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马的性状鉴别和COI-ATP6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性状鉴别和DNA条形码联用技术建立太平洋海马药材(Hippocampus ingens)的生药学鉴定特征,为其后续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研究太平洋海马的典型性状特征;通过有效扩增测定10个太平洋海马样品的COI和ATP6基因片段序列,分别分析两种序列中碱基组成、变异位点等信息;基于K2P模型计算太平洋海马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通过NJ法构建太平洋海马与常见市售海马的系统聚类树,比较各海马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太平洋海马最典型的性状特征包括体表光滑和体型巨大,全身密布白色竖线纹和突出的眼棘;10条太平洋海马样品COI、ATP6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649和603 bp,变异率分别为1.079%和1.990%.COI和ATP6序列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显著小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因此能与其他海马明显区分,同时与大海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COI和ATP6序列均可作为将太平洋海马与其它常见海马明显区分的有效条形码,但ATP6序列更适合作为其标准条形码.本文提供了太平洋海马的性状和分子鉴别特征,为其品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有效维护海马药材的市场秩序,控制和提高海马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30例,分为两组,扫描管电流分别设置为220 mA(常规剂量,对照组)和50 mA(低剂量,实验组),对比评价两组的辐射剂量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为(31.24±3.52)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36.91±5.43)m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的病灶的检出情况良好,且辐射剂量低,具有与常规剂量CT相当的诊断效果.此外,使用低剂量CT会降低球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最终诊断结果.结果 比较脑动脉瘤最大径、瘤颈最大径无差异,P>0.05;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后,灵敏度为97.14%、特异度为91.43%、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1.43%;比较病灶检出符合率也无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此病能提高确诊率,值得借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协办的“2021-202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将于 2021 年 3 月 25-28 日在深圳市召开.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品牌学术会议,大会秉承“医工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发挥学会的自身优势,汇聚产、学、研、医等领域的人才,展现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目的 分析运动损伤采用肌骨超声诊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72例运动损伤患者,术前均行X线、常规CT与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肌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符合率比较,X线为73.61%,CT为79.17%,肌骨超声为95.83%.,X线、CT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与肌骨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骨超声应用于运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和CT,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要介绍了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的原理,分析了关于眼科OCT质量控制参数研究的相关文献和国际标准.提出了9个主要的眼科OCT质量控制参数,以期为制造商编写产品技术要求和未来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新发房颤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AMI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为房颤组73例,无房颤组106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左心结构及功能参数.结果 相较于AMI无新发房颤患者,AMI伴新发房颤患者有着更大的左房径(P<0.001),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更小(P=0.04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更大(P=0.019).而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及每搏输出量两组患者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AMI新发房颤患者的左心结构及
新冠疫情环境下,高校采用在线教学模式,该研究团队总结了基于超星平台进行《生物力学》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及经验.通过对课程模块设计、资源梳理整合、教学方式探讨和评价体系构建的介绍及分析,探讨了在线课程建设和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设计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反思.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学资源的积累、教学平台的使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微创与介入医疗器械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该研究团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利用工程技术原理和设计思维对微创医疗器械进行设计,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目的:观察预针刺小鼠足三里对穴区皮肤及穴旁腹股沟淋巴结记忆T细胞的影响,探讨预针刺在治未病方面的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预针刺组6只.预针刺组小鼠于足三里行针刺,30 min/次,1次/d,共10d.治疗结束后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穴区组织驻留性记忆T细胞(TRM)、穴区CD3+ TRM、淋巴结CD3+ TRM、淋巴结CD3+中央记忆T细胞(TCM)、CD3+效应记忆T细胞(TEM)的细胞数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预针刺可增加穴区组织CD69+ 103+TRM和CD3+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对药食两用植物栀子中57种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105批样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QuEChERS法对栀子样品进行预处理,在气质联用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其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的57种农药在相应含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89;在四个添加浓度水平进行回收率实验中,80.00%~150.00%范围内的农药数占总数的86.61%,占总数94.01%的农药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0%;绝大多数农药检测限小于0.01 mg/kg,105批栀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