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操作的优化设计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应摒弃传统的“实验观”和陈旧的“演示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其操作的优化设计策略,充分彰显演示实验的特殊地位、作用、功能和价值,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演示实验;操作;优化设计;初中化学
  初中《化學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机会”。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并非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教师做、学生看,而是注重实际操作的优化设计,充分彰显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特质和真谛。
  一、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操作的优化设计应彰显“五性”
  1.科学性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内容、形式和深度,都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和方法等,要与现代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方法论一致,不能天马行空、主观武断。
  2.适切性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不是“零食”“花瓶”,也不是“快餐”,要与课堂教学目标高度融合,与课堂教学重难点高度契合,与课堂教学实际高度吻合,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度切合。
  3.安全性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设计时应力避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药品以及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倘若必不可少,教师应重视其取放、使用和操作要点,严格规范,确保万无一失。
  4.新颖性
  教师对教材中的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改制或创新设计,应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力求集约、易行、新颖、精致,求“新”但不忘其“本”,要高度聚焦、“曲线表达”、激趣启思,促进学生深度思维、意义学习。
  5.反思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对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内省。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富有创意的反思性品鉴,实现智慧的学。
  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操作的优化设计策略
  现代化学实验方法论认为:无论再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对其进行适当改进抑或自主创新设计,都应基于教与学的实际,立足短、平、快、高、新、奇,注重化学演示实验操作的优化设计策略,追求其溢出效应。
  1.教师演学生品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操作时,教师要讲究“演”的时机、方法、形式、技艺,既“依照程式”,又充分体现“发挥”。演示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鉴赏和品悟,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我在演示前,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以及相关的实验现象。演示过程中,根据操作步骤提出相关问题:组装实验器材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在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在加二氧化锰前后,你观察的实验现象相同吗?为什么?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分析、思考、讨论和反思,将看、思、议、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的演要大气、规范、干净、流畅,演示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就操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情义、有深度的反思、品析。
  2.教师导学生演
  针对课堂演示实验,教师要注重角色转换,颠覆传统的“演示观”,变“演”为“导”,变学生被动地“看”为主动地“演”,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使演示实验的作用、功能、意义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该实验涉及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比较多,可将其改为师“导”生“演”。教师的“导”应着力于三个方面:实验前,实验器材的组装、固定,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装药;实验中,加热,预热后再加热试管,先加热氯酸钾或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再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再次检验,而后氧气的收集和验满;实验后,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教师的“导”,要适时、精准、到位,对于有的关键操作,应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预演”,确保学生的“演”正确无误。
  3.师生合作共演
  有的课堂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较多,操作细节较繁,过程演示及现象观察耗时较长,此类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师生合作共演。经过如此优化设计,师生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双方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深度合作,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
  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前:(1)师生共同拟订实验操作步骤,针对有关操作要点、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共同商议,形成共识;(2)师生共同组装实验器材(固定试管有意让学生做)。实验中:(1)教师先通氢气,待试管内空气排净后由学生点燃酒精灯加热;(2)师生共同观察,何时撤去酒精灯让学生做。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该演示实验的关键可以概括为“氢,灯,灯,氢”四个字,师生共同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四个字的顺序及含义。
  师生合作共演,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抢尽风头,要“戏份”适宜,有意谦让学生、迁就学生,鼓励学生反客为主,乐见学生“抢班夺权”。
  4.学生导学生演
  化学教师要善于“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有的课堂演示实验,涉及的实验器材不多,实验步骤不繁,实验操作简易、安全,可将其改为“生导生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在做好教材提供的两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设计增加了两个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的演示实验: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由学生担任“导演”和“演员”,自行“编剧”,边导边演,当堂进行操作展示。全班同学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反应现象不同,但天平仍然保持的平衡状态。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真实性更加笃信不疑,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该定律的理解。
  学生导学生演,可以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激发自我效能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领悟科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把控,力避放任自由。
  5.多媒体模拟演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有的所需器材杂、药品多、操作难度大,有的需要使用有毒有害有污染的药品,有的化学反应极快或非常缓慢,有的大型组合实验根本无法演示。对此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
  运用多媒体模拟演示,使原本许多难为或不可为的演示实验变成一道“家常菜”,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演示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戴安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化学新课标,立足实际,以生为本,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对演示实验操作进行富有创意的优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地学、深入地学、智慧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6).
  [2]陈迪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7).
  [3]马逸群、魏海.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化学教学,2016(10).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中小学返校复学分学段、分年级、分期相继进行。前期的空中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复学后,如何实现学校教育和空中教学的无缝衔接,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挥智慧,在疫情防控、心理调整、学情把控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实现返校复学后的“地空”对接。  关键词:学校复学防疫 衔接 质量 转变观念     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中小学返校复学分学段、分年级、分期相继进行,返
目的探讨ICAM-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6例,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单纯脓毒
黑色素细胞(MC)体外纯培养可以用来研究白癜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可以利用MC筛选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药物,并进行药效、免疫等指标的考察,以此提示人们寻找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miR-221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组)及50例肝炎肝硬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和艾滋病病毒(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合作模式,以及在不同合作模式下发现结核杆菌和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南、
目的探讨microRNA-31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期寻找到一种更加有效地肺癌诊断方法。方法选取365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局部缺氧,从而引发脑部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失[1]。目前临床上将脑卒中发病2周内定义为急性发作期[2]。
摘要: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师要基于新课标,优化教学策略,以小组合作方式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活动。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学生留出学习空间,同时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策略,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理性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小组合作学习 置白 调控  引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它们分别是生命观念、理
对杭州市1990-1996年疾病监测点报告的流行性腮腺(流腮)疫情分析结果,7年共报告21133例,年均发病率384.31/10万,0-,1-,5-,10-,15-,≥20岁组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15/10万,2902.09/10万,2787.82/10万,411.9/10万,5104/10万,16.93/10万。患者年龄构成比自1-岁组明显增高(38.71%),5-岁组达高峰(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