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不成熟,道德缺失是现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都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分析,采用多种方法去疏导。
[关键词]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149(2010)12-0160-0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学生比作产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残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劳动不好是样品。次品废品可以改造加工,而危险品却要给国家造成危害。可见,德育之重要。
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以及家庭或当今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加之思想尚不成熟,很难意识到自己道德方面的缺失,这就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如何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德育实践者,我总结了几点德育疏导的做法和体会。
一、寻找契机谈心
(一)摆正位置
我之所以用了“谈心”而没用“谈话”,是因为我觉得“谈话”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谈心”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双方创设了平等说话的氛围。可以说,谈心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二)讲究技巧
它要求教育者利用恰当的时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学生的类型不同,谈心的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所谓换位思考。只有谈话双方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我找学生谈心,总是习惯先肯定他们的优点,然后引导他们自己说出不足,这样消除了防范心理,谈话就比较容易进行。
二、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材料源泉,充分利用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石二鸟的功效。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避免盲目性和杜绝有布置无检查现象的出现。联系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贴切自然,深入生活,从小事中找出“不小”,从平凡中引出思想。例如:化学课上,在讲述《氯气》时,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毒气(即高压氯气)残害我国劳动人民的暴行,劝诫学生勿忘国耻。在讲述高中化学第1册《绪言》时,要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转移的核糖核酸,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这就要求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探索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利用课外读物渗透德育
阅读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充分挖掘,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在化学上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用四大发明、冶金、陶瓷等这些事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
四、教师自身的感召
要想把德育工作贯彻好,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同时他须不势利,不钻营,不投机取巧,他须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用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感染学生。现在的学生不愿听高调,必须让他们真正从心里感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榜样的力量。受教育者不是不需要神圣的东西,而是不需要強加的神圣。都说教师是神圣的职业,那么教师只有做的神圣才是真的神圣,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作用。对学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德育疏导,教师在其中都有一个角色定位。如果说德育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那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则是德育的灵魂,德育的化身。
德育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我们的教师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教育,并使之呈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盛开的花朵,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晨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如果这盏灯能给黑夜中前行的旅人以指引,这团火能使得到温暖的人长久的焕发激情,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将功德无量。
[关键词]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149(2010)12-0160-0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学生比作产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残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劳动不好是样品。次品废品可以改造加工,而危险品却要给国家造成危害。可见,德育之重要。
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以及家庭或当今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加之思想尚不成熟,很难意识到自己道德方面的缺失,这就给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如何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德育实践者,我总结了几点德育疏导的做法和体会。
一、寻找契机谈心
(一)摆正位置
我之所以用了“谈心”而没用“谈话”,是因为我觉得“谈话”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谈心”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双方创设了平等说话的氛围。可以说,谈心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二)讲究技巧
它要求教育者利用恰当的时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学生的类型不同,谈心的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所谓换位思考。只有谈话双方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我找学生谈心,总是习惯先肯定他们的优点,然后引导他们自己说出不足,这样消除了防范心理,谈话就比较容易进行。
二、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材料源泉,充分利用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石二鸟的功效。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避免盲目性和杜绝有布置无检查现象的出现。联系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贴切自然,深入生活,从小事中找出“不小”,从平凡中引出思想。例如:化学课上,在讲述《氯气》时,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毒气(即高压氯气)残害我国劳动人民的暴行,劝诫学生勿忘国耻。在讲述高中化学第1册《绪言》时,要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转移的核糖核酸,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这就要求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探索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利用课外读物渗透德育
阅读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充分挖掘,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在化学上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用四大发明、冶金、陶瓷等这些事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
四、教师自身的感召
要想把德育工作贯彻好,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同时他须不势利,不钻营,不投机取巧,他须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用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感染学生。现在的学生不愿听高调,必须让他们真正从心里感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榜样的力量。受教育者不是不需要神圣的东西,而是不需要強加的神圣。都说教师是神圣的职业,那么教师只有做的神圣才是真的神圣,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作用。对学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德育疏导,教师在其中都有一个角色定位。如果说德育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那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则是德育的灵魂,德育的化身。
德育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我们的教师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教育,并使之呈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盛开的花朵,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晨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如果这盏灯能给黑夜中前行的旅人以指引,这团火能使得到温暖的人长久的焕发激情,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将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