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已初步形成多途径的困难生资助体系,在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成为审核把关的第一个环节,成为资助工作落实到实处的最直接的重要实施者。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对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资助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 班主任 资助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国已初步形成多途径的困难生资助体系,从内容和方式来讲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送温暖、其他困难补助和资助方式。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流程为:学校下发相关文件——学院将文件传达到班级——班级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小组(以班主任为组长)评议并推荐班级贫困学生名单至学院——学院资助工作评审小组审核并推荐学院贫困学生名单至学校。可以看出,在整个流程中,班主任成为审核把关的第一个环节,成为资助工作落实到实处的最直接的重要实施者。本文作者结合四年辅导员资助工作和三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对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资助工作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加强班主任资助工作的培训
部分班主任对困难生资助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他们只是简单的根据文件按时完成工作,对资助工作的原因、目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够,这便导致了资助工作只能停留在物质资助表面,甚至使真正的困难生得不到资助,更谈不上深入全面的做好资助工作,使资助真正达到助学育人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对班主任资助工作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在熟悉、了解资助工作的基础上来解决困难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困难生这个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走向就业岗位。
二、班主任对班级同学家庭经济情况心中有数,是作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础。
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平衡,导致各区域人民生活水高低不一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以什么样的标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是优质高效完成困难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高校中,班主任一般所带学生多达上百人,要求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是不现实的。因此,采用什么样相对确定的衡量标准,统计学生家庭真实经济情况,成为困难生资助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条件。要作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注意:
1、班主任应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对班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梳理。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刚进校时通过谈话等方式对班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具体把握以下几种学生:(1)来自国家认定的偏远贫困地区学生。(2)孤(残)、低保、单亲家庭、父母不幸双亡或患病丧失劳动等经济无依靠的学生。(3)遭遇重大家庭变故或自然灾害的学生。(4)农村多子女家庭学生、多子女读书家庭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时都要对班级所有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排查,将以上可能贫困的学生纳入到评定候选人中,重点关注。
2、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议小组,制定班级评审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评议结合的工作方法。(1)成立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小组以班主任为组长,以两名学生干部及每个寝室一名代表为组员(其中至少包括一名贫困生和一名非贫困生),评议小组根据申请学生提交的资料,结合平时生活、工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审议。(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初步评议出的贫困生名单在班级内公示3-5个工作日,公示可通过班会或QQ群等方式,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3)坚持评议结合的工作方法。有些同学之前家庭条件较好,但遇突发事件或家庭遭受重大事故导致经济困难而申请建立困难生档案以或得资助,这种情况下,班级评议小组可以就具体情况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应给予资助及资助金额的多少。
3.统筹各类资源,避免重复资助,保证资助的广泛性、公平性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如果没有统筹协调好各类资助资源,容易造成资助重复、资助不足和资助“贫富分化”的现象。作为困难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需要统筹协调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政策,充分考虑资助方案的整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区别伪贫困生与真正贫困学生。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按学生自行填写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高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来鉴定,基于鉴定过程过于简单,再加上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及奖学金的诱惑,导致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申请资助。因此,班级在上述两个表格的基础上建立《申请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一览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缓交学费,生源所在地,开学进校期间陪同报道的人数(只针对新生),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和身体情况,兄弟姐妹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欠债情况,学生在校生活费使用情况、使用手机、电脑,性格评价(公示时不公开)等等具体情况,作为认定贫困工作开展的又一个有效依据,该表实行班内公示。这样一来,既对评审小组客观进行评审工作提供了相对真实的依据,又有效杜绝伪贫困生的产生。同时,对提出了贫困申请但在班级评议中争议较大的同学,班主任要进行重新核查,实地家访学生,真实把握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再来确定该生是否纳入贫困资助对象范围。
三、 经济脱困与精神脱贫的两条路并进
公平公正的政策及明确的评定法则有助于确定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使他们获得国家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但在资助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状况方面进行关注和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班主任要多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交流,以朋辈的态度和方式与他们探讨学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关注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困扰并进行引导。其次,发挥好朋辈教育的作用。在班级或校园内选择有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亲和力强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类似于感恩教育、“自强自立,励志成才”等系列主题班会活动,组织获得资助的同学“现身说法”,以其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典型事例感染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对家庭经济非困难学生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蓝月.基于辅导员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分析[J],才智,2014(01).
2、 杨英.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4(02).
3、 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
关键词:高校 班主任 资助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国已初步形成多途径的困难生资助体系,从内容和方式来讲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送温暖、其他困难补助和资助方式。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流程为:学校下发相关文件——学院将文件传达到班级——班级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小组(以班主任为组长)评议并推荐班级贫困学生名单至学院——学院资助工作评审小组审核并推荐学院贫困学生名单至学校。可以看出,在整个流程中,班主任成为审核把关的第一个环节,成为资助工作落实到实处的最直接的重要实施者。本文作者结合四年辅导员资助工作和三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对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资助工作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加强班主任资助工作的培训
部分班主任对困难生资助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他们只是简单的根据文件按时完成工作,对资助工作的原因、目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够,这便导致了资助工作只能停留在物质资助表面,甚至使真正的困难生得不到资助,更谈不上深入全面的做好资助工作,使资助真正达到助学育人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对班主任资助工作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在熟悉、了解资助工作的基础上来解决困难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困难生这个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走向就业岗位。
二、班主任对班级同学家庭经济情况心中有数,是作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础。
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平衡,导致各区域人民生活水高低不一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以什么样的标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是优质高效完成困难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高校中,班主任一般所带学生多达上百人,要求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是不现实的。因此,采用什么样相对确定的衡量标准,统计学生家庭真实经济情况,成为困难生资助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条件。要作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需要注意:
1、班主任应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对班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梳理。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刚进校时通过谈话等方式对班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具体把握以下几种学生:(1)来自国家认定的偏远贫困地区学生。(2)孤(残)、低保、单亲家庭、父母不幸双亡或患病丧失劳动等经济无依靠的学生。(3)遭遇重大家庭变故或自然灾害的学生。(4)农村多子女家庭学生、多子女读书家庭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时都要对班级所有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排查,将以上可能贫困的学生纳入到评定候选人中,重点关注。
2、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议小组,制定班级评审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评议结合的工作方法。(1)成立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小组以班主任为组长,以两名学生干部及每个寝室一名代表为组员(其中至少包括一名贫困生和一名非贫困生),评议小组根据申请学生提交的资料,结合平时生活、工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审议。(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初步评议出的贫困生名单在班级内公示3-5个工作日,公示可通过班会或QQ群等方式,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3)坚持评议结合的工作方法。有些同学之前家庭条件较好,但遇突发事件或家庭遭受重大事故导致经济困难而申请建立困难生档案以或得资助,这种情况下,班级评议小组可以就具体情况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应给予资助及资助金额的多少。
3.统筹各类资源,避免重复资助,保证资助的广泛性、公平性
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如果没有统筹协调好各类资助资源,容易造成资助重复、资助不足和资助“贫富分化”的现象。作为困难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需要统筹协调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政策,充分考虑资助方案的整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区别伪贫困生与真正贫困学生。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按学生自行填写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高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来鉴定,基于鉴定过程过于简单,再加上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及奖学金的诱惑,导致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申请资助。因此,班级在上述两个表格的基础上建立《申请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一览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缓交学费,生源所在地,开学进校期间陪同报道的人数(只针对新生),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和身体情况,兄弟姐妹情况,家庭人均年收入、欠债情况,学生在校生活费使用情况、使用手机、电脑,性格评价(公示时不公开)等等具体情况,作为认定贫困工作开展的又一个有效依据,该表实行班内公示。这样一来,既对评审小组客观进行评审工作提供了相对真实的依据,又有效杜绝伪贫困生的产生。同时,对提出了贫困申请但在班级评议中争议较大的同学,班主任要进行重新核查,实地家访学生,真实把握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再来确定该生是否纳入贫困资助对象范围。
三、 经济脱困与精神脱贫的两条路并进
公平公正的政策及明确的评定法则有助于确定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使他们获得国家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但在资助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状况方面进行关注和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班主任要多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交流,以朋辈的态度和方式与他们探讨学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关注他们在精神层面上的困扰并进行引导。其次,发挥好朋辈教育的作用。在班级或校园内选择有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亲和力强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类似于感恩教育、“自强自立,励志成才”等系列主题班会活动,组织获得资助的同学“现身说法”,以其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典型事例感染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对家庭经济非困难学生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蓝月.基于辅导员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分析[J],才智,2014(01).
2、 杨英.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4(02).
3、 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