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迷数字空间可能会让心灵退化
数字自我是指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通过个体行为完成的形象构建,其目的是实现自我认同,追求社会认同
网络时代,不能沉溺于数字空间的自我而忽视了现实的自我。因为,“彼处”的洒脱,可能成为“此处”的障碍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友聚会,所有人都埋头盯着手机,尽管大家时不时抬头相视一笑,或偶尔蹦出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但显然这只是对于“此处”聚会的一种敷衍,人们更多的心思,仍在手机连接的“彼处”。
这种身在此处却心在彼处的景象,被学术地冠以“缺席的在场”或“在场的缺席”。在场,又不在场,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分身术”。数字技术把人虚拟化、符号化,这也就使得人可以摆脱既有时空的约束,在虚拟的多重的自我中穿梭,而这种穿梭,显然要以牺牲现实自我的存在感为代价。但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牺牲现实中的自我存在,去苦心经营数字空间中的自我?
数字空间可以成功实现自我
现实空间的“自我”带有较多的强制性,性别、长相乃至天赋是爹妈给的,工作职业、社会地位等虽然与自己努力有关,但对多数人来说,结果与努力程度往往不成正比。
而数字空间的自我,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以什么样的面目、性格甚至什么样的性别出现,以几重面孔出现,都可以进行自我设定,这一点正如角色扮演游戏。无论是夸大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是放大现实中的自我还是走向现实自我的反面,这些表演,都是个体内心愿望、情绪的泄露。对自我的成功控制,是人们数字化生存中最重要的满足之一。
人们乐此不疲地在数字空间里表演,仍然是为了获得友情、欣赏或者别的社会报偿,从社会认同中获得自我认同。与现实空间相比,人们谋求社会报偿的手段虽然单一(也许主要靠耍“嘴皮子”),但是,由于较少受到现实社会差序格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彼此交流相对平等,因此人们的努力更容易产生结果:在论坛拼命灌水,可以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大侠;在微博不断刷屏,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即使得不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人们也有可能通过自己精心整饰的形象,去博得屏幕另一端某个人的青睐。
由于手机交流以及基于实名制的SNS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自我,已经摘除了它们的面具,但即使以真名实姓出现,这个数字空间的自我,也未必是现实中的那个自我。即使是两个现实空间的熟人在数字空间的交流,也仍然少不了表演的成分。人们可以努力控制交流节奏,精心遣词造句,把交流推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数字空间“彼处”的弊端
尽管人们在数字空间那个“彼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获得自我满足,但是,那个“彼处”毕竟不是“此处”,它不能替代“此处”,也不可能解决“此处”一切的问题。但过多地依赖“彼处”却会造成“此处”存在中的疏离。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精心选择自己交流的话题、表达方式甚至交流姿态来进入交流这个“表演”过程时,面对现实空间猝不及防的对话,人们也许越来越难以张嘴。当键盘越来越多代替了喉咙,人们便越来越多地进入“无声世界”,这不仅使我们日益失去对口头语言的敏感,也使我们逐渐失去对自然事物的敏感。数字空间的关系再动人,也不能解决现实空间的饮食起居这些具体问题。那些在另一方屏幕前的人,不可能像画里的“田螺姑娘”一样走下来洗衣做饭。心灵上的慰藉虽然重要,却也当不得饭吃。
数字空间中人们更多地沉醉于表演和自我构建,而在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道具和建材。在数字世界里,人们选择或回避哪些社会关系,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现实生活的很多社会关系,却由不得自己选择,这些社会关系,也并非可以随用随弃的道具。这些社会关系里,包含了不得不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或者是生存基础。这些关系里,也包含了实在的情感,这些情感平时未必诉诸花团锦簇的语言,但在关键时候却能成为你的雪中之炭。
看上去,人们在数字空间里奉献了无穷的感情或无尽的参与,但其实这些都不是无偿的,它更多地是要索取认同或回报。一旦没有报偿,人们马上转向下一个目标。但现实空间的投入却并不总有回报,得不到回报的地方,人们往往也不能马上离开。如果习惯了数字世界的随心所欲,那么我们可能更加难以承受现实世界的事与愿违。因此,“彼处”的洒脱,往往可能成为“此处”受罪的伏笔。更关键的是,数字自我再完满,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现实自我。过多地背负着数字自我的光环,就像在梦游,总有些时候,会碰到墙壁。
警惕数字时代对人类发展的障碍
数字空间中不断的交流操练,也未必会使得公共性的对话变得更为顺畅。
美国学者史蒂芬·米勒在他的《交谈的历史》一书中指出,今天这个时代,公众对话总是被争论、“交错的独白”所左右。在公众辩论的场合,没有了侧耳倾听和对自我观点的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愤怒,毫无克制。他说的情形,不仅适用于现实世界,同样也适用于某些数字空间,例如论坛、微博。
比起现实世界的摸爬滚打,数字公共空间的奋笔疾书更容易使人一夜成名。于是,这些地方的公共交流,往往不再是公共话题的理性探讨,而是江湖中的比武大会。数字空间培养起来的过于强烈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表演意识,过于明显的功利色彩,在公共空间(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的讨论中,是一个障碍,虽然在数字化的一对一交流中,这种障碍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
麦克卢汉的那句“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名言,一次又一次唤起人们的共鸣。在电视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这只能算一个比喻。而网络时代、手机时代,CPU、屏幕、键盘这些东西,也许真正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它们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向和行动方向,甚至可能带来我们某些器官的进化和退化。而与进化的手指相比,我们的大脑、心灵也许更多面临的是退化的风险。
学会独处,否则会更为孤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于1995年出版了《屏幕上的生活:互联网时代的身份认同》,在这本书里,她肯定了网络化生存对于个体身份认同以及探索多重自我的积极作用。但在2011年出版的新书《相聚却孤独:为什么我们更多期待技术而不是彼此》中,她却对技术带来的新的“孤独”进行了反思,指出了以数字技术连接的关系取代现实的情感联系的风险。2012年在TED的演讲中,她指出,我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我们害怕孤独的焦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使我们与外界更为隔绝。同时我们已经失去独处的能力,而这种独处才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找到自我,在找到自我的同时,才可能与他人产生更好的联系。不学会独处,就会变得更为孤独。她呼吁对于如何应用技术,以及技术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要进行反思和对话。
这个时代,数字空间那个“彼处”已经不可或缺,而现实世界这个“此处”我们依然无法逃离,所以,在场的缺席或缺席的在场,仍然不可避免。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分清“此处”与“彼处”,分清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应有的行为与责任,我们才能在“此处”与“彼处”间游刃有余,否则可能是卡在两者的缝隙间,尴尬着,难以自拔。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责编/徐艳红 美编/石玉
数字自我是指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通过个体行为完成的形象构建,其目的是实现自我认同,追求社会认同
网络时代,不能沉溺于数字空间的自我而忽视了现实的自我。因为,“彼处”的洒脱,可能成为“此处”的障碍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友聚会,所有人都埋头盯着手机,尽管大家时不时抬头相视一笑,或偶尔蹦出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但显然这只是对于“此处”聚会的一种敷衍,人们更多的心思,仍在手机连接的“彼处”。
这种身在此处却心在彼处的景象,被学术地冠以“缺席的在场”或“在场的缺席”。在场,又不在场,这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分身术”。数字技术把人虚拟化、符号化,这也就使得人可以摆脱既有时空的约束,在虚拟的多重的自我中穿梭,而这种穿梭,显然要以牺牲现实自我的存在感为代价。但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牺牲现实中的自我存在,去苦心经营数字空间中的自我?
数字空间可以成功实现自我
现实空间的“自我”带有较多的强制性,性别、长相乃至天赋是爹妈给的,工作职业、社会地位等虽然与自己努力有关,但对多数人来说,结果与努力程度往往不成正比。
而数字空间的自我,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以什么样的面目、性格甚至什么样的性别出现,以几重面孔出现,都可以进行自我设定,这一点正如角色扮演游戏。无论是夸大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是放大现实中的自我还是走向现实自我的反面,这些表演,都是个体内心愿望、情绪的泄露。对自我的成功控制,是人们数字化生存中最重要的满足之一。
人们乐此不疲地在数字空间里表演,仍然是为了获得友情、欣赏或者别的社会报偿,从社会认同中获得自我认同。与现实空间相比,人们谋求社会报偿的手段虽然单一(也许主要靠耍“嘴皮子”),但是,由于较少受到现实社会差序格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彼此交流相对平等,因此人们的努力更容易产生结果:在论坛拼命灌水,可以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大侠;在微博不断刷屏,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即使得不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人们也有可能通过自己精心整饰的形象,去博得屏幕另一端某个人的青睐。
由于手机交流以及基于实名制的SNS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自我,已经摘除了它们的面具,但即使以真名实姓出现,这个数字空间的自我,也未必是现实中的那个自我。即使是两个现实空间的熟人在数字空间的交流,也仍然少不了表演的成分。人们可以努力控制交流节奏,精心遣词造句,把交流推向自己期待的方向。
数字空间“彼处”的弊端
尽管人们在数字空间那个“彼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获得自我满足,但是,那个“彼处”毕竟不是“此处”,它不能替代“此处”,也不可能解决“此处”一切的问题。但过多地依赖“彼处”却会造成“此处”存在中的疏离。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精心选择自己交流的话题、表达方式甚至交流姿态来进入交流这个“表演”过程时,面对现实空间猝不及防的对话,人们也许越来越难以张嘴。当键盘越来越多代替了喉咙,人们便越来越多地进入“无声世界”,这不仅使我们日益失去对口头语言的敏感,也使我们逐渐失去对自然事物的敏感。数字空间的关系再动人,也不能解决现实空间的饮食起居这些具体问题。那些在另一方屏幕前的人,不可能像画里的“田螺姑娘”一样走下来洗衣做饭。心灵上的慰藉虽然重要,却也当不得饭吃。
数字空间中人们更多地沉醉于表演和自我构建,而在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多的是道具和建材。在数字世界里,人们选择或回避哪些社会关系,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现实生活的很多社会关系,却由不得自己选择,这些社会关系,也并非可以随用随弃的道具。这些社会关系里,包含了不得不承担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或者是生存基础。这些关系里,也包含了实在的情感,这些情感平时未必诉诸花团锦簇的语言,但在关键时候却能成为你的雪中之炭。
看上去,人们在数字空间里奉献了无穷的感情或无尽的参与,但其实这些都不是无偿的,它更多地是要索取认同或回报。一旦没有报偿,人们马上转向下一个目标。但现实空间的投入却并不总有回报,得不到回报的地方,人们往往也不能马上离开。如果习惯了数字世界的随心所欲,那么我们可能更加难以承受现实世界的事与愿违。因此,“彼处”的洒脱,往往可能成为“此处”受罪的伏笔。更关键的是,数字自我再完满,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现实自我。过多地背负着数字自我的光环,就像在梦游,总有些时候,会碰到墙壁。
警惕数字时代对人类发展的障碍
数字空间中不断的交流操练,也未必会使得公共性的对话变得更为顺畅。
美国学者史蒂芬·米勒在他的《交谈的历史》一书中指出,今天这个时代,公众对话总是被争论、“交错的独白”所左右。在公众辩论的场合,没有了侧耳倾听和对自我观点的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愤怒,毫无克制。他说的情形,不仅适用于现实世界,同样也适用于某些数字空间,例如论坛、微博。
比起现实世界的摸爬滚打,数字公共空间的奋笔疾书更容易使人一夜成名。于是,这些地方的公共交流,往往不再是公共话题的理性探讨,而是江湖中的比武大会。数字空间培养起来的过于强烈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表演意识,过于明显的功利色彩,在公共空间(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的讨论中,是一个障碍,虽然在数字化的一对一交流中,这种障碍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
麦克卢汉的那句“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名言,一次又一次唤起人们的共鸣。在电视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这只能算一个比喻。而网络时代、手机时代,CPU、屏幕、键盘这些东西,也许真正成为了人体的一部分。它们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向和行动方向,甚至可能带来我们某些器官的进化和退化。而与进化的手指相比,我们的大脑、心灵也许更多面临的是退化的风险。
学会独处,否则会更为孤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于1995年出版了《屏幕上的生活:互联网时代的身份认同》,在这本书里,她肯定了网络化生存对于个体身份认同以及探索多重自我的积极作用。但在2011年出版的新书《相聚却孤独:为什么我们更多期待技术而不是彼此》中,她却对技术带来的新的“孤独”进行了反思,指出了以数字技术连接的关系取代现实的情感联系的风险。2012年在TED的演讲中,她指出,我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我们害怕孤独的焦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使我们与外界更为隔绝。同时我们已经失去独处的能力,而这种独处才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找到自我,在找到自我的同时,才可能与他人产生更好的联系。不学会独处,就会变得更为孤独。她呼吁对于如何应用技术,以及技术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要进行反思和对话。
这个时代,数字空间那个“彼处”已经不可或缺,而现实世界这个“此处”我们依然无法逃离,所以,在场的缺席或缺席的在场,仍然不可避免。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分清“此处”与“彼处”,分清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应有的行为与责任,我们才能在“此处”与“彼处”间游刃有余,否则可能是卡在两者的缝隙间,尴尬着,难以自拔。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责编/徐艳红 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