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住宅区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目的三大方面入手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意在为更好的完善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为设计出更好的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而努力。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和精神面貌,居住区的规模和公共设施的配比也反映出居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是衡量当地文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1.规划设计
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对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配套设施、道路红线、建筑线等的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的设计。
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
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居民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土地和空间,以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通过对住宅建筑的规划建设使居住区成为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建设组织有序,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优美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社区。对居住区的设计主要是能体现经济、环境与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考虑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对建筑外在形式及内在功能等因素的考虑,使之能够符合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符合发展潮流的高品质、新时代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商业设计也要符合现代商业模式,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及空间,营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人文特色的商业环境。居住区交通的设计要以适合居民环境为主,必须满足人们对小区环境、交通流线及停车方便之间的关系。另外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也要与人口规模相对应,可以根据人口及建筑结构类型进行灵活的安排。
1.3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及自然规律的发展。居住环境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满足城市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城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并且商业购物、绿化环境、配套设施必须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合理设计居住生态环境及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环境质量,整体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及传统风貌等特点,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光照、防灾、管理等条件,利用当地优势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优美、安逸雅致的生活居住空间。居住区规划设计除了方便居民居住外,还要考虑基础设施、建筑群体、社会化、智能化管理等条件,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及安全要求。
1.4 居住区规划理念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符合三个理念,第一,要加强绿化景观的设计,引入生态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安逸环境,让居民感觉到真正接触到大自然的享受;第二,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功能多样化及多元交往的空间,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的空间环境;第三,强调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共生,注重绿化景观的设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居住空间。
1.5 用地规划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考虑地块周边的环境和总体布置,在设计中首先對用地环境、建筑功能、配套设施及综合布局进行考虑;其次就是居住区的生态景观环境和环境品质。居住区的功能分为商业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与周边经济区共同发展的经济活力,成为具有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居住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满足建筑的朝向应处于最佳位置,要使整个建筑群体形成错落有序的空间序列,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道路的总体布局要以交通便利为主,满足车辆穿行畅通,主次道路分明,即便利使用方便及消防需要,方便车辆的出入,还要营造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
2. 居住区建筑设计
2.1 居住区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建筑层高、建筑室内环境、建筑细部等的设计。为保障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建筑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的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生活空间。
2.2 居住区建筑设计原则
居住区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的功能使用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主体建筑要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要符合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提高生活居住质量和生活品味。
2.3 居住区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是针对建筑布局、建筑功能,主要是对户型的设计、配套设施及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建筑设计中户型的设计是最主要的设计因素,房间设计的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要求,从功能上,保证交通路线流畅,减少户户之间的视线干扰,确保每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控制好客厅、厨房及卧室的面积,确保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效果。
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等设施。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必须符合人口规模,并根据居住区的结构类型,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布局,以充分发挥设施使用功能,更便于管理。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应采用两侧布置使用的方式,以提高使用空间。为了安全起见,地下停车场应安装自动报警器和灭火系统。
2.4 居住区建筑的造型设计
居住区建筑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建筑的本身特点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建筑的美感有机的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充分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并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的活泼、轻盈的现代风貌。住宅建筑设计的立面造型设计是通过装饰和材料的结合要素组合起来,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亲切的美感。
2.5 居住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居住区住宅室内环境设计应满足日照、采光及通风的相关条件,每套住宅中应满足获得日照的条件,卧室或起居室应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住宅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室内保温、隔热,冬季保温取暖,夏季隔热凉爽。住宅的卧室、起居室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因此,其设计必须满足隔音的效果。电梯等有噪音的设备不应与休息室紧邻,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紧邻的,要采取隔音、减振措施。
总之,随着社会不同时期的变化,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始终按照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打造。因此,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应满足居住功能多元化,居住区建筑设计精品化,居住区设计规划要有超前性和可塑性,并应满足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3.结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不但要实现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而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全面促进居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并且达到居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全方位的需求,为了使居住区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我们必须对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凯.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 江西建筑.2011-12-30
[2]于富昌.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 住宅科技.2005-05-20
[3]李 文 辉. 建 筑 节 能 与 规 划 设 计 的 研 究. 科 技 创 新 导报.2009-01-11
[4]肖宁.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 科技致富导报.2013-02-25
[5]顾程琼. 浅析住宅建筑生态技术的选用. 同济大学.2006-01-01.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和精神面貌,居住区的规模和公共设施的配比也反映出居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是衡量当地文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1.规划设计
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对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配套设施、道路红线、建筑线等的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的设计。
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
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居民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土地和空间,以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通过对住宅建筑的规划建设使居住区成为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建设组织有序,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优美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社区。对居住区的设计主要是能体现经济、环境与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考虑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对建筑外在形式及内在功能等因素的考虑,使之能够符合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符合发展潮流的高品质、新时代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商业设计也要符合现代商业模式,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及空间,营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人文特色的商业环境。居住区交通的设计要以适合居民环境为主,必须满足人们对小区环境、交通流线及停车方便之间的关系。另外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也要与人口规模相对应,可以根据人口及建筑结构类型进行灵活的安排。
1.3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及自然规律的发展。居住环境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满足城市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城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并且商业购物、绿化环境、配套设施必须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合理设计居住生态环境及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环境质量,整体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及传统风貌等特点,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光照、防灾、管理等条件,利用当地优势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优美、安逸雅致的生活居住空间。居住区规划设计除了方便居民居住外,还要考虑基础设施、建筑群体、社会化、智能化管理等条件,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及安全要求。
1.4 居住区规划理念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符合三个理念,第一,要加强绿化景观的设计,引入生态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安逸环境,让居民感觉到真正接触到大自然的享受;第二,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功能多样化及多元交往的空间,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的空间环境;第三,强调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共生,注重绿化景观的设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居住空间。
1.5 用地规划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考虑地块周边的环境和总体布置,在设计中首先對用地环境、建筑功能、配套设施及综合布局进行考虑;其次就是居住区的生态景观环境和环境品质。居住区的功能分为商业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与周边经济区共同发展的经济活力,成为具有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居住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满足建筑的朝向应处于最佳位置,要使整个建筑群体形成错落有序的空间序列,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道路的总体布局要以交通便利为主,满足车辆穿行畅通,主次道路分明,即便利使用方便及消防需要,方便车辆的出入,还要营造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
2. 居住区建筑设计
2.1 居住区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建筑层高、建筑室内环境、建筑细部等的设计。为保障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建筑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的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生活空间。
2.2 居住区建筑设计原则
居住区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的功能使用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主体建筑要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要符合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提高生活居住质量和生活品味。
2.3 居住区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是针对建筑布局、建筑功能,主要是对户型的设计、配套设施及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建筑设计中户型的设计是最主要的设计因素,房间设计的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要求,从功能上,保证交通路线流畅,减少户户之间的视线干扰,确保每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控制好客厅、厨房及卧室的面积,确保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效果。
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等设施。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必须符合人口规模,并根据居住区的结构类型,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布局,以充分发挥设施使用功能,更便于管理。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应采用两侧布置使用的方式,以提高使用空间。为了安全起见,地下停车场应安装自动报警器和灭火系统。
2.4 居住区建筑的造型设计
居住区建筑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建筑的本身特点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建筑的美感有机的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充分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并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的活泼、轻盈的现代风貌。住宅建筑设计的立面造型设计是通过装饰和材料的结合要素组合起来,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亲切的美感。
2.5 居住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居住区住宅室内环境设计应满足日照、采光及通风的相关条件,每套住宅中应满足获得日照的条件,卧室或起居室应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住宅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室内保温、隔热,冬季保温取暖,夏季隔热凉爽。住宅的卧室、起居室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因此,其设计必须满足隔音的效果。电梯等有噪音的设备不应与休息室紧邻,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紧邻的,要采取隔音、减振措施。
总之,随着社会不同时期的变化,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始终按照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打造。因此,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应满足居住功能多元化,居住区建筑设计精品化,居住区设计规划要有超前性和可塑性,并应满足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3.结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不但要实现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而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全面促进居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并且达到居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全方位的需求,为了使居住区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我们必须对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徐凯.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 江西建筑.2011-12-30
[2]于富昌.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 住宅科技.2005-05-20
[3]李 文 辉. 建 筑 节 能 与 规 划 设 计 的 研 究. 科 技 创 新 导报.2009-01-11
[4]肖宁.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 科技致富导报.2013-02-25
[5]顾程琼. 浅析住宅建筑生态技术的选用. 同济大学.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