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及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63-02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讲,自我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包括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管理工作既离不开学校与教育者的管理,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他律”和“自律”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两者有机结合,就能收相辅相成之效、事半功倍之果。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自我生活管理、自我行为管理、自我道德管理、自我发展管理、自我人生管理等。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新途径、新措施、新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积极的促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做到他律与自律有效结合,是每一个高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甚至是95后,有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是依赖父母,自我管理意识非常差。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在学习中缺乏根本动力和目的,不知道在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将要从事或喜欢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参与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偷盗事件、沉迷网络或色情等等。针对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目标管理。
经历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有的同学认为终于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去读书学习了,终于可以放松了。因此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四年和人生都没有规划,认为只要毕业拿到两证找工作就可以了,而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没有深刻的思考,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整天忙忙碌碌,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把时间全都浪费了。等到将来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有的同学甚至连两证都拿不到,有的同学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是因为看到别人考才去考的。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46.5%的学生没有生活目标或者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作为大学生来讲,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大学四年以至于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2.时间管理。
相比高中来讲,大學除了学习以外课余时间是相对比较充裕的,也是比较自由的。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除了上课其他时间不知道怎么安排,只是一味地窝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和购物,或者谈恋爱。有的同学自制力比较弱,晚上玩到很晚,早上起不来,不上早操早自习,甚至有的同学连课都不去上。有的同学没有时间观念,开班会总是迟到,交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根据调查,有30.4%的学生课余时间平均每天学习不到一个小时,22.1%的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来上网打游戏,5.5%的学生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谈恋爱,18.8%的学生存在经常逃课的现象。
3.金钱管理。
作为大学生,由于自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因此加强对金钱消费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但是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很好的消费观念,请客吃饭,买东西攀比,穿名牌,买苹果手机的比比皆是。有的同学甚至每月还没到15号就把整月的生活费花光了。调查中发现,在出去最基本的生活花费外,21%的学生把钱都花在娱乐上,17.7%的学生花在穿衣打扮上,23.8%的学生花在交际上,仅有9.9%的学生把钱花在学习上,57.5%的学生会买些不需要的东西,8.3%的学生会追求名牌商品等。
4.心理管理。
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面对学习压力、情感困惑等问题的时候很难控制和调节情绪,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等心理问题,有的则出现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担心甚至恐惧情绪,有的甚至表现出自杀征兆,还有的同学会出现沉默寡言、离群独处等倾向。这些都是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三、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确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
高校应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要求,明确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快速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与领导、同事的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际沟通能力,获取与运用各种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工作上开拓与创新能力,工作、家庭的全面协调能力等,只有具备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和优势,才会在事业上有较大的发展,并最终走向成功。在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等要素中,自我管理最为关键。为此,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敢于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其在实践中学会并掌握自我管理的本领。家长、学校、社会都要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来看待,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管理好自己,放开手脚让大学生自我管理,使其在学业、就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2.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关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指导意义,通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让他们知道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应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普及,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培养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硬件投资,鼓励学生将其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3.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引领和组织开展自我管理活动。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管理的主阵地作用。在具体的自我管理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积极自信的人生观,充分利用自我管理的情境,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将管理中心下移至班级委员会,以班级委员会的自治化管理为核心,建立管理梯级,对班级的具体事务,应以对学生的前期指导、中期控制、后期调整教育为主。最后,要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在大学中,团总支、学生会及社团是学生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平台,更是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地方,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优化、整合以及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完成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讲,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获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并外化为日常行为,并不断在更高实践层次上得到提高。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缩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让学生真正懂得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适合做什么,让学生不断思索自身,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不断检查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将头脑中的自我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对照,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检查,学生改变实践方式与内容,使行动与环境要求相协调,这就是自我控制。最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自我评价途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价值。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外在丰富的信息来评价自己,从而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大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充分了解和发掘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的促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大学生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罗伟,王文涛,刘峰.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综述和展望[J].职业教育,2014(8):159-162。
[2]屈善孝.探析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10(3):68-72。
[3]刘庆刚.网络时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4(2):28。
[4]陳姝,祁杨泽,琳林静.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究[J]:青年科学,2014(6):14。
作者简介:
1.耿在英,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2.高利岩,毕业于燕山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3.肖银辉,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63-02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讲,自我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包括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管理工作既离不开学校与教育者的管理,也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他律”和“自律”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两者有机结合,就能收相辅相成之效、事半功倍之果。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自我生活管理、自我行为管理、自我道德管理、自我发展管理、自我人生管理等。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新途径、新措施、新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积极的促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做到他律与自律有效结合,是每一个高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甚至是95后,有的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是依赖父母,自我管理意识非常差。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在学习中缺乏根本动力和目的,不知道在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将要从事或喜欢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参与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偷盗事件、沉迷网络或色情等等。针对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目标管理。
经历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有的同学认为终于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去读书学习了,终于可以放松了。因此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四年和人生都没有规划,认为只要毕业拿到两证找工作就可以了,而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没有深刻的思考,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整天忙忙碌碌,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把时间全都浪费了。等到将来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有的同学甚至连两证都拿不到,有的同学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是因为看到别人考才去考的。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46.5%的学生没有生活目标或者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作为大学生来讲,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大学四年以至于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2.时间管理。
相比高中来讲,大學除了学习以外课余时间是相对比较充裕的,也是比较自由的。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除了上课其他时间不知道怎么安排,只是一味地窝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和购物,或者谈恋爱。有的同学自制力比较弱,晚上玩到很晚,早上起不来,不上早操早自习,甚至有的同学连课都不去上。有的同学没有时间观念,开班会总是迟到,交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根据调查,有30.4%的学生课余时间平均每天学习不到一个小时,22.1%的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来上网打游戏,5.5%的学生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谈恋爱,18.8%的学生存在经常逃课的现象。
3.金钱管理。
作为大学生,由于自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因此加强对金钱消费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但是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很好的消费观念,请客吃饭,买东西攀比,穿名牌,买苹果手机的比比皆是。有的同学甚至每月还没到15号就把整月的生活费花光了。调查中发现,在出去最基本的生活花费外,21%的学生把钱都花在娱乐上,17.7%的学生花在穿衣打扮上,23.8%的学生花在交际上,仅有9.9%的学生把钱花在学习上,57.5%的学生会买些不需要的东西,8.3%的学生会追求名牌商品等。
4.心理管理。
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面对学习压力、情感困惑等问题的时候很难控制和调节情绪,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等心理问题,有的则出现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担心甚至恐惧情绪,有的甚至表现出自杀征兆,还有的同学会出现沉默寡言、离群独处等倾向。这些都是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三、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确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
高校应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要求,明确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快速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与领导、同事的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际沟通能力,获取与运用各种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工作上开拓与创新能力,工作、家庭的全面协调能力等,只有具备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和优势,才会在事业上有较大的发展,并最终走向成功。在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等要素中,自我管理最为关键。为此,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敢于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其在实践中学会并掌握自我管理的本领。家长、学校、社会都要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来看待,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管理好自己,放开手脚让大学生自我管理,使其在学业、就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2.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关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指导意义,通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让他们知道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应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普及,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培养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硬件投资,鼓励学生将其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3.建立健全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引领和组织开展自我管理活动。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管理的主阵地作用。在具体的自我管理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积极自信的人生观,充分利用自我管理的情境,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将管理中心下移至班级委员会,以班级委员会的自治化管理为核心,建立管理梯级,对班级的具体事务,应以对学生的前期指导、中期控制、后期调整教育为主。最后,要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在大学中,团总支、学生会及社团是学生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平台,更是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地方,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优化、整合以及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步入社会进行社会接触,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完成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讲,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获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并外化为日常行为,并不断在更高实践层次上得到提高。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缩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让学生真正懂得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适合做什么,让学生不断思索自身,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不断检查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将头脑中的自我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对照,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检查,学生改变实践方式与内容,使行动与环境要求相协调,这就是自我控制。最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自我评价途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价值。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外在丰富的信息来评价自己,从而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大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充分了解和发掘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的促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大学生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罗伟,王文涛,刘峰.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综述和展望[J].职业教育,2014(8):159-162。
[2]屈善孝.探析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10(3):68-72。
[3]刘庆刚.网络时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4(2):28。
[4]陳姝,祁杨泽,琳林静.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究[J]:青年科学,2014(6):14。
作者简介:
1.耿在英,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2.高利岩,毕业于燕山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3.肖银辉,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