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和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精心呵护,用教师的爱感化和引导后进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具体转化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爱的教育;后进生;转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人性之美和人格之美感化学生,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和指导,实现生命的价值。在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后进生,结合后进生的实际需求对他们实施爱的教育,关心和尊重后进生,借以实现对后进生的合理转化。
  一、学校后进生的特点
  在学校中,后进生的形成往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先天智商发育不成熟,或者后天学习积极性偏低,没有接受正确的引导。对于前者而言,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对他们实施针对性指导,就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进步。而后者则是学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重点对象,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一般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长期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吃苦,缺乏坚持不懈的恒心,对游戏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习知识的兴趣却相对较低,直接造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无法融入班集体,学习效果较差。而如果此时学生得不到爱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就极有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厌学心理和自卑心理,并且部分学生会选择以其他方式吸引他人注意力,表现自己,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后进生的实际需求对其实施教育引导,以精心呵护和爱的教育感化学生,逐步实现后进生的成功转化。
  二、精心呵护,以师爱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的爱和关怀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将爱的教育贯穿于后进生教育的始终,才能够实现合理转化,促进后进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将尊重学生作为师爱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教师要想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开展,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就应该以赤诚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实施精心呵护,并在呵护中引导学生逐渐发现自身错误并形成改正意识,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引导后进生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后進生做出错误的选择后也能够实施感化教育,让后进生认识到自身不足之处,才能够逐步获得后进生的信任,为后进生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2.以真诚作为师爱转化后进生的保证
  以师爱转化后进生,不是在表面上对后进生进行关心和教育,引导后进生转变生活和学习态度,而是应该以真诚之心对待后进生,让后进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怀。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即使是后进生,在做出错误的行为或者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后,内心深处也渴望获得家长和教师的理解和谅解。所以在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后进生,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长处,然后对后进生实施激励教育,让后进生感受到肯定和关怀。在此基础上,当后进生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后,教师再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后进生的成功转化。
  3.以沟通作为师爱转化后进生的载体
  良好的沟通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所思所想,进而对后进生实施更为科学的教育指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在沟通过程中给后进生造成思想压力,取得反效果。教师应该在轻松的沟通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倾诉内心的想法。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后进生的情况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爱的教育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逐步促使学生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乐观面对生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综上所述,爱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永恒主题,教师要想对后进生实施科学的指导,逐步完成后进生转化工作,就应该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订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并且在引导过程中将爱的思想贯穿始终,促进后进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认识,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清华,徐夕森.用爱实现后进生的转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 2012(5):78.
  [2]魏彬.精心呵护,以师爱做好后进生的转化[J].师资建设, 2016(9):6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在贯彻“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下,将“情、理、道、美、行”五个德育功能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语文教学与德育功能有机结合,能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思想道德也受到陶冶。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有机结合  在贯彻“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下,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育人
期刊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是现代网络的基础,采用综合布线可以使系统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由于选用的材料统一先进,有利于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的灵活性强,可适应各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学校体育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规范有效地开展,促进了中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活动;创新实践;德育渗透  新课程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德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放在首要位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放在首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避免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布置办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本文主要探讨了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分层作业的做法。  关键词:小班化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  学习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如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这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越来越突出,在综合题中尤为突出,而综合题分值高,学生失分较多。因此综合题成为决定高考地理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准确并快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做好综合题的前提。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考;地理综合题;信息获取;策略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越来越突出,通过设置新情景来体现“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并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和学的工具,针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繁多、杂乱、零散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复习课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以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复习为例,探讨构建思维导图的课堂实施策略,并阐述了构建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优势。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策略  思维导图是众多思维
期刊
生物学上把器官、细胞作为人体部分可以自动完成一些生命活动,称其为创新性。康德也認为“应该蕴涵能够”(Ought implies Can),即理性的个人,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就必须具有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自由。人作为生命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及其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创新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它突出强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造力的培养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也给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造力;培养措施  创造力是指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关键,创造力应当从小开始培养,这就给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课程中,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的课
期刊
高考是学生智与勇的拼争,德与才的展示,身与心的考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高考中發挥最佳水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行百里路半九十”,越到最后越要重视班主任工作。  笔者担任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特别是高三班主任工作。  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  进入高三后,为了整合优势资源,笔者任教的学校
期刊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大自然是农村幼儿的欢乐之源,是农村幼儿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平时幼儿在接触周围环境时,却是懵懂的、无目的的,往往忽视最贴近生活的东西。但最生活的东西才是幼儿最容易感知和体会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各项活动,使教育与幼儿鲜活的生命以及生活状态紧密相连,使幼儿教育更加亲切、更加富有实效。  一、用乡土资源创设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