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育,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节、礼仪、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文明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是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仪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些年来,国家对于抓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意识比较强,但对幼儿开展有意识的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相对薄弱
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礼仪常识比较缺乏,成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严重脱节。
幼儿自身的特点以及家长在礼仪教育方面的认识的缺乏,造成了家庭教育中幼儿礼仪教育的匮乏。
二、解决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策略
(一)注重日常活动,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自编了《好宝宝》文明礼仪儿歌,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掌握并使用《好宝宝》常规交往礼仪,使幼儿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幼关系,使师幼间交往自然亲切学习礼貌用语,渗透文明礼貌的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会使用谦让语、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从而形成良好的幼儿园园貌。礼仪儿歌影响着幼儿的一日生活,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在礼仪活动中会用儿歌中的句子来教育行为上有错误的孩子。
开展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我们选择了多个主题,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通过对文学作品《小猴请客》《迷路的小花鸭》《小帮手》等的欣赏,让孩子感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带来的好处和快乐;通过学唱《对不起,没关系》《好孩子有礼貌》等歌曲,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用语;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园开学初就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布置活动室主题软墙,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
(三)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和幼儿的教育是互动的,在各种节日里,我们都注重礼仪教育,如母亲节我们拍摄了关于孩子如何爱母亲的照片,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我们还把拍摄的照片在宣传栏放展示宣传,很多幼儿受到启发,回家后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家长反应效果不错。我园还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孩子家长通报,印发一些有关资料给家长们,要求他们配合幼儿园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四)通过实践活动,使文明礼仪教育向社区延伸
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选取了一些实践活动教材,主要根据节日和时事,社会交往常规来选取的,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社区活动,不仅教育孩子,还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还影响了社区居民,让孩子和成人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幼儿园还为幼儿提供课外活动天地,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环保、交通安全等社会活动,使孩子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礼仪活动让孩子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社会交往常规礼仪,建立与长辈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五)以“礼仪宝宝”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身边多了些垃圾,因此我们成立了礼仪宝宝巡逻队,通过“礼仪宝宝”巡逻队的监督,对园内幼儿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每周张贴巡逻过程中拍摄的“礼仪标兵”照片,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点带面,鼓励幼儿争当“礼仪宝宝”。
(六)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影响幼儿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研组在两周一次的教学计划中都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五育”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做了要求,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总之,幼儿园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关键环境,因为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
这些年来,国家对于抓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意识比较强,但对幼儿开展有意识的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相对薄弱
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礼仪常识比较缺乏,成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严重脱节。
幼儿自身的特点以及家长在礼仪教育方面的认识的缺乏,造成了家庭教育中幼儿礼仪教育的匮乏。
二、解决幼儿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策略
(一)注重日常活动,规范幼儿的行为,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自编了《好宝宝》文明礼仪儿歌,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掌握并使用《好宝宝》常规交往礼仪,使幼儿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幼关系,使师幼间交往自然亲切学习礼貌用语,渗透文明礼貌的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会使用谦让语、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从而形成良好的幼儿园园貌。礼仪儿歌影响着幼儿的一日生活,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在礼仪活动中会用儿歌中的句子来教育行为上有错误的孩子。
开展主题活动,巩固文明礼貌的习惯。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我们选择了多个主题,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通过对文学作品《小猴请客》《迷路的小花鸭》《小帮手》等的欣赏,让孩子感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带来的好处和快乐;通过学唱《对不起,没关系》《好孩子有礼貌》等歌曲,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用语;通过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感受,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园开学初就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布置活动室主题软墙,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
(三)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和幼儿的教育是互动的,在各种节日里,我们都注重礼仪教育,如母亲节我们拍摄了关于孩子如何爱母亲的照片,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我们还把拍摄的照片在宣传栏放展示宣传,很多幼儿受到启发,回家后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家长反应效果不错。我园还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孩子家长通报,印发一些有关资料给家长们,要求他们配合幼儿园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四)通过实践活动,使文明礼仪教育向社区延伸
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选取了一些实践活动教材,主要根据节日和时事,社会交往常规来选取的,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社区活动,不仅教育孩子,还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还影响了社区居民,让孩子和成人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幼儿园还为幼儿提供课外活动天地,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环保、交通安全等社会活动,使孩子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礼仪活动让孩子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社会交往常规礼仪,建立与长辈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五)以“礼仪宝宝”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身边多了些垃圾,因此我们成立了礼仪宝宝巡逻队,通过“礼仪宝宝”巡逻队的监督,对园内幼儿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每周张贴巡逻过程中拍摄的“礼仪标兵”照片,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点带面,鼓励幼儿争当“礼仪宝宝”。
(六)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影响幼儿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研组在两周一次的教学计划中都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五育”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做了要求,师幼之间,教师之间要注意对话,多用礼貌用语,以老师自身的魅力来影响幼儿,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总之,幼儿园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关键环境,因为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