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复式教学;新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B)—0029—01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头绪多,教学方式变化多,学生独立活动多,教师直接教学时间少。下面我根据自己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复式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复式教学的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前预习
1.预习提纲变详细为简约
课前,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预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布置预习,免不了要有提纲。许多教师所布置的预习提纲很详细,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到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再到重点句段的理解以及主要问题的解答。实践证明,这样的提纲不仅不利于学生“读书”,还不利于学生的“感悟”。学生在完成预习的题目时,的确需要读书,但此时他们的阅读指向不再调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去领悟课文的内容,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完成提纲的题目上。这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感悟”的理念相违背。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提纲要简单化,除了对课文的读通读顺和生字学习要有相应的指标外,更应加强学生的读书感悟。
2.预习检查,变集中为分散
有布置,就得有检查。以前的做法大多是:上课伊始,教师集中时间按预习提纲的顺序逐一进行检查。这种操作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使课堂缺少生成,容易使课堂教学模式化;其次,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在一定预设下的动态生成,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对预习成果的集中检查变为对预习成果的分散调用和展示,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时时在意学生的预习成果,处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复式教学中必须抓住主体矛盾,掌握教材的重点,讲清知识的关键,解决必须教师讲解学生才能领会的问题,因此,教学时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天赋,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呢?下面介绍两种创新的学习方法。
1.归类组合法
把同类的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学习的方法叫归类组合法。如《桂林山水》、《林海》、《五彩池》三篇文章都属于描写景色的文章,将这三篇文章采用归类组合法来学习,通过初读文章以及细读文章等环节,仔细品味这几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查找有关资料来拓展对文章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优美的文字中欣赏到祖国壮美的河山,还对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实践探究法
实践探究法是学生通过内部思维与外部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最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移植到小学语文学习中,就是根据教材的叙述,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称象》、《捞铁牛》等课文中都蕴涵了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只靠学生自己阅读和教师讲解,会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真正弄懂弄透。若学生在反复阅读后动手操作,“其中的科学原理”就迎刃而解了。
三、对多科教材的综合处理
复式教学时,对多科教材的处理要灵活多变,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等科目,有时需要开展一些活动。
(1)几个年级同时进行,如请先进人物、解放军战士等讲革命故事。
(2)精心设计只适合某个年级单独进行的活动。
(3)设计调查访问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分散活动,集中总结。
四、教学过程中“双方”的作用要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民主氛围,学生之间也是竞争多,合作少,从而使其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一是实行教学民主,教师不仅要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之间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0(B)—0029—01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头绪多,教学方式变化多,学生独立活动多,教师直接教学时间少。下面我根据自己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复式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复式教学的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前预习
1.预习提纲变详细为简约
课前,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预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布置预习,免不了要有提纲。许多教师所布置的预习提纲很详细,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到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再到重点句段的理解以及主要问题的解答。实践证明,这样的提纲不仅不利于学生“读书”,还不利于学生的“感悟”。学生在完成预习的题目时,的确需要读书,但此时他们的阅读指向不再调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去领悟课文的内容,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完成提纲的题目上。这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感悟”的理念相违背。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提纲要简单化,除了对课文的读通读顺和生字学习要有相应的指标外,更应加强学生的读书感悟。
2.预习检查,变集中为分散
有布置,就得有检查。以前的做法大多是:上课伊始,教师集中时间按预习提纲的顺序逐一进行检查。这种操作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使课堂缺少生成,容易使课堂教学模式化;其次,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在一定预设下的动态生成,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对预习成果的集中检查变为对预习成果的分散调用和展示,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时时在意学生的预习成果,处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复式教学中必须抓住主体矛盾,掌握教材的重点,讲清知识的关键,解决必须教师讲解学生才能领会的问题,因此,教学时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天赋,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呢?下面介绍两种创新的学习方法。
1.归类组合法
把同类的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学习的方法叫归类组合法。如《桂林山水》、《林海》、《五彩池》三篇文章都属于描写景色的文章,将这三篇文章采用归类组合法来学习,通过初读文章以及细读文章等环节,仔细品味这几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查找有关资料来拓展对文章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优美的文字中欣赏到祖国壮美的河山,还对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实践探究法
实践探究法是学生通过内部思维与外部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最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移植到小学语文学习中,就是根据教材的叙述,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课文内容。如《称象》、《捞铁牛》等课文中都蕴涵了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只靠学生自己阅读和教师讲解,会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真正弄懂弄透。若学生在反复阅读后动手操作,“其中的科学原理”就迎刃而解了。
三、对多科教材的综合处理
复式教学时,对多科教材的处理要灵活多变,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等科目,有时需要开展一些活动。
(1)几个年级同时进行,如请先进人物、解放军战士等讲革命故事。
(2)精心设计只适合某个年级单独进行的活动。
(3)设计调查访问活动,可由教师统一组织,分散活动,集中总结。
四、教学过程中“双方”的作用要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民主氛围,学生之间也是竞争多,合作少,从而使其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一是实行教学民主,教师不仅要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之间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