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大清乾隆画案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工艺精美的画案
  
  这张充满皇家气派的大画案(图1),在过去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一直被安静地摆放在一位加拿大古董商的地下室里。而在2006年的秋天,它终于再次横渡太平洋,回到久别的故土,回到了曾经“养育”并珍爱它的人们中间,并为我们引述出了一段民族兴衰与劫掠流离的往事。
  
  这张清代大画案呈深红褐色,宽178厘米,纵120厘米,高83厘米。在国内外各级博物馆的明清家具的收藏中,此画案的纵幅是最大的,桌案面积达到2.13平方米,也极为罕见。目前,只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紫檀大画案(图9),宽233厘米,纵93厘米,可与之相比。面心板和边、腿都是使用心材,有纹理十分漂亮的山水纹、麦穗纹、蟹爪纹和“龙眼”(图5)。其木质坚硬,油性大,表面包浆完好亮丽,极富光滑感和透明感。
  经多位知名古典家具专家的鉴定和研究,其木质应以老红木为主,即所谓“泰红”或“印红”(泰国花梨和印度花梨),面心板似为越南黄花梨或泰国黄花梨,因其体形硕大,工艺精美,在民间非常珍贵难得。
  此画案的桌面边缘为冰盘沿。桌面为攒柜装板结构,两拼的面心板各宽40厘米,长160厘米,山水纹亮丽,应是取自树龄在千年左右的树材(图6)。桌面的大边(长边框)、抹头(短边框)及中间的梁,宽大厚实,从木纹看也是取自单独一棵树材。面心板底部披细麻髹黑漆,做工非常工整严谨。
  画案带束腰,束腰镶4至5块樱木装饰条。画案的桌面与腿的结合为包肩榫结构(有人称挂榫结构)。每面的牙条与腿的相接处,安有两只镂空雕托角牙(图4)。在四条牙板与八只托角牙上,共雕有16条精美的硬拐龙纹,四颗宝珠和云蝠纹,皆雕刻打磨得极为规整精细。粗达9×6厘米的四腿,为直腿内翻卷云纹马蹄(图3)。四腿木纹相似,取于一材,并经过上色处理,符合宫廷家具部分上色处理的工序。其装饰工艺之美,雕刻水准之高,符合了清代宫廷家具的特殊要求。大画案包浆完好亮丽,可以感觉到它曾被长期精心保养和使用。
  
  从形体特征和样式方面看,它是典型的清乾隆时期的作品。经过康熙和雍正时期的过渡,清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发展成熟,在造型风格上与明式家具已有明显不同。其典型特征首先表现在造型更厚重,总体尺寸比明式家具宽大,与此相应,局部尺寸、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气势浑厚,造型非常稳重,凸显皇家气派(图2)。清式家具在榫卯结构上也承袭了明式家具的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优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在乾隆之后的清宫廷家具,在花饰上有了新的种类,但繁复有余,气概不足。
   从清朝规制和制造使用的角度看,这样巨大的雕龙画案,非一般官宦允许制造和拥有使用,应是皇宫或王府的主人用于书画大幅巨制。在清中早期,从遥远的印度、泰国运输这样宽大而高级的树料,也非一般商贩所能做到的。
  
  二、侵略军掠走的实证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这张大画案的底部和牙板内侧,粘贴有两张不大的字条残片,上面赫然打印着:“调查切符第562号” (图8),“大日本宪兵队,昭和 年 月 日,名称,家具备品抑留票。严禁无断持出,严禁剥脱,上记违反者处罚”的字样,并盖有署名“井冈”的红印名章(图7)。
  从标有“日本宪兵队”的字样以及 “第562号” 的数字证明,侵华日军曾在我国各个重要城市,尤其是在北京的文物单位、政府驻地和私家大宅,有部署地大量搜掠和集中转运中国的文物珍宝,并配有专门的标签和编号!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曾经大规模而系统地掠夺中国文物的实证。
  中国老一代的文博专家和明清家具权威王世襄先生,曾经作为中华民国政府的代表,亲赴日本,进行被掠文物物资的寻找、认证和回收工作,了解到一些日军当年抢掠文物的情况。
  
  三、“以文证物、以物证史”
  
  故宫博物院胡德生先生提出过“以文证物、以物证史”的文物鉴定研究思想,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诠证。这样的日文军用标签,让任何企图篡改侵略与掠夺历史的日本人都有口难辩,难于抵赖!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不记述来历的中国珍宝遗留在日本的博物馆和民间。
  战争期间,这张画案是否到过日本是难以得到证实的,但有类似序号的文物在中国好像从未出现过。如果这只画案当年留在中国,如此有“大日本宪兵队”标记和续号的大件被掠文物,只能是由当时国民政府的军事部门和文管部门接管和保存,不应流散到社会上或其他国家。
  更有意味的是,在这张画案的边框上还有两道明显的刀砍痕迹。这些刀痕,笔者认为不大可能是珍爱而拥有它的中国主人所为,应该算在惯用砍刀的日本侵略军头上。
  在这个大画案脱离了日本宪兵的“军管”之后,应是落入了美国人的手中。因此它又远渡重洋到达了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某个拍卖会上,被一位加拿大的古董商买下。之后它被运往加拿大,在这位古董商及其后代的地下室里沉睡了三十年。
  从古至今,外族的入侵就是本民族的灾难。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许多珍贵国宝就成了英法强盗的战利品,之后出现在欧美的古董市场上。今天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大量文物不是也经历着流失的命运吗?
  这张清代的雕龙大画案,形体硕大,气概非凡,装饰精美,材质精优,所以很有艺术价值。同时,它又是难得的侵华日军掠夺文物的实证,为国内仅见,因而它又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
  从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到今天,已经有七十余年了。中华民族已从衰败中重新站立了起来。在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许许多多中华珍宝,或经民间或经政府,又开始了回归故国的历程。新世纪之初,这件精美的家具再次远渡重洋,回到了它的故乡——北京。而当它的收藏者,发现了其隐藏的文史信息后,也再次为民族往日之悲怆与今世之复兴而感叹!(责编:石晓)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自古爱玉,今日更甚。其中有些人对玉之爱,似已接近迷恋,甚至有些疯狂。去年,收藏界传出消息:和田羊脂玉已卖到每千克20万元。真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羊脂玉的价格已高过黄金。今年初夏昆仑解冻之时,我赴新疆公干,有意无意地作了一番有关和田玉的考察,记述于兹,与读者诸君分享所见所闻,也算是我对和田玉的一种探究。  玉店林立 美石多  新疆不愧为和田玉的家乡,走进新疆,随处可看到温润而晶莹的美玉,可以说
期刊
策 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执 笔:吴伟忠    2007年艺术品拍卖和大众收藏品交易市场可说是稳中有升,亮点频现,是近几年来最为红火的一年,在春季和秋季各种拍卖会上演的一幕幕,显然比2005和2006年来得精彩,艺术品拍卖成交率显著提升,明清瓷器、中国字画、油画和各种杂项等拍品倍受追捧。2006年价格在千万元以上的拍品不过90余件,油画拍价超过千万元的只有20件左右,而2007年各地仅春拍就出现了7
期刊
制作精巧的唐代小手镜    唐代狻猊小手镜(图1),圆形,直径5.5厘米。手镜者,指唐代妇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备作照容用的小型手镜。狻猊即狮子,出自西域,汉武帝时引进到中原。铜镜上四只狮子,属高浮雕制作,雕工精巧,形态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古人认为狮子海兽为吉祥之物,故随身带备小手镜,既可照容,又可辟邪,一物二用。这是一面白光镜,经埋藏一千多年后仍保存完好,镜面仅见小部分硬绿锈斑,其余部分一片银白光,
期刊
翻开各种介绍中国秦汉瓦当的书籍,其中都收录有含“冢”(家)的文字瓦当(如图)。    长期以来,人们将这一类文字的瓦当皆识读为“冢”字,有些瓦当的文字明显是“家”字,可还是被识读为“冢”字(图e,f,g,h)。每当我见到这类文字瓦当或瓦当拓片时,心里总会有一些异想,是“冢”字?还是“家”字?近来收藏界也有一些争议。今就此问题做一点探讨,由于资料缺乏,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查
期刊
宋代从太祖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起至1279年南宋被元所亡,历经320年。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所铸钱币繁杂,远远超过前朝各代。宋钱的名称和种类变化多端,所铸行的铜、铁钱主要是沿袭唐五代的宝文,钱币正面冠以年号或国号。北宋九帝,改了35次年号,铸有27种年号钱和3种国号钱。仁宗赵祯(1023-1063年在位)铸有天圣、明道、景、皇宋、康定、庆历、至和、嘉8种钱币,除皇宋为国号钱外,其余均为年号钱。另外仁宗
期刊
古砚收藏,学问艰深。笔者业余专藏古砚,虽名砚齐备,藏砚过百,但至今仍然碰到这种情况:一方古砚在手,只知新老,难辨砚质。依笔者之见,在四大名砚端、歙、洮、澄中,古洮河砚相对更加难求、难识。本文结合自藏的三方洮河砚谈点鉴识体会,请专家和藏友指正同赏。    一、笔者收藏的三方古洮河砚    1.宋 一字池长方抄手洮河砚 (图1、图2)  此砚为长方抄手式,长19.4厘米,宽11.1厘米,高3.8厘米。
期刊
文房之器刻铜墨盒,自清同光年间万丰斋陈寅生开先河在素面铜墨盒上镌刻书画后,小巧墨盒,盈寸天地,成为了画坛大师们展示艺术的平台,提供画稿的渠道。  民国期间,北京琉璃厂计有墨盒铺18家,其中以刻铜圣手张樾臣开设的同古堂最为盛名。据了解为张樾臣提供画稿的有张大千、齐白石、陈师曾、姚茫父、吴湖帆、陈半丁、王寿彭、陆润、王雪涛等著名画家。由于众多画坛大师的加入和参与,使书画与镌刻俱佳的铜墨盒,犹如宠珍,身
期刊
一位私人收藏家2007年9月4日以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5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枚非常稀有的19世纪10元金币。这种金币是杰克逊总统下令铸造的,以用作美国向亚洲派出的贸易使团赠送给亚洲国家领导人的礼物。   这枚昂贵的古董金币的正面是“自由女神头像”,背面是一只鹰。   这枚日期标注为1804年的鹰金币是目前现存的四枚样币中的一枚,它实际上是1834年在费城造币厂制造的。据称,500万美元的
期刊
一、白铜“宣和通宝”样钱    宣和有元宝、通宝二种钱币,篆隶成对,铸于宋徽宗元年。  元宝铸量不多,为泉友们珍视。通宝中折二铸量大于小平,小平钱字体多变,版别复杂。其中有一些版别引起泉友重视,如美制、巨头、圆贝、隔轮、离宝、昂通、肥一、楷通等。其中一些白铜质地者,文字妍丽,铸造极工,属于当时的样钱。    笔者去年春节后在某泉友手中集到一枚白铜“宣和通宝”小平钱,隶书体,钱径2.4厘米,厚1.5
期刊
我是《收藏界》的读者,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拜读贵刊第10期111页《“心心相印”砚》一文后,我的观点与原作者有所不同,故略述己见,请专家指教。    去年春天,我在金华市古玩市场的地摊上,也见到一方该文作者所讲的“心心相印”砚,样式与刊发的图片一模一样,砚背的铭文也与作者所述一样。我见其做工颇具巧思,便以100元买了下来,恰巧在古玩店,碰到一位资深的收藏家,他看了这方砚后,告诉我这是现在新仿的。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