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喂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魏微打电话,不能用“喂”打头,不然就变成了“喂喂喂”,感觉很急促,似乎发生了紧要的事。
  我们的通话经常是这样开始的:
  哎,魏微。
  哎,戴来。
  挺好的?
  挺好的。你在干什么?
  什么也没干。正在想是不是该干点什么。这么想想,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你可真够无聊的。
  你呢?你在干什么?
  我也是什么也没干。
  挺好。这样挺好。望保持!
  神经病!
  我朋友不多,一个行当里的朋友就更少了,不是我挑剔,性格使然。
  第一次见魏微是2002年的春天,北京。我俩都是性格内向容易羞涩的人,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讲话。区别在于,她看上去的确羞涩内向。那一次见面,我们总共没说几句话,就那三两句也是被别人张罗着说的。这是魏微。我觉得耳熟,心里想,应该不是那个中学课本里的魏巍。你好!你好!俩人相视一笑,然后就没了下文。旁边的人又补了一句,她也是江苏人。江苏哪里?淮安。哦,淮扬菜好吃的。这差不多就是那天我俩所有的对话。当时饭桌上有一条死样怪气的鲈鱼,翻着浑浊的白眼,一副死得很冤屈的样子。它或许也在怪怨厨师,它都离世这么久了,竟然还敢清蒸。魏微也在看那條鱼。天哪,她的眼睛真大啊。
  小时候背古诗词,因为偷懒,还老出错,不知道挨了大人多少骂。唯独对那些颂赞美食的,天生有兴趣,背得快,而且准确。最早淮安就是在诗词里以美食的形式一盘盘端到我面前的。一句“淮白美无度,山丹开欲然”让我知道了淮安有美味的白鱼。诗人也调皮,不说怎么个好吃法,好吃到何种程度,反正美味到无边。同时,那个老饕餮苏东坡还在一旁哼哼唧唧添油加醋地表达对白鱼的思念,“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反正——反正你就流着口水想象去吧。
  还有那个淮安籍的枚乘,他把自己的忧虑和苦口婆心揉巴揉巴烹调成了《七发》,说是劝谏楚太子不要沉溺于享乐,在我读来,其中的“饮食”和“游宴”简直是一份淮扬食单。里面罗列的食材和烹调手法,足以让人边读边咂吧嘴。因此后来每每想起淮安,我都会条件反射地舌下生津,馋虫闹腾。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吃着美无度的淮白鱼长大的魏微一定和我一样看不上这条鱼。那一刻,客居北京的魏微应该和苏东坡有同感吧。
  我们是怎么熟悉起来的,我想不起来了。大概是后来见面的次数多了,互相不反感,就如包办婚姻一样,虽然没有感情基础,生活久了也培养出了情感。我内心是排斥自来熟的人的,也不相信一见如故,和你一见如故的人通常还有许多一见如故。一见如故,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有目的地迅速拉近距离的说法。我对不善言辞的人容易生出同病相怜的好感,两个病人在一起,至少可以聊聊各自的病情吧,然后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给对方开出一帖无用的药方。
  魏微是我熟识的人中唯一一个姓魏的。魏这个姓给人的感觉很大气,让人想到魏国,离现在年代很远了,再有就是很有力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么熟的朋友,没有正经地白纸黑字地夸过,有点像我二十岁之前没有正经逛过苏州园林,总觉得那就是家门口的景致,想去,随时就去了,有的是机会,不太当回事。我经常会在别人谈到魏微时夸她,就像是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是喜欢的,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可自家的孩子总不好意思主动夸,就算别人夸,也要装模作样地谦虚上一番。对魏微,我是可以不吝啬溢美之词的。其实夸来夸去,就是一句,她人挺好的。魏微沉静、踏实、朴实,身上没有女作家身上的通病。我这么说,别的女作家会不快,好在我也是女作家,这一棍子也是打向我自己的。
  在我看来,魏微是个认真的人,待人处事内心有原则,有时候近乎较真,而且她经常把原则戴在脸上。我不赞成她这样做,但我喜欢她这样做。
  魏微是我的朋友,有时候也像我的老师,她会叮嘱,好好写东西,别贪玩了。老师,我从小就怕的,所以口头上的认错检讨总是深刻而及时的。偶尔我也会像犟嘴的孩子反问,你呢,最近写东西了吗?好像这样就能抵消掉部分自己的错误。如果真是老师,这时候会呵斥,你先管好你自己。魏老师呢,一般也就,呵呵,呵呵。
  魏微有时候也像我的学生,那是她老人家电脑出现问题了。我十分享受当她老师的感觉,有时候会故意把问题说严重一点,如此这般才能显得老师水平高嘛,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
  魏微有时候还像我的家长,面对一个不明事理的孩子,无奈又怜惜。她会说,你啊,你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没一点长进。她这么说,我一点不往心里去,还挺爱听的,甚至故意做出一点更不懂事的举动来印证她的说法。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魏微看上去已经不那么羞涩内向了,如果场面上需要她发言,她也是能对付着说的,甚至还能腾出精力来调动别人说两句。
  在我心里,魏微是一个温暖的朋友,也是一个出门在外的家人,虽然见面的次数很少,平均大概是一年一次,和董永七仙女那两口子见面一个频率,但不固定。见面的那几天我们总是过得很浓缩,突击聊天喝酒,然后稀释一下,无聊的时候拿出来回味回味。有时候我会想,老朋友就是用来牵挂和想念的,无需刻意见面联系,放在心里,想想就挺好的。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个夏夜,我们一帮同学在鲁院对面的小街上吃烧烤。一阵微风吹过,张楚放下一次性塑料杯说,一起唱歌好不好,我们来唱歌吧。然后他就开始唱。当时唱的什么想不起来了,但十有八九是《想和你去吹吹风》。这歌情深似海略带哭腔,我听他唱过许多遍,震耳欲聋的KTV,杯盘狼藉的饭馆包间,夜深人静的文学馆路,莲花桥北的地下通道,最近一次是在行驶在长江三峡的游轮上,听众里坐着勒·克莱齐奥。当然,张楚唱的也可能是《北京
期刊
和草白认识竟然那么多年了,这让我不免感到有些吃惊。吃惊是因为,那么久的朋友,那么好的朋友,迄今只见过一面。2015年的春天,我在宁波《文学港》的办公室里坐着,远远就听见了她的声音。她的语速很快,仿佛要把一段话急切地抛出,语调又有着孩子气的尖细,在词和词的连接处,有着浓浓的江浙风情。和她通过无数次电话,她的声音,成了我最熟悉的她。声音以外的老友,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我飞速跳出办公室,看见她在楼道里
期刊
a.文学的问题只不过是个人问题而已,也许在一段长得永无止境的短暂时期里,你再也无法解决在某篇文章中提及你还爱着的那个人时所面临的技术性难题,无论是用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或是某个约定的昵称来称呼那个人,这篇文章注定是失败的。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写作的确是一种诱惑——在懵懂的年华里——用一种如此深刻和诗意的行为来照亮那些多得无处发泄的莫名的爱和失落,到后来才发觉,写作实在跟这个扯不上关系,如果你是个感情丰
期刊
《在异乡将承受减少到无声》、《画家与骷髅》,我把这两个小说看了一遍,让人赞叹,写法差别很大,但都很绝,从个人趣味上来说,我更喜欢《在异乡将承受减少到无声》。我不知道这个标题确切的意思,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它“解构”分析一下。可以认为,这个小说的主角生活在异乡,这篇小说也显得“无声”,我们来看一下它是怎么“无声”的,而这个主角“在异乡”又在“承受”什么?  开始,这个主角在电脑上玩蜘蛛纸牌,玩到
期刊
殷红的死亡和强有力的命运拢合了他的眼睛。  ——荷马《伊利亚特》  一  我去看望妹妹,和她告别。哦,她回短信说,火车上别睡觉。我一觉睡到进站。广播声把我吵醒了,当时我正在做梦:我在高处,看见自己仰着掉进大峡谷,听见他喊“我——在——这,我——在——这”。醒了以后,我的心情不是很好。太阳很大,我又眯了一会。妹妹发来短信:我到了。我没回她,在肩膀上扭几下脖子,才起来排队。刚走下火车,一股热气灌进肺子
期刊
献给兔兔   你好吗?不难受吗?你教我认识了北极星的美丽和用处,现在你看到了那颗星,想我不想?  ——巴尔扎克  他在电脑上玩蜘蛛纸牌,玩到深夜三点。基本上是输多赢少。他冷得够呛;屋子外面,积雪还在进一步融化,也许一场严霜正在这个时候降下;谁知道呢。为了御寒,他将被子垫在沙发上,坐上去,将腿和上身用棉被裹起来。他穿得已经够多:保暖内衣、高领毛衣,又添了一件羊绒的V领毛衣,最外面是羽绒服,下身是一条
期刊
1  李浩自述师承:“一方面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另一方面,甚至更重的方面,是来自于他们的译笔。”“他们的译笔”,主要指西方现代以来文学作品的翻译。李浩经常在小说中仿写、改造他后一师承中的作品,并写有诸多研探的随笔,以至于生成了一个庞大繁复的李浩文学系谱。在这系谱的每一个点上,李浩几乎都有完善的思考等待着你。不熟知这个系谱,对李浩的阅读将是困难的,因为他早就声称,他的写作就是要面向那“无限的少数”。这
期刊
我们这些“搞文学的”谈论起贾若萱,肯定会首先提及她的年龄。她生于1996年,今年刚21岁,在逐渐浮出水面的“90后”作家群中,这个年龄是非常出彩的,严格来算,应该是“95后”了。一年前,贾若萱20岁,她开始写小说,所写作品大多得到文学期刊的承认,该发表的几乎都发表了,还获了河北省的一个奖。我本人20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回想一下,当时正在互联网上逛论坛,尚未写出正经东西。如此比较,更加羡慕她的天分。
期刊
我和戴来相识于2002年,这一晃已经十五年过去了。那时她还是个小青年,瘦气气的,虽然为人妻母,但是做派上仍是少女样,青涩,腼腆,讷言,和人相处时她很紧张。为了掩饰她的紧张,不得已她只好抽上了烟,很娴熟地,她一边抽着烟,一边架着腿,时不时她会颠两颠。  从不主动说话,你問她一句,她就回答一句,用的都是电报体。她那次得了“春天文学奖”,我过去捧场,中间人说,你过去见见她吧,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于是我就
期刊
1  依借庞大宽阔的知识贮备和同样庞大宽阔的自信,黄德海新近的文字自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气势,他确切指认,不作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即使出现的问句也带有“断定”的成分——他不惮“片面深刻”,喜欢从惯常性的流行思考和不思考中抽身,剥掉久覆其上的荒草——  《丧失了名誉的议论》是我要提及并且会在本文中反复提及的文字之一。它几乎可做“黄德海式”批评的基本范例:首先,他从惯常的思维出发,并以列夫·托尔斯泰们“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