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一天一天向前,生活从未停下变化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变。这个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得到,也许年轻人的感知并不明显,似乎觉得生活原本就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写作者,应该把生活曾经的模样告诉我们的接班人。
1980年代,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背着书包欢欢喜喜上学堂。这听起来多么美好,可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体会。
我们村离乡中学二十里地,比这更远的村接近三十里。周日下午,大家背着够一个星期吃的馍往学校走,一路缓坡上行,甚是吃力,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当时最大的梦想。全村十几个上中学的孩子中只有一个能骑上自行车,那是干部子弟,是他家唯一的宝贝蛋蛋男孩。每次他高高地骑在锃光发亮的飞鸽牌自行车上从我们身边过时,大家都艳羡不已,顿觉矮了半截。有一次我从家里出發晚了,没有跟上大部队,一个人背着干粮袋吭哧吭哧着往学校赶,眼看天就要黑了,心里越发着急,这时后面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好心大叔,他用爱怜的目光打量了一下我,放慢了车速,叫我坐到他自行车的后座上。正在疲惫着急之时,忽见有人要载我,怎能不激动,赶紧追上车子,纵身一跃,谁知由于太过激动,这一下用力过猛,竟连人带包越过车子,身体扑了空,重重地跌落到路旁的树沟里去了,弄得好不狼狈。好在身手还算敏捷,瞬间便翻起身来。大叔真是菩萨心肠,急忙下车看我有无大碍,帮我整理了一番,然后慢慢骑上车,配合我坐上后座,行了好几里地,一直把我载到学校的门口。多年以后,我与老领导闲聊时,把这件暖心事讲给他听,他眼里竟噙满了泪花,我想,虽然如今汽车走进了万千家庭,但从那段艰辛岁月过来的人恐怕都难以忘怀那些与自行车有关的点点滴滴。
在学校的一周时间里,每天三餐都是自己带的干馍馍就咸菜,外加一杯白开水。开饭时,学生排着队,一手从笼屉上取走用手绢包裹着加热后的馍馍,一手拿搪瓷杯从大锅里舀一杯水,回到教室,取出瓶装的腌咸菜开始用餐。大家的馍非黄即黑,黄的是玉米面做的,黑的是糜子面做的,也有山东籍的学生拿的是煎饼,但极少有白面馍。有时为了换换口味,大家也互相交换。黑糜子面馍虚松,边吃边掉渣,手心里全是馍渣子,只能抬手往嘴里一捂,便弄得满脸黑乎乎的,样子甚是滑稽。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天热时馍放三四天就变质长毛了,只好将花点点、白毛毛掐一掐将就着吃。天冷时馍常常热不透心,几口下去便咬到硬茬茬,就像吃冰块一样,丝毫没了馍的口感和香气。那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面,好好地犒劳滋润一下自己的胃,可是这个愿望只有周末回到家才能实现。
教室和集体宿舍都是简易的瓦房,冬天非常冷,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手脚冻得生疼,听课时实在冷得受不了了,老师就让大家集体跺跺脚,顿时咚咚咚地一阵响,似乎脚痛立马减轻了。不少同学的手都冻得开了裂,抹上凡士林都不管用,写作业时只能张大嘴巴往手上哈几口热气来缓解。宿舍是大通铺,大家头挨着头、脚挨着脚挤在一起睡,可还是冷,于是同学们想出了妙招,两人一组,自由结合,把两床被子叠起来盖,两个人钻在一个被窝里,靠彼此的体温抱团取暖,总算能挨过漫漫冬夜。有一年学校宿舍住不下了,我们三四个学生只好找到当地农户的房子借住。那间房子是放粮食用的,屋顶挂满了一串串玉米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鼠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本领,晚上在屋顶蹿来蹿去吃玉米,追逐撕咬,大呼小叫,纵情“享乐”,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弄得玉米粒噼里啪啦尽往我们头上掉,没办法,只好用被子蒙上头勉强入睡,早上醒来时,被子上面常常散了一层玉米粒……
那时虽然条件不好,但我们对待学习毫不马虎。买不起纸,我们就找旧账本反过来当练习册,在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时候大地就是作业本,我们把手电筒、收音机用过的废旧电池砸得稀巴烂,把里面的碳棒抽出来,蹲在扫干净的地面上用它一遍一遍地写字词,这“纸”和“笔”都是免费的。为了交几块钱的学费,我们在假期里挖药材、套野鸡、打树籽,只要能卖钱凑学费,不怕吃苦受累。老师既严厉又慈爱,严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有时真下手打呀,不少同学都挨过老师的巴掌。有个同学被老师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站立不稳,打了个趔赳后退几步,使老师紧接着挥过来的第二巴掌落了空,差点把老师闪倒了。气急之下,老师扯住这个同学的解放帽帽檐往前拽,竟将帽檐也扯掉了。就这样也没有哪个家长觉得老师的“管教”有什么不妥。“都是为了孩子好嘛”,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朴素。其实打过后老师也后悔、也心疼,有时也做自我检讨。平时情谊深,打几下才没事。老师常常为我们批改作业到深夜,看着作业本上为每位同学“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评语,听着老师苦口婆心地一遍一遍说道理,在黑板前反反复复地讲习题,同学们都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没有人记恨,多年以后想着念着的仍然都是老师的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直在外打拼的我不知道给我们留下艰辛回忆的母校如今变成了什么样,真想回去看看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恰巧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遇到了宋同学,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老师,现在已是我们母校的校长了。老同学相遇,自然要说到当年上学的那些情景。他听了我那些关于母校的点滴印象后,哈哈大笑:“那都是老皇历了,早已今非昔比了”,说罢,执意邀请我回母校实地走走看看,我欣然应允。随着老同学车子进了校园,只见几栋楼房赫然出现在眼前,教室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宿舍改造成了八人住的小房间,配上了书桌书柜,冬供暖夏吹扇。这不是梦吧?我伸手摸摸床头和书柜,的确真真切切。老同学带着我边看边介绍:“这几年县域经济发展不错,有了财力支持办学,省、市两级也加大了投入,当年那样的学校恐怕你再也找不到了。”“可是同学们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我还是忘不了当年吃黄黑馍的情景,迫不及待地问道。他说:“你中午和大家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而后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喝茶聊天,老同学介绍道:“如今乡村通了油路,镇上到各村通了班车,几十里路不算啥,眨眼工夫就到了”。“再说减免了农业税后,农民没了负担,家乡的优质苹果销路又广,实际收入增加了,不少人家先是买了摩托车、三轮车,现在连小汽车也陆陆续续地有了。有开车送娃上学的,有几家孩子拼车一起上学的,出行不是事。”校长说的是那般轻松,我听的是那般欣慰。正说话间开饭的铃声响了,校长陪我来到师生食堂,眼前的学生娃真跟我们当年大不一样,孩子们都穿着鲜亮的校服,个头显然要高一些,面色红润而健康,也显得自信活泼,正在说说笑笑地排队打饭。再看看饭菜,都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大米饭白馒头,一点不比我们部队食堂的伙食差。我坐下来与老同学边吃边聊,还是忍不住,顺便问旁边正在吃饭长得虎头虎脑的一个男娃:“你打的这饭交了多少钱?”“五块”,男娃伸出手大大方方地比画了一下。老同学被我的执着劲打动了,笑了笑补充道:“看来你真是心疼孩子们呀。伙食这一块,县里有补助,学生只交基本伙食费,一天三餐十几块钱就够了,对于那些家庭特困的会减免,你就放心吧。”说到这里,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一脸释然。
告别母校,从老同学那里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寒冬为春天积蓄了能量,挫折为出彩做了丰厚的铺垫。不经彻骨寒哪有梅花香,走过了穷苦才迎来生动的展开。我们应该感恩岁月的磨砺,感谢生活的教导,幸福不是白来的,只有继续奋斗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井 慧
1980年代,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背着书包欢欢喜喜上学堂。这听起来多么美好,可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体会。
我们村离乡中学二十里地,比这更远的村接近三十里。周日下午,大家背着够一个星期吃的馍往学校走,一路缓坡上行,甚是吃力,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当时最大的梦想。全村十几个上中学的孩子中只有一个能骑上自行车,那是干部子弟,是他家唯一的宝贝蛋蛋男孩。每次他高高地骑在锃光发亮的飞鸽牌自行车上从我们身边过时,大家都艳羡不已,顿觉矮了半截。有一次我从家里出發晚了,没有跟上大部队,一个人背着干粮袋吭哧吭哧着往学校赶,眼看天就要黑了,心里越发着急,这时后面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好心大叔,他用爱怜的目光打量了一下我,放慢了车速,叫我坐到他自行车的后座上。正在疲惫着急之时,忽见有人要载我,怎能不激动,赶紧追上车子,纵身一跃,谁知由于太过激动,这一下用力过猛,竟连人带包越过车子,身体扑了空,重重地跌落到路旁的树沟里去了,弄得好不狼狈。好在身手还算敏捷,瞬间便翻起身来。大叔真是菩萨心肠,急忙下车看我有无大碍,帮我整理了一番,然后慢慢骑上车,配合我坐上后座,行了好几里地,一直把我载到学校的门口。多年以后,我与老领导闲聊时,把这件暖心事讲给他听,他眼里竟噙满了泪花,我想,虽然如今汽车走进了万千家庭,但从那段艰辛岁月过来的人恐怕都难以忘怀那些与自行车有关的点点滴滴。
在学校的一周时间里,每天三餐都是自己带的干馍馍就咸菜,外加一杯白开水。开饭时,学生排着队,一手从笼屉上取走用手绢包裹着加热后的馍馍,一手拿搪瓷杯从大锅里舀一杯水,回到教室,取出瓶装的腌咸菜开始用餐。大家的馍非黄即黑,黄的是玉米面做的,黑的是糜子面做的,也有山东籍的学生拿的是煎饼,但极少有白面馍。有时为了换换口味,大家也互相交换。黑糜子面馍虚松,边吃边掉渣,手心里全是馍渣子,只能抬手往嘴里一捂,便弄得满脸黑乎乎的,样子甚是滑稽。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天热时馍放三四天就变质长毛了,只好将花点点、白毛毛掐一掐将就着吃。天冷时馍常常热不透心,几口下去便咬到硬茬茬,就像吃冰块一样,丝毫没了馍的口感和香气。那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面,好好地犒劳滋润一下自己的胃,可是这个愿望只有周末回到家才能实现。
教室和集体宿舍都是简易的瓦房,冬天非常冷,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手脚冻得生疼,听课时实在冷得受不了了,老师就让大家集体跺跺脚,顿时咚咚咚地一阵响,似乎脚痛立马减轻了。不少同学的手都冻得开了裂,抹上凡士林都不管用,写作业时只能张大嘴巴往手上哈几口热气来缓解。宿舍是大通铺,大家头挨着头、脚挨着脚挤在一起睡,可还是冷,于是同学们想出了妙招,两人一组,自由结合,把两床被子叠起来盖,两个人钻在一个被窝里,靠彼此的体温抱团取暖,总算能挨过漫漫冬夜。有一年学校宿舍住不下了,我们三四个学生只好找到当地农户的房子借住。那间房子是放粮食用的,屋顶挂满了一串串玉米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鼠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本领,晚上在屋顶蹿来蹿去吃玉米,追逐撕咬,大呼小叫,纵情“享乐”,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弄得玉米粒噼里啪啦尽往我们头上掉,没办法,只好用被子蒙上头勉强入睡,早上醒来时,被子上面常常散了一层玉米粒……
那时虽然条件不好,但我们对待学习毫不马虎。买不起纸,我们就找旧账本反过来当练习册,在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时候大地就是作业本,我们把手电筒、收音机用过的废旧电池砸得稀巴烂,把里面的碳棒抽出来,蹲在扫干净的地面上用它一遍一遍地写字词,这“纸”和“笔”都是免费的。为了交几块钱的学费,我们在假期里挖药材、套野鸡、打树籽,只要能卖钱凑学费,不怕吃苦受累。老师既严厉又慈爱,严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有时真下手打呀,不少同学都挨过老师的巴掌。有个同学被老师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站立不稳,打了个趔赳后退几步,使老师紧接着挥过来的第二巴掌落了空,差点把老师闪倒了。气急之下,老师扯住这个同学的解放帽帽檐往前拽,竟将帽檐也扯掉了。就这样也没有哪个家长觉得老师的“管教”有什么不妥。“都是为了孩子好嘛”,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朴素。其实打过后老师也后悔、也心疼,有时也做自我检讨。平时情谊深,打几下才没事。老师常常为我们批改作业到深夜,看着作业本上为每位同学“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评语,听着老师苦口婆心地一遍一遍说道理,在黑板前反反复复地讲习题,同学们都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没有人记恨,多年以后想着念着的仍然都是老师的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直在外打拼的我不知道给我们留下艰辛回忆的母校如今变成了什么样,真想回去看看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恰巧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遇到了宋同学,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老师,现在已是我们母校的校长了。老同学相遇,自然要说到当年上学的那些情景。他听了我那些关于母校的点滴印象后,哈哈大笑:“那都是老皇历了,早已今非昔比了”,说罢,执意邀请我回母校实地走走看看,我欣然应允。随着老同学车子进了校园,只见几栋楼房赫然出现在眼前,教室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宿舍改造成了八人住的小房间,配上了书桌书柜,冬供暖夏吹扇。这不是梦吧?我伸手摸摸床头和书柜,的确真真切切。老同学带着我边看边介绍:“这几年县域经济发展不错,有了财力支持办学,省、市两级也加大了投入,当年那样的学校恐怕你再也找不到了。”“可是同学们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我还是忘不了当年吃黄黑馍的情景,迫不及待地问道。他说:“你中午和大家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而后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喝茶聊天,老同学介绍道:“如今乡村通了油路,镇上到各村通了班车,几十里路不算啥,眨眼工夫就到了”。“再说减免了农业税后,农民没了负担,家乡的优质苹果销路又广,实际收入增加了,不少人家先是买了摩托车、三轮车,现在连小汽车也陆陆续续地有了。有开车送娃上学的,有几家孩子拼车一起上学的,出行不是事。”校长说的是那般轻松,我听的是那般欣慰。正说话间开饭的铃声响了,校长陪我来到师生食堂,眼前的学生娃真跟我们当年大不一样,孩子们都穿着鲜亮的校服,个头显然要高一些,面色红润而健康,也显得自信活泼,正在说说笑笑地排队打饭。再看看饭菜,都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大米饭白馒头,一点不比我们部队食堂的伙食差。我坐下来与老同学边吃边聊,还是忍不住,顺便问旁边正在吃饭长得虎头虎脑的一个男娃:“你打的这饭交了多少钱?”“五块”,男娃伸出手大大方方地比画了一下。老同学被我的执着劲打动了,笑了笑补充道:“看来你真是心疼孩子们呀。伙食这一块,县里有补助,学生只交基本伙食费,一天三餐十几块钱就够了,对于那些家庭特困的会减免,你就放心吧。”说到这里,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一脸释然。
告别母校,从老同学那里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寒冬为春天积蓄了能量,挫折为出彩做了丰厚的铺垫。不经彻骨寒哪有梅花香,走过了穷苦才迎来生动的展开。我们应该感恩岁月的磨砺,感谢生活的教导,幸福不是白来的,只有继续奋斗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井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