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这一门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能获得许多的审美体验,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音乐的学习与感知中得到了提升。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无论是欣赏还是学唱,无论是思考还是做活动,都是在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去完成的,音乐带给了他们美与乐。下来,我就从三个教学常见的环节简单谈一谈在音乐课上,怎样发挥音乐寓教于乐的特点,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14-01
一、 了解歌曲和作者概况
不论是在学唱课或者欣赏课上,每当接触一首新乐曲的时候,往往免不了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歌曲和作者的概况,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这样一首乐曲讲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又是什么。以前学语文的古诗词老师讲“知人论诗”,在音乐课堂上就是“知人论乐”。只有对歌曲与作者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的音乐作品。
(一) 介绍作者
介绍音乐家往往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他们惊异于音乐家的离奇生平,不同的境遇,杰出的才华。比如在介绍作者莫扎特的时候,有条件可以让孩子们观看一段电影《莫扎特传》,或者讲一个关于莫扎特的小故事,这样的开场就容易抓住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们讲音乐家的故事他们总是会很认真地听,这样的讲述就会给孩子们更多的欢乐。让他们记住了这个音乐家之后,再为他们讲解相应的代表作品和生平情况,他们会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
(二)介绍创作背景
学生们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不如对作者的浓厚,因为有很多作品创作的时代离我们已经远去,学生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比如学习《卖报歌》,孩子们在拥有幸福生活的今天很难体会到报童的悲惨生活,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介绍当时歌曲创作的背景,能够让学生理解报童的心声,从而更加准确地去表现歌曲。
二、 低段与高段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
对于低段一到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范围有限,认知比较浅,而且有“好玩好动”,的特点,所以在音乐课上就投其所好地多运用“唱游,律动,表演”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上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充分感受到音乐。
四至六年级高段的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提高,知识储备也加强了,对于他们在课堂上应该有计划地增加一些与人文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基本技能。尤其是在音乐的欣赏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乐与美。比如初次给学生讲到国粹京剧的时候,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当下流行的《新贵妃醉酒》,从里面的反串女生唱段和李玉刚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深受观众喜爱入手,给学生再进一步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他们一定会听得津津有味,并且以后记忆深刻。
三、 分析歌曲内容及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课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把“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放在其后。这充分表明了音乐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任务。艺术有着感化人的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把人心朝着真善美的真确方向引领。在音乐课堂上,除了教唱歌曲,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而外,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讲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让孩子们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教化。在分析歌曲的内容意义,常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交流讨论法教材中安排的歌曲题材各不相同,都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有歌颂祖国的,有倡导环保的,有歌颂时代风尚的,有弘扬民族文化的...针对这些不同作品,要让学生在初次聆听的时候就试着去理解和挖掘作品的内容意义,一边欣赏一边思考,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最后再对学生的回答做综述。这样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学习别人的认识,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得到快乐。
(二)切身实践发每学习了一首作品,了解了一种文化或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要马上熟练并且运用,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比如学习了陕北民歌,留给学生的一项作业是,回家唱给父母听听,让他们猜猜是哪里的民歌,并且做一个小小文化使者,为你们的爸爸妈妈介绍陕北民歌与文化。学生们都以高涨的热情完成了这个作业,既让他们复述巩固了在课堂上的所学,又让他们尝到了知识增长带给他们的快乐,比课堂更能充分体会到歌曲的风格特点和艺术特色,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之中,更加生动地感受音乐,品悟音乐,并且有更深刻的印象。
欢乐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让他们兴趣盎然,对知识如饥似渴,主动地汲取比老师生硬灌输来说,往往是事半功倍。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们欢乐,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愉悦中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运用的手段,尤其是对于艺术教育。寓教于乐不仅能够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应摸索钻研,努力做到在音乐课让学生“乐中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212.
[3]何乾三.寓教于乐——从音乐的娱乐功能谈起,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09).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14-01
一、 了解歌曲和作者概况
不论是在学唱课或者欣赏课上,每当接触一首新乐曲的时候,往往免不了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歌曲和作者的概况,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这样一首乐曲讲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又是什么。以前学语文的古诗词老师讲“知人论诗”,在音乐课堂上就是“知人论乐”。只有对歌曲与作者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的音乐作品。
(一) 介绍作者
介绍音乐家往往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他们惊异于音乐家的离奇生平,不同的境遇,杰出的才华。比如在介绍作者莫扎特的时候,有条件可以让孩子们观看一段电影《莫扎特传》,或者讲一个关于莫扎特的小故事,这样的开场就容易抓住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们讲音乐家的故事他们总是会很认真地听,这样的讲述就会给孩子们更多的欢乐。让他们记住了这个音乐家之后,再为他们讲解相应的代表作品和生平情况,他们会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
(二)介绍创作背景
学生们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不如对作者的浓厚,因为有很多作品创作的时代离我们已经远去,学生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比如学习《卖报歌》,孩子们在拥有幸福生活的今天很难体会到报童的悲惨生活,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介绍当时歌曲创作的背景,能够让学生理解报童的心声,从而更加准确地去表现歌曲。
二、 低段与高段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
对于低段一到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范围有限,认知比较浅,而且有“好玩好动”,的特点,所以在音乐课上就投其所好地多运用“唱游,律动,表演”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上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充分感受到音乐。
四至六年级高段的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提高,知识储备也加强了,对于他们在课堂上应该有计划地增加一些与人文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基本技能。尤其是在音乐的欣赏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乐与美。比如初次给学生讲到国粹京剧的时候,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当下流行的《新贵妃醉酒》,从里面的反串女生唱段和李玉刚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深受观众喜爱入手,给学生再进一步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他们一定会听得津津有味,并且以后记忆深刻。
三、 分析歌曲内容及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课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把“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放在其后。这充分表明了音乐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任务。艺术有着感化人的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把人心朝着真善美的真确方向引领。在音乐课堂上,除了教唱歌曲,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而外,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讲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让孩子们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教化。在分析歌曲的内容意义,常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交流讨论法教材中安排的歌曲题材各不相同,都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有歌颂祖国的,有倡导环保的,有歌颂时代风尚的,有弘扬民族文化的...针对这些不同作品,要让学生在初次聆听的时候就试着去理解和挖掘作品的内容意义,一边欣赏一边思考,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最后再对学生的回答做综述。这样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学习别人的认识,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得到快乐。
(二)切身实践发每学习了一首作品,了解了一种文化或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要马上熟练并且运用,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比如学习了陕北民歌,留给学生的一项作业是,回家唱给父母听听,让他们猜猜是哪里的民歌,并且做一个小小文化使者,为你们的爸爸妈妈介绍陕北民歌与文化。学生们都以高涨的热情完成了这个作业,既让他们复述巩固了在课堂上的所学,又让他们尝到了知识增长带给他们的快乐,比课堂更能充分体会到歌曲的风格特点和艺术特色,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之中,更加生动地感受音乐,品悟音乐,并且有更深刻的印象。
欢乐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让他们兴趣盎然,对知识如饥似渴,主动地汲取比老师生硬灌输来说,往往是事半功倍。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们欢乐,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愉悦中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运用的手段,尤其是对于艺术教育。寓教于乐不仅能够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应摸索钻研,努力做到在音乐课让学生“乐中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1),212.
[3]何乾三.寓教于乐——从音乐的娱乐功能谈起,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