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身体是欲望宣泄和克制的共同载体,它鲜活的记载着人类历史以来的本能过往。从最初的动物中发展出拥有自我能动意识的我们人类,在我们原始的意识里,人类的生命是和世界万物共同存在的,我们与自然界中的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了祀神、事鬼、祭祖的天然信仰。这种信仰通过神话、图腾、巫术的灵媒与生命本体发生共振,形成人类的特有文化。早期部落生活中的舞蹈是人们试图用神秘的人类意识里的伟大力量控制自然界,或试图寄托美好的愿望。由于原始部落的区域分布,不同的群体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信仰,包括:图腾、宗教、祭祀等。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伟大祖国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在信奉着萨满教的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中,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族萨满祭祀活动可谓有着其独特的形式。
一、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中萨满舞仪的早期形态
很多人认为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是天生的贵族,他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他们完全依靠大自然生活,这也给他们的传承文化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在蒙古遗存中有很多表现萨满们通过舞蹈的形式完成祀神的仪式。在科尔沁地区的祭祀活动中主要分四个步骤:请神、附神、娱神、送神,有单人的、双人的、三人的和群体的各种场面,萨满舞蹈动作动作以步伐、跳跃、旋转为主。在单人祈祷祭祀的岩画中,被信仰的神灵一般是自然界和他们的图腾信仰也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民族的信仰都是被神化的某种高不可攀并且是普通人类无法染指的某一特殊领域。最早人类对大自然一切美好或灾难无能为力时将所有的期盼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神灵。早期的萨满舞的岩画显示并没有任何道具的运用,而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和上供的祭品以求神灵的眷顾,而且舞蹈动作多以庄重严肃为主,以期待“神灵”为人们的虔诚所感,给予恩赐。但后来就逐渐增加了道具、法器,直至后来越来越复杂,同时舞蹈动作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严肃的祈祷、有多姿的娱神、有虔诚的严肃、有神灵的指引等。在萨满舞中双人舞多是由一人作为领舞萨满,另一人进行模仿。三人舞蹈是由主祭萨满带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一起共舞的场景,三人舞蹈是非常鲜明的娱神舞蹈。这也是让所有的信奉者都能参与进来的一种形式,就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下的“过节”。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不仅仅用来娱神。
在整个祭祀活动中,萨满舞蹈的动作具有神秘的象征性。在萨满祀神的舞蹈中有些动作的运用非常的频繁,其中将上身直立、伸直双臂、叉开两腿和将手臂向上举起抱成环形、分开双腿,便是典型的两种。这样的动作给人脚踩着大地、头朝天空、可以连接天地人神的感觉。就像佛教的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深入人心令人信服,萨满舞蹈的祀神形象也需要固定形象的说明,这些记录于岩石壁画上的舞蹈形象充分说明了神秘而悠远的象征意义对于早起人类信仰的影响。这样的舞姿和甲骨文以及篆书中的象形文字“人”和“天”一样,充分诠释并说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某些神话传说式天地人神的神秘关系。以萨满祭祀为源头的世界,把祀神活动当做是联系各种神、图腾象征、祖先以及人类形象等关系的最高礼遇,并用舞蹈形式来祈祷、娱乐神灵,在这里天地人神物是没有本质分别的,任何语言、包括舞蹈动作都旨在把一切联系起来,并使他们相互影响。
二、宗教习惯对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中的萨满舞仪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就十分重视宗教信仰,信奉萨满教的同时,蒙古族兼容并蓄,对佛教、道教等的传播并不反对。科尔沁蒙古族信仰的是萨满教,它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雷电冰雹、山川草木和家禽野兽等一切万物生灵。早期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的诸多神,但随着时间的不停变迁,萨满教将“天”推到了信仰的制高点,主宰了一切。于是萨满教也由多神教向一神教发展,萨满成了天神的代言人,有了更高的权力。在十三世纪蒙古族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佛教兴盛起来,它影响了萨满教的传播继而也影响了萨满舞,佛教直接吸收了萨满舞蹈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在科尔沁的蒙古族受喇嘛教传入的影响极为严重,喇嘛教取代了萨满教的主导地位,包括祀神活动也逐渐被喇嘛教取缔。但祭祀活动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祀神活动,更多的祭祀仪式被蒙古民族视为神圣永恒无可替代,因此,在喇嘛教主持这些活动时,也不能完全取消这些祭祀活动中的萨满仪式和萨满舞蹈,相反,为了更快更好的吸引蒙古民族接受并信仰喇嘛教,利用这些祭祀仪式和祭祀舞蹈变成了喇嘛教进入科尔沁的又一利器,只不过他们要用佛教文化来改变萨满舞蹈的形态。
三、 祭祀活动在科尔沁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祭祀活动就是按照一定的仪式向信奉的神灵以恭敬的动作进行膜拜,以期望帮助完成人力难以做到的愿望。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和人类意识中“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想很符合。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的思维处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状态,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并有着本能的恐惧。在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祭祀活动中萨满在祭祀中要在乐器、拍掌声中用歌舞向神灵祈请降临、祈请降人福寿。同时也有娱乐神灵和娱乐人们的目的。其歌词可沟通人神关系,其舞蹈则表现萨满以武力、法力驱逐凶邪和人们求福寿的虔诚。在历史生活中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以及普遍的庆祝形式,早期的部落中人们会因为狩猎而进行祭祀,期待有好的收获或庆祝得到神灵的眷顾,原始社会遗存中有大量的生殖崇拜的祭祀性舞蹈等。
我们说祭祀活动的发生是因为原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全面,那么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相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理论观点。按照这样的说法宗教中的神灵以及各民族的图腾信仰是个根本存在于人们意识里的虚幻的想象,那么是否要摒弃意识中的神灵呢?笔者认为在各民族的传统生活中摒弃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发生都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可以从自然界得到更多的生活资料或者为了达到某种人类无能为力的愿望向信奉的神灵祈祷。笔者认为是生产力的低下和人类意识的落后,可是任何生产力以及科学的发展似乎都没有引人向善的功能,人们在现实社会中体会到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信仰的匮乏,宗教信仰的存在正弥补了心灵归属的缺失。当然这指的是部分的人。
在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始终存在。当传统的祭祀活动遭遇了现代文明,原始意义以及表达方式是否也进行了某种有意识的调整呢?笔者认为,一些保存完好的祭祀仪式具有丰富的保存价值和重要的传承必要。我国是拥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复制的,祭祀活动是窥探原始文化遗存的重要部分,舞蹈是通过人的身体传播的,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拥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在远古文化遗存中,舞蹈作为肢体语言是最早的艺术形态,尤其在研究祭祀活动以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做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承是了解任何民族的话的重要契机。在商机丛生的现代社会,萨满舞不仅仅只是作为文化继承而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无生命形态,而是作为科尔沁蒙古族甚至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鲜明的存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是的我们可以和先人对话,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同感情。也解开了神秘“巫师”的层层面纱,使之为人们所了解。
四、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不全面,已经导致部分原始文明恢复的困难甚至遗弃,所以重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也是为我们的责任。将萨满舞蹈的合理文化内涵、古老的表现形式以及迷人的艺术魅力加以整理、发展、传承是非常值得的事情,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加以发扬。在当今的社会中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既然不能闭关锁国就必须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必然要受到强大的冲击,我国走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传统文明也必然要走民族特色的路线,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歌舞剧院)
一、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中萨满舞仪的早期形态
很多人认为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是天生的贵族,他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他们完全依靠大自然生活,这也给他们的传承文化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在蒙古遗存中有很多表现萨满们通过舞蹈的形式完成祀神的仪式。在科尔沁地区的祭祀活动中主要分四个步骤:请神、附神、娱神、送神,有单人的、双人的、三人的和群体的各种场面,萨满舞蹈动作动作以步伐、跳跃、旋转为主。在单人祈祷祭祀的岩画中,被信仰的神灵一般是自然界和他们的图腾信仰也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民族的信仰都是被神化的某种高不可攀并且是普通人类无法染指的某一特殊领域。最早人类对大自然一切美好或灾难无能为力时将所有的期盼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神灵。早期的萨满舞的岩画显示并没有任何道具的运用,而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和上供的祭品以求神灵的眷顾,而且舞蹈动作多以庄重严肃为主,以期待“神灵”为人们的虔诚所感,给予恩赐。但后来就逐渐增加了道具、法器,直至后来越来越复杂,同时舞蹈动作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严肃的祈祷、有多姿的娱神、有虔诚的严肃、有神灵的指引等。在萨满舞中双人舞多是由一人作为领舞萨满,另一人进行模仿。三人舞蹈是由主祭萨满带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一起共舞的场景,三人舞蹈是非常鲜明的娱神舞蹈。这也是让所有的信奉者都能参与进来的一种形式,就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下的“过节”。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不仅仅用来娱神。
在整个祭祀活动中,萨满舞蹈的动作具有神秘的象征性。在萨满祀神的舞蹈中有些动作的运用非常的频繁,其中将上身直立、伸直双臂、叉开两腿和将手臂向上举起抱成环形、分开双腿,便是典型的两种。这样的动作给人脚踩着大地、头朝天空、可以连接天地人神的感觉。就像佛教的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深入人心令人信服,萨满舞蹈的祀神形象也需要固定形象的说明,这些记录于岩石壁画上的舞蹈形象充分说明了神秘而悠远的象征意义对于早起人类信仰的影响。这样的舞姿和甲骨文以及篆书中的象形文字“人”和“天”一样,充分诠释并说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某些神话传说式天地人神的神秘关系。以萨满祭祀为源头的世界,把祀神活动当做是联系各种神、图腾象征、祖先以及人类形象等关系的最高礼遇,并用舞蹈形式来祈祷、娱乐神灵,在这里天地人神物是没有本质分别的,任何语言、包括舞蹈动作都旨在把一切联系起来,并使他们相互影响。
二、宗教习惯对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中的萨满舞仪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多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就十分重视宗教信仰,信奉萨满教的同时,蒙古族兼容并蓄,对佛教、道教等的传播并不反对。科尔沁蒙古族信仰的是萨满教,它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雷电冰雹、山川草木和家禽野兽等一切万物生灵。早期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的诸多神,但随着时间的不停变迁,萨满教将“天”推到了信仰的制高点,主宰了一切。于是萨满教也由多神教向一神教发展,萨满成了天神的代言人,有了更高的权力。在十三世纪蒙古族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佛教兴盛起来,它影响了萨满教的传播继而也影响了萨满舞,佛教直接吸收了萨满舞蹈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在科尔沁的蒙古族受喇嘛教传入的影响极为严重,喇嘛教取代了萨满教的主导地位,包括祀神活动也逐渐被喇嘛教取缔。但祭祀活动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祀神活动,更多的祭祀仪式被蒙古民族视为神圣永恒无可替代,因此,在喇嘛教主持这些活动时,也不能完全取消这些祭祀活动中的萨满仪式和萨满舞蹈,相反,为了更快更好的吸引蒙古民族接受并信仰喇嘛教,利用这些祭祀仪式和祭祀舞蹈变成了喇嘛教进入科尔沁的又一利器,只不过他们要用佛教文化来改变萨满舞蹈的形态。
三、 祭祀活动在科尔沁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祭祀活动就是按照一定的仪式向信奉的神灵以恭敬的动作进行膜拜,以期望帮助完成人力难以做到的愿望。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和人类意识中“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想很符合。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的思维处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状态,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并有着本能的恐惧。在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祭祀活动中萨满在祭祀中要在乐器、拍掌声中用歌舞向神灵祈请降临、祈请降人福寿。同时也有娱乐神灵和娱乐人们的目的。其歌词可沟通人神关系,其舞蹈则表现萨满以武力、法力驱逐凶邪和人们求福寿的虔诚。在历史生活中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以及普遍的庆祝形式,早期的部落中人们会因为狩猎而进行祭祀,期待有好的收获或庆祝得到神灵的眷顾,原始社会遗存中有大量的生殖崇拜的祭祀性舞蹈等。
我们说祭祀活动的发生是因为原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全面,那么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相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理论观点。按照这样的说法宗教中的神灵以及各民族的图腾信仰是个根本存在于人们意识里的虚幻的想象,那么是否要摒弃意识中的神灵呢?笔者认为在各民族的传统生活中摒弃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发生都有可以遵循的规律。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可以从自然界得到更多的生活资料或者为了达到某种人类无能为力的愿望向信奉的神灵祈祷。笔者认为是生产力的低下和人类意识的落后,可是任何生产力以及科学的发展似乎都没有引人向善的功能,人们在现实社会中体会到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信仰的匮乏,宗教信仰的存在正弥补了心灵归属的缺失。当然这指的是部分的人。
在科尔沁蒙古族,祭祀活动始终存在。当传统的祭祀活动遭遇了现代文明,原始意义以及表达方式是否也进行了某种有意识的调整呢?笔者认为,一些保存完好的祭祀仪式具有丰富的保存价值和重要的传承必要。我国是拥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复制的,祭祀活动是窥探原始文化遗存的重要部分,舞蹈是通过人的身体传播的,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拥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在远古文化遗存中,舞蹈作为肢体语言是最早的艺术形态,尤其在研究祭祀活动以及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做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承是了解任何民族的话的重要契机。在商机丛生的现代社会,萨满舞不仅仅只是作为文化继承而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无生命形态,而是作为科尔沁蒙古族甚至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鲜明的存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是的我们可以和先人对话,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同感情。也解开了神秘“巫师”的层层面纱,使之为人们所了解。
四、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不全面,已经导致部分原始文明恢复的困难甚至遗弃,所以重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也是为我们的责任。将萨满舞蹈的合理文化内涵、古老的表现形式以及迷人的艺术魅力加以整理、发展、传承是非常值得的事情,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加以发扬。在当今的社会中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既然不能闭关锁国就必须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必然要受到强大的冲击,我国走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传统文明也必然要走民族特色的路线,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歌舞剧院)