让教学真正成为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从广义角度辨析应有四方面的含义:
1.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表达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即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教师定位于专业人员,才能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自觉、自主地为自身发展开创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我们认为:教育学科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因为教育人、全面地培养人的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每个教师都要承担的共同任务。
2.教师是发展中人。
教育学的理想是: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然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还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要正视与解决教师发展的旁落,在探索与思考中建构新的理论,推动教育实践向前发展。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专业成长,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成熟,教育经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
3.教师是学习者。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
4.教师是研究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师的发展,是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研究,是把教学变成教育,是教育意义的实现。这个观念强调: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观察者,特别是在某些不可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采取简单且易于达成的方法,是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与策略。
1.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教师职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求作为教师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依靠现有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波斯纳(Posner)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还必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
(1)撰写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不仅记录着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教师与自己进行对话、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如当天的教学经历、就某一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用某些观点来评价教材内容等,亦即任何与教学有关的事件、观点、争论都可以写入反思日记中。
(2)撰写教学案例。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遭遇一些对自己内心触动较大的教育教学事例,如果能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教育案例,就会帮助自己更好地反思,作为研究样本的案例。
2.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发展。
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一种批判性的互动关系。教师合作所指的是教师同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方式或关系形态,而且主要是被作为谋求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改善的一种手段或策略。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能将教师的个体创造性置于群体之中,变静止封闭为互动交流,变内耗为相助,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成为一条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良好途径。
(2)同伴教学辅导:同伴教学辅导是指教师结成教学互助辅导小组,通过共同的阅读、讨论、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示范教学以及课后反馈和研讨的方式来相互学习、相互纠正,以改进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发展过程。同伴教学辅导的过程一般由课程准备、示范教学和课后研讨三阶段构成,更强调教师的相互平等、相互支持与相互学习。
3.师生对话与教师发展——师生对话可以使教师在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儿童从而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实现对“主体自我”的新发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儿童为“镜子”,在发现学生中发现自我;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天真,从而发现自己的活泼与热情;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与不满,从而发现自己的人格个性与品质特征;发现学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令你所惊奇的事,从而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创造性;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发现自己教育行为的适宜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专业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已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或教案来完成知识传授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让教学真正成为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从广义角度辨析应有四方面的含义:
1.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表达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即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教师定位于专业人员,才能真正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自觉、自主地为自身发展开创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我们认为:教育学科应该被看作是教师共同的专业,因为教育人、全面地培养人的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每个教师都要承担的共同任务。
2.教师是发展中人。
教育学的理想是: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然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还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要正视与解决教师发展的旁落,在探索与思考中建构新的理论,推动教育实践向前发展。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专业成长,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不断成熟,教育经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
3.教师是学习者。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彻底动摇,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发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
4.教师是研究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师的发展,是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研究,是把教学变成教育,是教育意义的实现。这个观念强调: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观察者,特别是在某些不可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采取简单且易于达成的方法,是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与策略。
1.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教师职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求作为教师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依靠现有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波斯纳(Posner)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还必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
(1)撰写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不仅记录着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教师与自己进行对话、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如当天的教学经历、就某一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用某些观点来评价教材内容等,亦即任何与教学有关的事件、观点、争论都可以写入反思日记中。
(2)撰写教学案例。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遭遇一些对自己内心触动较大的教育教学事例,如果能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教育案例,就会帮助自己更好地反思,作为研究样本的案例。
2.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发展。
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一种批判性的互动关系。教师合作所指的是教师同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方式或关系形态,而且主要是被作为谋求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改善的一种手段或策略。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能将教师的个体创造性置于群体之中,变静止封闭为互动交流,变内耗为相助,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成为一条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良好途径。
(2)同伴教学辅导:同伴教学辅导是指教师结成教学互助辅导小组,通过共同的阅读、讨论、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示范教学以及课后反馈和研讨的方式来相互学习、相互纠正,以改进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发展过程。同伴教学辅导的过程一般由课程准备、示范教学和课后研讨三阶段构成,更强调教师的相互平等、相互支持与相互学习。
3.师生对话与教师发展——师生对话可以使教师在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儿童从而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实现对“主体自我”的新发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儿童为“镜子”,在发现学生中发现自我;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天真,从而发现自己的活泼与热情;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与不满,从而发现自己的人格个性与品质特征;发现学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令你所惊奇的事,从而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创造性;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发现自己教育行为的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