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響,目前大部分的初中学校也已经认识到了只有将德育放到首位,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习教育的成长。初中在进行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德育也是教育改革中需要着重强调的部分。对一个学生品德的塑造以及培养,也是对其养成核心素养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也针对于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好相应的德育工作,并产生一定的效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以及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的人才,因此初中生是否优秀,不仅仅在于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更多的则是在于一个人品德高尚,作为初中生来说,除了要拥有非常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完善的道德品质,例如能够善良、诚实、讲信用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因此,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1 德育教育的开放性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也就是说总是将学校的正常的德育教育与社会完全脱节,当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社会之后,也使得没有办法利用学校里所学到的高尚品德进行解决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列如前些年沸沸扬扬的是否要扶老奶奶这件事情,很多初中生很难做出相应的判断,这也是由于学习的德育工作完全与社会脱节所导致的。
教师过分的将德育与社会进行脱节,导致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抵制社会的想法。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视野,在今后走上社会之后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如果只是一味的封闭学生,只会使其生长成一个温室之花,无法经受社会的挑战。
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尝试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若学生很难解决,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的做好家校合作,借助家长们的帮助,真正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只有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协助之下,才能够真正的开展对初中生的德育培养工作,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完善和发展。
2 德育目标的分层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但目前为止,人们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也就是学校的德育的变质,大部分的德育目标变得假大空。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差异较大的问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德育培养工作,将德育教学以不同的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德育要求侧重点都不同。只有学生认识到了符合自身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德育的广度以及深度。学校也必须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说针对不同学习段儿的学生的德育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要求学生学会审美学习、做到积极劳动等等,就完全具备了一个合格初中生的要求。
3 德育评价的多元性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也必须要注重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创设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德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点,具备着发展的可能性,而这些都需要每一个教师慢慢的进行发现;因此初中学校为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需要进行一定的检查评比,例如每周所发的一些纪律红旗、优秀文明班级等,每学期期末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好少年、优秀班集体等等,这些荣誉称号都能够很好的激励学生们自觉的遵守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4 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们真正的从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见识,丰富社会经验。学生们如果每天只是听从教师的讲解,用眼睛看,想必对于德育并不能够深入的体会,只有自己亲自尝试过,这样才能够做到深入的理解。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也必须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帮助别人,受到一些积极的影响,将所听到、看到、学到的道德规范,真正的化身为自身内在的品质,彰显出一个初优秀初中生的行为素质。
5 结束语
一个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发展中所提出的要求,更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并且一定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深入人心,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们的心中。特别是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要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注重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的养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54-55.
[2]曹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胡若静.生涯教育视角下的初中德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杨东梅 女汉族 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学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心中学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的人才,因此初中生是否优秀,不仅仅在于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更多的则是在于一个人品德高尚,作为初中生来说,除了要拥有非常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完善的道德品质,例如能够善良、诚实、讲信用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因此,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1 德育教育的开放性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也就是说总是将学校的正常的德育教育与社会完全脱节,当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社会之后,也使得没有办法利用学校里所学到的高尚品德进行解决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列如前些年沸沸扬扬的是否要扶老奶奶这件事情,很多初中生很难做出相应的判断,这也是由于学习的德育工作完全与社会脱节所导致的。
教师过分的将德育与社会进行脱节,导致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抵制社会的想法。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视野,在今后走上社会之后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如果只是一味的封闭学生,只会使其生长成一个温室之花,无法经受社会的挑战。
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尝试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若学生很难解决,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的做好家校合作,借助家长们的帮助,真正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只有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协助之下,才能够真正的开展对初中生的德育培养工作,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完善和发展。
2 德育目标的分层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但目前为止,人们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也就是学校的德育的变质,大部分的德育目标变得假大空。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差异较大的问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德育培养工作,将德育教学以不同的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德育要求侧重点都不同。只有学生认识到了符合自身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德育的广度以及深度。学校也必须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说针对不同学习段儿的学生的德育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要求学生学会审美学习、做到积极劳动等等,就完全具备了一个合格初中生的要求。
3 德育评价的多元性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也必须要注重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创设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德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点,具备着发展的可能性,而这些都需要每一个教师慢慢的进行发现;因此初中学校为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需要进行一定的检查评比,例如每周所发的一些纪律红旗、优秀文明班级等,每学期期末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好少年、优秀班集体等等,这些荣誉称号都能够很好的激励学生们自觉的遵守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4 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们真正的从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见识,丰富社会经验。学生们如果每天只是听从教师的讲解,用眼睛看,想必对于德育并不能够深入的体会,只有自己亲自尝试过,这样才能够做到深入的理解。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也必须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帮助别人,受到一些积极的影响,将所听到、看到、学到的道德规范,真正的化身为自身内在的品质,彰显出一个初优秀初中生的行为素质。
5 结束语
一个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发展中所提出的要求,更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并且一定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深入人心,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们的心中。特别是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要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注重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的养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54-55.
[2]曹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胡若静.生涯教育视角下的初中德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杨东梅 女汉族 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学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