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美国上大学之后,我才开始接触公益活动,”王琛说,“和同学一起,每周都去做义工。志愿的精神在他们那里是一种习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让我觉得很震撼。”2009年的暑假,他回国,去陕西彬县支教,“在那里待了三个星期,主要是教英语,条件很艰苦”,深受触动的他觉得,“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王琛曾拒绝了香港某家投行年薪百万的offer,“因为之前我曾在那里实习,后来就有了留下的机会。拒绝offer之后我跟父母说,现在我能拿到,两年后我依然能够拿到。”
有了想法,王琛马上飞到了北京,和几个正在“间隔年”的好朋友一起,在五道口租了间小房子作为工作室——那个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明确地想好要做什么。“后来偶然了解到联合国旗下的免费大米网站。背1000个单词捐一元钱大米(你答对1000个单词,网站就帮助捐出一元钱大米),这个模式很好。所以我们就想到了通过回答问题,来实行一些具体的捐助,这就是‘小题大作’的诞生。”
回国且在零投资的基础上开始做公益项目,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可王琛有他自己的信念,“拿100分来比喻,如果美国是一个90分的社会,你做的是1分,对美国来说是1/90;而中国暂时只是10分的社会,你要是做1,你就是1/10。对于市场、机会、空间这些你能改变的东西,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让“小题大作”拥有这样的意义,王琛费尽了心思,“每天九点多起床,开始思考、讨论,然后发邮件联系企业提供捐助资金。每天至少要打50个电话,可其中能说上话的不超过10个。”那段时间,他常常都是忙碌到凌晨一两点睡觉,“我们是无假期、无周末、无工资的三无人员。除了兴趣、梦想还能凭什么呢?因为我们一无所有。”不过,也就是这种执著和努力,得到了公益圈里很多人的认可,“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安猪给了他们第一笔捐助。
“永远不要怀疑一群用心的人的能量。”一遍遍地跟陌生人阐述他们的公益理念、每天都在希望与绝望间坚持的王琛,不久之后又得到了平安保险的支持。“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公关公司的朋友,拜托他们把网站的材料交给平安,然后我自己飞到深圳和高层面谈。平安承诺4622名用户完成答题后,他们会向‘百万森林’捐献1576棵沙棘树。”
一年后,王琛回到美国继续上学,“‘小题大作’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出题,后来都是网友出题。我们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也做过线下的活动,”但同时,他也渐渐感到了压力,“最初我们一起合作的团队,有两个人留在了硅谷,拿着10万美元的年薪,这种待遇是做公益无法实现的。”因此,毕业后王琛选择了先工作,成了一名投资分析师,“公益是我的理想,我不会放弃,还在探索更多的运营方式。”2012年,“小题大作”在德国获得了“最佳社会公益技术应用”的提名。王琛说:“即便公益的路这么难走,我们一年还能做十几个项目,这也是一种满足。”
“40岁的时候,你最后悔的事情不是你做错的事情,而会是你没有做的事。”王琛说,“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很多的过程,关键是能学到什么,带来的改变是什么。即使某一天它很难继续下去,但是它带来的启发是一直在的。”他不想对结果考虑太多,不管是二十出头,还是人到中年,他都会是一个实践者。“找到认同我价值观的团队,都可以试一试。就像柯达、诺基亚,即使终将没落,但它们依旧成功。”
王琛曾拒绝了香港某家投行年薪百万的offer,“因为之前我曾在那里实习,后来就有了留下的机会。拒绝offer之后我跟父母说,现在我能拿到,两年后我依然能够拿到。”
有了想法,王琛马上飞到了北京,和几个正在“间隔年”的好朋友一起,在五道口租了间小房子作为工作室——那个时候,他们甚至都没有明确地想好要做什么。“后来偶然了解到联合国旗下的免费大米网站。背1000个单词捐一元钱大米(你答对1000个单词,网站就帮助捐出一元钱大米),这个模式很好。所以我们就想到了通过回答问题,来实行一些具体的捐助,这就是‘小题大作’的诞生。”
回国且在零投资的基础上开始做公益项目,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可王琛有他自己的信念,“拿100分来比喻,如果美国是一个90分的社会,你做的是1分,对美国来说是1/90;而中国暂时只是10分的社会,你要是做1,你就是1/10。对于市场、机会、空间这些你能改变的东西,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让“小题大作”拥有这样的意义,王琛费尽了心思,“每天九点多起床,开始思考、讨论,然后发邮件联系企业提供捐助资金。每天至少要打50个电话,可其中能说上话的不超过10个。”那段时间,他常常都是忙碌到凌晨一两点睡觉,“我们是无假期、无周末、无工资的三无人员。除了兴趣、梦想还能凭什么呢?因为我们一无所有。”不过,也就是这种执著和努力,得到了公益圈里很多人的认可,“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安猪给了他们第一笔捐助。
“永远不要怀疑一群用心的人的能量。”一遍遍地跟陌生人阐述他们的公益理念、每天都在希望与绝望间坚持的王琛,不久之后又得到了平安保险的支持。“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公关公司的朋友,拜托他们把网站的材料交给平安,然后我自己飞到深圳和高层面谈。平安承诺4622名用户完成答题后,他们会向‘百万森林’捐献1576棵沙棘树。”
一年后,王琛回到美国继续上学,“‘小题大作’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出题,后来都是网友出题。我们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也做过线下的活动,”但同时,他也渐渐感到了压力,“最初我们一起合作的团队,有两个人留在了硅谷,拿着10万美元的年薪,这种待遇是做公益无法实现的。”因此,毕业后王琛选择了先工作,成了一名投资分析师,“公益是我的理想,我不会放弃,还在探索更多的运营方式。”2012年,“小题大作”在德国获得了“最佳社会公益技术应用”的提名。王琛说:“即便公益的路这么难走,我们一年还能做十几个项目,这也是一种满足。”
“40岁的时候,你最后悔的事情不是你做错的事情,而会是你没有做的事。”王琛说,“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很多的过程,关键是能学到什么,带来的改变是什么。即使某一天它很难继续下去,但是它带来的启发是一直在的。”他不想对结果考虑太多,不管是二十出头,还是人到中年,他都会是一个实践者。“找到认同我价值观的团队,都可以试一试。就像柯达、诺基亚,即使终将没落,但它们依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