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情感培养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但是,人文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试图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探索中职生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无限接近自然,培养完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二十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无限地走近自然,亲睦自然,在大自然中领略无限美感,这样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完美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描述:桂林的奇丽风光,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堪称奇迹的万里长城等,都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无不动人心魄。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美景,只能从文本的表象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点。而这些都不能形象的、动态的呈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凭借多媒体无比强大的功能,跨越时空,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体验自然美。教师也可应用电影艺术中摇拍、闪回、化出及蒙太奇手法,演示全景、远景、近景、特写、字幕等,再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
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人文性这一重要维度,也为语文教学确立了航标。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学生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如在教授《藤野先生》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日记,以便在课堂上展示,然后要求同学去学校图书室查找关于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注意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历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住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内涵。
生活语文课堂,创新开放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必须在生活的依托下方能表达其旨意。让孩子们在探索生活的道路上走进语文课堂,让老师们在语文教学的课程中感悟生活,从而把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最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努力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世界,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渗透生命教育,彰显教材魅力
钱穆谈中国文学,说中国文学亦可称之为心学。“心统性情,人之性情,实即人之生命。生命接触不止人与人,乃有宇宙万物,禽兽虫鱼草木,山水土石”。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分欣赏,生命就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意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斑羚飞渡》中的斑羚,《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囚绿记》“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暗的囚人”,《紫藤萝瀑布》里的紫藤萝……无不彰显着生命力量的无穷和坚韧。脆弱与坚韧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在生命上得到统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不再,青春易逝,人生只有一次。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敬仰生命,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
“中职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如何才可以将其经久不息地开展下去,让其开花结果,依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景阳. 新课程教师读本:语文[M].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医药科技工程学校)
无限接近自然,培养完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二十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无限地走近自然,亲睦自然,在大自然中领略无限美感,这样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完美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描述:桂林的奇丽风光,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堪称奇迹的万里长城等,都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无不动人心魄。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美景,只能从文本的表象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点。而这些都不能形象的、动态的呈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凭借多媒体无比强大的功能,跨越时空,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体验自然美。教师也可应用电影艺术中摇拍、闪回、化出及蒙太奇手法,演示全景、远景、近景、特写、字幕等,再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
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人文性这一重要维度,也为语文教学确立了航标。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中应着力弘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在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塑造人格、培养创新上下功夫。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学生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如在教授《藤野先生》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日记,以便在课堂上展示,然后要求同学去学校图书室查找关于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注意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历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住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内涵。
生活语文课堂,创新开放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必须在生活的依托下方能表达其旨意。让孩子们在探索生活的道路上走进语文课堂,让老师们在语文教学的课程中感悟生活,从而把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最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努力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世界,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渗透生命教育,彰显教材魅力
钱穆谈中国文学,说中国文学亦可称之为心学。“心统性情,人之性情,实即人之生命。生命接触不止人与人,乃有宇宙万物,禽兽虫鱼草木,山水土石”。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分欣赏,生命就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意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斑羚飞渡》中的斑羚,《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囚绿记》“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暗的囚人”,《紫藤萝瀑布》里的紫藤萝……无不彰显着生命力量的无穷和坚韧。脆弱与坚韧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在生命上得到统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不再,青春易逝,人生只有一次。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敬仰生命,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
“中职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如何才可以将其经久不息地开展下去,让其开花结果,依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景阳. 新课程教师读本:语文[M].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医药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