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活,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孩子般的童心,童趣——一颗游戏的创造的心。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对于做一个有益于21世纪建设的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均应在幼儿时期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游戏的全过程中要真正把幼儿当作游戏的主人。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体会:
一、游戏来源于生活
(一)生活中游戏知识的积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注意成人的生活的同时,注意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积累游戏的知识和经验,如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歌曲训练幼儿的游戏方法和经验,为了让小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事情可做,我们教了歌曲《看朋友》《办家家》等,让幼儿在进娃娃家游戏区的时候必须唱《看朋友》的歌曲,一方面让幼儿有礼貌地根据歌曲内容敲门,另一方面加强幼儿的游戏规则,避免了小班幼儿独自游戏的情形;在进入娃娃家以后,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边唱歌曲《办家家》,一边根据歌曲内容来炒小菜、招待客人等。又如在冬天午餐后晒太阳的一段时间里,小朋友热了以后脱下了衣服,这时我就引导幼儿把自己的衣服做成一个个小娃娃,让幼儿学着抱娃娃、哄娃娃,为在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生活中游戏材料的积累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在游戏材料积累方面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 积累自然性的游戏材料。
自然界的每一物体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成为他们的宝贝。既能给活动室带来一份大自然的气息,尽可能地满足幼儿“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喜好,又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从小培养幼儿节约能源。
2. 积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主要采用一列长长的资源列车,在每一列的车厢上贴上各种标记,让小朋友自己收集各种材料,然后带到幼儿园来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到各节车厢里。开始的时候,收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通过一段时间家园合作,效果非常好,现在很多小朋友吃完或用完一样东西的包装,都会保留第二天带到幼儿园来放到资源列车中,现在我们的资源列车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列车了,包装纸、包装盒、彩带应有尽有。为游戏活动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
二、游戏回归于生活
有位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是带着知识、技能和态度进入游戏情境之中的,而且,他们还有关于自我的一定的观念和态度(如自我概念的形成等等),对即将加入游戏的其他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诸如此类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活动进程和结果的变化。在新学期中班的第一次角色游戏时,我们在教室里放置许多玩具,在幼儿游戏的时候,笔者有意识地这样称呼道“哦,你是理发师,你会帮我理发,谢谢” “你替我看病,你是好医生” “我能打电话吗,电话亭老伯伯”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把小朋友一个个请出来用满腔的热情向小朋友介绍:“我是一位老奶奶。”“XX是个医生、XX是理发师、XX是“娃娃家的妈妈”。小朋友比较喜欢这种生活中的称呼,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能得到幼儿积极的配合。
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如娃娃家的妈妈把从菜场买回来的萝卜一个劲地往装扮娃娃的幼儿嘴里塞,或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发生争执,有些幼儿干扰了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影响了其他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对幼儿行为的调整能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教育他们生活中你能这样做吗?这样做大家喜欢吗?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更加规范了。
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体会生活,学习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些游戏。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角色游戏是幼儿现时生活的再现,在角色游戏中力求渗透社会、自然、品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自选商场”中,陈列着大小不同、种类多样的商品,幼儿在“购物”时,要用到数学知识,同时,又可受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小朋友之间相互协作、谦让等教育。再如,“手帕商店”的手帕全是幼儿自己设计,用几何图形绘制而成的,这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点,还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 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娃娃家中,“妈妈”将餐具一一发给“孩子们”。又如在话题活动“爷爷奶奶的节日”中,我带我班的幼儿代表到附近的自选购物中心,为爷爷奶奶购礼,每人自带5元钱的人民币。在购物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已经学过了5的分解,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不会运用,因为在数学活动中,仅仅是限于将5分成两个部分,如5可以分成2和3,而在购物实践中,孩子都想买3样,甚至4样东西,就一筹莫展了,只好靠营业员来帮助他们计算了——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中常有的疏忽即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书本上的知识不会运用到生活中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数学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幼儿的生活琐事。于是回来后,我又组织了一次关于5的组成与分解的数学活动,创设了“自选商店”的情景,让孩子通过5元钱买2样东西,买3样东西,买4样东西,来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巩固数的分解与组成,使幼儿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从这些简单的游戏中体会到了生活。
《规程》里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玩具的收拾、场地的整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为了更好的使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笔者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建立和执行自选游戏规则(如使用材料的取放,行为自治,一些小矛盾的解决等等),使幼儿在讨论时强化是非观念,增强自理能力,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方针,使幼儿渐渐的由爱玩、会玩到掌握技能玩出创新,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同时幼儿园老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出发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握各种契机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尝试着在生活中学习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味生活,让游戏活动更好地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幼儿的生活。
一、游戏来源于生活
(一)生活中游戏知识的积累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注意成人的生活的同时,注意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积累游戏的知识和经验,如在集体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歌曲训练幼儿的游戏方法和经验,为了让小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事情可做,我们教了歌曲《看朋友》《办家家》等,让幼儿在进娃娃家游戏区的时候必须唱《看朋友》的歌曲,一方面让幼儿有礼貌地根据歌曲内容敲门,另一方面加强幼儿的游戏规则,避免了小班幼儿独自游戏的情形;在进入娃娃家以后,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边唱歌曲《办家家》,一边根据歌曲内容来炒小菜、招待客人等。又如在冬天午餐后晒太阳的一段时间里,小朋友热了以后脱下了衣服,这时我就引导幼儿把自己的衣服做成一个个小娃娃,让幼儿学着抱娃娃、哄娃娃,为在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生活中游戏材料的积累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在游戏材料积累方面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 积累自然性的游戏材料。
自然界的每一物体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成为他们的宝贝。既能给活动室带来一份大自然的气息,尽可能地满足幼儿“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喜好,又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从小培养幼儿节约能源。
2. 积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游戏材料的投放,我们主要采用一列长长的资源列车,在每一列的车厢上贴上各种标记,让小朋友自己收集各种材料,然后带到幼儿园来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到各节车厢里。开始的时候,收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通过一段时间家园合作,效果非常好,现在很多小朋友吃完或用完一样东西的包装,都会保留第二天带到幼儿园来放到资源列车中,现在我们的资源列车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列车了,包装纸、包装盒、彩带应有尽有。为游戏活动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
二、游戏回归于生活
有位教育学家认为:幼儿是带着知识、技能和态度进入游戏情境之中的,而且,他们还有关于自我的一定的观念和态度(如自我概念的形成等等),对即将加入游戏的其他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诸如此类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活动进程和结果的变化。在新学期中班的第一次角色游戏时,我们在教室里放置许多玩具,在幼儿游戏的时候,笔者有意识地这样称呼道“哦,你是理发师,你会帮我理发,谢谢” “你替我看病,你是好医生” “我能打电话吗,电话亭老伯伯”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把小朋友一个个请出来用满腔的热情向小朋友介绍:“我是一位老奶奶。”“XX是个医生、XX是理发师、XX是“娃娃家的妈妈”。小朋友比较喜欢这种生活中的称呼,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能得到幼儿积极的配合。
当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如娃娃家的妈妈把从菜场买回来的萝卜一个劲地往装扮娃娃的幼儿嘴里塞,或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发生争执,有些幼儿干扰了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影响了其他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对幼儿行为的调整能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教育他们生活中你能这样做吗?这样做大家喜欢吗?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更加规范了。
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体会生活,学习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些游戏。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角色游戏是幼儿现时生活的再现,在角色游戏中力求渗透社会、自然、品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自选商场”中,陈列着大小不同、种类多样的商品,幼儿在“购物”时,要用到数学知识,同时,又可受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小朋友之间相互协作、谦让等教育。再如,“手帕商店”的手帕全是幼儿自己设计,用几何图形绘制而成的,这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点,还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 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娃娃家中,“妈妈”将餐具一一发给“孩子们”。又如在话题活动“爷爷奶奶的节日”中,我带我班的幼儿代表到附近的自选购物中心,为爷爷奶奶购礼,每人自带5元钱的人民币。在购物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已经学过了5的分解,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不会运用,因为在数学活动中,仅仅是限于将5分成两个部分,如5可以分成2和3,而在购物实践中,孩子都想买3样,甚至4样东西,就一筹莫展了,只好靠营业员来帮助他们计算了——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中常有的疏忽即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书本上的知识不会运用到生活中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数学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幼儿的生活琐事。于是回来后,我又组织了一次关于5的组成与分解的数学活动,创设了“自选商店”的情景,让孩子通过5元钱买2样东西,买3样东西,买4样东西,来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巩固数的分解与组成,使幼儿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从这些简单的游戏中体会到了生活。
《规程》里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玩具的收拾、场地的整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为了更好的使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笔者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建立和执行自选游戏规则(如使用材料的取放,行为自治,一些小矛盾的解决等等),使幼儿在讨论时强化是非观念,增强自理能力,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方针,使幼儿渐渐的由爱玩、会玩到掌握技能玩出创新,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同时幼儿园老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出发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握各种契机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尝试着在生活中学习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味生活,让游戏活动更好地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幼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