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一堂美术课的有效导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形成学习美术的兴趣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挖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生活,并善于结合。课堂导入要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应该多样具有艺术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线描小练习、设疑、活动游戏、表演四个导入策略方法新颖独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段; 美术课堂; 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275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小学美术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孩子潜能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变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当中,也越发注重孩子的天性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规范专业的美术知识,但同时也框住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美术教学其实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最初的了解,比如家里的装饰,路边的墙画,课本里的图画等等,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非常注意引导的,从专业的角度为孩子构建美术的框架,从意识的角度为孩子形成美术的深层思想。
二、低效课堂导入的形成原因
(一)片面追求高大上,忽略了學习主体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公开课上,为了显示课堂的“完美”,教师把导入设置得高大上,没有了解学情,只是一味按部就班地讲课,或者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求实效,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忽略了研究导入的优势
针对有效课堂教师是否重视新课导入,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教师认为恰当的新课导入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0%的教师认为新课导入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备课过程中,只有20%的教师(以10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为主),会非常关注新课导入精心设计。60%的老师会根据授课内容决定课堂导入。可以看出,虽然我们老师都认为课堂导入很重要,但操作中又往往会忽视。究其原因,是教师太关注知识传授,觉得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每堂课都应该是完整的,导入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三、高效课堂导入的构建策略
(一)线描小练习导入策略
所谓线描小练习导入策略指的是上课铃响后,通过合理的要求和有序的操作,面向全体学生,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通过简单易于操作的线描方法在作业纸上进行自由创作的一种导入方法。
1.操作流程。高年级的学生处于美术绘画能力向“写实期”过渡的时期,但出现了美术形象积累不够和表现能力自我否定的现象。课上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总是觉得脑子里想的无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画了擦,擦了画,弄得满桌子橡皮屑甚至不知道该画什么,无从下笔,一节课下来,本子还是一片空白。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缺失形象的积累和表现,而这两者的获得都离不开反复练习。如果一节课40分钟都拿来练习各种线条、形象,那么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通过反复实践,笔者发现通过课前发放作业纸(作业纸为美术材料袋里的素描纸,一分为二),每堂课上让学生进行线描造型小练习,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上课后,
2.策略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未能及时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也是水到渠成。线描小练笔犹如一道课前开胃菜,自然有效地导入了新课。虽说是小练习,但加上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讲评,可能会花去较长的时间,对整节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每次作业便会草草了事,不够深入。于是我就根据教学实际以及整个学期的课程和课时安排,合理调整课堂节奏,可以用两课时完成一课内容的教学,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安排一节作业整理课。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下,表现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得到了提高,对主课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练习中,找到了自信,有了自我表达的渴望。
(二)表演导入策略
所谓表演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表演内容,由学生设计动作并扮演角色,一起感受、体验过程,从而准确切入主题的一种导入方法。
1.操作流程。在教学五年级“设计《西游记》人物”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请学生扮演师徒四人,把教学知识融入小品,在小品欣赏中让学生更加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服饰特点,充分调动各个感官,引导学生打开《西游记》人物形象设计的新思路,并有意识地对《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再设计。看完表演,学生们就在课堂上围绕师徒四人的服装、头饰以及人物动作性格特征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比如孙悟空勇敢爱动,警察这个职业很般配。唐僧爱唠叨,教师、保险人员、售货员的职业更适合他……最后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想象再创造,富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2.策略反思。表演形式导入其实就是启发教学,启发教学是一剂良药,高年级的学生有相对完整的感知能力,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采用小品表演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对于这种课堂形式的教学,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为了避免看似热热闹闹没有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组织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的导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整个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掌握重难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情境,运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这样美术课堂才会更加高效而精彩,再辅以美术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事半功倍。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及时让学生的思维回归课堂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从而发挥开场白威慑全局的特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邢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关键词:高段; 美术课堂; 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275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小学美术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孩子潜能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变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当中,也越发注重孩子的天性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规范专业的美术知识,但同时也框住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美术教学其实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最初的了解,比如家里的装饰,路边的墙画,课本里的图画等等,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非常注意引导的,从专业的角度为孩子构建美术的框架,从意识的角度为孩子形成美术的深层思想。
二、低效课堂导入的形成原因
(一)片面追求高大上,忽略了學习主体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公开课上,为了显示课堂的“完美”,教师把导入设置得高大上,没有了解学情,只是一味按部就班地讲课,或者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求实效,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忽略了研究导入的优势
针对有效课堂教师是否重视新课导入,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教师认为恰当的新课导入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0%的教师认为新课导入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备课过程中,只有20%的教师(以10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为主),会非常关注新课导入精心设计。60%的老师会根据授课内容决定课堂导入。可以看出,虽然我们老师都认为课堂导入很重要,但操作中又往往会忽视。究其原因,是教师太关注知识传授,觉得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每堂课都应该是完整的,导入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三、高效课堂导入的构建策略
(一)线描小练习导入策略
所谓线描小练习导入策略指的是上课铃响后,通过合理的要求和有序的操作,面向全体学生,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通过简单易于操作的线描方法在作业纸上进行自由创作的一种导入方法。
1.操作流程。高年级的学生处于美术绘画能力向“写实期”过渡的时期,但出现了美术形象积累不够和表现能力自我否定的现象。课上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总是觉得脑子里想的无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画了擦,擦了画,弄得满桌子橡皮屑甚至不知道该画什么,无从下笔,一节课下来,本子还是一片空白。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缺失形象的积累和表现,而这两者的获得都离不开反复练习。如果一节课40分钟都拿来练习各种线条、形象,那么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通过反复实践,笔者发现通过课前发放作业纸(作业纸为美术材料袋里的素描纸,一分为二),每堂课上让学生进行线描造型小练习,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上课后,
2.策略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未能及时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也是水到渠成。线描小练笔犹如一道课前开胃菜,自然有效地导入了新课。虽说是小练习,但加上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讲评,可能会花去较长的时间,对整节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每次作业便会草草了事,不够深入。于是我就根据教学实际以及整个学期的课程和课时安排,合理调整课堂节奏,可以用两课时完成一课内容的教学,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安排一节作业整理课。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下,表现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得到了提高,对主课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练习中,找到了自信,有了自我表达的渴望。
(二)表演导入策略
所谓表演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表演内容,由学生设计动作并扮演角色,一起感受、体验过程,从而准确切入主题的一种导入方法。
1.操作流程。在教学五年级“设计《西游记》人物”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请学生扮演师徒四人,把教学知识融入小品,在小品欣赏中让学生更加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服饰特点,充分调动各个感官,引导学生打开《西游记》人物形象设计的新思路,并有意识地对《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再设计。看完表演,学生们就在课堂上围绕师徒四人的服装、头饰以及人物动作性格特征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比如孙悟空勇敢爱动,警察这个职业很般配。唐僧爱唠叨,教师、保险人员、售货员的职业更适合他……最后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想象再创造,富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2.策略反思。表演形式导入其实就是启发教学,启发教学是一剂良药,高年级的学生有相对完整的感知能力,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采用小品表演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对于这种课堂形式的教学,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为了避免看似热热闹闹没有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组织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的导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整个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掌握重难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情境,运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这样美术课堂才会更加高效而精彩,再辅以美术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事半功倍。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及时让学生的思维回归课堂脑力思考的起跑线,从而发挥开场白威慑全局的特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邢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