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还能回到童年住的房子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长假来临,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就像任何一个在春运里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的中国男孩一样,思乡病起。他用不怎么流利的中文说:“我必须回家拿回我自己的力气。”就好像在异乡是一种消耗,回家是补给。虽然平日里他和父母并不频繁联络,父母旅行时就在时程3小时的邻国,也不会专门来北京看他一眼,但你刚觉得他们家庭关系淡薄,又发现他们见面时非常亲昵热络。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回家的日子,是放下手边一切重要工作的家庭日,在任何时候都是节日。
  所谓家园,就是他自出生起便生活的地方。现在他回到这里,一切轻车熟路。他敲响院外的大铜铃铛,带我们去看附近小树林里他童年时用绳索做的秋千,上面已长满青苔。某一棵外形并无特别的树被他准确地认出来,他称之为“我的树”——那是他出生那天父亲种下的。还有和他18岁离家时没有任何差别的房间,栏杆上刻着他当时喜欢的电影明星的名字,楼梯后面是每年的身高刻度。他能翻出一些从前的唱片和电影,塑料盾与木剑,断了手的锡兵和石头、木棍,以及一切古怪的收藏,都完好无損。
  他18岁以前的全部物件记忆都被父母保留下来了。回到家里,他仍然像孩子一样被对待:父母常做些他小时候爱吃的食物,他每天如同儿时暑假般和家人一起出行、游泳,或是在家一起看场球赛或电影。
  他说他年近40岁的哥哥求婚失败,被女友撂在滑雪圣地的酒店里心灰意冷,拿起电话打给父母,说:“我要回家。”
  于是他父母专门赶去接他哥哥回家。在此之前,自长大成人,他哥哥保持着每3年回一次家的频率,可在伤心痛苦中,他下意识地要回家。他回到自己童年的家园,是去触碰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有效的抚慰。虽然伤痛平复后他仍然很久才回一次家,但父母、家园就是无须时刻眷恋却总是真切的存在,没有难分难舍的纠葛。
  这世上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忽然想要回家的时候,这不关乎地域、种族、文化。从出走到独立,到回归,只有回家的部分应该是最温暖的旅程。他们的回家不带有复杂的情感,无须证明自己,不被评判,无须谈论职业、收入,无须交代私人生活,回家就仅是和小时候的自己重逢。
  而我的童年记忆变得没有任何证据,虽然家人很努力地保留过一些我小时候的东西——背诗的录音磁带、童书、望远镜、日记和同学间的往来信件,但是因为数次如南征北战一般的迁徙搬家,以及无法承受的庞大的日常杂物累积,它们作为别人眼中的破烂儿彻底消失了。
  我们很少有人现在还能回到童年伊始就住的房子,那多是单位的家属楼或已在拆迁范围内的旧商品房,在三十几年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到底是从容了还是更仓促了?这是个矛盾,大时代里的人常会在充裕之时怅然若失。
  买一套更新更大的房子,置办全新的家具,过一种崭新的生活——我们什么都要新的,邻居经常更迭成新的面孔,因为总有人把房子卖了,有人买下这套房子重新装修。有时装修时间长达两年,住了一年后又有新主人迁入,否定了这个风格。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们无法社区化,四周望去没有熟人,只有邻里。
  在一个二线城市,我的某个朋友好端端地搬了7次家,每次都是因为她母亲又看上一个新小区,要换新房子,于是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买房、卖房、装修中度过。她在外地要是一两年不回去,就很可能找不到家门。当然,十几年里跨城跨省搬家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你到这样的家中去做客,会发现四处都乏善可陈,刻意显示屋中奢华,又处处透着节省算计。中国大部分人家的家装风格都奇像——木地板、电视墙、绸缎窗帘,宽大的整体沙发配玻璃茶几,茶几上是零乱杂物。一到傍晚,一家老小横七竖八地仰倒着看综艺节目或电视剧。
  你不得不说,那是因为经济宽裕了,大家都想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在7次搬家中每次我朋友家的面积都更大。为了让屋子不显空旷,她母亲必须煞费苦心地添置物品,于是有了大型十字绣、大水晶鱼缸、敦实的大圆桌子、硕大的衣柜、一束束让人惊心的假花、低仿的乾隆瓷瓶、酒柜里形色可疑的洋酒、不能把玩的各式假文玩……为了给这些东西腾地方,那些真正与生活相关的、带着记忆的旧物,不得不被处理掉了。然而她回家时躺在宽敞的卧室里却郁郁寡欢,一张超大的床,旁边是一个超级大的衣柜,屋中空荡荡的。她想在床头安个阅读灯的念头也被打消了,因为头上的吊灯花了母亲不少钱。她全部的书都被装进纸箱里,存放在地下室,压根没有拿出来。我们中国多年来形成的实用主义,落实在具体生活里又完全不實用。
  每个假期,一旦她回家和母亲见面,她都会被问到:“你还有多少钱?每月能供多少?我们换个大房子吧?”于是一起去看期房,询问贷款。但是她常年不在家,父母两人的居住面积已经达到200多平方米,她母亲每天打扫卫生时都不停地抱怨。一到晚上,坐在水晶灯下的两位老人显得既无聊又孤独。只有在买房和装修的时候,她母亲的脸上才会出现兴奋的表情。
  后来她到德国去生活了,有一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又买新房了,但是因为“地方不够”,把她放在家里的书全部处理掉了,因为那些书“最占地儿”。那些在青少年时期给她重要精神慰藉的书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给她买的。那时,他们陪她用一整个周末泡在书店,帮她挑选,为她付账,然后一起在书店旁边的餐馆吃顿烤肉,再散步回家。现在她觉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某一部分联系也被处理掉了。
  是什么促使我们老是有搬家的欲望和决心呢?对空间的更大需求?对资源的占有欲?不动产的保值特性?还有我们的焦躁不安和对社会的不信任?我们没有空间可以好好保存时光的情感证物,也不屑于去保存,因为那无法形成可供炫耀的外在;我们也并不珍惜与过去的关联,因为中国人过去在物质上的贫乏实在是刻骨铭心的,有什么好纪念的,我们巴不得撇下那一段。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在空间上不断占有才最鼓舞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坐标。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核心话题不是家,而是房子;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但华丽而空旷的屋子里是凌乱而仓促的生活,我们学会了攫取物质,却没学会怎样更好地享受它。我们不眷恋与人和事物的熟悉关联,只是用一些大而无当的物件埋葬过去,毫不吝惜。
  房子和家的概念一直没被我们区分开。当然需要房子,但是怎样去规划和经营生活、理解生活,是另外一码事了。
  想到我的一位长辈是生物学教授,虽然他在城里已经有几套公寓,但坚持在靠近河北的地段买了一栋别墅。他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装修它,虽然并没有人住进去,但是他高兴地说:“我要让所有亲戚周末来参观,这是我争的一口气。”
  (步步清风摘自腾讯《大家》栏目)
其他文献
期刊
每每看到塘边的钓者,就感到一种沉静。  那些善钓者,即便鱼上钩后,也有一股静气。他們不会用力猛提,而是随了鱼势,来回摇动,慢慢将鱼提上来。这样,再大的鱼也不会脱钩。他们知道若用猛劲,很可能会鱼走竿折。  凡事顺势而为,缓取慢图,才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期刊
老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话不管是意思还是说法,我都不太喜欢。哪怕它是至理名言,我也觉得它有些功利、市侩、冷冰冰。  昨晚看《小城三月》,萧红说:“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你看看,“一寸一寸”,說得多亲切、多温暖,叫人欣喜莫名,甚至泪水盈盈。换个说法,就让你觉得尘世和人生都“有意思”了。
期刊
【编者按】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6本书,是美国医生保罗·卡拉尼什所著的《当呼吸化为空气》。保罗是印度移民的儿子,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相继获得了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与人体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还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的时候,保罗被查出患肺癌晚期。从天堂到地狱,
期刊
郭生白老先生一辈子做中医,八十几岁时还在讲课,站在讲台上可以讲八个小时,不用话筒,声如洪钟。  我当年拜郭老為师的时候,磕完头,他把我拉到一个房间聊天。他问我:“你想问什么问题吧?”  我认为师父不光是讲大道理的,还是讲生命解决方案的,书里讲的都是大的,小的都是要磕头人家才肯讲的。  于是,我说:“来一点实际的,师父,你给我讲讲女人到底是什么。”师父老泪纵横,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相信师父
期刊
古人以减省来营造意境,说满、说显了,便无意境。营造意境是为了让人有更多体会,可惜今人拒绝体会,只求告知。  于是叙事传统不成立了,叙事者迎来了时代变局。我们不需要“罗贯中”讲什么“浪花淘尽英雄”,只需他明确告知好人坏人;也不需要“曹雪芹”讲什么“还泪祭花”,只需他告知谁跟谁在一起了。  如今,对一个导演的批判语,往往是“他没有能力讲一个整故事”,而不是20世纪80年代的“他没文化”。  我们追求好
期刊
一个男人大力推开门,将保健品狠狠地摔在桌上。  “你要再敢来我家一次,我拆了你!”说这句话时,男人正指着我的鼻子。  我认识他,是旁边小区一位退休大爷的儿子,那套保健品价值8000多元。  “养生馆”的同事见多了这种场景,并没有和男人发生肢体冲突,频频道歉送他出门。  这件事也不会对“养生馆”造成影响。这天还有“养生专家”来做讲座,有一批老人来领鸡蛋,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准备。  给老人“带来健康和
期刊
且不提国外的读者,即使在美国人的印象里,梭罗也只是一个抽象符号,其生平鲜为人知。  梭罗离开瓦尔登湖的直接原因是:爱默生要去欧洲做巡回演讲,家里缺少一个主心骨,便请梭罗来当管家。与大多数伟人之间的友谊一样,这对师徒兼朋友的关系也是磕磕碰碰、起起落落。好在两人是君子之交,再加上爱默生温和大方,多加忍让,所以他们的关系不致破裂。  爱默生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智者和圣人,梭罗则始终是个喜欢冷嘲热讽的愤青。有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里,接二连三的游客遭殴打、辱骂甚至毁容事件,再一次给丽江贴上了“罪恶之城”的标签。  联系到此前这座小城频频被曝出的“酒托”“黑导”“维护费事件”“罢市事件”……丽江,这个大众眼里曾经的诗意的远方,已彻底堕落成远方的苟且,甚至是狗血。天赐的玉龙雪山和四方古城,最后仍败给了人的作践。  但最大问题在于,丽江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存在,它几乎成为整个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隐喻。锦绣河山,无限
期刊
《明史》记载了一个名叫曹钦程的家伙的劣迹。此人进士出身,当了吴江知县,拜大太监魏忠贤为父亲,被称为魏阉麾下“十狗”之一。堂堂一个读书人,却拜阉人作父,够无耻吧?但这个曹钦程还有更无耻的事迹呢,堪称无耻小人中的“战斗机”。  史载:“钦程于群小中尤无耻,日夜走忠贤门,卑谄无所不至,同类颇羞称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钦程当然是整天跟一群小人混在一起,但他无耻到同类小人都瞧不起他了,最后甚至连他的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