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自二战以来,德国没有研制进攻性的航母、巡洋舰、战略核潜艇和大型驱逐舰,为维持一支装备精良的防御性舰队,德国将研制重点放在性能先进的大型护卫舰和常规动力潜艇上。特别是护卫舰,因采用了不断升级的“梅科”(即多用途标准护卫舰)技术,堪称世界一流。K-130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1年12月13日,德国国防部与ARGE K-130项目联盟签订了建造5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合同。第一艘“布伦瑞克”号(F260)和第二艘“马格德堡”号(F261)下水后,第3艘K-130于2007年3月29日下水,命名为“埃尔福特”。2007年6月28日,第4艘K-130级轻护舰被命名为“欧登伯格”。以瓦尔那明德为母港。
K-130级轻型护卫舰满足了德海军新时期高纬海区滨海反舰作战的需要,主要任务是保护德国海底通信电缆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领海,执行海上搜救,增强欧盟范围内海上危机应对和冲突介入快速反应能力,参加和支援多国部队联合滨海作战,支援德海军全球维和行动等,还可执行海上监视侦察、搜集情报和图片编辑等任务,具有一定远洋作战能力。
全隐身舰体设计
该项目联盟由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船厂控股,布洛姆·福斯(B V)造船厂(位于汉堡)、吕尔森·威夫特船厂(位于不莱梅)和蒂森北方(位于埃姆登)船厂组成,其中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建造“布伦瑞克”和“欧登伯格”,吕尔森·威夫特船厂负责建造“马格德堡”和“路德维希”(F264),北方船厂负责建造“埃尔福特”。
K-130以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梅科”A级护卫舰为基础设计。采用吕森船厂最新小型护卫舰出口全模块化单体船设计,舰体突出部分向外倾斜,隐身性能相当强。舰体雷达横截面积低,生存能力极强。加上W E综合套件平台设计,可谓波罗的海真正“隐士”,是为德海军滨海作战量身定做的。
该级舰长82.8米,宽13.28米,水线宽为12.44米,吃水3.4米,标准排水量为1750吨,满载排水量1840吨。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为7400千瓦。双可调距螺旋桨推进,最大航速超过26节,航程超过2500海里,续航力至少7天,最多可在海上航行21天。舰员编制65人。
舰艏为尖水线入口,大大降低了水对舰的阻力,具有相当强的抗风浪和抗震能力。舰艏建有一个24米长的飞行甲板,可起降10吨级的直升机,如MH-90多功能直升机,并为反鱼雷防御系统预留空间。可见K-130整舰设计就是一切为了提高隐身性能。
先进指挥控制探测系统
K-130采用“萨克森”级护卫舰(F-124)的关键技术,包括先进改进型指挥指示系统(CDS),并将其软件进行升级。舰载设备自动化程度和作战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大量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有专门软件控制武器系统和制导系统。
K-130还新增相当多的其它新技术硬件和革命性方案。它装备了与德国海军“萨克森”级导弹护卫舰与荷兰皇家海军“普罗文森”号防空型导弹护卫舰相同的CAE公司最新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主要用来调整控制舰体、电子和机械设备,如推进系统、电子分发系统、操纵和战斗损管系统,对舰船进行全方位自动控制和综合监测。
K-130还装备了2个光电传感器,其红外传感器和雷达探测距离相当。它装备的欧洲宇航集团的多功能TRS-3D相控阵雷达,采用三维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天线,能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三维搜索、跟踪、识别和分类,根据威胁等级评估来指挥武器系统,引导舰载导弹进行有效攻击。
它还装有西班牙因陀罗(Indra)公司的新型舰载防御系统,通过电子干扰和诱骗进行电子对抗,不仅大大提高舰艇电子战能力,还可探测、识别目标信号,另外还有诱饵发射装置和4条布雷轨道。
完美武器系统
K-130的武器系统布局可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
它装有1门76毫米口径主舰炮和2门毛瑟公司27毫米口径MLG-27近程武器系统,执行近程反舰或防空作战。
K-130主要防空武器为2座21单元MK-49“拉姆”(RAM)导弹近程防御系统,备弹42枚,执行防空反导作战。若装备的是第1A批次“拉姆”导弹,还可打击直升机、慢速空中目标和近程的水面目标。该型导弹是一种近程、低空舰载防空导弹,用于拦击各种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低空飞机,与舰载AN/SWY-2作战指示系统综合后效率更高。世界上目前只有美国、德国和韩国装备该型导弹,西班牙也计划在新型的两栖舰上装备。
反舰武器为2座16单元导弹发射系统,其中一座发射备用的8枚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光纤制导的“独眼巨人”(Polyphem)导弹。该导弹装备多功能弹头,射程60千米,采用光电传感器和红外成像导引头精确识别目标,可打击近程快速小型水面舰艇、滨海的两栖战车和陆上目标,该型导弹还可装备到轻型登陆战车上精确打击远程点目标,或装备直升机上打击陆上目标。另一座发射8枚瑞典萨伯公司RBS15 Mk3型重型远程反舰导弹系统,采用光电制导,装备先进目标识别系统,射程超过200千米,具有抗电子干扰能力强、发射后不管、掠海飞行、穿透力强、威力大和作战灵活等特点,打击远程水面舰艇,满足未来海战不同环境(如远海作战、反侵略防御作战、滨海作战和登岛作战等)下作战需求。瑞典等国舰艇也装备该有型导弹。
K-130还可装备有反鱼雷防御系统,能有效支援其它欧洲国家大型舰船作战,如法国和英国的未来航母或两栖指挥舰。
K-130装备2架无人机和1架MH-90多功能直升机。无人机与舰载直升机协同作战,使用搜索雷达和夜视光电传感器执行侦察监视任务。MH-90多功能直升机执行反潜、海上运输、反舰和扫雷任务。机长16.11米,螺旋桨旋转直径16.3米,高5.4米,净重642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100千克,最大航速300千米/小时,航程达到1204千米,机组人员5人(2名飞行员和3名系统操纵员),动力装置为2台RTM 322-01/9涡轮轴发动机,3084轴马力,有效载荷4600千克,装备有反潜鱼雷、反舰导弹和深水炸弹。舰载机大大增加了K-130的作战半径,作战性能进一步增强。
未来的样板
K-130还有一点也十分具有优势,那就是它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标准住舱为65名舰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每个住舱都有卫生间,有望成为当今世界轻型护卫舰的设计标准。
德军计划采购15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用以代替S-148和S-143A/143B型快速导弹攻击艇。第一批次建造的5艘K-130将在2008年交付完毕,而最后一批交付完毕则要到2015年。
由于K130是现代化、模块化轻型护卫舰,作战性能优良,设计极具革命性,建造成本较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武器系统,不仅代表德国海军未来舰艇武器装备方向,还将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轻型护卫舰设计标准,许多国家对它表现出浓厚兴趣。
[编辑 严晓峰]
2001年12月13日,德国国防部与ARGE K-130项目联盟签订了建造5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合同。第一艘“布伦瑞克”号(F260)和第二艘“马格德堡”号(F261)下水后,第3艘K-130于2007年3月29日下水,命名为“埃尔福特”。2007年6月28日,第4艘K-130级轻护舰被命名为“欧登伯格”。以瓦尔那明德为母港。
K-130级轻型护卫舰满足了德海军新时期高纬海区滨海反舰作战的需要,主要任务是保护德国海底通信电缆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领海,执行海上搜救,增强欧盟范围内海上危机应对和冲突介入快速反应能力,参加和支援多国部队联合滨海作战,支援德海军全球维和行动等,还可执行海上监视侦察、搜集情报和图片编辑等任务,具有一定远洋作战能力。
全隐身舰体设计
该项目联盟由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船厂控股,布洛姆·福斯(B V)造船厂(位于汉堡)、吕尔森·威夫特船厂(位于不莱梅)和蒂森北方(位于埃姆登)船厂组成,其中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建造“布伦瑞克”和“欧登伯格”,吕尔森·威夫特船厂负责建造“马格德堡”和“路德维希”(F264),北方船厂负责建造“埃尔福特”。
K-130以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梅科”A级护卫舰为基础设计。采用吕森船厂最新小型护卫舰出口全模块化单体船设计,舰体突出部分向外倾斜,隐身性能相当强。舰体雷达横截面积低,生存能力极强。加上W E综合套件平台设计,可谓波罗的海真正“隐士”,是为德海军滨海作战量身定做的。
该级舰长82.8米,宽13.28米,水线宽为12.44米,吃水3.4米,标准排水量为1750吨,满载排水量1840吨。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为7400千瓦。双可调距螺旋桨推进,最大航速超过26节,航程超过2500海里,续航力至少7天,最多可在海上航行21天。舰员编制65人。
舰艏为尖水线入口,大大降低了水对舰的阻力,具有相当强的抗风浪和抗震能力。舰艏建有一个24米长的飞行甲板,可起降10吨级的直升机,如MH-90多功能直升机,并为反鱼雷防御系统预留空间。可见K-130整舰设计就是一切为了提高隐身性能。
先进指挥控制探测系统
K-130采用“萨克森”级护卫舰(F-124)的关键技术,包括先进改进型指挥指示系统(CDS),并将其软件进行升级。舰载设备自动化程度和作战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大量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有专门软件控制武器系统和制导系统。
K-130还新增相当多的其它新技术硬件和革命性方案。它装备了与德国海军“萨克森”级导弹护卫舰与荷兰皇家海军“普罗文森”号防空型导弹护卫舰相同的CAE公司最新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主要用来调整控制舰体、电子和机械设备,如推进系统、电子分发系统、操纵和战斗损管系统,对舰船进行全方位自动控制和综合监测。
K-130还装备了2个光电传感器,其红外传感器和雷达探测距离相当。它装备的欧洲宇航集团的多功能TRS-3D相控阵雷达,采用三维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天线,能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三维搜索、跟踪、识别和分类,根据威胁等级评估来指挥武器系统,引导舰载导弹进行有效攻击。
它还装有西班牙因陀罗(Indra)公司的新型舰载防御系统,通过电子干扰和诱骗进行电子对抗,不仅大大提高舰艇电子战能力,还可探测、识别目标信号,另外还有诱饵发射装置和4条布雷轨道。
完美武器系统
K-130的武器系统布局可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
它装有1门76毫米口径主舰炮和2门毛瑟公司27毫米口径MLG-27近程武器系统,执行近程反舰或防空作战。
K-130主要防空武器为2座21单元MK-49“拉姆”(RAM)导弹近程防御系统,备弹42枚,执行防空反导作战。若装备的是第1A批次“拉姆”导弹,还可打击直升机、慢速空中目标和近程的水面目标。该型导弹是一种近程、低空舰载防空导弹,用于拦击各种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低空飞机,与舰载AN/SWY-2作战指示系统综合后效率更高。世界上目前只有美国、德国和韩国装备该型导弹,西班牙也计划在新型的两栖舰上装备。
反舰武器为2座16单元导弹发射系统,其中一座发射备用的8枚德法意三国联合研制的光纤制导的“独眼巨人”(Polyphem)导弹。该导弹装备多功能弹头,射程60千米,采用光电传感器和红外成像导引头精确识别目标,可打击近程快速小型水面舰艇、滨海的两栖战车和陆上目标,该型导弹还可装备到轻型登陆战车上精确打击远程点目标,或装备直升机上打击陆上目标。另一座发射8枚瑞典萨伯公司RBS15 Mk3型重型远程反舰导弹系统,采用光电制导,装备先进目标识别系统,射程超过200千米,具有抗电子干扰能力强、发射后不管、掠海飞行、穿透力强、威力大和作战灵活等特点,打击远程水面舰艇,满足未来海战不同环境(如远海作战、反侵略防御作战、滨海作战和登岛作战等)下作战需求。瑞典等国舰艇也装备该有型导弹。
K-130还可装备有反鱼雷防御系统,能有效支援其它欧洲国家大型舰船作战,如法国和英国的未来航母或两栖指挥舰。
K-130装备2架无人机和1架MH-90多功能直升机。无人机与舰载直升机协同作战,使用搜索雷达和夜视光电传感器执行侦察监视任务。MH-90多功能直升机执行反潜、海上运输、反舰和扫雷任务。机长16.11米,螺旋桨旋转直径16.3米,高5.4米,净重642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100千克,最大航速300千米/小时,航程达到1204千米,机组人员5人(2名飞行员和3名系统操纵员),动力装置为2台RTM 322-01/9涡轮轴发动机,3084轴马力,有效载荷4600千克,装备有反潜鱼雷、反舰导弹和深水炸弹。舰载机大大增加了K-130的作战半径,作战性能进一步增强。
未来的样板
K-130还有一点也十分具有优势,那就是它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标准住舱为65名舰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每个住舱都有卫生间,有望成为当今世界轻型护卫舰的设计标准。
德军计划采购15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用以代替S-148和S-143A/143B型快速导弹攻击艇。第一批次建造的5艘K-130将在2008年交付完毕,而最后一批交付完毕则要到2015年。
由于K130是现代化、模块化轻型护卫舰,作战性能优良,设计极具革命性,建造成本较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武器系统,不仅代表德国海军未来舰艇武器装备方向,还将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轻型护卫舰设计标准,许多国家对它表现出浓厚兴趣。
[编辑 严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