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培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育,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节、礼仪、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文明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是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些年来,国家对于抓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意识比较强,但对幼儿开展有意识的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相对薄弱
  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礼仪常识比较缺乏,成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严重脱节。
  幼儿自身的特点以及家长在礼仪教育方面的认识的缺乏,造成了家庭教育中幼儿礼仪教育的匮乏。
  二、解决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策略
  (一)注重日常活动,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自编了《好宝宝》文明礼仪儿歌,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掌握并使用《好宝宝》常规交往礼仪,使幼儿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幼关系,使师幼间交往自然亲切学习礼貌用语,渗透文明礼貌的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会使用谦让语、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从而形成良好的幼儿园园貌。礼仪儿歌影响着幼儿的一日生活,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在礼仪活动中会用儿歌中的句子来教育行为上有错误的孩子。
  开展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我们选择了多个主题,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通过对文学作品《小猴请客》《迷路的小花鸭》《小帮手》等的欣赏,让孩子感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带来的好处和快乐;通过学唱《对不起,没关系》《好孩子有礼貌》等歌曲,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用语;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园开学初就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布置活动室主题软墙,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
  (三)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和幼儿的教育是互动的,在各种节日里,我们都注重礼仪教育,如母亲节我们拍摄了关于孩子如何爱母亲的照片,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我们还把拍摄的照片在宣传栏放展示宣传,很多幼儿受到启发,回家后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家长反应效果不错。我园还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孩子家长通报,印发一些有关资料给家长们,要求他们配合幼儿园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四)通过实践活动,使文明礼仪教育向社区延伸
  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选取了一些实践活动教材,主要根据节日和时事,社会交往常规来选取的,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社区活动,不仅教育孩子,还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还影响了社区居民,让孩子和成人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幼儿园还为幼儿提供课外活动天地,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环保、交通安全等社会活动,使孩子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礼仪活动让孩子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社会交往常规礼仪,建立与长辈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五)以“礼仪宝宝”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身边多了些垃圾,因此我们成立了礼仪宝宝巡逻队,通过“礼仪宝宝”巡逻队的监督,对园内幼儿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每周张贴巡逻过程中拍摄的“礼仪标兵”照片,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点带面,鼓励幼儿争当“礼仪宝宝”。
  (六)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影响幼儿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研组在两周一次的教学计划中都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五育”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做了要求,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总之,幼儿园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关键环境,因为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成为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一个传统项目,然而如何让这种司空见惯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如何让这样的活动更有效地推动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是我们这些教研活动引领者所必须思考和不断探求的。为此,我们尝试在常规性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搜寻具有研讨价值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在所选案例的深层、渐进式研讨中,继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帮助教师群体在有目的的合
期刊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学习生活中,必须安排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而每天幼儿到园后的晨间体育活动更是保障幼儿1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晨间体育活动时组织的形式、方法等将直接影响着幼儿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健康体魄的形成。  一、活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八年以来学者们对《纲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为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进步主义角度来解读。分析了进步主义的儿童观与知识观在《纲要》中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知识的获得是幼儿参与活动构建的过程、提倡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等方面。并运用中国化的进步主义——陈鹤琴思想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关键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拓宽了我们环境创设的思路和主题网络式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中始终围绕“与教育相适应”的理念,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主题环境。  通常,每学期的班级墙饰布置是老师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家总是加班加点,费尽心思,精心为孩子们设计、制作和布置,当看着孩子们进入充满童话般色
期刊
摘 要 社会退缩行为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儿童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而这种行为不是暂时的,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即无论在陌生环境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行为。本文将从两个幼儿的案例中分析他们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干预策略。  关键词 幼儿 社会退缩行为 个案 解读 干预策略    愿意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是儿童期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积极倡导帮助儿童去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其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这样阐述的:“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体验”应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何为体验?如何增进幼儿的数学体验?本文从理论上对体验的特质进行了阐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了幼儿数学体验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数学体验特质策略    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认为:生活唯一的意
期刊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总能轻易唤起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民间童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来源于民间,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的美感。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便于幼儿吟诵与理解,并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长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提高文学素养。   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而我们传统的童谣
期刊
园本课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新一轮幼教改革中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个热点。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实践与行动。园本课程的建设不只是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确定,首要的和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活动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在园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教师是课程园本化研究的主体。在实施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
期刊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
期刊
在幼儿园里,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学前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会成为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失调的重要原因。所以创设有益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是很必要的。   一、拥有体谅和宽容的心态   幼儿的行为受动机驱使,而动机是建筑在需要之上的。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特别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有益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建构。动机的冲突在幼儿之间经常发生,有时还会发生挫折,让幼儿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